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定线方法

第7章定线方法第1节纸上定线第3节实地放线第4节直接定线
第7章 定线方法 第1节 纸上定线 第3节 实地放线 第4节 直接定线

第1节纸上定线定线的基本任务和方法1:道路定线的基本任务是:在选线布局完成后,按照既定的技术标准和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或叫定线走廊)的范围内,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乎、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具体定出路线中线的确切位置。要求在平面上定出路线的交点、转点和平曲线半径:在纵面上定出坡点及设计坡度:在横断面上定出中心填挖尺寸及边坡坡率。2.定线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定线和纸上定线两种方法。技术标准高的,地形、地物复杂的路线必须使用“纸上定线”,然后把纸上路线敷设在地面上:实地定线省去了纸上定线这一步,所以只适用于标准较低的路线。三、纸上定线(一)定义:是在大比例尺(一般用1:500、1:2000)地形图上具体确定道路中线的位置。(二)纸上定线的工作步骤
第1节 纸上定线 一、定线的基本任务和方法 1. 道路定线的基本任务是:在选线布局完成后,按照既定的技术标准和 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或叫定线走廊)的范围内,结合地形、地质 条件,综合考虑乎、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具体定出路线中线的确切位 置。要求在平面上定出路线的交点、转点和平曲线半径;在纵面上定出坡点 及设计坡度;在横断面上定出中心填挖尺寸及边坡坡率。 2.定线方法 常用的有直接定线和纸上定线两种方法。技术标准高的,地形、地物复杂的 路线必须使用“纸上定线”,然后把纸上路线敷设在地面上;实地定线省去 了纸上定线这一步,所以只适用于标准较低的路线。 二、纸上定线 (一)定义:是在大比例尺(一般用1:500、1:2000)地形图上具体确定道路中 线的位置。 (二)纸上定线的工作步骤

1.定导向线(1)在地形图上根据路线的起始点和中间控制点,拟定路线走法的各种可能方案.经过分折比较,作好路线的整体布局。(2纸上放坡,标出坡度线。根据控制点的高程,用所选用的平均纵坡i按1=H/i算出克服两等高线的高差所需的平距。(3)定导向线用上法作出的坡度线,由于涉及到等高线稀密变化的影响而成为一系列短折线,如把折线转折处都布置成交点,显然不能满足平面线形的要求。同时可以看出,这条折线对利用地形、避让地物和艰巨工程并不都是经济合理的。结合地形,采用不同的坡度值,然后再分段按调整后的坡度重新放坡,这条线一般称为“导向线”。2602.修正导向线250
1.定导向线 (1)在地形图上根据路线的起始点和中间控制点,拟定路线走法的各种 可能方案.经过分折比较,作好路线的整体布局。 (2)纸上放坡,标出坡度线。根据控制点的高程,用所选用的平均纵坡i, 按l=H/i算出克服两等高线的高差所需的平距。 (3)定导向线 用上法作出的坡度线,由于涉及到等高线稀密变化的 影响而成为一系列短折线,如把折线转折处都布置成交点,显然不能满 足平面线形的要求。同时可以看出,这条折线对利用地形、避让地物和 艰巨工程并不都是经济合理的。结合地形,采用不同的坡度值,然后再 分段按调整后的坡度重新放坡,这条线一般称为“导向线”。 2.修正导向线

导向线仍然是条折线,于是根据平面线形标准的要求I结合横坡变化情况,确定必须通过的点、适当照顾的点和可以不考虑的点(一般叫修正导向线)采取以点连线、以线交点的方式,定出平面“试线”,并量出转角,在图上敷出曲线。3.定线1)直线型定线方法(导线定线法)点斜式(交点和一直线的方位角)或两点式(两点坐标)定线2)曲线型定线方法(曲线拟合)先根据地形、地物条件设置合适的圆曲线,然后把这些圆曲线用圆弧(缓和曲线或圆曲线)连接起来,当圆曲线之间的距离较远时,中间插直线段形成以曲线为主的连续线形。4.设计纵断面
导向线仍然是条折线,于是根据平面线形标准的要求I结合横坡变化情况,确 定必须通过的点、适当照顾的点和可以不考虑的点(—般叫修正导向线), 采取以点连线、以线交点的方式,定出平面“试线”,并量出转角,在图 上敷出曲线。 3.定线 1)直线型定线方法(导线定线法) 点斜式(交点和一直线的方位角)或两点式(两点坐标)定线 2)曲线型定线方法(曲线拟合) 先根据地形、地物条件设置合适的圆曲线,然后把这些圆曲线用圆弧(缓 和曲线或圆曲线)连接起来,当圆曲线之间的距离较远时,中间插直线段, 形成以曲线为主的连续线形。 4.设计纵断面

aM

纸上移线的情况:1.路线平面布置上,个别路段存在问题,如前后线形不协调、弯道间直线长度不够、弯道半径过大或过小、需要调整交点位置等。2.路线位置过于靠山,使路基挖方边坡太高,不但土石方数量大,而且有害路基稳定,a)所示、b)原中线靠外,要修高挡墙或大的砌石工程。移动后可不修挡墙或减小挡墙的高度和长度。当路中线的位置与纵坡设计均不够合理,需要移线和调整坡度3.4:增加工程数量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平、纵面线形标准时。移动后中线移动后中线陈中线原中线8Q)h)b)
1.路线平面布置上,个别路段存在问题,如前后线形不协调、弯道间直线长度 不够、弯道半径过大或过小、需要调整交点位置等。 2.路线位置过于靠山,使路基挖方边坡太高,不但土石方数量大,而且有害路 基稳定,a)所示、b)原中线靠外,要修高挡墙或大的砌石工程。移动后可不修挡 墙或减小挡墙的高度和长度。 3.当路中线的位置与纵坡设计均不够合理,需要移线和调整坡度. 4.增加工程数量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平、纵面线形标准时。 纸上移线的情况:

第3节实地放线一.实地放线实地放线是将纸上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供详细定测和施工之用,二.方法常用的有穿线交点法、拨角法和直接定交点法C1.穿线交点法穿线交点法是根据平面图上所定的路线与施测地形时敷设的导线的关系,把纸上定的每条边逐一而独立地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线交出交点,构成路线导线。由于放线的方法不同,又可分为文距法和解析法两种。支距法1JD学D5E22导282SC中10B宇
第3节 实地放线 一.实地放线 实地放线是将纸上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供详细定测和施工之用。 二.方法 常用的有穿线交点法、拨角法和直接定交点法c 1.穿线交点法 穿线交点法是根据平面图上所定的路线与施测地形时敷设的导线的关 系,把纸上定的每条边逐一而独立地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线交出 交点,构成路线导线。由于放线的方法不同,又可分为文距法和解析法 两种。 1)支距法

(2)解析法解析法是用坐标计算纸上所定路线与原测图导线的关系,计算路线主点或交点坐标数据,以确定路线的精确位置。此法较为准确,在地形复杂或直线较长、路线位置需要准确控制时常用此法N400MJDNO002.拨角法拨角放线也是根据纸上路线在平面图上的位置与导线的关系,用坐标计算每一条线的距离、方向、转向角和点控制桩的里程,放线对就按照这些资料直接拨角量距,不穿线交点,外业工作较为迅速,但此法所根据的资料要可靠准确1)内业计算2)外业放线
(2)解析法 解析法是用坐标计算纸上所定路线与原测图导线的关系,计算路线主点或交 点坐标数据,以确定路线的精确位置。此法较为准确,在地形复杂或直 线较长、路线位置需要准确控制时常用此法。 2.拨角法 拨角放线也是根据纸上路线在平面图上的位置与导线的关系,用坐标计算每 一条线的距离、方向、转向角和点控制桩的里程,放线对就按照这些资料直接拨 角量距,不穿线交点,外业工作较为迅速,但此法所根据的资料要可靠准确。 1)内业计算 2)外业放线

3.直接定交点适用于: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地带10低等级路线2)3)地形、地物、地质条件较复杂区域4.坐标法
3.直接定交点适用于: 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地带 2)低等级路线 3)地形、地物、地质条件较复杂区域 4.坐标法

第4节直接定线的工作步骤一.直接定线(实地定线)(一)分段安排路线在选线布局下的主要控制点之间,沿拟定方向用试坡方法粗定出沿线应穿应避的一系列中间控制点,拟定路线轮廓方案。(二)放坡、定导向线按照要求的设计纵坡(或平均坡度),在实地找出地面坡度线的工作叫放坡。实质上就是现场设计纵坡。纵坡安排和选择坡值应考虑如下几点:1.纵坡线型要符合“标准”要求,并力求两控制点间坡度均匀,避免设反被;2.要结合地形选用坡度,尽可能不用极限坡,但也不应太缓,一般以接近控制点间平均坡度为宜。(三)、修正导向线坡度点就是概略的路基设计际高,由于各点的坡度陡缓不一,线位放上放下对路基的稳定和填挖工程量影响很大,故应根据路基设计的要求,考虑各坡度点的横断方向,选定最合适的中线位置,这些点的连线即为修正导向线
第4节 直接定线 一.直接定线(实地定线)的工作步骤 ( 一)分段安排路线 在选线布局下的主要控制点之间,沿拟定方向用试坡方法粗定出沿线应穿应避 的一系列中间控制点,拟定路线轮廓方案。 (二)放坡、定导向线 按照要求的设计纵坡(或平均坡度),在实地找出地面坡度线的工作叫放坡。实质 上就是现场设计纵坡。 纵坡安排和选择坡值应考虑如下几点: 1.纵坡线型要符合“标准”要求,并力求两控制点间坡度均匀,避免设反被; 2.要结合地形选用坡度,尽可能不用极限坡,但也不应太缓,一般以接近控制 点间平均坡度为宜。 (三)、修正导向线 坡度点就是概略的路基设计际高,由于各点的坡度陡缓不一,线位放上放下 对路基的稳定和填挖工程量影响很大,故应根据路基设计的要求,考虑各坡 度点的横断方向,选定最合适的中线位置,这些点的连线即为修正导向线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平面设计.ppt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纵断面设计.ppt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汽车的动力特性.ppt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B(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A(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B(题目).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A(题目).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七章(无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六章(无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二章(无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三章(无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四章(无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五章(无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pdf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道路勘测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pdf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5章 选线.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7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6章 定线.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3章 纵断面设计.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4章 横断面设计.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 Highway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ppt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选线.ppt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ppt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Ship Construction and Deck Equipments.pdf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共24次课).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8章 船体水密装置与船舶堵漏(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章 船舶常识(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2章 船体结构与船舶管系(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3章 锚设备(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4章 系泊设备(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5章 舵设备(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6章 起重设备(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7章 船舶系固设备(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8章 船体水密装置与船舶堵漏(参考答案).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章 船舶常识(参考答案).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2章 船体结构与船舶管系(参考答案).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3章 锚设备(参考答案).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4章 系泊设备(参考答案).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5章 舵设备(参考答案).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6章 起重设备(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