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讨论)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案

案例名称: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案例适用:金融脆弱性与金融监管案例内容: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两零十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因而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吸收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0亿元。如此一家银行,为什么开业不到三年,就被关闭了呢?事实上,早在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成立海南发展银行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1993年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但是合并后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规的运营。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名义流回股东手里。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日正式开业的。但仅在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贷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入股的临时性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
案例名称: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案例适用:金融脆弱性与金融监管 案例内容: 1998 年 6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两零十个月的海 南发展银行。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因而不 可避免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 1995 年 8 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 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 5 家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吸收了 40 多家新股东后成立 的。成立时的总股本为 16.77 亿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 3.2 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 关闭前有员工 2800 余人,资产规模达 160 亿元。 如此一家银行,为什么开业不到三年,就被关闭了呢?事实上,早在海南发 展银行成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成立海南发展银行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挽 救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1993 年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 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 5 家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五家机 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 26 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 和制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1997 年年底, 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 28 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 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但是合并后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 是大量进行违规的运营。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 款。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 银行成立时的 16.77 亿股本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 名义流回股东手里。海南发展银行是在 1994 年 12 月 8 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筹 建,并于 1995 年 8 月 18 日正式开业的。但仅在 1995 年 5 月至 9 月间,就已发 放贷款 10.60 亿元,其中股东贷款 9.20 亿元,占贷款总额的 86.71%。绝大部分 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贷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 归还用来入股的临时性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金到账后 1 个月

内,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带走:拿来多少,带走多少”。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由于上述原因,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在有关部门将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之后,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出现了挤兑行为。持续几个月的挤兑耗尽了海南发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拨了34亿人民币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车水杯薪。为控制局面,化解金融风险,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1998年6月21日关闭海南发展银行。从宣布关闭海南发展银行起至其正式解散之日前,由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其中包括:接收并行使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行政领导权、业务管理权及财务收支审批权;承接原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停止海南发展银行新的经营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清理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财产,制定、落实原海南发展银行的清算方案和债务清偿计划。对于海南发展银行的存款,则采取自然人和法人分别对待的办法,自然人存款即居民储蓄一律由工行兑付,而法人债权进行登记,将海南发展银行全部资产负债清算完毕后按折扣率进行兑付。6月30日,在原海南发展银行各网点开始了原海南发展银行存款的兑付业务。由于公众对工行的信任,兑付业务开始后并没有造成大量挤兑,大部分储户只是把存款转存工行,现金提取量不多。案例讨论:根据上述背景资料,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原因,并评价该事件处理的方案及其结果
内,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带走;拿来多少,带走多少”。这种不负责 任的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由于上述原因,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 资本金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在有关部门将 28 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 发展银行之后,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出现了挤兑行为。持续几个月的 挤兑耗尽了海南发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 国家曾紧急调拨了 34 亿人民币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车水杯薪。为控制局面, 化解金融风险,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 1998 年 6 月 21 日关闭海 南发展银行。 从宣布关闭海南发展银行起至其正式解散之日前,由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 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其中包括:接收并行使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行政领导权、业 务管理权及财务收支审批权;承接原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停止海南发 展银行新的经营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清理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财产,制定、落实原 海南发展银行的清算方案和债务清偿计划。对于海南发展银行的存款,则采取自 然人和法人分别对待的办法,自然人存款即居民储蓄一律由工行兑付,而法人债 权进行登记,将海南发展银行全部资产负债清算完毕后按折扣率进行兑付。6 月 30 日,在原海南发展银行各网点开始了原海南发展银行存款的兑付业务。由于 公众对工行的信任,兑付业务开始后并没有造成大量挤兑,大部分储户只是把存 款转存工行,现金提取量不多。 案例讨论: 根据上述背景资料,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海南发展银行倒闭的原因,并评价该 事件处理的方案及其结果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11 The Central Bank Balance Sheet and the Money Supply Process.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12 Modern Monetary Policy.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10 Money Growth and Money Demand.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9 Regulating the Financial System.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5 Bonds, Bond Price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Interest Rates.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7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Banks and Bank Management.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6 The Economic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8 Financial Industry Structure.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4 Future Value,Present Value, and Interest Rate.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3 Financial Instruments,Financial Market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2 Money and the Payments System.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1 An Introduction to Money and the Financial System.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扩展知识)货币银行学外语专业词汇(关键词汇双语对照表).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十章 货币政策.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十二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十一章 金融的脆弱性与金融监管.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六章 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五章 金融中介机构介绍.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七章 中央银行.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讨论)地价上涨和流动性过剩分析.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讨论)商业银行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几个典型案例.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讨论)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年度变化率分析.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讨论)英格兰银行的拯救行动(双语).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讨论)谁从通胀目标制中获益(双语).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讨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双语).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讨论)中国人民银行为何调整贷款基准利率.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讨论)英格兰银行的拯救行动(双语).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讨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及货币供应量分析(双语).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探讨)利率专题.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探讨)商业银行管理专题.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探讨)中央银行专题.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探讨)货币与货币制度专题.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探讨)金融改革专题.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探讨)货币政策专题.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探讨)金融市场专题.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探讨)美国次贷风暴专题.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WHAT SHOULD CENTRAL BANKS DO.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TWO DECADES OF JAPANESE MONETARY POLICY.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