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_期末考试参考试题

通识课“汉语与认知” 期末考试参考试题 考试说明: (1)以下四个题目,每题50分。你可以任择其中两个题目作为试题。 (2)答卷使用WORD文件和PDF文件(相同内容各一),正文字体和字号请设置 为宋体小四号,行文符合一般格式规范。 (3)最晚请于2016年6月12日通过电子邮箱提交给主进老师,并抄送给助教。 (4)实际字数最少3000字,最多不超过8000字。(建议字数在4000字左右) 第一题先看词例: (1)保安、编辑、保镖、裁判、导游、参谋、代表、导演、翻译、教授、 侍卫、理事、侦探、指挥、纠察、经理、警卫、助理、向导、先驱 (2)垫背、陪衬、束缚、见证、包装、导读、借口、保障、保证、威胁 伪装、纪念、依据、铺垫、映衬、诱惑、阻碍、区别、掩护、刹车 (3)花费、花销、亏耗、亏空、零花、伤亡、损耗、损失、吃、喝 (4)包裹、雕塑、决定、成就、计划、组织、结构、汇编、积蓄、假设 建筑、录像、体会、设计、预算、幻想、觉悟、理解、认识、记录 (5)预报、倡议、称呼、总结、指示、发言、综述、报告、讲话、广播 规定、记载、传说、介绍、解释、通知、鉴定、命令、请求、评论 (6)比邻、对门、相知、爱好、禁忌、趋向、结尾、归属、寄托 以上六类词都至少有两个用法:一个是动词用法,一个是名词用法。换句话 说,它们最早都是动词,后来发展出了与之有关的名词用法。请你根据各自动词、 名词用法的语义特点和语义关系,尝试归纳出以上各类由动词发展出名词用法的 特点。 注意: (一)提示术语:施事、受事、工具、结果… (二)最好不打破上面的分类,但也可重新归类,只要你有足够理由或根据
通识课“汉语与认知” 期末考试参考试题 考试说明: (1)以下四个题目,每题 50 分。你可以任择其中两个题目作为试题。 (2)答卷使用 WORD 文件和 PDF 文件(相同内容各一),正文字体和字号请设置 为宋体小四号,行文符合一般格式规范。 (3)最晚请于 2016 年 6 月 12 日通过电子邮箱提交给主讲老师,并抄送给助教。 (4)实际字数最少 3000 字,最多不超过 8000 字。(建议字数在 4000 字左右) 第一题 先看词例: (1)保安、编辑、保镖、裁判、导游、参谋、代表、导演、翻译、教授、 侍卫、理事、侦探、指挥、纠察、经理、警卫、助理、向导、先驱 (2)垫背、陪衬、束缚、见证、包装、导读、借口、保障、保证、威胁 伪装、纪念、依据、铺垫、映衬、诱惑、阻碍、区别、掩护、刹车 (3)花费、花销、亏耗、亏空、零花、伤亡、损耗、损失、吃、喝 (4)包裹、雕塑、决定、成就、计划、组织、结构、汇编、积蓄、假设 建筑、录像、体会、设计、预算、幻想、觉悟、理解、认识、记录 (5)预报、倡议、称呼、总结、指示、发言、综述、报告、讲话、广播 规定、记载、传说、介绍、解释、通知、鉴定、命令、请求、评论 (6)比邻、对门、相知、爱好、禁忌、趋向、结尾、归属、寄托 以上六类词都至少有两个用法:一个是动词用法,一个是名词用法。换句话 说,它们最早都是动词,后来发展出了与之有关的名词用法。请你根据各自动词、 名词用法的语义特点和语义关系,尝试归纳出以上各类由动词发展出名词用法的 特点。 注意: (一)提示术语:施事、受事、工具、结果…… (二)最好不打破上面的分类,但也可重新归类,只要你有足够理由或根据

第二题先看下列语料。 名词 区别词 ◆ 形容词 (1)a.一两白银 (1)b.一堆黄土 (2)a.一吨黄金 黄金时间 (2)b.博览经典 经典著作 (3)a.一斤奶油 奶油小生 他长得太奶油了。 (3)b.我们是正宗 正宗北京烤鸭 那家的上海菜特正宗。 (3)c.英语专业 专业棋手 您比我还专业。 (3)d.劳动模范 模范丈夫 我姐夫还挺模范的嘛。 以上所列(1)组只有名词用法,(2)组有名词和区别词两种用法,(3)组 有名词、区别词和形容词三种用法。尝试说明原因。 第三题现代汉语语音(词汇或语法)有什么特点,尝试据此分析汉民族的 思维特点。 第四题尝试分析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李清照的《声声慢》的韵 脚及其发音特点,并分析各自韵脚与其主题内容的关系
第二题 先看下列语料。 名 词 ——→ 区别词 ——→ 形容词 (1)a.一两白银 ———— ———— (1)b.一堆黄土 ———— ———— (2)a.一吨黄金 黄金时间 ———— (2)b.博览经典 经典著作 ———— (3)a.一斤奶油 奶油小生 他长得太奶油了。 (3)b.我们是正宗 正宗北京烤鸭 那家的上海菜特正宗。 (3)c.英语专业 专业棋手 您比我还专业。 (3)d.劳动模范 模范丈夫 我姐夫还挺模范的嘛。 以上所列(1)组只有名词用法,(2)组有名词和区别词两种用法,(3)组 有名词、区别词和形容词三种用法。尝试说明原因。 第三题 现代汉语语音(词汇或语法)有什么特点,尝试据此分析汉民族的 思维特点。 第四题 尝试分析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李清照的《声声慢》的韵 脚及其发音特点,并分析各自韵脚与其主题内容的关系

《汉语与认知》课程论文参考选题 以下4个推荐选题仅供参考,可从下面任选一个作为课程论文的选题,自己 可以在此基础上细化选题: 《汉语与认知》(认知语言学)在…中的应用一一以…为例 《汉语与认知》(认知语言学)对我学习…的启发 《汉语与认知》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 从…看汉英两个民族两种语言的…认知差异 论文具体要求及格式请参考已经上传的论文封面及要求
《汉语与认知》课程论文参考选题 以下 4 个推荐选题仅供参考,可从下面任选一个作为课程论文的选题,自己 可以在此基础上细化选题: 《汉语与认知》(认知语言学)在……中的应用——以……为例 《汉语与认知》(认知语言学)对我学习……的启发 《汉语与认知》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 从……看汉英两个民族|两种语言的……认知差异 论文具体要求及格式请参考已经上传的论文封面及要求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距离动因与DN、DdN的语义差别.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课程论文写作.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汉字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言与文化——明天见(谣言止于语言学).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思考和练习题.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四章 由汉语看汉民族认知特点 4.2 由汉语词汇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四章 由汉语看汉民族认知特点 4.1 由汉语语音看汉民族认知特点.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三章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框架、途径与方法.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2.6 心理学基础——转喻理论(metonymy).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2.5 心理学基础——隐喻理论(metaphor).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2.4 认知模式理论(概念的组织方式).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2.3 意象图式理论.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2.2 原型范畴理论.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2.1 象似性理论.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2.2 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第一章 认知科学的远近渊源.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 Chinese Language and Han's Cogni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从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绪论(郭曙纶).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_毕业论文撰写规范.doc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_毕业论文撰写规范.doc
- 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_期末考试试题.doc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认知语言学专著)莱考夫《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George Lakoff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认知语言学专著)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张敏,分上下篇共八章).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认知语言学专著)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认知语言学专著)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Introduction to 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认知语言学专著)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英文版).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献)什么是科学(北京大学:吴国盛).docx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献)科学问题.docx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献)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北京师范大学:刘晓力).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献)认知语言学扩展阅读文献:古代有关语言起源的实验——西方语言学史拾遗.pdf
- 安康师专学报:汉语与认知(认知语言学)阅读文献——从语言创世神话看先民的语言观.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献)认知语言学扩展阅读文献:Comment on “Phonemic Diversity Supports a Serial Founder Effect Model of Language Expansion from Africa”.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认知语言学)阅读文献:艾伦·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献)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上的英语词汇教学(重庆邮电学院学报:刘世英、曹华).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献)认知语言学(啸的起源——兼论语言的起源).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献)认知语言学——模因论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启示(哈尔滨理工大学:邹春玲).pdf
-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课程教学资源_认知语言学(基因与文化).pdf
- 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言语的萌发:语言的起源和进化》The Seeds of Speech:Language Origin and Evolution.pdf
- 《汉语与认知》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献)认知语言学(语言起源新论——语言的起源与语义的心理构成).pdf
-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四川外语学院:王寅).pdf
- 《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课程参考书籍(中国青年出版社)张恨水《啼笑因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