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 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一、原理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吸收液采样,空气中的NO,被吸收转变成亚硝酸和硝酸。在冰乙酸存在条件下,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然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染料,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的NO,浓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一、原理 • 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 配成吸收液采样,空气中的NO2被吸收转变成 亚硝酸和硝酸。在冰乙酸存在条件下,亚硝酸 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然后再与盐 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染料,其颜 色深浅与气样中的NO2浓度成正比。因此,可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二、实验步骤1.采样:吸取5.OmL吸收液注入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3L/min流量采样30min。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7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下表配制亚硝酸钠标准系列:23管2564000.200.600. 100.300.400.50亚硝酸钠标准溶液(ml )显色液4.004.004.004. 00(ml)4.004.004.00水(ml)1.000.900.800.700.500.400.600.501.001.503.00亚硝酸根含量(μg)O2.002.50摇匀,避开阳光直射,放置15min,以水在波长540nm处,用1cm比色血,为参比,测定吸光度。以亚硝酸根含量(μg)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回归方程y=bx+a
二、实验步骤 • 1.采样: 吸取5.0mL 吸收液注入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3L/min 流量采样 30min。 • 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7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下表配制亚硝酸钠标准系列: • 管 号 0 1 2 3 4 5 6 •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ml) 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 显色液(ml)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 水(ml) 1.00 0.90 0.80 0.70 0.60 0.50 0.40 • 亚硝酸根含量(μg) 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 摇匀,避开阳光直射,放置15min,在波长540nm处,用1cm比色皿,以水 为参比,测定吸光度。以亚硝酸根含量(μg)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 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回归方程:y = bx + a

y=bx+a式中:y -标准溶液吸光度(A)与试剂空白液吸光度(Ao)之差,即:AAy一一亚硝酸根含量,μg;·b一回归方程式的斜率,a一回归方程式的截距3.样品测定采样后,方放置15min,将样品溶液移入1cm比色皿中,在波长540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试剂空白溶液和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 式中:y —标准溶液吸光度(A)与试剂空白液吸光度 (A0)之差, 即: • • y——亚硝酸根含量, μg; • b——回归方程式的斜率; • a——回归方程式的截距。 • 3.样品测定 • 采样后,放置15min,将样品溶液移入1cm比色皿 中,在波长540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试剂空白溶液 和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y = A− A0 y = bx + a

数据处理三、1(A-A)b氮氧化物的含量(以NO,计,mg/m3)0.76xVP273X101273+t式中:A一一样品溶液吸光度:Ao一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1/b一标准曲线斜率的倒数,即单位吸光度对应的NO,的质量(mg);V.、Vn ---分别为采样体积、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kPa)Pt一-为采样点的大气压
三、数据处理 • 氮氧化物的含量(以 NO2计,mg/m 3) = • 式中:A--样品溶液吸光度; • A0——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 1/b ——标准曲线斜率的倒数,即单位吸光度对应的NO2的质 量(mg); • Vt 、Vn -分别为采样体积、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 Pt--为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Vn b A A − 0.76 1 ( )0 273 101 273 t n t P t V V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CODCr).ppt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水的浊度测定(浊度仪法).ppt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水的高锰酸盐指数测定.ppt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水中微量氟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ppt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ppt
- 《环境监测》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共十讲,武汉理工大学:刘恩栋).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2讲 水质-采样方案、采集和保存.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1讲 绪论(华北理工大学:张书林).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3讲 水质-水样预处理.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5讲 水质-金属化合物测定.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6讲 水质-非金属无机物测定(1/3).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4讲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7讲 水质-非金属无机物测定(2/3).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8讲 水质-非金属无机物测定(3/3).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9讲 水质-有机物测定(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讲 空气和废气(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讲 颗粒物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讲 空气和废气(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讲 水质-有机物测定(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环境监测实习指导书.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环境监测实验大纲.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2/4).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3/4).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1/4).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4/4).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噪声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水和废水监测 2.5 物理指标的检验.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绪论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水和废水监测 2.8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