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六章 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

第六章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经济学院S6-1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及其组织形态银行的历史1、古代银行中国:古代的钱庄2、近代的银行业3、现代商业银行二、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1、金融体系中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2、是最重要的、经营范围最广泛的金融机构。(被称之为“金融百货公司”)。3、融资活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4、是最为重要的社会支付系统。(它与中央银行共同构成了全国支票结算中心。)5、具有创造货币的功能。6、对宏观经济的扩张和紧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信用货币经济条件,在国民收入增长和就业水平稳定与提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1.分支行制度——总分行制度往往是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国内各地或国外普遍设立分支行。各分支行的业务经营和事务管理统一照总行要求进行。总行——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特点入(1)允许银行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机构。(2)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最大程度上分散风险,通过网络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除美国外的大多数国家使用货币银2单一银行制度一一美国(19世纪到二战时期).由于许多州出于对金融权力过分集中的担心,不设任何分支机构。(1)优点:①对于银行自身而言,具有区域优势:了解本地情况,保证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②对于客户而言,不易产生垄断,从而能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2)缺点:①注册资本少,资金实力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差;②银行数目过多,供给过剩,造成资源浪费:
第六章 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 §6-1 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及其组织形态 一、 银行的历史 1、 古代银行 中国:古代的钱庄 2、 近代的银行业 3、 现代商业银行 二、 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 1、 金融体系中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2、 是最重要的、经营范围最广泛的金融机构。(被称之为“金融百货公司”)。 3、 融资活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4、 是最为重要的社会支付系统。(它与中央银行共同构成了全国支票结算中心。) 5、 具有创造货币的功能。 6、 对宏观经济的扩张和紧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信用货币经济条件,在国民收入增长和就业水平稳定与提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 角色。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1.分支行制度——总分行制度 往往是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国内各地或国外普遍设立分支行。各分支行的业务经营和 事务管理统一照总行要求进行。 总行——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 特点 (1)允许银行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机构。 (2)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最大程度上分散风险,通过网络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除美国外的大多数国家使用 2.单一银行制度——美国(19 世纪到二战时期) 由于许多州出于对金融权力过分集中的担心,不设任何分支机构。 (1)优点: ① 对于银行自身而言,具有区域优势:了解本地情况,保证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 ② 对于客户而言,不易产生垄断,从而能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 (2)缺点: ① 注册资本少,资金实力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② 银行数目过多,供给过剩,造成资源浪费;

③单一银行受当地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影响大,依赖性强。3.集团银行制度一美国一一银行控股公司与小银行相比,大银行的资金利用的效率更高,母公司可以通观全局,统一调配现金。4.连锁银行制度银行银行间相互持股,但为同一自然人或某一集团所控制。5.代理银行制度的国际业务中,往往通过制定的境外银行为支付代理行。86-2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现金存款或有事项和承诺短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承兑汇票长期存放同业未收贷款利息同业存款收到信用证及保证凭信拆放同业贷款同业拆放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短期贷款借入款项外汇期权和其他保值业务发行债券贴现贷款T短期中长期贷款保管债券、单证、财产登记减:呆帐准备期长有价单证(旅行支票、本票、定额存单)证券投资其他负债空白重要凭证短期所有者权益代保管有价品中长期实收资本代收托收款项减投资风险准备资本公积应收托收款项固定资产盈余公积减:累计折旧未分配利润其他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资产总计贡币86-3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经营方针)1、流动性管理原则一一即如何用准备金来进行流动性管理2.资产管理(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通过持有那些违约风险率较低的资产并将其持有的资产多样化,把风险降到最低。在确保资金安全,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③ 单一银行受当地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影响大,依赖性强。 3. 集团银行制度——美国——银行控股公司 与小银行相比,大银行的资金利用的效率更高,母公司可以通观全局,统一调配现金。 4. 连锁银行制度银行 银行间相互持股,但为同一自然人或某一集团所控制。 5. 代理银行制度 银行间相互签订代理协议,委托对方银行代办指定的业务,双方互为代理行。如在我国 的国际业务中,往往通过制定的境外银行为支付代理行。 §6-2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 产 负 债 表外业务 现金 存款 或有事项和承诺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短 期 银行承兑汇票 存放同业 长 期 未收贷款利息 拆放同业 同业存款 收到信用证及保证凭信 贷款 同业拆放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 短期贷款 借入款项 外汇期权和其他保值业务 贴现贷款 发行债券 中长期贷款 短 期 保管债券、单证、财产登记 减:呆帐准备 长 期 有价单证(旅行支票、本票、 定额存单) 证券投资 其他负债 空白重要凭证 短 期 所有者权益 代保管有价品 中 长 期 实收资本 代收托收款项 减投资风险准备 资本公积 应收托收款项 固定资产 盈余公积 减:累计折旧 未分配利润 其他资产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资产总计 §6-3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一、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经营方针) 1、 流动性管理原则——即如何用准备金来进行流动性管理 2. 资产管理(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 通过持有那些违约风险率较低的资产并将其持有的资产多样化,把风险降到最低。 在确保资金安全,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为了使利润最大化,银行必须寻找到能够提供最高报酬率的贷款和债券,尽可能的缩小风险,同时又通过持有流动性资产来保持足够的流动性。(1)找到愿意支付高利率且看起来不大会违约的借款者:(2)资产多样化,寻找回报率高,风险小的证券(长期、短期、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资产)(3)流动性管理3.负债管理(盈利性、流动性)以低成本获取资金。金来源,从而保持银行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4.资本充足性管理说明,银行持有资本金可以减少它成为资不抵债的可能性。但银行不会保留大量的资本金。因为资本金多,投资少,收益少。(2)资本金的数量会影响所有者的权益。二,信息不对称1、概念:交易一方对交易另一方不充分了解,由于这种信息的不平等或不对称,影响到交易双方的准确决策的现象称为信息不对称。2、分类(1)交易之前:逆向选择。潜在的不良贷款风险来自于那些寻找贷款的人。·解决方式:信息披露和抵押贷款(2)交易之后。道德风险放款者发放贷款之后,将面临对借款者从事那些从放款者的角度看并不期望进行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可能使贷款难以归还。·解决方式:加强监管和签订合约。3.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86-4信用货币的创造F信用货币1.信用货币的定义:指银行券和存款货币2.创造条件(1)部分准备金制度(在金本位制时期,是以100%的黄金储备为前提的,这时不可能有货币创造)(2)部分现金提取制度(3)商业银行体系或整个金融体系信用货币的创造过程二、1.信用货币的创造过程
为了使利润最大化,银行必须寻找到能够提供最高报酬率的贷款和债券,尽可能的缩 小风险,同时又通过持有流动性资产来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1)找到愿意支付高利率且看起来不大会违约的借款者; (2)资产多样化,寻找回报率高,风险小的证券(长期、短期、不同行业、不同性 质的资产) (3)流动性管理 3. 负债管理(盈利性、流动性) 以低成本获取资金。 关键是运用价格手段——调整利息和手续费。通过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来扩大银行的资 金来源,从而保持银行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 4. 资本充足性管理 说明,银行持有资本金可以减少它成为资不抵债的可能性。 但银行不会保留大量的资本金。因为资本金多,投资少,收益少。 (2)资本金的数量会影响所有者的权益。 二. 信息不对称 1、 概念:交易一方对交易另一方不充分了解,由于这种信息的不平等或不对称,影响 到交易双方的准确决策的现象称为信息不对称。 2、 分类 (1)交易之前:逆向选择。 潜在的不良贷款风险来自于那些寻找贷款的人。 解决方式:信息披露和抵押贷款 (2)交易之后。道德风险 放款者发放贷款之后,将面临对借款者从事那些从放款者的角度看并不期望进行的活 动,因为这些活动可能使贷款难以归还。 解决方式:加强监管和签订合约。 3. 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 §6-4 信用货币的创造 了解基础货币是怎样被扩大的,派生存款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 一、 信用货币 1. 信用货币的定义:指银行券和存款货币 2. 创造条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在金本位制时期,是以 100%的黄金储备为前提的,这时不可 能有货币创造) (2)部分现金提取制度 (3)商业银行体系或整个金融体系 二、 信用货币的创造过程 1.信用货币的创造过程

、派生存款1.派生存款倍数经济学院对于整个银行系统而言,就得出了一个简单公式:△D=△RX1/r其中:1/r=d简单的货币乘数代表每一元的准备金变动所引起的银行系统总存款额的变动AD:整个银行系统的支票存款增加额△R:银行的原始存款增加额忽略了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和银行所持有的超额储备的变动的情况下得出的2.影响派生存款倍数的因素。(1)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率(r)①当法定存款准备率下降,派生存款扩张M如:原始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则有:资产负债准备金200存款1000贷款800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降为10%,则,银行可以用多出来的存款进行投资或放款,从而增加派生存款。资产负债准备金100存款1000贷款900②如法定存款准备率上升,则需要更多的储备由于储备不足,商业银行必须收缩信贷—一派生存款紧缩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为30%,则银行需要收回贷款,以补充储备的不足。所以银行必须收缩信贷。产资负债存款准备金3001000货市银行贷款7002)现金漏出率(q)的变动通货的比率q=C/Dd=1/ (r+q)①现金漏损率对派生存款的影响当q上升时,意味着存款人将部分支票存款转化为通货,导致货币供应中发生多倍扩张的部分转化为不发生多倍扩张的部分,从而多倍扩张的总体水平下降资产负债现金存款1000100200准备金
、派生存款 1. 派生存款倍数 对于整个银行系统而言,就得出了一个简单公式: △D=△R×1/r 其中:1/r=d 简单的货币乘数 代表每一元的准备金变动所引起的银行系统总存款 额的变动 △D: 整个银行系统的支票存款增加额 △R: 银行的原始存款增加额 忽略了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和银行所持有的超额储备的变动的情况下得出的。 2. 影响派生存款倍数的因素。 (1)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率(r) ① 当法定存款准备率下降,派生存款扩张 如:原始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 20%,则有: 资 产 负 债 准备金 200 存款 1000 贷款 800 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降为 10%,则,银行可以用多出来的存款进行投资或放款, 从而增加派生存款。 资 产 负 债 准备金 100 存款 1000 贷款 900 ② 如法定存款准备率上升,则需要更多的储备由于储备不足,商业银行必须收缩 信贷——派生存款紧缩 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为 30%,则银行需要收回贷款,以补充储备的不足。所 以银行必须收缩信贷。 资 产 负 债 准备金 300 存款 1000 贷款 700 (2)现金漏出率(q)的变动 通货的比率 q=C/D d=1/(r+q) ① 现金漏损率对派生存款的影响 当 q 上升时,意味着存款人将部分支票存款转化为通货,导致货币供应中发生多倍扩张 的部分转化为不发生多倍扩张的部分,从而多倍扩张的总体水平下降 资 产 负 债 现金 100 存款 1000 准备金 200

700贷款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使现金的漏出增多(年底),则,银行必须收回投资或贷款,以确保存款支付,一一派生存款紧缩-经济学院负债资产现金200存款1000准备金200贷款600②如果现金漏出减少,则,多余的资金可以被用于投资,派生存款增力资产负债现金50存款10001A200准备金贷款750②影响现金对支票存款的比率的因素A.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程度。偏好性强,Q上升;B.存款的利率;与q成反方向运动;C.如果黑市交易过多,(往往采用现金,)则q上升,如果都是正常交易(使用支票),则q下降。D.收入或财富的变动:(3)超额准备金率(e)超额准备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1e=E/D派生存款倍数为:d=q+e+r①影响超额准备金率的因素A.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可能性。可能性大,e大:B.出现流动性不足时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难则e大②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与派生存款的关系3.派生存款倍数对派生存款的扩张与紧缩具有倍数作用。当存款减少1000元时,存款准备金会减少20元,而贷款将减少80元。货币银五、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1.电子货币代替现金。流通中的现金减少,q下降,货币乘数上升;2.电子货币代替存款。因为商业银行未对其计提存款准备金,因此导致法定加权准备金率(r)下降,货币乘数上升。思考:在我国正在进行的商业银行改革中,应注意什么?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应注重什么?
贷款 700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使现金的漏出增多(年底),则,银行必须收回投资或贷款,以确 保存款支付,——派生存款紧缩 资 产 负 债 现金 200 存款 1000 准备金 200 贷款 600 ② 如果现金漏出减少,则,多余的资金可以被用于投资,派生存款增加 资 产 负 债 现金 50 存款 1000 准备金 200 贷款 750 ② 影响现金对支票存款的比率的因素 A. 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程度。偏好性强,q 上升; B. 存款的利率;与 q 成反方向运动; C.如果黑市交易过多,(往往采用现金,)则 q 上升,如果都是正常交易(使用支票), 则 q 下降。 D.收入或财富的变动; (3)超额准备金率(e) 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 E——超额准备 e=E/D 派生存款倍数为: q e r d + + = 1 ① 影响超额准备金率的因素 A.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可能性。可能性大,e 大; B.出现流动性不足时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难则 e 大 ②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与派生存款的关系 3. 派生存款倍数对派生存款的扩张与紧缩具有倍数作用。 当存款减少 1000 元时,存款准备金会减少 20 元,而贷款将减少 80 元。 五、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1. 电子货币代替现金。流通中的现金减少,q 下降,货币乘数上升; 2. 电子货币代替存款。因为商业银行未对其计提存款准备金,因此导致法定加权准备金 率(r)下降,货币乘数上升。 思考:在我国正在进行的商业银行改革中,应注意什么?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应注重什么?

货市银行学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五章 金融中介机构介绍.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七章 中央银行.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八章 货币理论.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三章 金融市场.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四章 利率.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工具.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英文).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中文).pdf
- 《宏观经济学》课程各章习题答案(共十三章).pdf
-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完整讲稿,共十三章).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4 Risk Management Mistakes to Avoid.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3 Economic Capital and RAROC.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2 Model Ris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1 Liquidity Ris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0 Operational Ris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9 Scenario Analysis and Stress Testing.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8 Credit Value at Ris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7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in Derivatives.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6 Credit Risk - Estimating Default Probabilities.ppt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十一章 金融的脆弱性与金融监管.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十二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十章 货币政策.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扩展知识)货币银行学外语专业词汇(关键词汇双语对照表).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1 An Introduction to Money and the Financial System.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2 Money and the Payments System.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3 Financial Instruments,Financial Market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4 Future Value,Present Value, and Interest Rate.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8 Financial Industry Structure.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6 The Economic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7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Banks and Bank Management.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5 Bonds, Bond Price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Interest Rates.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9 Regulating the Financial System.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10 Money Growth and Money Demand.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12 Modern Monetary Policy.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11 The Central Bank Balance Sheet and the Money Supply Process.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讨论)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案.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讨论)地价上涨和流动性过剩分析.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讨论)商业银行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几个典型案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