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4讲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编制:张书林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编制:张书林

一、概述原子吸收:1802年发现原子蒸气对其原子共振辐射吸收的现象;1955年后原子吸收光谱法迅速发展。特点:(1)检出限低,10-10~10-14 g;(2)准确度高,1%~5%;(3)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4)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各种样品中):局限性: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同时多元素。23:11:15
23:11:15 一、概述 原子吸收:1802年发现原子蒸气对其原子共振辐射吸收 的现象;1955年后原子吸收光谱法迅速发展。 特点: (1) 检出限低,10-10~10-14 g; (2) 准确度高,1%~5%; (3) 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 (4) 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各种样品中); 局限性: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同时多 元素

二、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1.原子的能级与跃迁基态一→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吸收光谱产生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激发态→基态发射出一定频率的辐射。发射光谱产生共振发射线(也简称共振线)23:11:15
23:11:15 二、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1.原子的能级与跃迁 基态→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 产生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吸收光谱 激发态→基态 发射出一定频率的辐射。 产生共振发射线(也简称共振线) 发射光谱

Io 入射辐射自由原子蒸气出射辐射7激发态共振发射共振吸收基态CAE = hv = h-元
基态 激发态 共振吸收 共振发射 c E h h = = 自由原子蒸气 I0 入射辐射 I 出射辐射

2.元素的特征谱线(1)2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基态一第一激发态:跃迁吸收光能量不同一具有特征性(2)各种元素的基态一→第一激发态吸收最强,最灵敏{一一特征谱线最易发生,(3)利用原子蒸气对特征谱线的吸收可以进行定量分析1o光源原子蒸汽检测器样品C23:11:15
23:11:15 2.元素的特征谱线 (1)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 基态→第一激发态: 跃迁吸收光能量不同——具有特征性。 (2)各种元素的基态→第一激发态 最易发生,吸收最强,最灵敏——特征谱线。 (3)利用原子蒸气对特征谱线的吸收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光源 原子蒸汽 检测器 样品 I0 I C

谱线轮廓与谱线变宽三、2Ky理论:线状光谱吸收线实际:峰形吸收(具有一定宽度Ve吸收线轮廓吸收线轮廓与半宽度表征吸收线轮廓(峰)的参数:中心频率vo(峰值频率):最大吸收系数对应的频率;中心波长:a(nm)半宽度:△%约10-3nm23:11:15
23:11:15 三、谱线轮廓与谱线变宽 理论:线状光谱吸收线 。 实际:峰形吸收(具有一 定宽度) 表征吸收线轮廓(峰)的参数: 中心频率O(峰值频率) : 最大吸收系数对应的频率; 中心波长:λ(nm) 半 宽 度:Δ0 约10-3nm

吸收峰变宽原因:(1)自然宽度(2)温度变宽多普勒变宽L(3)压力变宽(4)自吸变宽(5)场致变宽23:11:15
23:11:15 吸收峰变宽原因: (1)自然宽度 (2)温度变宽(多普勒变宽) (3)压力变宽 (4)自吸变宽 (5)场致变宽

四、吸收变宽的影响钨丝灯光源和氙灯,经分光后,光谱通带宽0.2nm。而原子吸收线半宽度:10-3nm。如图:?用一般光源照射时,吸10nm收光的强度变化仅为0.5%。12x10~1nm灵敏度极差。nm连续光源■与原子吸收线的通带宽度对比示意图23:11:15
23:11:15 四、吸收变宽的影响 钨丝灯光源和氘灯,经分光后,光谱通带宽0.2nm。 而原子吸收线半宽度:10-3nm。如图: 用一般光源照射时,吸 收光的强度变化仅为0.5%。 灵敏度极差

难题0.0001 nm通常光栅可分开0.1nm要分开0.01 nm的两束光需要很昂贵的光栅;要分开两束波长相差0.0001nm的光,目前技术难以实现;此外,即使光栅满足了要求,分出的光也太弱,难以用于实际测量
0.0001 nm 难题 通常光栅可分开0.1 nm ,要分开0.01 nm 的两束光 需要很昂贵的光栅;要分开 两束波长相差0.0001 nm 的 光,目前技术难以实现; 此外,即使光栅满足了 要求,分出的光也太弱,难 以用于实际测量

锐线光源锐线光源需要满足的条件:(1)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vo一致。(2)发射线的△2小于吸收线的v1/2°10m提供锐线光源的方法:2x10nm空心阴极灯Anm连续光源口与原子吸收线的通带宽度对比示意图23:11:15
23:11:15 锐线光源 锐线光源需要满足的条件: (1)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ν0一致。 (2)发射线的Δν1/2小于吸收线的 Δν1/2。 空心阴极灯 提供锐线光源的方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7讲 水质-非金属无机物测定(2/3).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8讲 水质-非金属无机物测定(3/3).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9讲 水质-有机物测定(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讲 空气和废气(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讲 颗粒物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讲 空气和废气(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讲 水质-有机物测定(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4讲 固体废物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5讲 噪声监测(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讲 工业污染源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讲 大气降水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7讲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1/3).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9讲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3/3).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6讲 噪声监测(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8讲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2/3).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重点难点及考点分析.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后习题与答案.pdf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环境工程).doc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书(共八个实验).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及讲稿,共十九讲).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6讲 水质-非金属无机物测定(1/3).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5讲 水质-金属化合物测定.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3讲 水质-水样预处理.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1讲 绪论(华北理工大学:张书林).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2讲 水质-采样方案、采集和保存.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