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2.4 认知模式理论(概念的组织方式)

上游充通大 89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2.4认知模式理论 强 态 SHANGHAIJIAO TONG UNIVERSITY 1日g石
2.2.4认知模式理论

896 上游充通2.2.4认知模式理论一概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念的组织方式 ©1概念、语义从何而来? ©2.框架 ©3.认知域 ©4.意象图式 ©5.认知模式及其特点 ④6.心智空间理论、概念融合理论 ©7.认知模式对语言的解释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2
2.2.4认知模式理论——概 念的组织方式 1.概念、语义从何而来? 2.框架 3.认知域 4.意象图式 5.认知模式及其特点 6.心智空间理论、概念融合理论 7.认知模式对语言的解释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2

上海充通大啤 1896 SHANGHAI JIAO TONG U NIVERSI 1.概念、语义从何而来? 范畴化指人们运用语言将其所处的世界进行 分类的过程。 词及其组合语义的形成及人们对语义的认识 是人们对自己所处世界进行范畴化的结果 ,因此范畴化、概念首先是语义学关心的内 容。 ©词汇表示概念, 是概念的象征。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3
1.概念、语义从何而来? 范畴化指人们运用语言将其所处的世界进行 分类的过程。 词及其组合语义的形成及人们对语义的认识 ,是人们对自己所处世界进行范畴化的结果 ,因此范畴化、概念首先是语义学关心的内 容。 词汇表示概念,是概念的象征。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3

上游充通大 896 w 传统的语义学分为两大派: 从经典范畴出发的结构语义学(structural semantics)认为,语义可以通过语义特征( 义素)(semantic features)来描写和分析; ©形式语义学认为,可以用语义特征的组合和 运算进行解释和描写,可以用真值条件 (truth condition)对词汇的意义进行分析。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4
传统的语义学分为两大派: 从经典范畴出发的结构语义学(structural semantics)认为,语义可以通过语义特征( 义素)(semantic features)来描写和分析; 形式语义学认为,可以用语义特征的组合和 运算进行解释和描写,可以用真值条件 (truth condition)对词汇的意义进行分析。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4

上降充通大语言形式包括简单与复杂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两种形式: 简单语言形式指词之类的语言单位,它们表 达概念-语义范畴,如“街道”、“煤气”; ©复杂语言形式指的是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 它们表达概念组合或概念结构,如“繁华 的街道”、“街道上有许多汽车”、“煤气 公司”、“煤气用完了”等。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5
语言形式包括简单与复杂 两种形式: 简单语言形式指词之类的语言单位,它们表 达概念-语义范畴,如“街道” 、 “煤气” ; 复杂语言形式指的是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 ,它们表达概念组合或概念结构,如“繁华 的街道” 、 “街道上有许多汽车” 、 “煤气 公司” 、 “煤气用完了”等。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5

上游充通大啤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现代汉语词典》: ©街道: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 如果依据结构主义语义学的方法,上面定义 可以分解为如下公式: [+道路][+比较宽阔][+旁边有房屋] 但是,人类生活的任何场合经常都是无数信 息的随机组合乃至无规律的堆积。 如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街道”一般包含以 下几种信息,或者说是以下几种信息的随机 组合或堆积: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6
《现代汉语词典》: 街道: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 如果依据结构主义语义学的方法,上面定义 可以分解为如下公式: [+道路][+比较宽阔][+旁边有房屋] 但是,人类生活的任何场合经常都是无数信 息的随机组合乃至无规律的堆积。 如生活常识告诉我们, “街道”一般包含以 下几种信息,或者说是以下几种信息的随机 组合或堆积: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6

上游充通大 89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公交车辆; (2)小孩或小孩的哭声; 国 (3)穿警服的人; (4)有一定吸引力的异性; (5)违章车辆; (6)车辆前方和周围的人和车; (7)街景和商店橱窗; 国 ■1··2021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7
(1)公交车辆; (2)小孩或小孩的哭声; (3)穿警服的人; (4)有一定吸引力的异性; (5)违章车辆; (6)车辆前方和周围的人和车; (7)街景和商店橱窗;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7

其次,在此信息场内的人, 都是这些信息的接受者。但什么信息最为重 要并受到关注或被注意,却因人而异。如: 赶车人→公交车辆;交通警察→违章车辆; 寻找小孩者→小孩或小孩的哭声; 在逃罪犯→穿警服的人; ©失恋者→有一定吸引力的异性; 驾驶员→车辆前方和周围的人和车; ©逛街者→街景和商店橱窗;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8
其次,在此信息场内的人, 都是这些信息的接受者。但什么信息最为重 要并受到关注或被注意,却因人而异。如: 赶车人→公交车辆;交通警察→违章车辆; 寻找小孩者→ 小孩或小孩的哭声; 在逃罪犯→穿警服的人; 失恋者→有一定吸引力的异性; 驾驶员→车辆前方和周围的人和车; 逛街者→街景和商店橱窗;…………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8

上充通大上面的例子说明,即使就 9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生话常识而言, 《现代汉语词典》对“街道”一词的解释也 是非常不充分的。如果就每个在现场的人而 言,他们对“街道”一词的理解或认识也会 因人而异、见仁见智。更重要的是,我们都 不是从词典定义认识事物的,而是从现实生 活认识事物的。这两种语言形式的概念-语义 仅用经典范畴的语义特征分析法无法解释 或界定,无法通过形式语义学的特征组合和 运算方式去理解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9
上面的例子说明,即使就 生活常识而言, 《现代汉语词典》对“街道”一词的解释也 是非常不充分的。如果就每个在现场的人而 言,他们对“街道”一词的理解或认识也会 因人而异、见仁见智。更重要的是,我们都 不是从词典定义认识事物的,而是从现实生 活认识事物的。这两种语言形式的概念-语义 ,仅用经典范畴的语义特征分析法无法解释 或界定,无法通过形式语义学的特征组合和 运算方式去理解。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9

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义的基础是一个涉及各种相关知识的认知 域(Cognitive domain)的认知结构,概念 不是简单、散乱地分散在我们的人脑里,而 是根据人们的经验有规则地结合在一起的。 为了合理解释人类语言如何反映生活常识中 的基本结构、信息内容,以便更精细、科学 地研究自然语言中概念语义范畴和概念结构 认知语义学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提出了 很多解释模式。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10
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义的基础是一个涉及各种相关知识的认知 域(Cognitive domain)的认知结构,概念 不是简单、散乱地分散在我们的人脑里,而 是根据人们的经验有规则地结合在一起的。 为了合理解释人类语言如何反映生活常识中 的基本结构、信息内容,以便更精细、科学 地研究自然语言中概念-语义范畴和概念结构 ,认知语义学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提出了 很多解释模式。 2022-3-12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2.3 意象图式理论.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2.2 原型范畴理论.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2.1 象似性理论.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2.2 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一章 认知科学的远近渊源.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绪论(郭曙纶).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_毕业论文撰写规范.doc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_毕业论文撰写规范.doc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_期末考试试题.doc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课程PPT)第六章 寻找良知.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课程PPT)第五讲 向往自由.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课程PPT)第二章 青春的呼号.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课程PPT)第九讲 诗意地栖居.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课程PPT)第三张 仁爱、天地最美.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课程PPT)第七讲 星空让人敬畏.pptx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课程PPT)第一章 大学之魂.pptx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课程PPT)绪论.pptx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共十六章).doc
- 《成为记忆大师》教学资源:简单版本“快速记忆三十六记忆”.doc
- 上海交通大学:《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讲 人类发展各阶段的语言生活.ppt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2.5 心理学基础——隐喻理论(metaphor).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2.6 心理学基础——转喻理论(metonymy).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三章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框架、途径与方法.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四章 由汉语看汉民族认知特点 4.1 由汉语语音看汉民族认知特点.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四章 由汉语看汉民族认知特点 4.2 由汉语词汇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思考和练习题.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言与文化——明天见(谣言止于语言学).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汉字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课程论文写作.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距离动因与DN、DdN的语义差别.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_期末考试参考试题.doc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认知语言学专著)莱考夫《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George Lakoff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认知语言学专著)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张敏,分上下篇共八章).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认知语言学专著)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认知语言学专著)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Introduction to 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认知语言学专著)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英文版).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献)什么是科学(北京大学:吴国盛).docx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献)科学问题.docx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献)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北京师范大学:刘晓力).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献)认知语言学扩展阅读文献:古代有关语言起源的实验——西方语言学史拾遗.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