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四章 利率

第四章利率$4-1利息一、利息的性质1借款人那里获得的超过本金的那部分金额。2、利息的实质(1)从借贷双方的关系看,利息是财富的分配形式。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2)从利息的来源看,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换形式。一借贷资本的价格(3)从市场供求的关系看,利息是特殊的商品一二、利息的独立化与收益的资本化利息的独立化1、(1)利息被看作收益的一部分,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2)利息的独立化使得利息率成为一种无风险收益率,成为一种衡量投资回报率的尺度。如果投资回报率小于利息率,则不能投资。是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的一种尺度。2、收益的资本化(1)概念:指人们把每一个固定的、有规则的收入与无风险收益率相比较,倒过来计算资本金额的一种方式。(2)利息独立化收益资本化的基础(3)收益资本化是融资活动市场化的产物。(4)收益资本化使一些非资本或无资本的东西可以视为资本计算收益(如:土地、人力资本)资币银行学84-2利率体系一般表示方法用百分比来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来表示、利率的种类1、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一一按是否考虑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分(1)相关概念:①实际利率:在物价不便,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条件下的利息率
第四章 利率 §4-1 利息 一、利息的性质 1、 概念:利息是一个与信用相伴随的经济范畴,是货币的所有者因贷出货币而从 借款人那里获得的超过本金的那部分金额。 2、 利息的实质 (1) 从借贷双方的关系看,利息是财富的分配形式。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 (2) 从利息的来源看,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换形式。 (3) 从市场供求的关系看,利息是特殊的商品——借贷资本的价格 二、利息的独立化与收益的资本化 1、 利息的独立化 (1)利息被看作收益的一部分,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 (2)利息的独立化使得利息率成为一种无风险收益率,成为一种衡量投资回报率的尺度。 如果投资回报率小于利息率,则不能投资。 是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的一种尺度。 2、 收益的资本化 (1) 概念:指人们把每一个固定的、有规则的收入与无风险收益率相比较,倒过来 计算资本金额的一种方式。 (2) 利息独立化收益资本化的基础 (3) 收益资本化是融资活动市场化的产物。 (4) 收益资本化使一些非资本或无资本的东西可以视为资本计算收益(如:土地、 人力资本) §4-2 利率体系 一、 利率的一般表示方法 用百分比来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 通常用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来表示 二、 利率的种类 1、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按是否考虑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分 (1) 相关概念: ① 实际利率:在物价不便,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条件下的利息率

②名义利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的利率。(平时公布的)(2)名义利率的计算①在只考虑利息的情况下济学院r-i+P②考虑本息的情况下:r=(1+i)(1+P)-1所以,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为:i=[(1+r)/(1+P)}-1(3)名义利率的确定①取决对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期。②同时,由于名义利率中不仅包含了对通货膨胀的补偿,而且还包含了对机会成本和信用风险的补偿,所以,通常名义利率要略高于通货膨胀率。(4)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变化存在滞后现象2、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一一按在借贷期内是否进行调整(1)固定利率一一在借贷期内不做任何利率的调整。(2)浮动利率-一在借贷期内可根据某种市场利率定期进行调整。(为了防止市场风险而采取的保值措施)(3)我国现行的利率3、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官定利率。一一按是否能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分。(1)相关概念:①市场利率:可随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②官定利率:由金融管理机构或中央银行来确定的利率。③公定利率:由银行公会统一制定的行业利率。(2)各国现行的利率政策①)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以官定利率(再贴现率)为基础,以市场利率为主。②中国:人民币业务,以官定利率为主,在官定利率的基础上有较小范围的浮动。4、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一一按是否带有优惠性质分5、基准利率与普通利率三、天利率结构与体系1、利率结构基础利率-一无风险收益率(美国:3个月期的国债利率)一一是任何利率的基础货币银预期物价变动率一往往是通货膨胀率(有一定的估计误差)风险包括:资产的资信状况、期限、是否交纳利息税、流动性、管理成本、购买力、金融市场完善程度2、利率体系—根据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经济运行条件的不同确立(1)中央银行利率体系(2)商业银行利率体系(3)市场利率体系
② 名义利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的利率。(平时公布的) (2) 名义利率的计算 ① 在只考虑利息的情况下 r=i + P ② 考虑本息的情况下: r=(1+i)(1+P)-1 所以,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i=[(1+r)/(1+P)]-1 (3) 名义利率的确定 ① 取决对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期。 ② 同时,由于名义利率中不仅包含了对通货膨胀的补偿,而且还包含了对机会成 本和信用风险的补偿,所以,通常名义利率要略高于通货膨胀率。 (4) 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变化存在滞后现象 2、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在借贷期内是否进行调整 (1) 固定利率——在借贷期内不做任何利率的调整。 (2) 浮动利率——在借贷期内可根据某种市场利率定期进行调整。(为了防止市场风 险而采取的保值措施) (3) 我国现行的利率 3、 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官定利率。——按是否能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分。 (1) 相关概念: ① 市场利率:可随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 ② 官定利率:由金融管理机构或中央银行来确定的利率。 ③ 公定利率:由银行公会统一制定的行业利率。 (2) 各国现行的利率政策 ①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以官定利率(再贴现率)为基础,以市场利率为主。 ② 中国:人民币业务,以官定利率为主,在官定利率的基础上有较小范围的浮动。 4、 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按是否带有优惠性质分 5、 基准利率与普通利率 三、 利率结构与体系 1、 利率结构 风险包括:资产的资信状况、期限、是否交纳利息税、流动性、管理成本、购买力、金 融市场完善程度 2、 利率体系——根据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经济运行条件的不同确立 (1) 中央银行利率体系 (2) 商业银行利率体系 (3) 市场利率体系 基础利率——无风险收益率(美国:3 个月期的国债利率)——是任何利率的基础 预期物价变动率—往往是通货膨胀率(有一定的估计误差) 种

84-3利息的计算一、单利的计算学经济学院概念:对利息不再付息1v单利的终值计算2、终值即本利和公式:I=P·r·nS=P (1+r·n)3单利的现值计算复利的计算二、概念:即“利滚利”1、2、复利终值的计算S=P(1+r)n公式:其中(1+r)"被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表示为:(S/P,r,n)3、复利现值的计算P=S · (1+r)"n公式:其中(1+r)-"被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表示为:(P/S,r,n)三、年金的计算1、概念:指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如分期付款除购、分期偿还贷款、发放养老金、分期支付工程款等。2、普通年金(1)概念:又称为后付年金,指在各期期末收付的年金。如养老金的支付(2)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指其最后一次支付时的本利和,它是每次支付的复利终值之和。假定:r=10%,n=3在第一期的期末的100元,应赚得2期的利息,因此,到第三期末的值为121元所以,公式为:S=A·[(1+r)"-1]/r其中[(1+r)"-1]/r为年金终值系数,记作(S/A,r,n),A一一年金(3)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指为在每期期末取得相等的金额的款项,现在需要投入的金额。即储蓄中的整存零取。货币银即:普通年金现值为每期复利的现值累加。84-4利率的决定及对经济的影响利率的决定1、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的基本因素一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1)利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4-3 利息的计算 一、 单利的计算 1、 概念:对利息不再付息 2、 单利的终值计算 终值即本利和 公式:I=P·r·n S=P(1+r·n) 3、 单利的现值计算 二、 复利的计算 1、 概念:即“利滚利” 2、 复利终值的计算 公式: S=P(1+r)n 其中(1+r)n 被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表示为:(S/P, r, n) 3、 复利现值的计算 公式: P=S·(1+r)-n 其中(1+r)-n 被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表示为:(P/S, r, n) 三、年金的计算 1、 概念:指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如分期付款赊购、分期偿还贷款、发放养老金、分 期支付工程款等。 2、 普通年金 (1) 概念:又称为后付年金,指在各期期末收付的年金。如养老金的支付 (2) 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 指其最后一次支付时的本利和,它是每次支付的复利终值之和。 假定:r=10%, n=3 在第一期的期末的 100 元,应赚得 2 期的利息,因此,到第三期末的值为 121 元 所以,公式为:S=A·[(1+r)n -1]/r 其中[(1+r)n -1]/r 为年金终值系数,记作(S/A, r, n),A——年金 (3)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 指为在每期期末取得相等的金额的款项,现在需要投入的金额。即储蓄中的整存零取。 即:普通年金现值为每期复利的现值累加。 §4-4 利率的决定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 利率的决定 1、 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的基本因素——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1) 利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2)利率的特点①从长期看,利率会随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而有下降的趋势。②平均利息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比率。学院③平均利率的确定有一定的偶然性。④市场利率不同于平均利率,多变。2、非货币的实际因素一—边际投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决定利率的高低。—一传统理论3、货币的供求情况决定一一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数量,而货币的需求数量决定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1)当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上升→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1→货币的需求供给→利率↑(2)当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下降→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货币的需求<供给→利率14、可贷资金决定利率水平。(1)可贷资金(LoanableFundsTheoryofInterest)指出借贷资金的需求包括:投资、政府必须通过借款来弥补的实际赤字数额、实际货币需求的增加。(2)借贷资金的供给包括:储蓄、实际资本流入、货币供给的增加。5、经济周期的影响(1)当经济出现较明显的危机时,大多数企业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补充资金,(2)萧条时期,企业不愿意贷款,造成货币供给过剩,一一利率下降物价水平——影响实际利率水平6、如物价水平上升,而名义利率不变,即意味着实际利率的下降。7、经济政策的制约国家采取利率管制。二、利率的经济作用W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1s剩余资金的合理使用。2、影响储蓄和消费影响投资(1)对于实质性投资,低利率对其有刺激作用,有利于扩大投资规模:货币银(2)对于证券投资,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证券投资规模的大小。是宏观经济政策中一个重要的手段(1)通过对不同行业实施不同的利率政策,有倾向的优化行业结构,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2)通过利率的调整调节资金的供给情况,稳定国家经济。(3)影响国际收支的情况
(2) 利率的特点 ① 从长期看,利率会随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而有下降的趋势。 ② 平均利息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比率。 ③ 平均利率的确定有一定的偶然性。 ④ 市场利率不同于平均利率,多变。 2、 非货币的实际因素——边际投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决定利率的高低。——传 统理论 3、 货币的供求情况决定——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数量,而货币的需求数量决定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1) 当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上升 → 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货币的需求 > 供给→利率↑ (2) 当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下降 → 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货币的需求 < 供给→利率↓ 4、 可贷资金决定利率水平。 (1) 可贷资金(Loanable Funds Theory of Interest)指出借贷资金的需求包括: 投资、政府必须通过借款来弥补的实际赤字数额、实际货币需求的增加。 (2) 借贷资金的供给包括:储蓄、实际资本流入、货币供给的增加。 5、 经济周期的影响 (1) 当经济出现较明显的危机时,大多数企业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补充资金, (2) 萧条时期,企业不愿意贷款,造成货币供给过剩,——利率下降 6、 物价水平——影响实际利率水平 如物价水平上升,而名义利率不变,即意味着实际利率的下降。 7、 经济政策的制约 国家采取利率管制。 二、利率的经济作用 1、 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 剩余资金的合理使用。 2、 影响储蓄和消费 3、 影响投资 (1) 对于实质性投资,低利率对其有刺激作用,有利于扩大投资规模; (2) 对于证券投资,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证券投资规模的大小。 4、 是宏观经济政策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1) 通过对不同行业实施不同的利率政策,有倾向的优化行业结构,实现资源的最 佳组合。 (2) 通过利率的调整调节资金的供给情况,稳定国家经济。 (3) 影响国际收支的情况

参考书目:1、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何乐年,《货币银行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货市银行学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3、Frederic S.Mishkin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4、黄泽民,《货币银行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书目: 1、 胡庆康.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2、 何乐年, 《货币银行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3、 Frederic S. Mishkin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4、黄泽民,《货币银行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年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工具.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英文).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中文).pdf
- 《宏观经济学》课程各章习题答案(共十三章).pdf
-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完整讲稿,共十三章).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4 Risk Management Mistakes to Avoid.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3 Economic Capital and RAROC.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2 Model Ris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1 Liquidity Ris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0 Operational Ris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9 Scenario Analysis and Stress Testing.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8 Credit Value at Ris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7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in Derivatives.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6 Credit Risk - Estimating Default Probabilities.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5 Market Risk VaR - Model - Building Approach.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4 Market Risk VaR - Historical Simulation Approach.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3 Basel 2.5, Basel III, and Dodd-Fran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2 Basel I, Basel II, and Solvency II.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1 Correlations and Copulas.ppt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三章 金融市场.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八章 货币理论.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七章 中央银行.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五章 金融中介机构介绍.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六章 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十一章 金融的脆弱性与金融监管.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十二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十章 货币政策.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扩展知识)货币银行学外语专业词汇(关键词汇双语对照表).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1 An Introduction to Money and the Financial System.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2 Money and the Payments System.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3 Financial Instruments,Financial Market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4 Future Value,Present Value, and Interest Rate.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8 Financial Industry Structure.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6 The Economic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7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Banks and Bank Management.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5 Bonds, Bond Price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Interest Rates.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9 Regulating the Financial System.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10 Money Growth and Money Demand.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