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细菌学基础

第8章细菌学基础
第8章 细菌学基础

学习目标·掌握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细菌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与医药学的关系: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应用:细菌的检查原则。·熟悉细菌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的感染和抗感染免疫机制。,了解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方式:细菌的营养类型
学习目标 • 掌握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细菌基本结构及 特殊结构与医药学的关系;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应用;细菌的检查原则。 • 熟悉细菌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菌的人工培养;细 菌的感染和抗感染免疫机制。 • 了解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方式;细菌的营养类型

细菌(BACTERIUM)狭义概念:其中数量最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广义概念:各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
细菌(BACTERIUM) 狭义概念:其中数量最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细菌 (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广义概念:各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

细菌是一类细而短(细胞直径约0.5um,长度0.5~5u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细菌是一类细而短(细胞直径约0.5m, 长度0.5~5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 韧,以二等分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 强的原核微生物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微米(μm)细菌的形态细菌按其外形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A球曲(B杆S(C)煤花菌
细菌的大小 测量单位:微米(μm) 细菌的形态 细菌按其外形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球菌COCCUS球菌细胞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常保持一定的空间排列方式,在分类鉴定上具有重要意义1单球菌:细胞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立即分开:2双球菌:细胞分裂一次后产生的两个新细胞不分开而成对排列3链球菌:细胞按一个平行面多次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不分开而排列成链:000000
球菌 COCCUS 1 单球菌:细胞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立即分开; 2 双球菌:细胞分裂一次后产生的两个新细胞不分开而成对排列; 3 链球菌:细胞按一个平行面多次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不分开而排列成链; 球菌细胞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常保持一定的空间排列 方式,在分类鉴定上具有重要意义

★球菌COCCUS4四联球菌:细胞按两个互相垂直的分裂面各分裂一次后产生的4个细胞不分开并连接成四方形5八叠球菌:细胞沿3个互相垂直的分裂面连续分裂3次后形成的含有8个细胞的立方体;186葡萄球菌:细胞经多次不定向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聚集成葡萄状。88g
球菌 COCCUS 4 四联球菌:细胞按两个互相垂直的分裂面各分裂一次后产生的4个细胞不 分开并连接成四方形; 5 八叠球菌:细胞沿3个互相垂直的分裂面连续分裂3次后形成的含有8个细 胞的立方体; 6 葡萄球菌:细胞经多次不定向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聚集成葡萄状

八叠球菌Sarcina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链球菌Staphylococcus
八叠球菌 Sarcina 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链球菌 Staphylococcus

★杆菌 BACILLUS杆菌由于只有一个与长轴垂直的分裂面,只有单生和链状两种排列方式。山鉴于杆菌的排列方式既少又不稳定,因而很少用于分类鉴定。细菌的3种主要形态中,杆菌种类多,作用也最大
杆菌 BACILLUS • 杆菌由于只有一个与长轴垂直的分裂面,只有单生和链状两种排列方式。 • 鉴于杆菌的排列方式既少又不稳定,因而很少用于分类鉴定。 • 细菌的3种主要形态中,杆菌种类多,作用也最大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免疫学应用.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免疫应答 Immune response and Immune regulation.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补体系统.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抗体.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抗原.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消毒灭菌和实验室安全.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真菌学基础.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病毒学基础.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研究法).pdf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实验讨论课——问题).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pdf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核基因转录水平调控).pdf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pdf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在DNA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调控).pdf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真核基因表达调控转录后水平调控).pdf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pdf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转录(转录后加工).pdf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DNA修复).pdf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放线菌.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污染生态学.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农业生态学.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城市生态学.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群落生态学.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种群生态学.ppt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6 地衣.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8 苔藓植物.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9 蕨类植物.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0 裸子植物.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1 被子植物1/2.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2 被子植物2/2.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23 单子叶植物.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标本)1 白头翁.doc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标本)木槿.doc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标本)石竹.doc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0 花的形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