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水和废水监测 2.8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2.8有机化合物的测定口本节内容:1、了解水体中有机化合物的影响,例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化学毒性、对溶解氧等水质指标的影响等;2、重点学习有机污染物的两类测定方式:对某种、某类有机物如挥发酚类、矿物油的直接测定以及通过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等指标的对水体中有机物的间接测定
2.8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 本节内容: ▪ 1、了解水体中有机化合物的影响,例如对水生生 物的影响、化学毒性、对溶解氧等水质指标的影 响等; ▪ 2、重点学习有机污染物的两类测定方式:对某种、 某类有机物如挥发酚类、矿物油的直接测定以及 通过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 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等指标的对水 体中有机物的间接测定

2.8.1化学需氧量(COD一)重铬酸钾法(CODcc原理一、二、计算三、说明(二)恒电流库仑滴定法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2.8.1化学需氧量(COD) (一)重铬酸钾法(CODCr) 一、原理 二、计算 三、说明 (二)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 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以氧的mg/L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 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化学 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重铬酸钾法(COD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算出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以氧的mg/L表示。二、计算:C0Dcr= (Vo-Vg) XcX8X1000/ V式中:V。一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体积(mL)V1一滴定水样消耗硫酸亚铁溶液体积(mL)V一水样体积(mL)(mol/L)C一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8一氧(1/20)的摩尔质量(g/mol)
重铬酸钾法(CODCr) 一、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 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 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 的重铬酸钾量算出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以氧的 mg/L表示。 二、计算: 式中:V0 — 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体积(mL) V1— 滴定水样消耗硫酸亚铁溶液体积(mL) V — 水样体积(mL) c —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mol/L) 8 — 氧(1/2O)的摩尔质量(g/mol) CODcr =(V0 -V1)×c×8×1000 / V

三、说明:1.可氧化部分:直链脂肪族完全氧化不易氧化部分:芳香族不易[O];吡啶族不易[O]不可氧化部分:挥发性直链脂肪、苯等于蒸气相不可与[O]接触2.干扰及消除Cl>200mg/L先定量稀释;含CI-水样,先加入HgSO4,使CI与Hg2+络合消除干扰;3.CODcr高,应先稀释。0.25mol/L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0.025mol/L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5~50mg/L的COD值
1.可氧化部分:直链脂肪族完全氧化 不易氧化部分:芳香族不易[O];吡啶族不易 [O] 不可氧化部分:挥发性直链脂肪、苯等于蒸气相 不可与[O]接触. 2.干扰及消除 Cl->200mg/L先定量稀释; 含Cl-水样,先加入HgSO4,使Cl-与Hg2+络合 消除干扰; 3.CODcr高,应先稀释。 4. 0.25mol/L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 0.025 mol/L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5~ 50mg/L的 COD值 三、说明:

COD测定实验的结果终点滴定前接近终点
COD测定实验的结果 滴定前 接近终点 终 点

2.8.2高锰酸盐指数IPermanganateIndex(oc)高锰酸盐指数: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耗氧量。按测定溶液的介质不同,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法。当C1-含量高于300mg/L时,应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对于较清洁的地面水和被污染的水体中氯化物含量不高(C1-<300mg/L)的水样,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法
2.8.2高锰酸盐指数Permanganate Index (OC) ▪ 高锰酸盐指数: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 的化学耗氧量。 ▪ 按测定溶液的介质不同,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法 和碱性高锰酸钾法。 ▪ 当Cl-含量高于300mg/L时,应采用碱性高锰酸钾 法;对于较清洁的地面水和被污染的水体中氯 化物含量不高(Cl-<300mg/L)的水样,常用酸 性高锰酸钾法

酸性高锰酸钾法:在酸性条件下的水样中加入过量高锰酸钾,在沸水浴上加热30分钟,利用高锰酸钾将水样中某些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氧化,反应后剩余的高锰酸钾用过量的草酸钠还原,再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微红色为终点
▪ 酸性高锰酸钾法:在酸性条件下的水样中加入 过量高锰酸钾,在沸水浴上加热30分钟,利用 高锰酸钾将水样中某些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氧 化,反应后剩余的高锰酸钾用过量的草酸钠还 原,再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 微红色为终点

水样不经稀释:(O2, mg / L) = [(10 +V)K-10]×0.01000×8x1000V.水样水样经稀释:(O2mg / L) - (10 +V)K-10]-(10+V)-10]R) ×0.1000×8×1000V水
▪ 水样不经稀释: •水样经稀释:

2.8.3化需氧量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同时亦包括如硫化物、亚铁等还原性无机物质氧化所消耗的氧量。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好氧分解大体为两个阶段1、含碳物质氧化阶段,主要是含碳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2、硝化阶段,主要是含氮有机化合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2.8.3生化需氧量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 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 消耗的溶解氧量。同时亦包括如硫化物、亚铁等 还原性无机物质氧化所消耗的氧量。 ▪ 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好氧分解大体为两个阶段: 1 、含碳物质氧化阶段,主要是含碳有机物氧化 为二氧化碳和水;2 、硝化阶段,主要是含氮有 机化合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亚硝酸盐和硝 酸盐

BOD测定方法五天培养法(20℃)微生物电极法其他方法(三)1.检压库仑式BOD测定仪2.测压法
BOD测定方法 ▪ (一)五天培养法(20℃) ▪ (二)微生物电极法 ▪ (三)其他方法 ▪ 1.检压库仑式BOD测定仪 ▪ 2.测压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绪论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水和废水监测 2.5 物理指标的检验.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噪声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2/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1/2).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4/4).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1/4).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3/4).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2/4).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环境监测实验大纲.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环境监测实习指导书.doc
-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水和废水监测 2.1 水资源及水质污染 2.2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2.3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2.4 水样的预处理.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自动监测与简易监测技术.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土壤污染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固体废物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水和废水监测 2.9 底质监测 2.10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水和废水监测 2.6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2.7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0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生物污染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噪声监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ppt
- 《高等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Advanced environmental ecology.pptx
- 《环境行为研究方法》课程授课教案(讲稿).doc
- 《水污染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Control principle of water pollution(研究生).doc
- 《水污染控制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研究生)第十章 厌氧生物处理法.doc
- 《水污染控制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研究生)第九章 生物膜法.doc
- 《水污染控制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研究生)第十一章 废水的脱氮与除磷.doc
- 《水污染控制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研究生)第八章 活性污泥法.doc
- 《水污染控制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研究生)第六章 生物化学工程基础.doc
- 《水污染控制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研究生)第七章 废水生物化学处理基础.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