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学英语教学法》课程PPT讲稿(课堂教学策略)高中英语课堂观察与评价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9
文件大小:61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中学英语教学法》课程PPT讲稿(课堂教学策略)高中英语课堂观察与评价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高中英语课堂观察与评价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丽燕

高中英语课堂观察与评价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黄丽燕

内容提要 1.课堂观察的发展历史 2.课堂观察技术 3.高中英语课堂观察 3.1整体设计 3.2教学活动设计 3.3思维能力培养 3.4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习策略指导) 3.5小组合作 3.6过程性评价

内容提要 1. 课堂观察的发展历史 2. 课堂观察技术 3. 高中英语课堂观察 3.1 整体设计 3.2 教学活动设计 3.3 思维能力培养 3.4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习策略指导) 3.5 小组合作 3.6 过程性评价

1.课堂观察的发展历史 观察法的使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陈瑶,2002) 1)探索阶段 20世纪20,30年代已在其他学科领域广为应用,50,60年代开 始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大量使用。 2)工具发展阶段 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向定量化、系统化和结构化发展 3)扩展研究时期 70年代中期到现在,定性观察方法受到重视,强调对课堂场景 进行客观全面真实的文字描述。定量与定性的方法趋于结合,优 势互补

1. 课堂观察的发展历史 观察法的使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陈瑶,2002) 1) 探索阶段 20世纪20,30年代已在其他学科领域广为应用,50,60年代开 始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大量使用。 2) 工具发展阶段 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向定量化、系统化和结构化发展 3) 扩展研究时期 70年代中期到现在,定性观察方法受到重视,强调对课堂场景 进行客观全面真实的文字描述。定量与定性的方法趋于结合,优 势互补

2.课堂观察技术 编码体系 定量 记号体系 项目清单 等级量表 定性

2. 课堂观察技术 编码体系 定量 记号体系 项目清单 等级量表 定性

课堂观察量表 Interaction analysis(Moskowitz,1968) Foreig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alysis(Flint) system (Moskowitz,1971:213) COLT(Communicative Orient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category definitions ·中国国情下的观课记录表

课堂观察量表 • Interaction analysis (Moskowitz, 1968) • Foreig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alysis (Flint) system (Moskowitz,1971:213) • COLT(Communicative Orient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category definitions • 中国国情下的观课记录表

课堂观察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郭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 观察点举例 谁备 课前准备了什么?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怎样准备的?(指导/独立/合作)?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样? 任务完成得怎样(数量/深度正确率)? 倾听 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斯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同学的发言吗? 倾听时,学生由那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学生发生这些 行为? 互动 有那些互动/合作行为?有那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的达成?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课堂活动(小组/全班)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互动/合作习惯怎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练习)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自主学习有序吗?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清楚? 课中哪些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证明目标的达成? 课后抽测有多少人达成目标?发现了哪些问题?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 观察点举例 准备 课前准备了什么?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怎样准备的?(指导/独立/合作)?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样? 任务完成得怎样(数量/深度/正确率)? 倾听 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同学的发言吗? 倾听时,学生由那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学生发生这些 行为? 互动 有那些互动/合作行为?有那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的达成?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课堂活动(小组/全班)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互动/合作习惯怎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练习)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自主学习有序吗?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清楚? 课中哪些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证明目标的达成? 课后抽测有多少人达成目标?发现了哪些问题? 课堂观察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漷

维度二:敦师敏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环节 教学环节怎样构成(依据、逻辑关系、时间分配)的? 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有那些证据(活动/衔接/步骤/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 呈现 讲解效度(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于苏/音量/节奏)怎样?有那些辅助行为? 板书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 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 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呈现什么了?怎样呈现的?体现了哪些规范? 对话 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难度怎样? 候答时间多少?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那些辅助方式? 有那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 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图/读文/作业/活动)?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分工/讨论/话动/作业)?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结果怎样? 机智 教学设计有那些调整?结果怎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 呈现那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沉默)?结果怎样?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环节 教学环节怎样构成(依据、逻辑关系、时间分配)的? 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有那些证据(活动/衔接/步骤/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 呈现 讲解效度(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于苏/音量/节奏)怎样?有那些辅助行为? 板书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 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 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呈现什么了?怎样呈现的?体现了哪些规范? 对话 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难度怎样? 候答时间多少?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那些辅助方式? 有那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 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图/读文/作业/活动)?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分工/讨论/活动/作业)?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结果怎样? 机智 教学设计有那些调整?结果怎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 呈现那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沉默)?结果怎样?

Observation tasks The lesson The Learning Learner Lesson Observation Teaching Foci Language skills and strategies Materials Classroom and management resources

Learning Lesson Observation Foci The Learner The lesson Teach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Classroom management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Language Observation tasks

3.高中英语课堂观察 3.1整体设计 课型、教学模式、语言学习本质、结构、 时间分配、衔接 3.2教学活动的设计

3.高中英语课堂观察 3.1 整体设计 课型、教学模式、语言学习本质、结构、 时间分配、衔接 3.2 教学活动的设计

3.2教学活动的设计 Goal:objectives;reasons and beliefs Input:Name and basic type;Content or topic;Materials and medium Setting:Organisation of people and furniture;Pair work (group work) Steps timing (preparation;setting up;activity;clear up; follow up) Language interaction(teacher talk;student talk) Levels of thinking ('Revised Bloom'Anderson et al.,2009) Teacher role student role 。Correction policy

3.2 教学活动的设计 • Goal: objectives; reasons and beliefs • Input: Name and basic type; Content or topic; Materials and medium • Setting: Organisation of people and furniture; Pair work (group work) • Steps & timing (preparation; setting up; activity; clear up; follow up) • Language & interaction (teacher talk; student talk) • Levels of thinking (‘Revised Bloom’ Anderson et al., 2009) • Teacher role & student role • Correction policy

共19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