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消毒灭菌和实验室安全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89
文件大小:7.5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主要病原性真菌 微生物的控制 湿热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 煮沸法 流通蒸汽消毒法 间歇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营养缺陷型诱变筛选步骤 营缺型的鉴定 诱变处理 淘汰野生型 营缺型的检出……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主要病原性真菌自然界中存在的真菌种类繁多,但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真菌约有数百种,按真菌引起感染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浅部感染真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和深部感染真菌

自然界中存在的真菌种类繁多,但对人类有致病性 的真菌约有数百种,按真菌引起感染的部位不同,可 分为浅部感染真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和深部感染真 菌。 主要病原性真菌

一、浅部感染真菌浅部感染真菌包括皮肤癣菌和角层癣菌两类,其中皮肤癣菌病(dermatomycosis)最常见,简称为癣(tinea)。皮肤癣菌角层癣菌角蛋白组织角层、毛发表面(20)毛癣菌属糠枇马拉色菌表皮癣菌属(1)何德毛结节菌小孢子菌属(18)

▪ 浅部感染真菌包括皮肤癣菌和角层癣菌两类,其 中皮肤癣菌病(dermatomycosis)最常见,简称 为癣(tinea)。 毛癣菌属(20) 表皮癣菌属(1) 小孢子菌属(18) 糠秕马拉色菌 何德毛结节菌 一、浅部感染真菌

(一)皮肤癣菌位置:寄居于人体皮肤角蛋白组织:引起皮肤浅部感染;具有嗜角蛋白的特性:侵犯部位:角化的表皮,毛发及甲板。甲板皮肤毛发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一+小孢子癣菌属+一(二)角层癣菌位置:寄居于人体皮肤角质层、毛发表面糠马拉色菌:汗斑何德毛结节菌:黑色结节

(一)皮肤癣菌 位置:寄居于人体皮肤角蛋白组织,引起皮肤浅部感染 ;具有嗜角蛋白的特性;侵犯部位:角化的表皮,毛发 及甲板。 甲板 皮肤 毛发 毛癣菌属 + + + 表皮癣菌属 + + - 小孢子癣菌属 - + + (二)角层癣菌 位置:寄居于人体皮肤角质层、毛发表面 糠秕马拉色菌:汗斑 何德毛结节菌:黑色结节

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位置:经外伤感染皮下,一般只侵犯局部,也可通过淋巴管扩散至周围组织。着色真菌:皮肤上形成菜花或疣状样增生、结节和斑块等为特征结节、溃疡、肢体象皮肿。孢子丝菌:经微小创面侵入皮肤,创口局部出现炎症性小结节,逐渐形成炎症性斑块。也可沿淋巴管分布,引起亚急性和慢性肉芽肿

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位置:经外伤感染皮下,一般只侵犯局部,也 可通过淋巴管扩散至周围组织。 着色真菌:皮肤上形成菜花或疣状样增生、结 节和斑块等为特征结节、溃疡、肢体象皮肿。 孢子丝菌:经微小创面侵入皮肤,创口局部出 现炎症性小结节,逐渐形成炎症性斑块。也可 沿淋巴管分布,引起亚急性和慢性肉芽肿

三、深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常引起全身性感染,包括致病性真菌和机会致病性真菌。(一)致病性真菌致病性真菌引起的感染为外源性感染。该类真菌均为双相型真菌,在体内寄生时呈酵母相,在室温培养时为丝状相。多数感染者一般症状不明显,有自愈倾向,但出现症状时感染可能已经扩散至全身器官,可引起死亡

三、深部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常引起全身性感染,包括致病 性真菌和机会致病性真菌。 (一)致病性真菌 致病性真菌引起的感染为外源性感染。该 类真菌均为双相型真菌,在体内寄生时呈酵母 相,在室温培养时为丝状相。多数感染者一般 症状不明显,有自愈倾向,但出现症状时感染 可能已经扩散至全身器官,可引起死亡

(二)机会致病性真菌机会(条件)致病性真菌:>菌群失调>免疫下降>使用广谱抗生素近年来,由于各种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及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使得机会致病性真菌引起的深部感染日益增多,已成为院内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机会致病性真菌 机会(条件)致病性真菌: ➢菌群失调 ➢免疫下降 ➢使用广谱抗生素 近年来,由于各种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 质激素及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使得机会致病性真菌引起 的深部感染日益增多,已成为院内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 重要原因之一

1.假丝酵母属(Candida)本属菌有81个种,其中11种对人致病。生物学性状白假丝酵母菌也称为白色念珠菌,菌体呈球形或卵圆形,G+,出芽生殖,形成假菌丝。SDA37℃C2-3天形成类酵母型菌落,灰白色或奶油色、呈蜡状、柔软、湿润、光滑,带有酵母气味的类酵母型菌落

1.假丝酵母属(Candida) 本属菌有81个种,其中11种对人致病。 生物学性状 白假丝酵母菌也称为白色念珠菌, 菌体呈球形或卵圆形,G +,出芽生殖,形成假菌 丝。 SDA 37℃ 2-3天形成类酵母型菌落,灰白色或奶 油色、呈蜡状、柔软、湿润、光滑,带有酵母气 味的类酵母型菌落

白假丝酵母菌一白色念珠菌致病性正常菌群:常存在于口腔、皮肤、上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黏膜上:条件致病:菌群失调、长期使用光谱抗生素、免疫低下假丝酵母菌属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念珠菌病是最常见的深部感染真菌病皮肤黏膜感染内脏感染中枢神经感染肺炎鹅口疮脑膜炎7关节炎脑脓肿阴道炎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致病性 •正常菌群:常存在于口腔、皮肤、上呼吸道、消化道 、生殖道黏膜上; •条件致病:菌群失调、长期使用光谱抗生素、免疫低 下 •假丝酵母菌属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念珠菌病是最常见 的深部感染真菌病 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

2.隐球菌属(Cryptococcus)隐球菌属包括17个种和8个变种,主要的致病菌是新生隐球菌,在鸽子粪中大量存在,通过吸入鸽子粪污染的空气而感染,特别是免疫低下者易感。生物学性状>菌体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4-12微米>菌体包围肥厚荚膜,不易染色>出芽生殖,不形成假菌丝,酵母型菌落,乳白色后变黄褐色至棕色>致病性菌株在25℃、37℃均可生长,非致病性菌株不能在37℃生长>分解尿素,区别于假丝酵母

2.隐球菌属(Cryptococcus) 隐球菌属包括17个种和8个变种,主要的致病菌是新 生隐球菌,在鸽子粪中大量存在,通过吸入鸽子粪污染 的空气而感染,特别是免疫低下者易感。 生物学性状 ➢菌体为圆形或卵圆形 ,直径4-12微米 ➢菌体包围肥厚荚膜,不易染色 ➢出芽生殖,不形成假菌丝,酵母型菌落,乳白色后 变黄褐色至棕色 ➢致病性菌株在25℃、37℃均可生长,非致病性菌株 不能在37℃生长 ➢分解尿素,区别于假丝酵母

新生隐球菌致病性>英膜是其致病因子(非致病性菌株无荚膜)>广泛存于自然界,传染源是鸽子>主要引起肺和脑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多数症状不明显,自愈:有的支气管肺炎;严重肺呈暴发性感染,死亡>免疫低下者易感,国外艾滋病最常见并发症>治疗:两性霉素B、庐山霉素、5-氟胞嘧啶及氟康唑

新生隐球菌 致病性 ➢荚膜是其致病因子(非致病性菌株无荚膜) ➢广泛存于自然界,传染源是鸽子 ➢主要引起肺和脑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多数症状不明显,自愈;有的支气管肺炎;严 重肺呈暴发性感染,死亡 ➢免疫低下者易感,国外艾滋病最常见并发症 ➢治疗:两性霉素B、庐山霉素、5-氟胞嘧啶及氟康 唑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