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81-1货币的起源及形式的演变$1-2货币的职能济学院$1-3货币的定义S1-4货币制度S1-1货币的起源及形式的演变货币的历史货币的起源是与交换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交换的发展,并且为了更好的交换,货币才得以发展。(货币起源于交换)物物交易阶段交换有两个阶段:媒介交易阶段在物物交换中,交换的成本很高,而且供需在时间上很难吻合。二、货币的形式演变过程1、实物货币(羊、牛、贝壳)2、属货币具有成为货币的天然属性3、纸币(1)代表货币:内在价值小,但有十足的金银储备;制造费用低,安全,运输方便;(2)信用货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的货币,即不兑现纸币,是一种法偿货币4、存款货币(支票)支票的签发者是各家商业银行不是无限法偿5、电子货币-一无现金社会货币银行81-2货币的职能价值标准(StandardofValue)可以用来衡量商品的相对价值,表明一般购买力的数量。1、人们可以在语言中用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的存在。2、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2、为了便于商品之间价值的比较,就规定了一个货币计量单位。3、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价格与价值也有相违背的时候。如价格远远高于价值,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1货币的起源及形式的演变 §1-2货币的职能 §1-3货币的定义 §1-4 货币制度 §1-1 货币的起源及形式的演变 一、 货币的历史 货币的起源是与交换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交换的发展,并且为了更好的交换,货 币才得以发展。 (货币起源于交换) 在物物交换中,交换的成本很高,而且供需在时间上很难吻合。 二、货币的形式演变过程 1、实物货币(羊、牛、贝壳) 2、属货币具有成为货币的天然属性 3、纸币 (1)代表货币:内在价值小,但有十足的金银储备;制造费用低,安全,运输方便; (2)信用货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的货币,即不兑现纸币,是一种法偿货币 4、存款货币(支票) 支票的签发者是各家商业银行 不是无限法偿 5、电子货币——无现金社会 §1-2 货币的职能 一、 价值标准(Standard of Value) 可以用来衡量商品的相对价值,表明一般购买力的数量。 1、人们可以在语言中用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的存在。 2、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2、 为了便于商品之间价值的比较,就规定了一个货币计量单位。 3、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价格与价值也有相违背的时候。如价格远远高于价值,就 会出现通货膨胀。 交换有两个阶段: 物物交易阶段 媒介交易阶段

(1)货币购买力: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价格高,货币购买力低。(2)物价指数与货币购买力:二、流通手段(mediumofexchange)一一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三、价值储藏(StoreofValue)经济学院四、延期支付(standardofdeferredpayment)S1-3货币的定义货币的一般定义马克思对货币的定义:1、(1)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universalequivalent)的特殊商品(2)社会的计算工具。可以衡量某种商品的社会需求量和供给量。(3)是一种“政治选票”2、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在商品劳务的交换和清偿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货币的层次划分(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定义货币供应量的意义1.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2.调控货币供应量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人3.对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狭义货币M,(只有绝对充当交易媒介的资产才是货币)M, =C +Dd。2、广义货币M2(包括价值储藏手段)M = C + Dd +Ds+ D.3、货币扩展定义Ms、M。M,=M,+D(1)(2)M,=M3+ L其中L-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资产(主要是各类短期债券)。L有一定的风险,可能损失。与前三种有很大的差别。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三、我国的货币定义1、M.=C2、M,=M。十(企业支票存款十农村款+机关团体存款十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3、M2=M1十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外汇存款十信用类存款)4、Ms=M2十(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十额可转让存单CDs)
(1)货币购买力: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价格高,货币购买力低。 (2)物价指数与货币购买力: 二、流通手段(medium of exchange)——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三、价值储藏(Store of Value) 四、延期支付(standard of deferred payment) §1-3货币的定义 一、 货币的一般定义 1、 马克思对货币的定义: (1)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universal equivalent)的特殊商品 (2) 社会的计算工具。可以衡量某种商品的社会需求量和供给量。 (3) 是一种“政治选票” 2、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在商品劳务的交换和清偿中被普遍接受 二、 货币的层次划分(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的任何东西。 1.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定义货币供应量的意义 2. 调控货币供应量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主要 任务。 3. 对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狭义货币M1(只有绝对充当交易媒介的资产才是货币) M1 = C + Dd。 2、广义货币M2(包括价值储藏手段) M2 = C + Dd +Ds + Dt 3、货币扩展定义M3、M4 (1) M3 = M2 + Dn (2) M4 =M3 + L 其中L——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资产(主要是各类短期债券)。L有一 定的风险,可能损失。与前三种有很大的差别。 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三、我国的货币定义 1、M0=C 2、M1=M0+(企业支票存款+农村款+机关团体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3、M2=M1+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外汇存款+信用类存款) 4、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额可转让存单CDS)

S1-4货币制度货币制度及其构成1、概念: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2、构成:(1)确定本位货币的材料及货币单位大学经济学院(2)确定本位币和辅币发行和流通的程序(3)规定发行货币的准备(4)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是否可自由兑换、汇率的确定)类型二、1、商品本位制(1)银元本位制(16世纪开始)(2)金银复本位制(16-18世纪)(3)金币本位制(1816年英国)2、混合本位制(1)特点:以部分商品和部分信用为基础(2)类型:①金块本位制一一以金块为准备的银行券的货币制度②金汇兑本位制一一本币间接与黄金挂钩,通过建立本币与金块③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一一广义混合本位制3、信用本位制一一不兑现1933年后三、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1、古代货币制度(前资本主义时期)有铸币,发行权收归国有。特点:(1)货币材料众多(2)铸币权比较分散(从统一的市场角度说)(3)币值不稳定。2、近代货币制度(资本主义确立到20世纪30年代)(1)确立了货币材料一国际金本位制度货币银(2)确立了货币单位(3)建立了一整套货币铸造、实行金属准备制度3、现代货币制度3(1)实行不兑换的货币制度(2)通货中应包括银行支票存款账户(3)发行的原则不以贵金属为依据(而以外汇、公债、贵金属、票据等为基础)。参考书目: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 货币制度 一、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1、概念: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构成: (1)确定本位货币的材料及货币单位 (2)确定本位币和辅币发行和流通的程序 (3)规定发行货币的准备 (4)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是否可自由兑换、汇率的确定) 二、 类型 1、商品本位制 (1)银元本位制(16 世纪开始) (2)金银复本位制(16-18 世纪) (3)金币本位制(1816 年英国) 2、混合本位制 (1) 特点:以部分商品和部分信用为基础 (2) 类型: ① 金块本位制——以金块为准备的银行券的货币制度 ② 金汇兑本位制——本币间接与黄金挂钩,通过建立本币与金块 ③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广义混合本位制 3、信用本位制——不兑现 1933 年后 三、 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1、古代货币制度(前资本主义时期) 有铸币,发行权收归国有。 特点:(1)货币材料众多 (2)铸币权比较分散(从统一的市场角度说) (3)币值不稳定。 2、近代货币制度(资本主义确立到 20 世纪 30 年代) (1) 确立了货币材料——国际金本位制度 (2) 确立了货币单位 (3) 建立了一整套货币铸造、实行金属准备制度 3、现代货币制度 (1) 实行不兑换的货币制度 (2) 通货中应包括银行支票存款账户 (3) 发行的原则不以贵金属为依据(而以外汇、公债、贵金属、票据等为基础)。 参考书目: 胡庆康.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工具.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英文).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中文).pdf
- 《宏观经济学》课程各章习题答案(共十三章).pdf
-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完整讲稿,共十三章).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4 Risk Management Mistakes to Avoid.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3 Economic Capital and RAROC.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2 Model Ris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1 Liquidity Ris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20 Operational Ris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9 Scenario Analysis and Stress Testing.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8 Credit Value at Ris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7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in Derivatives.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6 Credit Risk - Estimating Default Probabilities.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5 Market Risk VaR - Model - Building Approach.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4 Market Risk VaR - Historical Simulation Approach.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3 Basel 2.5, Basel III, and Dodd-Frank.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2 Basel I, Basel II, and Solvency II.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1 Correlations and Copulas.ppt
-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PPT教学课件(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pter 10 Volatility.ppt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四章 利率.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三章 金融市场.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八章 货币理论.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七章 中央银行.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五章 金融中介机构介绍.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六章 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十一章 金融的脆弱性与金融监管.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十二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中文讲义)第十章 货币政策.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扩展知识)货币银行学外语专业词汇(关键词汇双语对照表).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1 An Introduction to Money and the Financial System.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2 Money and the Payments System.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3 Financial Instruments,Financial Market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4 Future Value,Present Value, and Interest Rate.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8 Financial Industry Structure.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6 The Economic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7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Banks and Bank Management.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5 Bonds, Bond Price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Interest Rates.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教案(英文讲义)Chapter 09 Regulating the Financial System.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