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环境监测实习指导书

环境监测实践指导书刘恩栋张高科编武汉理工大学教材中心2015年1
1 环境监测实践指导书 刘恩栋 张高科编 武汉理工大学教材中心 2015 年

第一部分环境监测实习的自的、内容和要求一、实习目的环境监测是环境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环境监测技术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强化监测技能的重要途径。1、通过实习,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和监测工作的一般程序有深刻的了解。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感性认识。3、通过亲身参加环境监测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4、与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工作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思想品质,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二、实习内容环境监测技术实习将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和土壤监测作为主要实习内容。另外在实习中注重监测分析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也要学习掌握环境监测新技术的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实习的主要内容见表1。表1环境监测技术实习的主要内容序实习模块主要实习内容号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源的采们、样品1水质监测保存、常规项目的监测环境空气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监测、固定污染源2空气和废气监测排放烟气连续监测、汽车排气监测土壤中重金属组分Cu、Cd、Cr、Pb、3王壤污染监测Hg、Zn、Ni的测定4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环境监测数据计算机处理三、实习要求1、实习内容要求实习期间,应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具体参加有关的监测分析工作,要求做到如下几点。①以实习模块为基础,熟练掌握各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现场测试、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报表填写等基本技能,掌握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工作程序。②了解常规监测仪器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及基本维护方法,能独立正确使用监测工作中常用的仪器设备。③在实习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和思考,掌握监测技术的细节和要领。每天写好实习笔记,记录实习情况、心得体会、工作计划等。对有关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④了解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分析室的有关业务常识,掌握实验室安全、卫生知识。2
2 第一部分环境监测实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 一、实习目的 环境监测是环境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环境监测技术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重要的实 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强化监测技能的重要途径。 1、通过实习,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和监测工作的一般程序有深刻的了解。 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感性认识。 3、通过亲身参加环境监测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参 加工作打下基础。 4、与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工作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 道德和爱岗敬业的思想品质,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实习内容 环境监测技术实习将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和土壤监测作为主要实习内容。另外在实 习中注重监测分析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也要学习掌握环境监测新技术的应用。环境 监测技术实习的主要内容见表1。 表1 环境监测技术实习的主要内容 三、实习要求 1、实习内容要求 实习期间,应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具体参加有关的监测分析工作,要求做到如下 几点。 ①以实习模块为基础,熟练掌握各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现场测试、实验室分析、数据 处理、报表填写等基本技能,掌握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工作程序。 ②了解常规监测仪器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及基本维护方法,能独立正确使用监测工作 中常用的仪器设备。 ③在实习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和思考,掌握监测技术的细节和要领。每天写好实习笔记, 记录实习情况、心得体会、工作计划等。对有关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 ④了解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分析室的有关业务常识,掌握实验室安全、卫生知识

③尊敬指导老师、虚心求教。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相互关心,共同提高。学会协调人际关系,有利工作顺利开展。2、实习地点要求①学生实习在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基地为国家、省、地、市各级环境保护监测站、环境科研院所。②也可以选择在仪器设备齐全、业务量大的工矿企业的环境监测站进行实习。3、实习纪律和安全要求①实习过程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之一,因此学生要自觉遵守本校的学生守则,也要遵守实习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②自觉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注意防火、防爆等安全事故。③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操作使用仪器设备,爱护学习单位的财产。④野外作业注意人身安全保护。4、实习报告要求实习结束后要提交实习报告,由指导老师签署综合评定意见和给出成绩,会同实习卡一并人档保存。实习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儿项。①实习地点、实习者姓名、实习时间、指导教师等。②实习单位情况概述。③实习的工作内容。根据实习单位的安排参加野外采样、调查、实验室项目分析等工作任务,按参加时间的先后顺序概要列出。④通过参加实习的工作情况,选择可以反映实习收获的主要内容,有重点地、比较系统地进行撰写。报告需要反映的是自己已通过亲身实践,从理论到实际,确是自己所深刻理解的内容。③实习报告要包含有技术细节的内容,反映对实习项目的掌握程度,以评价实习的实际效果。③个人心得体会,可以阐述通过实习,在技术人员帮助、指导下,自已在思想、监测分析技术和业务组织管理上的收获。对今后实习工作的建议。四、实习成绩评定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第二部分水质监测一、水样的采集(一)实习目的n
3 ⑤尊敬指导老师、虚心求教。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相互关心,共同提高。学会协调人际 关系,有利工作顺利开展。 2、实习地点要求 ①学生实习在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基地为国家、省、地、市各级环境保护监测站、 环境科研院所。 ②也可以选择在仪器设备齐全、业务量大的工矿企业的环境监测站进行实习。 3、实习纪律和安全要求 ①实习过程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之一,因此学生要自觉遵守本校的学生守则,也要遵守实 习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②自觉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注意防火、防爆等安全事故。 ③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操作使用仪器设备,爱护学习单 位的财产。 ④野外作业注意人身安全保护。 4、实习报告要求 实习结束后要提交实习报告,由指导老师签署综合评定意见和给出成绩,会同实习卡一 并入档保存。实习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项。 ①实习地点、实习者姓名、实习时间、指导教师等。 ②实习单位情况概述。 ③实习的工作内容。根据实习单位的安排参加野外采样、调查、实验室项目分析等工作 任务,按参加时间的先后顺序概要列出。 ④通过参加实习的工作情况,选择可以反映实习收获的主要内容,有重点地、比较系统 地进行撰写。报告需要反映的是自己通过亲身实践,从理论到实际,确是自己所深刻理 解的内容。 ⑤实习报告要包含有技术细节的内容,反映对实习项目的掌握程度,以评价实习的实际 效果。 ⑥个人心得体会,可以阐述通过实习,在技术人员帮助、指导下,自己在思想、监测分 析技术和业务组织管理上的收获。 ⑦对今后实习工作的建议。 四、实习成绩评定 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 第二部分 水 质 监 测 一、水样的采集 (一)实习目的

掌握断面水样采集、采样点位的设置和不同水样的采集方法,了解水样采集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水样保存的基本要求。(二)能力目标根据采样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保存剂和其他采样器具:掌握采样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解决采样现场遇到的一般性技术问题。掌握水质采样质控方法。(三)相关知识1.代表性为了真实的反映水体的质量,除了用精密仪器和准确的分析技术之外,还要特别注意水样的采集和保存。采集的样品要代表水体的质量。除需现场测定的样品外,带回实验室的样品在测试前需妥善保存,以确保样品在保存期内不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保证样品的代表性。2.采样的一般过程现场勘查(测),采样断面的设置,采样点的布置,样品的现场采集,样品的保存,样品的运输和存放。3.水质监测的分类水质监测可分为水环境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水环境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源包括各种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四)水样的采集1.地表水水样的采集要取得有代表性的水样,需要确定监督断面及采样时间和频次。(1采样断面的布设①河流采样断面的布设a.城市或工业区河段,应布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b.污染严重的河段可根据排污口分布及排污状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控制的排污量不得小于本河段总量的80%。c.本河段内有较大支流汇入时,应在汇合点支流上游处及充分混合后的干流下游处布设断面。d.水质稳定或污染源对水体无明显影响的河段,可只布设一个控制断面。e.河流或水系背景断面可设置在上游接近河流源头处,或未受人类活动明显影响的河段。f.供水水源地、水生生物保护区以及水源型地方病发病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应设置断面。g.城市主要供水源地上游1000m处应设置断面。③湖泊(水库)采样断面的设置a.在湖泊(水库)主要出入口、中心区、滞流区、饮用水源地、鱼类产卵区和游览区等应设置断面。b.主要排污口汇入处,视其污染物扩散情况在下游100~1000m处设置1~5个断面。4
4 掌握断面水样采集、采样点位的设置和不同水样的采集方法,了解水样采集器具的 使用方法和水样保存的基本要求。 (二)能力目标 根据采样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保存剂和其他采样器具;掌握采样器的正确使用 方法,解决采样现场遇到的一般性技术问题。掌握水质采样质控方法。 (三)相关知识 1. 代表性 为了真实的反映水体的质量,除了用精密仪器和准确的分析技术之外,还要特别注 意水样的采集和保存。采集的样品要代表水体的质量。除需现场测定的样品外,带回实 验室的样品在测试前需妥善保存,以确保样品在保存期内不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保证 样品的代表性。 2. 采样的一般过程 现场勘查(测),采样断面的设置,采样点的布置,样品的现场采集,样品的保存, 样品的运输和存放。 3. 水质监测的分类 水质监测可分为水环境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水环境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污染源包括各种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 (四)水样的采集 1. 地表水水样的采集 要取得有代表性的水样,需要确定监督断面及采样时间和频次。 (1)采样断面的布设 ①河流采样断面的布设 a.城市或工业区河段,应布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b.污染严重的河段可根据排污口分布及排污状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控制的排污量不 得小于本河段总量的80%。 c.本河段内有较大支流汇入时,应在汇合点支流上游处及充分混合后的干流下游处布设 断面。 d.水质稳定或污染源对水体无明显影响的河段,可只布设一个控制断面。 e.河流或水系背景断面可设置在上游接近河流源头处,或未受人类活动明显影响的河 段。 f.供水水源地、水生生物保护区以及水源型地方病发病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应设置断面。 g.城市主要供水源地上游1000m处_应设置断面。 ③湖泊(水库)采样断面的设置 a.在湖泊(水库)主要出入口、中心区、滞流区、饮用水源地、鱼类产卵区和游览区等 应设置断面。 b.主要排污口汇入处,视其污染物扩散情况在下游100~1000m处设置1~5个断面

C.峡谷型水库,应在水库上游、中游、近坝区主要库湾回水区布设采样断面。d.湖泊(水库)无明显功能分区,可采用网格法均匀布设,网格大小依湖、库面积而定。e.湖泊(水库)的采样断面应与断面附近水流方向垂直。(2)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①河流、湖泊(水库)采样垂线布设方法与要求河流(潮汐河段)采样垂线的布设见表1。表1采样垂线的布设水面宽/m垂线数说明≤50条(中泓线)①断面上垂线的布设应避开岸边污染带。有必要对岸边污染带进行监测50~100二条(左、右近岸时,可在污染带内酌情增设垂线:有明显水流处)②对无排污河段并有充分数据证明断>100三条(左、中、右)面上水质均匀时,可只设中泓一条垂线湖泊(水库)采样垂线布设要求如下:a.主要出入口上、下游和主要排污口下游断面,其采样垂线按表1规定布设。b.湖泊(水库)的中心、滞流区的各断面,可视湖库大小水面宽窄,沿水流方向适当布设15条采样垂线。②河流、湖泊(水库)的采样点布设要求a.河流采样垂线上采样点布设应符合表2规定,特殊情况可按河流水深和待测物分布均匀程度确定。b.湖泊(水库)采样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要求与河流相同,但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时,应分别在表温层、斜温层和亚温层布设采样点。C.水体封冻时,采样点应布设在冰下水深0.5m处:水深小于0.5m时,在1/2水深处采样。表2采样点布设采样说明水深/m位置点数≤510.5m水面下①水深不足1m时,取1/2水深处5~102水面下0.5m,河底上0.5m②如沿垂线水质分布均匀,可减少中层采样点水面下0.5m.1/2水深,河3>10③潮汐河流设置分层采样点底以上0.5m(3)采样容器采样容器应由惰性物质制成,抗破裂、清洗方便、密封性和开启性均好,以保证样品免受吸附、蒸发和外来物质的污染。①测定有机及生物项目应选用硬质(硼硅)玻璃容器。②测定金属、放射性及其他无机项目可选用高密度聚乙烯或硬质(硼硅)玻璃容器。③测定溶解氧及CODs应使用专用贮样容器。5
5 c.峡谷型水库,应在水库上游、中游、近坝区主要库湾回水区布设采样断面。 d.湖泊(水库)无明显功能分区,可采用网格法均匀布设,网格大小依湖、库面积而定。 e.湖泊(水库)的采样断面应与断面附近水流方向垂直。 (2)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 ①河流、湖泊(水库)采样垂线布设方法与要求河流(潮汐河段)采样垂线的布设见表 1。 表 1 采样垂线的布设 湖泊(水库)采样垂线布设要求如下: a. 主要出入口上、下游和主要排污口下游断面,其采样垂线按表1规定布设。 b. 湖泊(水库)的中心、滞流区的各断面,可视湖库大小水面宽窄,沿水流方向适当 布设1~5条采样垂线。 ②河流、湖泊(水库)的采样点布设要求 a.河流采样垂线上采样点布设应符合表2 规定,特殊情况可按河流水深和待测物分布均 匀程度确定。 b.湖泊(水库)采样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要求与河流相同,但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时,应 分别在表温层、斜温层和亚温层布设采样点。 c.水体封冻时,采样点应布设在冰下水深0.5m 处;水深小于0.5m 时,在1/2 水深处采 样。 表 2 采样点布设 (3)采 样容器 采样容器应由惰性物质制成,抗破裂、清洗方便、密封性和开启性均好,以保 证样品免受吸附、蒸发和外来物质的污染。 ①测定有机及生物项目应选用硬质(硼硅)玻璃容器。 ②测定金属、放射性及其他无机项目可选用高密度聚乙烯或硬质(硼硅)玻璃容器。 ③测定溶解氧及COD5应使用专用贮样容器

④容器在使用前应根据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洗涤方法洗涤。(4)采样器的准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选用以下类型的水质采样器。①直立式采样器。适用于水流平缓的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样采集。②横式采样器。用于山区水深流急的河流水样采集。③有机玻璃采水器。由桶体、带轴的两个半圆上盖和活动底板等组成,主要用于水生生物样品的采集,也适用于除细菌指标与油类以外水质样品的采集。4自动采样器。利用定时关后的电动采样泵抽取水样,或利用进水面与表层水面的水位差产生的压力采样,或可随流速变化自动按比例采样等。此类采样器适用于采集时间或空间混合体积水样,但不适宜于油类、pH值、溶解氧、电导率、水温等项目的测定。采样器在使用前,应先用洗涤剂洗去油污,用自来水冲净,再用10%盐酸洗刷,自来水净后备用。(5)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①采样方法a.水样一般采集瞬时样。b.水桶适用于采表层水,在水流较急时,应将水桶固定在铁杆上。水下采样一般采用直立式采水器或有机玻璃采水器。采集时间混合水样,可使用连续自动采水器。②质量控制样品的采集。采集数量应为水样总数的10%20%,每批水样不得少于2个。质量控制样品可用以下方法制备。a。现场空白样。在采样现场以纯水、按样品采集步骤装瓶,与水样同样处理,以掌握采样过程中环境与操作条件对监测结果的影响。b.现场平行样。现场采集平行水样,用于反映采样与测定分析的精密度状况,采集时应注意控制采样操作条件一致。C.加标样。取一组现场平行样,在其中一份中加入一不定量的被测物标准溶液。然后两份均按常规方法处理后,送实验室分析。③采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水样采集量监测项目及采用的分析方法所需水样量及备用量而定。b.采样时,采样器口部应面对水流方向。用船只采样时,船首应逆向水流,采样在船前部璜流进行,以避免船只污染水样。C。除细菌、油等测定用水样外,容器在装入水样前,应先用该采样点水样冲洗三次。d.测定溶解氧与BODs的水样采集时应避免曝气,水样应充满容器,避免接触空气。(6)现场测定地表水现场测试项目有:pH值、色度、水温、浊度、透明度、电导率和溶解氧。水样的保存方法主要有冷藏法和化学法。为防止水样中的金属元素在保存期间发生变化,可以加入酸或碱调节溶液的pH值。常用保存剂的作用和适用范围见表3。表3保存剂的作用和适用范围6
6 ④容器在使用前应根据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洗涤方法洗涤。 (4)采样器的准备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选用以下类型的水质采样器。 ①直立式采样器。适用于水流平缓的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样采集。 ②横式采样器。用于山区水深流急的河流水样采集。 ③有机玻璃采水器。由桶体、带轴的两个半圆上盖和活动底板等组成,主要用于水生生 物样品的采集,也适用于除细菌指标与油类以外水质样品的采集。 ④自动采样器。利用定时关启的电动采样泵抽取水样,或利用进水面与表层水面的水位 差产生的压力采样,或可随流速变化自动按比例采样等。此类采样器适用于采集时间或 空间混合体积水样,但不适宜于油类、pH值、溶解氧、电导率、水温等项目的测定。采 样器在使用前,应先用洗涤剂洗去油污,用自来水冲净,再用10%盐酸洗刷,自来水净 后备用。 (5)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采样方法 a. 水样一般采集瞬时样。 b. 水桶适用于采表层水,在水流较急时,应将水桶固定在铁杆上。水下采样一般采用 直立式采水器或有机玻璃采水器。采集时间混合水样,可使用连续自动采水器。 ②质量控制样品的采集。采集数量应为水样总数的10%~20%,每批水样不得少于2个。质 量控制样品可用以下方法制备。 a. 现场空白样。在采样现场以纯水、按样品采集步骤装瓶,与水样同样处理,以掌握 采样过程中环境与操作条件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b. 现场平行样。现场采集平行水样,用于反映采样与测定分析的精密度状况,采集时 应注意控制采样操作条件一致。 c. 加标样。取一组现场平行样,在其中一份中加入一不定量的被测物标准溶液。然后 两份均按常规方法处理后,送实验室分析。 ③采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 水样采集量监测项目及采用的分析方法所需水样量及备用量而定。 b. 采样时,采样器口部应面对水流方向。用船只采样时,船首应逆向水流,采样在 船舷前部逆流进行,以避免船只污染水样。 c. 除细菌、油等测定用水样外,容器在装入水样前,应先用该采样点水样冲洗三次。 d. 测定溶解氧与BOD5的水样采集时应避免曝气,水样应充满容器,避免接触空气。 (6)现场测定 地表水现场测试项目有:pH 值、色度、水温、浊度、透明度、电导率和溶解氧。 水样的保存方法主要有冷藏法和化学法。为防止水样中的金属元素在保存期间发生变 化,可以加入酸或碱调节溶液的pH值。常用保存剂的作用和适用范围见表3。 表3 保存剂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保存剂作用适用范围HgCl.抑制微生物生长各种形式的氮和磷HNO防止金属沉淀多种金属H.SO,抑制微生物生长,与碱作用COD、TOC(总有机碳)、油和油脂、胺炎NaOH防止化合物的挥发氰化物、有机酸、酚类保存剂可以在实验室预先按所需量加入已洗净干燥的水样容器中,也可以在采样后加入水样。为避免保存剂在现场被沾污,最好在实验室预先加入容器中,但化学性质不稳定的不要预先加入。2、污染源水样采集(1)确定采样监测站位①采样点可选择在排污沟(渠)平直、不流稳定、水质均匀的部位,但应避免纳污河道水流的影响。②采集第一类污染物(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水亲,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③一般设在排污口,有涵闸或泵站控制的排污口,在积蓄污水的池塘、洼地内设置采样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口应设采样点。(2)现场测定污水现场测定的主要项目有:pH值、水温、色度、污水流量等。(3)采样设备①污水样品采集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有机玻璃采水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水器等采样工具。②样品容器用硬质玻璃和聚乙烯塑料等具塞(带盖)瓶、桶,不应使用橡胶塞和软木寒。(4)采样方法①从排放口采样。当污水从排放口直接排放到公共水域时,有样点布设在厂矿的总排污口、车间或工段的总排污口。②从水路中采样a.当污水以水路的形式排放到公共水域时,为了不使公共水域的水倒流进排放口,就设适当的堰,而水样应从堰溢流中采样。b.对于用暗渠排放污水的地方,要在排放口内公共水域的水不能倒流的地方采样。c.在排污管道或渠道中采样时,应在有流的部分采样,并防止异物进入水样。③用自动采样器采样。利用自动采样器采样时,应把配水管沉到采样点适当的深度,配水管的尖端附近装上2mm筛孔的耐腐蚀筛网,以防止杂物进入配管及泵内。(5)采样要求7
7 保存剂可以在实验室预先按所需量加入已洗净干燥的水样容器中,也可以在采样后加入 水样。为避免保存剂在现场被沾污,最好在实验室预先加入容器中,但化学性质不稳定 的不要预先加入。 2、污染源水样采集 (1)确定采样监测站位 ①采样点可选择在排污沟(渠)平直、不流稳定、水质均匀的部位,但应避免纳污河道 水流的影响。 ②采集第一类污染物(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水亲,不分 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 取样。 ③一般设在排污口,有涵闸或泵站控制的排污口,在积蓄污水的池塘、洼地内设置采样 点。 ④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口应设采样点。 (2)现场测定 污水现场测定的主要项目有:pH值、水温、色度、污水流量等。 (3)采样设备 ①污水样品采集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有机玻璃采水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水器等采 样工具。 ②样品容器用硬质玻璃和聚乙烯塑料等具塞(带盖)瓶、桶,不应使用橡胶塞和软木寒。 (4)采样方法 ①从排放口采样。当污水从排放口直接排放到公共水域时,有样点布设在厂矿的总排污 口、车间或工段的总排污口。 ②从水路中采样 a.当污水以水路的形式排放到公共水域时,为了不使公共水域的水倒流进排放口,就设 适当的堰,而水样应从堰溢流中采样。 b.对于用暗渠排放污水的地方,要在排放口内公共水域的水不能倒流的地方采样。 c.在排污管道或渠道中采样时,应在有湍流的部分采样,并防止异物进入水样。 ③用自动采样器采样。利用自动采样器采样时,应把配水管沉到采样点适当的深度,配 水管的尖端附近装上2㎜筛孔的耐腐蚀筛网,以防止杂物进入配管及泵内。 (5)采样要求

①由于征税的周期性影响排污的规律性,不同的工段、车间的生产周期不同,排污的差别也很大。一般应在一个或几个生产周期,在同一排污口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别采样数次,混合均匀后即得到平均污水样,用于测定平均浓度。也可以用连续自动采样器,取一个生产周期的水样进行分析。对于连续不稳定生产车间的排污口,采集混合水样和定时水样。混合水样是指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在同一个排污口依照流量的大小,按比例采样,混合均匀后测定平均浓度,每月至少测定1次。②根据排放规律,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每小时采样1次,分别测定后确定污水量最大、污染物浓度最高、危害最强的排放高峰。每月至少2次。③对于间断排污车间的排污口,要特别注意调查排污规律和排污量,根据实际情况,在生产时进行采样。每个生产周期至少采样8一10次,每月监测1次。④对于无规律生产车间的排污口,必须搞清生产情况和排污的具体时间,根据排污的具体实际情况采样,每个生产周期内采样不少于8一10次。5若工厂筑有污水均衡池,则可在该池的排水口采样,采样频率为每月1次③对于工厂排污口,先安排一个周期的连续定时采样,对水样作单独分析,以便找出污染物深度高峰。以后每季测1次污水排放量,每月测2次水质情况。(7一般车间排污口和工厂排污口的污水均由工)自行监测,环保监测部可进行不定期的抽样监测,对重点污染源应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五)样品的管理对采集到的每一个水样都要做好记录,并在每一个瓶子做上相应的标记。要记录足够的资料为日后水样鉴别提供详细依据,同时记述水样采集者的姓名、气候条件等。在现场观测时,现场测量值及备注等资料可直接记录在下表所示的记录表格上。各种水样采集现场记录格式见表4~表6。表4地表水采样记录
8 ①由于征税的周期性影响排污的规律性,不同的工段、车间的生产周期不同,排污的差 别也很大。一般应在一个或几个生产周期,在同一排污口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别采样数 次,混合均匀后即得到平均污水样,用于测定平均浓度。也可以用连续自动采样器,取 一个生产周期的水样进行分析。对于连续不稳定生产车间的排污口,采集混合水样和定 时水样。混合水样是指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在同一个排污口依照流量的大小,按比例采 样,混合均匀后测定平均浓度,每月至少测定1次。 ②根据排放规律,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每小时采样1次,分别测定后确定污水量最大、 污染物浓度最高、危害最强的排放高峰。每月至少2次。 ③对于间断排污车间的排污口,要特别注意调查排污规律和排污量,根据实际情况,在 生产时进行采样。每个生产周期至少采样8—10次,每月监测1次。 ④对于无规律生产车间的排污口,必须搞清生产情况和排污的具体时间,根据排污的具 体实际情况采样,每个生产周期内采样不少于8—10次。 ⑤若工厂筑有污水均衡池,则可在该池的排水口采样,采样频率为每月1次 ⑥对于工厂排污口,先安排一个周期的连续定时采样,对水样作单独分析,以便找出污 染物深度高峰。以后每季测1次污水排放量,每月测2次水质情况。 ⑦一般车间排污口和工厂排污口的污水均由工厂自行监测,环保监测部门可进行不定期 的抽样监测,对重点污染源应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五)样品的管理 对采集到的每一个水样都要做好记录,并在每一个瓶子做上相应的标记。要记录足够的 资料为日后水样鉴别提供详细依据,同时记述水样采集者的姓名、气候条件等。在现场 观测时,现场测量值及备注等资料可直接记录在下表所示的记录表格上。各种水样采集 现场记录格式见表4~表6。 表 4 地表水采样记录

共页第页水系河口采样断面月日时年分采样时间断面位置工具采样方法采样时水纹气象气温水温水深/m现场测定项目右流量左中流速晴雨风向风速水域状况现场描述12采样人:表5现场测定项目记录型号分析项目仪器名称仪器编号测定范围分度值pH值电导率仪器使用情况采样日采样分析日期分析结果期河流序号名称测水温/导率电断面(月/日)pH值点℃(us/cm)12年年月日校核:年月日月日分析人员:表6污水送检单第页共页污染源排污口污水采样日期类型采样时流量/送检项目现场描现场测定记录间述(m3/s)水温PH色度容器号样品处测定项值目理备注采样人记录人校对人交接记录送样人接样人接样时间装有样品的容器必须妥善保护和密封。在输送中除应防震、避免日光照射和低温运输外,还要防止新的污染物进入容器和沾污瓶口。在转交样品时,转交人和接受人都必须清点和检查,并注明时间,要在记录卡签字。样品送至实验室时,首先要核对样品,验明标志,确切无误时签写验收。样品验收后,如果不能立即进行分析,则应妥当保存,防止样品9
9 表 5 现场测定项目记录 表6污水送检单 装有样 品的容器必须妥善保护和密封。在输送中除应防震、避免日光照射和低温运输外,还要 防止新的污染物进入容器和沾污瓶口。在转交样品时,转交人和接受人都必须清点和检 查,并注明时间,要在记录卡签字。样品送至实验室时,首先要核对样品,验明标志, 确切无误时签写验收。样品验收后,如果不能立即进行分析,则应妥当保存,防止样品

组分的挥发或发生变化,以及被污染的可能性。二、水样物理性质的检验(一)实习目的水样温度、颜色、臭、浊度、透明度等需现场观测的物理指标的测量或描述的方法。掌握现场测定项目所用的器材、仪器的使用。(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熟练掌握水温、颜色、臭、浊度、透明度的测定。正确掌握水温计、透明度计、等仪器的使用。(三)相关知识1.水温水体或水质的温度。2.颜色纯水为无色透明。清洁水在水屋浅时应为无色,深层为浅蓝色。水的颜色可区分为“真色”和“表色”两种。真色指去除浊度后水的颜色。表色是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包括了溶解性物质及非溶解性悬浮物所产生的颜色。对于清洁的或浊度很低的水,水的真色和表色相近。有色废水常给人以不愉快感,排入环境后又使天然水着色,减弱水体的透光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纺织、印染、造纸、食品、有机合成工业的废水中,所含的大量染料、生物色素和有色悬浮微料等是使环境水体着色的主要污染源。3.臭膜觉是由产物质的气态分子在鼻孔中的刺激所引起的。人体嗅觉细胞受刺激产生臭的感受是化学刺激。水中产生臭的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污染、天然物质分解或细菌活动的结果。臭是检验原水和处理水质的必测项目之一。检验臭对评价水处理效果也有意义,并可作为追查污染源的一种手段,喉觉感受程度将因人而异。4.浊度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砂、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可使光散射或吸收。天然水经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处理,使水变得清澈。5.透明度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洁净的水是透明的,水中存在悬浮物和胶体时,透明度便降低。透明度与浊度相反,水中悬浮物越多,其透明度就越低。(四)实习重点1.水温温度为现场观测项目之一,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水温计和颠倒温度计,水温计用于浅层水温的测量。颠倒温度计用于深层水温的测量。用水温计测量水温时,最需注意的地方是读取温度值时,一定要迅速。必要时可重复测量。水温表或颠倒温度表应定期校核。用10
10 组分的挥发或发生变化,以及被污染的可能性。 二、水样物理性质的检验 (一)实习目的 水样温度、颜色、臭、浊度、透明度等需现场观测的物理指标的测量或描述的方法。掌 握现场测定项目所用的器材、仪器的使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能熟练掌握水温、颜色、臭、浊度、透明度的测定。正确掌握水温计、透明度 计、等仪器的使用。 (三)相关知识 1. 水温 水体或水质的温度。 2 . 颜色 纯水为无色透明。清洁水在水屋浅时应为无色,深层为浅蓝色。水的颜色可区分为“真 色”和“表色”两种。真色指去除浊度后水的颜色。表色是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 的颜色,包括了溶解性物质及非溶解性悬浮物所产生的颜色。对于清洁的或浊度很低的 水,水的真色和表色相近。有色废水常给人以不愉快感,排入环境后又使天然水着色, 减弱水体的透光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纺织、印染、造纸、食品、有机合成工业的 废水中,所含的大量染料、生物色素和有色悬浮微料等是使环境水体着色的主要污染源。 3. 臭 嗅觉是由产物质的气态分子在鼻孔中的刺激所引起的。人体嗅觉细胞受刺激产生臭的感 受是化学刺激。水中产生臭的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污 染、天然物质分解或细菌活动的结果。臭是检验原水和处理水质的必测项目之一。检验 臭对评价水处理效果也有意义,并可作为追查污染源的一种手段,嗅觉感受程度将因人 而异。 4. 浊度 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砂、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 成的,可使光散射或吸收。天然水经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处理,使水变得清澈。 5.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洁净的水是透明的,水中存在悬浮物和胶体时,透明度便 降低。透明度与浊度相反,水中悬浮物越多,其透明度就越低。 (四)实习重点 1.水温 温度为现场观测项目之一,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水温计和颠倒温度计,水温计用于浅层水 温的测量。颠倒温度计用于深层水温的测量。用水温计测量水温时,最需注意的地方是 读取温度值时,一定要迅速。必要时可重复测量。水温表或颠倒温度表应定期校核。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ppt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CODCr).ppt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水的浊度测定(浊度仪法).ppt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水的高锰酸盐指数测定.ppt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水中微量氟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ppt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ppt
- 《环境监测》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共十讲,武汉理工大学:刘恩栋).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2讲 水质-采样方案、采集和保存.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1讲 绪论(华北理工大学:张书林).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3讲 水质-水样预处理.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5讲 水质-金属化合物测定.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6讲 水质-非金属无机物测定(1/3).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4讲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7讲 水质-非金属无机物测定(2/3).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8讲 水质-非金属无机物测定(3/3).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9讲 水质-有机物测定(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讲 空气和废气(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讲 颗粒物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讲 空气和废气(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环境监测实验大纲.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2/4).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3/4).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1/4).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4/4).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噪声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水和废水监测 2.5 物理指标的检验.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绪论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水和废水监测 2.8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水和废水监测 2.1 水资源及水质污染 2.2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2.3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2.4 水样的预处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