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第8章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第8章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概述第1节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基本要求1)交叉形式应根据相交公路的交通量、计算车速、交通组成及其在路网中的作用,并结合地形、用地和投资等因素确定。2)平面交叉应优先保证主要公路或交通量大的一方的通畅,其几何设计应结合交通管理方式考虑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路段宜用直线。当采用曲线时,其半径宜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纵坡应平缓,坡段较短时,其长度应符合最小坡长的规定,并对称地布置于交叉点的两侧,紧接该段的纵坡应小于3%,特殊情况下应不大于5%。3)平面交又范围内必须通视,有碍视线的障碍物应予清除。应保证必要的停车视距及信号(或标志)的识别距离。当条件受限制时,必须采取设置限速标志等措施。4平面交叉的最小间距,应根据交织长度、左转车道长度、视距及识别距离等因素确定。间距应尽量地大,以提高通行能力,保证行车安全当间距较小且密度较大路段应采取修建辅道适当合并交叉或设分离式立体交叉等措施以减少平面交义的数量
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基本要求 1)交叉形式应根据相交公路的交通量、计算车速、交通组成及其在 路网中的作用,并结合地形、用地和投资等因素确定。 2)平面交叉应优先保证主要公路或交通量大的一方的通畅,其几何 设计应结合交通管理方式考虑。 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路段宜用直线。当采用曲线时,其半径宜大于不设 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纵坡应平缓,坡段较短时,其长度应符合最小坡 长的规定,并对称地布置于交叉点的两侧,紧接该段的纵坡应小于3%, 特殊情况下应不大于5%。 3)平面交叉范围内必须通视,有碍视线的障碍物应予清除。应保证 必要的停车视距及信号(或标志)的识别距离。当条件受限制时,必须采取 设置限速标志等措施。 4)平面交叉的最小间距,应根据交织长度、左转车道长度、视距及 识别距离等因素确定。间距应尽量地大,以提高通行能力,保证行车安全 ‘当间距较小且密度较大路段应采取修建辅道适当合并交叉或设分离式立 体交叉等措施以减少平面交叉的数量。 第1节 概述

5)当乡村道路与公路平面交叉时,交又应选在视距良好的地点。500ug元wgE公主乡村道路
5)当乡村道路与公路平面交叉时,交叉应选在视距良好的地点

2.交叉口设计内容(1)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尺寸(2)进行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3)验算交叉口的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4)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雨水管道
2.交叉口设计内容 ⑴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尺寸 ⑵进行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 ⑶验算交叉口的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 ⑷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雨水管道

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1.交叉口车流交错性质分叉点:同一方向行驶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行驶的地点合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的地点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1).三路交叉冲突点情况:①.无交通信号②有交通信号
二.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分叉点:同一方向行驶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行驶的地点。 合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的地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②有交通信号 ⑴.三路交叉冲突点情况: 1.交叉口车流交错性质 ①.无交通信号

(2).四路交叉冲突点情况:.无交通信号
⑵.四路交叉冲突点情况: ①.无交通信号

②有交通信号
②有交通信号

(3).五路交叉冲突点情况交叉口的交错点无交通控制信号有交通控制信号交错点类相交道路条数相交道路条数型3534543分叉点102484合流点3810264左转冲突点31245124直行冲突点000045自点总14-
⑶.五路交叉冲突点情况: 交错点类 型 无交通控制信号 有交通控制信号 相交道路条数 相交道路条数 3 4 5 3 4 5 分叉点 3 8 10 2 4 4 合流点 3 8 10 2 4 6 左转冲突点 3 12 45 1 2 4 直行冲突点 0 4 5 0 0 0 交错点总数 9 32 70 5 10 14 交 叉 口 的 交 错 点 一 览 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选线.ppt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 Highway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ppt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定线方法.ppt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平面设计.ppt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纵断面设计.ppt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汽车的动力特性.ppt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B(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A(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B(题目).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A(题目).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七章(无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六章(无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二章(无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三章(无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四章(无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五章(无答案).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pdf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道路勘测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pdf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5章 选线.doc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7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Ship Construction and Deck Equipments.pdf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共24次课).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8章 船体水密装置与船舶堵漏(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章 船舶常识(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2章 船体结构与船舶管系(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3章 锚设备(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4章 系泊设备(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5章 舵设备(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6章 起重设备(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7章 船舶系固设备(练习题).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8章 船体水密装置与船舶堵漏(参考答案).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章 船舶常识(参考答案).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2章 船体结构与船舶管系(参考答案).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3章 锚设备(参考答案).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4章 系泊设备(参考答案).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5章 舵设备(参考答案).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6章 起重设备(参考答案).doc
-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7章 船舶系固设备(参考答案).doc
- 《运输管理》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运输系统 The Traffic and Transport System.pdf
- 《运输管理》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运输规章(欧盟)Regulation in the Transport Sector(EU).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