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汉语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6
文件大小:51.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汉语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总学时:64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汉语写作是中文专业和人文学科实验班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握必要的汉语写作知识、写作理论和写作技能,懂得汉语写作 的基本规律,具有较全面的汉语写作能力。 本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因而教学中要根据这一学科特点, 在教授基础理论时,要少而精,深入浅出,将基础知识的讲授同训练、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 起 以写作基础知识的教授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中心,进而达到实现培养目标的目的 先修课程 不 三、教学基木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汉语写作的基础知识,理解汉语写作的基本规律,结合 品及写作文本 授集资料 积累命题, 四、教学内容 (一)文章的性质与功能2学时 1、文章的性质与种类 (1)什么是文竞 (2)文章的分类 2、普通文章表现事物的方式及其社会作用 (1)文章表现客观事物的独特方式 (2)一般文意的社会作用 (二)写作的基木特点与规律2学时 1、写作的基本特点 (1) 文章写作的过程 (2)文章的写作的主要特点 2、写作的基本规律 (1)“物一一意 一文”转化律 (2)名元因素统一律 (3)点化调整渐深律 (4)知行结合通变律 (三)作者的素养、能力与责任2学时 1、作者的素养与能力 (1)作者的素质 )作者的修养 3 作者的能力 2、作者的责任 (四)写作技巧4学时 1、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1)技巧在写作中的地位 (2)技巧的特点 2、写作技巧举要 (1)构思与布局 (2)定体

总学时:64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汉语写作是中文专业和人文学科实验班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汉语写作知识、写作理论和写作技能,懂得汉语写作 的基本规律,具有较全面的汉语写作能力。 本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因而教学中要根据这一学科特点, 在教授基础理论时,要少而精,深入浅出,将基础知识的讲授同训练、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 起,以写作基础知识的教授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中心,进而达到实现培养目标的目的。 二、先修课程 无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汉语写作的基础知识,理解汉语写作的基本规律,结合 写作过程训练和文字表述训练,掌握汉语写作的基本技能。同时,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 品及写作文本,搜集资料,积累命题,为写好学年论文打基础。 四、教学内容 (一)文章的性质与功能2 学时 1、文章的性质与种类 (1) 什么是文章 (2) 文章的分类 2、普通文章表现事物的方式及其社会作用 (1) 文章表现客观事物的独特方式 (2) 一般文章的社会作用 (二)写作的基本特点与规律2 学时 1、写作的基本特点 (1) 文章写作的过程 (2) 文章的写作的主要特点 2、写作的基本规律 (1) “物——意——文”转化律 (2) 多元因素统一律 (3) 点化调整渐深律 (4) 知行结合通变律 (三)作者的素养、能力与责任2 学时 1、作者的素养与能力 (1) 作者的素质 (2) 作者的修养 (3) 作者的能力 2、作者的责任 (四)写作技巧4 学时 1、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1) 技巧在写作中的地位 (2) 技巧的特点 2、写作技巧举要 (1) 构思与布局 (2) 定体

(3)选技 (4)遣言 3、技巧的研究和学习 (1)从研究生活中学习技巧 (2)从研究别人作品和经验中学习技巧 (3)在写作实践中学习技巧 (五)观察与采访2学时 1、 观察 (1)观察的含义 (2)观察的步骤及要求 (3)观察的方法 (4)观察能力的培养 2、采 采访程 (2)采访方式 (3)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六)检索与整理2学时 1、图书馆检索 1 素的意义 (2)文献检索的工具 (3)文献检索的程序 2、网上检索 2)网络术语 (3) 检系工月 (4)检索方法 3、整理 (1)文献资料的洗轻 )文献资料的记录 (3) 文献资料的辨 (4)文献资料的贮有 (七)感受与市美2学时 1、感受 《1)成的含义 (2)感受的特点 (3) 写作对感受的基本要求 (4)培养感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审美 (1)审黄的含义及特征 《2)写作对审美的基本要 (3) 审美能力的培养 与提 (八)分析与综合2学时 1、分析 (1)什么是分析

(3) 选技 (4) 遣言 3、技巧的研究和学习 (1) 从研究生活中学习技巧 (2) 从研究别人作品和经验中学习技巧 (3) 在写作实践中学习技巧 (五)观察与采访2 学时 1、观察 (1) 观察的含义 (2) 观察的步骤及要求 (3) 观察的方法 (4) 观察能力的培养 2、采访 (1) 采访程序 (2) 采访方式 (3) 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六) 检索与整理2 学时 1、图书馆检索 (1) 文献检索的意义 (2) 文献检索的工具 (3) 文献检索的程序 2、网上检索 (1) Internett 简介 (2) 网络术语 (3) 检索工具 (4) 检索方法 3、整理 (1) 文献资料的选择 (2) 文献资料的记录 (3) 文献资料的辨析 (4) 文献资料的贮存 (七) 感受与审美2 学时 1、感受 (1) 感受的含义 (2) 感受的特点 (3) 写作对感受的基本要求 (4) 培养感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审美 (1) 审美的含义及特征 (2) 写作对审美的基本要求 (3) 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八)分析与综合2 学时 1、分析 (1) 什么是分析

(2)分析的类型和逻辑程序 (3)分析的方法 2、综合 (1)什么是综合 (2)综合的类型 (3)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4)分析与综合在写作中的作用 (九) 想像与联想2学时 (1)什么是想像 (2)想像的种类和作用 (3)想像力的培养 2、联 接近联想 (2)类似联 (3)对比联想 (4)象征联想 (十)立意与选材4学时 1、立意 (1)什么叫立意 (2)对立意的要求 (3)立章与炼章 2、选材 (1)选择材料的标准 (2)选择材料的原则 (十一)思路与谋篇2学时 1、思路 (1)思路的含义 (2)坛思的重要意义 (3)运思的基本要求 (4)运思中的材料处理 (5)运思中的主题表现 (6)常用的几种运思方式 2、谋篇 (1)谋篇的含义 (2)谋篇的原则与要求 (3)谋篇的方法 (4)谋篇的错综变化 (十二)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4学时 1、缸述 (1)什么是叙述 (2)叙述的人称 (3)叙述的方式 (4)叙述的要求

(2) 分析的类型和逻辑程序 (3) 分析的方法 2、综合 (1) 什么是综合 (2) 综合的类型 (3)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4) 分析与综合在写作中的作用 (九) 想像与联想2 学时 1、想像 (1) 什么是想像 (2) 想像的种类和作用 (3) 想像力的培养 2、联想 (1) 接近联想 (2) 类似联想 (3) 对比联想 (4) 象征联想 (十) 立意与选材4 学时 1、立意 (1) 什么叫立意 (2) 对立意的要求 (3) 立意与炼意 2、选材 (1) 选择材料的标准 (2) 选择材料的原则 (十一)思路与谋篇2 学时 1、思路 (1) 思路的含义 (2) 运思的重要意义 (3) 运思的基本要求 (4) 运思中的材料处理 (5) 运思中的主题表现 (6) 常用的几种运思方式 2、谋篇 (1) 谋篇的含义 (2) 谋篇的原则与要求 (3) 谋篇的方法 (4) 谋篇的错综变化 (十二)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4 学时 1、叙述 (1) 什么是叙述 (2) 叙述的人称 (3) 叙述的方式 (4) 叙述的要求

2、描写 (1)什么是描写 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3)细描和白描 (4)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3、说明 (1)什么是说明 说明的特点 (3)常见的说明万法 4、抒情 (1)什么是抒情 (2)抒情的方式 (3)抒情技 5、议论 (4)什么是议论 (5)论证方武 (6)说理技巧 (十三)语言的积累与锤炼2学时 1、语言的积 (1)语言与写 (2)语言的积 2、语言的锤炼 (1)语言的锤 (2)语体的特点及对语体的选择 (十四)起草与修改2学时 1、起草 (1)起草的重要性 (2)起草的方法 (3)起草应注意的问题 2、修政 (1)修改的内容 (2)定稿 (十五)报告文学4学时 1、报告文学的含义与特点 (1) 什么是报告文学 (2)报告文字的特点 2、报告文学的分类 3、报告文学的写作 (1)选取反映时代精神的题材 (2)剪裁、组材要恰当, 表现手法要得体 (3) 重视议论的运用 (十六)散文4学时 1、散文的含义与特点 (1)什么是散文

2、描写 (1) 什么是描写 (2) 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3) 细描和白描 (4)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3、说明 (1) 什么是说明 (2) 说明的特点 (3) 常见的说明方法 4、抒情 (1) 什么是抒情 (2) 抒情的方式 (3) 抒情技巧 5、议论 (4) 什么是议论 (5) 论证方式 (6) 说理技巧 (十三)语言的积累与锤炼2 学时 1、语言的积累 (1) 语言与写作 (2) 语言的积累 2、语言的锤炼 (1) 语言的锤炼 (2) 语体的特点及对语体的选择 (十四)起草与修改2 学时 1、起草 (1) 起草的重要性 (2) 起草的方法 (3) 起草应注意的问题 2、修改 (1) 修改的内容 (2) 定稿 (十五)报告文学4 学时 1、报告文学的含义与特点 (1) 什么是报告文学 (2) 报告文学的特点 2、报告文学的分类 3、报告文学的写作 (1) 选取反映时代精神的题材 (2) 剪裁、组材要恰当,表现手法要得体 (3) 重视议论的运用 (十六)散文4 学时 1、散文的含义与特点 (1) 什么是散文

(2)散文的特点 2、散文的分类 1 记叙性散文 2 抒情性散 (3)议论性散义 3、散文的写作 (1)立意要高、物思要巧 (3 (4)要灵活运用散文的笔法 (十七)思想评论4学时 1、思想评论的含义与特点 ()什么是思评论 (2 想评论的 特; 2、思想评论的分多 3、思想评论的写作 (1)选好评论的对象、确定论题 (2)展开有说服力的分析评论 (3)安排严密的结构 掌握具体的评析方法 (5)思想评论的语言 (十八)文岁评论4学 1、文艺评论的含义与特点 (1)什么是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的特点 2、文艺评论的分 3、文艺评论的写作 (1)如何确定评论对象与选题 (2)分析评价文艺作品的基本要求 (3)写好文艺评论的各个部分 (十九)杂文4学时 1、杂文的含义与特点 (1)什么是杂文 (2)杂文的特点 1、杂文的分类 (1)讽刺性杂文 (2)歌颂性杂文 (3)知识性杂文 2、杂文的写作 (1)选材和立意 (2)形象说理 (3)结构 (4)语言 (二十)学术论文8学时

(2) 散文的特点 2、散文的分类 (1) 记叙性散文 (2) 抒情性散文 (3) 议论性散文 3、散文的写作 (1) 立意要高、构思要巧 (2) 创造优美的意境 (3) 要安排好结构 (4) 要灵活运用散文的笔法 (十七)思想评论4 学时 1、思想评论的含义与特点 (1) 什么是思想评论 (2) 思想评论的特点 2、思想评论的分类 3、思想评论的写作 (1) 选好评论的对象、确定论题 (2) 展开有说服力的分析评论 (3) 安排严密的结构 (4) 掌握具体的评析方法 (5) 思想评论的语言 (十八)文艺评论4 学时 1、文艺评论的含义与特点 (1) 什么是文艺评论 (2) 文艺评论的特点 2、文艺评论的分类 3、文艺评论的写作 (1) 如何确定评论对象与选题 (2) 分析评价文艺作品的基本要求 (3) 写好文艺评论的各个部分 (十九) 杂文4 学时 1、杂文的含义与特点 (1) 什么是杂文 (2) 杂文的特点 1、杂文的分类 (1) 讽刺性杂文 (2) 歌颂性杂文 (3) 知识性杂文 2、杂文的写作 (1) 选材和立意 (2) 形象说理 (3) 结构 (4) 语言 (二十)学术论文8 学时

1、学术论文的含义与特点 (1)什么是学术论文 2 术论文的特点 2、学术论文的分类 3、学术论文的写作 (5)选好课题 (6)有计划地展开扎实的研究 《7)认真提炼观点 (8) 学术论文的撰写 (二十一)科普说明文2学时 1、科普说明文的含义、分类与特点 (1)什么是科普说明文 (2)科普说明文的分类和特点 科普说明文的 (3)认真选择材料 (4)精心安排结构 (二十二)日常应用文写作、商务写作(附加内容)2学时 五、路学考道男作等数是体打三版北京高等教有出板社。 2001年 2、陈家生.写作.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何永康.写作学.第一版.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_

1、学术论文的含义与特点 (1) 什么是学术论文 (2) 学术论文的特点 2、学术论文的分类 3、学术论文的写作 (5) 选好课题 (6) 有计划地展开扎实的研究 (7) 认真提炼观点 (8) 学术论文的撰写 (二十一)科普说明文2 学时 1、科普说明文的含义、分类与特点 (1) 什么是科普说明文 (2) 科普说明文的分类和特点 2、科普说明文的写作 (3) 认真选择材料 (4) 精心安排结构 (二十二)日常应用文写作、商务写作(附加内容) 2 学时 五、教学参考书 1、路德庆.普通写作学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2、陈家生.写作.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3、何永康.写作学.第一版.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年_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