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5章 键、花键、销联接

第五章键、花键、销和形面联接s 5-1 键联接S 5-2 花键联接S5-3销联接s 5-4形面联接
第五章 键、花键、销和形面联接 §5-1 键联接 §5-3销联接 §5-2 花键联接 §5-4形面联接

S5-1键联接键联接的类型、结构及特点平键工作面松联接半圆键?键联接斜键紧联接切向键键都是标准件,其尺寸和键槽尺寸都有国家标准。1.平键联接平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上表面与轮毂上的键槽底面之间留有间隙。靠键与键槽侧面的相互挤压来传递转矩。特点: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对中性好。OO
§5-1键联 接1 平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上表面与轮 毂上的键槽底面之间留有间隙。靠键与键 槽侧面的相互挤压来传递转矩。 1.平键联接 §5-1 键 联 接 一、键联接的类型、结构及特点 松联接 紧联接 键联接 平键 半圆键 斜键 切向键 特点: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对中性好。 键都是标准件,其尺寸和键槽尺寸 都有国家标准

键联接普通平键:分为A型、B型、C型。用于静联接,应用极为广泛。(见图5-1)平键导向平键用于动联接。(见图5-2)滑键导向平键固定在轴上的键槽中,用于移动量不大的场合。滑键固定在轮毂上,与轮毂一起在轴上的键槽中移动,用于移动量较大的场合。Nba)
键联接2 平键 普通平键: 导向平键 滑键 分为A型、B型、C型。用于静联接,应用极为广泛。 键 联 接 导向平键固定在轴上的键槽中,用于移动量不大的场合。 滑键固定在轮毂上,与轮毂一起在轴上的键槽中移动,用于移动量较 大的场合。 (见图5-1) 用于动联接。 (见图5-2)

键联接di2.半圆键联接键呈半圆形,其侧面为工作面,键能在轴上的键槽中摆动,以适应轮毂上键槽的斜度。■特点:安装方便。但对轴的削弱较大。常用于锥形轴端与轮毂的联接。3.楔键联接见图5-421:100楔键的上、下面为工作面,键的上表面工作面及轮毂键槽底面均有1:100的斜度。工作时,键的上下面分别与轮毂和轴的键槽底面相互压紧。分为A、B、C三型。普通楔键:钩头楔键:便于拆卸。N
键联 接3 楔键的上、下面为工作面,键的上表面 及轮毂键槽底面均有1:100 的斜度。工作 时,键的上下面分别与轮毂和轴的键槽底 面相互压紧。 3.楔键联接 普通楔键: 钩头楔键: 键 联 接 分为A、B、C 三型。 便于拆卸。 特点:安装方便。但对轴的削弱较大。 常用于锥形轴端与轮毂的联接。 2.半圆键联接 键呈半圆形,其侧面为工作面,键能在轴上的键槽中 摆动,以适应轮毂上键槽的斜度。 见图5-4

键联接■特点:结构简单,装拆方便,能承受单向的轴向力。但对中性很差。用于低速、轻载和对中性要求不高的场合。4.切向键由两个斜度为1:100的楔键组成。一个切向键只能传递一个方向的转矩,传递双向转矩时,须用互成120°~130°角的两个键。■特点:承载能力很大,但对中性差。常用于对中精度要求不高的重型机械中。120工作面Na)b)
键联接4 4.切向键 由两个斜度为1:100的楔键组成。一个切向键只能传递一个方向的转矩,传递 双向转矩时,须用互成120°~130°角的两个键。 特点:承载能力很大,但对中性差。 常用于对中精度要求不高的重型机械中。 键 联 接 特点:结构简单,装拆方便,能承受单向的轴向力。但对中性很差。用 于低速、轻载和对中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键联接键的选择和强度校核1.键的尺寸选择平键的截面尺寸b×h:根据轴径d由标准中查得:键长L:应略短于轮毂的宽度,并符合标准中规定的尺寸系列。■导向平键的长度根据轮毂宽度及滑动距离确定。2.平键联接的强度校核普通平键联接(静联接)一般只校核挤压强度。其主要失效形式:工作面的压溃。(动联接)导向平键联接和滑键联接其主要失效形式:工作面的过度磨损通常只进行耐磨性计算。2T静联接的挤压强度条件为:≤[o,]OUkldOO
二、键的选择和强度校核 1.键的尺寸选择 平键的截面尺寸b×h: 根据轴径 d 由标准中查得; 键长 L:应略短于轮毂的宽度,并符合标准中规定的尺寸系列。 导向平键的长度根据轮毂宽度及滑动距离确定。 键 联 接 2.平键联接的强度校核 普通平键联接(静联接) 导向平键联接和滑键联接(动联接) 一般只校核挤压强度。 通常只进行耐磨性计算。 其主要失效形式:工作面的压溃。 其主要失效形式:工作面的过度磨损。 静联接的挤压强度条件为: [ ] 2 p = p kld T 键联接5

键联接b动联接的耐磨性计算条件为:2T[p]p=Hkld三k~h/2 ;式中:0T2L--为键的接触长度。Sl=L-b圆头平键:0[=L平头平键:b单圆头平键:1=LA型2[α,]、[p]---许用应力和许用压强。(见表5一1)B型C型注:当强度不足时,可适当增加键长或采用两个键按180°布置。考虑到两个键的载荷分布不均匀性,在强度校核中可按1.5个键计算。OO
键联接6 p kld T p = 2 动联接的耐磨性计算条件为: 式中: k h / 2 ; L-为键的接触长度。 键 联 接 [p ]、[p]-许用应力和许用压强。 (见表5-1) 注:当强度不足时,可适当增加键长或采 用两个键按180º布置。考虑到两个 2 b l = L − l = L−b l = L 圆头平键: 平头平键: 单圆头平键: 键的载荷分布不均匀性,在强度校核中可按1.5个键计算

键联接圆头平键:l=L-bA型平头平键:l =Lb单圆头平键:1 = L2B型C型b[o,]、[p]:为许用应力和许用压强。1(见表5-1)注:当强度不足时,可适当增加键长或采用两个键按180°布置。考虑到两个键的载荷分布不均匀性,在强度校核中可按1.5个键计算。NO
键联接7 [p ]、[p]:为许用应力和许用压强。 (见表5-1) 注:当强度不足时,可适当增加键长或采用两个键按180º布置。考虑 到两个键的载荷分布不均匀性,在强度校核中可按1.5个键计算。 2 b l = L − l = L−b l = L 圆头平键: 平头平键: 单圆头平键: 键 联 接

S 5-2花键联接花键联接的特点花键联接由具有纵向键齿的外花键(花键轴)和内花键(花键孔)组成。键齿侧面是工作面。可用于静联接,也可用于动联接。特点:承载能力高,对中性和导向性好,对轴的削弱小。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用于定心精度要求高、载荷较大的场合。b)c)矩形花键:花键联接渐开线花键:NO
§5-2花键联接1 §5-2 花键联接 花键联接由具有纵向键齿的外花键(花键轴)和内花键(花键孔)组成。键 齿侧面是工作面。可用于静联接,也可用于动联接。 特点:承载能力高,对中性和导向性 好,对轴的削弱小。 用于定心精度要求高、载荷较大的场合。 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花键联接 矩形花键: 渐开线花键: 一、花键联接的特点

花键联接矩形花键:键齿形状简单,加工方便,可通过磨削获得高精度。分为:轻、中两个系列。有:大径、小径和齿宽三种定心方式。丰国家标准采用小径定心(定心精度高)。渐开线花键:强度高,承载能力大,寿命长;工艺性好,加工精度高;有自动定心作用。压力角=30°渐开线花键:齿数多,模数小。多用于轴与薄壁零件之压力角=45°间的联接。(三角形花键)N
花键联接2 花键联接 矩形花键:键齿形状简单,加工方便,可通过磨削获得高精度。 国家标准采用小径定心(定心精度高)。 渐开线花键:强度高,承载能力大,寿命长; 工艺性好,加工精度高; 有自动定心作用。 压力角=30° 压力角=45° 渐开线花键 :齿数多,模数小。多用于轴与薄壁零件 之 间的联接。 有:大径、小径和齿宽三种定心方式。 分为:轻、中两个系列。 (三角形花键)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8章 齿轮传动.ppt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9章 蜗杆传动.ppt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链传动.ppt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轴.ppt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章 滚动轴承.ppt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4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ppt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5章 弹簧.ppt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章 滑动轴承.ppt
- 《机械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1、1.2 课程简介、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doc
- 《机械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3、2.4、2.5 受变幅循环应力时零件的疲劳强度.doc
- 《机械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1、2.2 概述、疲劳曲线和极限应力图.doc
- 《机械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3.3、3.2、3.4 摩擦、磨损和润滑基础.doc
- 《机械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4.3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doc
- 《机械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5.1、5.2、5.3键、花键、销.doc
- 《机械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4.4螺栓组受力分析.doc
- 《机械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4.1、4.2螺纹、螺纹联接.doc
- 《机械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7.3、7.4、7.5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带传动的张紧与维护.doc
- 《机械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8.1、8.2、8.3概述、轮齿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齿轮的材料及其选择.doc
- 《机械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6.1、6.2概述、圆柱面过盈联接的计算.doc
- 《机械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7.1、7.2概述、V带和V带轮.doc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6章 过盈联接、弹性环联接及铆、焊、粘接.ppt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7章 带传动.ppt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4章 螺纹联接.ppt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3章 摩擦、磨损、润滑.ppt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1章 机械设计总论.ppt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2章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设计.ppt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Machine-Made Technology Foundation.pdf
- 《高等机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机构的结构理论.ppt
- 《高等机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常用的分析方法.ppt
- 《高等机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空间连杆机构运动分析的矩阵方法.ppt
- 《高等机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铰链四杆机构的主要特性.ppt
- 《高等机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平面运动几何学.ppt
- 《高等机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平面刚体引导的机构综合.ppt
- 《高等机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机构动力学的基础知识.ppt
- 《高等机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机构的平衡方法.ppt
- 《高等机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机械人与机械臂的机构学分析.ppt
- 《高等机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案例1 主减速器总成参数测试与振动分析案例.ppt
- 《高等机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案例2 主减速器主动齿轮支撑轴承预紧力的分析与应用案例.ppt
- 《高等机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案例3 汽车钢板弹簧轻量化设计与仿真分析.ppt
- 《高等机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案例4 传动轴与后桥耦合振动研究与应用案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