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6章 起重设备(练习题)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0
文件大小:436.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6章 起重设备(练习题)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六章起重设备1、一般钢丝静索用的滑轮,其滑轮直径与绳索直径之比为:A.6B. 8C.12. 8D.14.82、一般纤维绳用的滑轮,其滑轮直径与绳索直径之比为:A.6B. 8C.12.8D. 14.83、对1-1,2一2,3-3绞镰穿引毓绳时,辅绳的根端应固定在:A.动滑车尾眼上B.定滑车尾眼上C.挂头上D.车壳上4、穿引辅绳时应确保:①、滑车受力平衡:②、辅绳不相互磨擦:③、绞镰工作平稳,安全省力;④、根端按反时针方向穿引A.0、②、③B.②、③、④C.0、③、④D.0、②、④5、某轻型吊杆采用吊货滑车组(为2-2绞镰),已知吊重10t,n=5,m=4,滑车摩擦系数f=5%,则吊货索过吊货导向滑车后的拉力P为:A.30700NB.30625NC.30800ND.30900N6、滑车轴,轴衬,挂头等构件磨损不得超过标准规格的:A.1/5B.1/10C.1/2D.1/207、估算绞镛省力的倍数是根据:A.定滑车上经过的绳索根数B.动滑车上经过的绳索根数C.定、动滑车上经过的绳索总数D.撬绳根端的系结位置8、对2一1,3一2绞撬穿引毓绳时,镰绳根端应固定在:A.动滑车尾眼上B.定滑车尾眼上C.挂头上D.车壳上来表示的。9、木滑车的大小规格是以A.滑轮的直径B.车头至车尾的长度C.车壳的长度D.车头至车尾的长度或车壳的长度10、铁滑车的大小规格是以来表示的。A.滑轮直径B.车头至车尾的长度C.车壳直径D.车带长度11、在配对绞镶时,若两只滑车的滑轮数不相等,一般应将滑轮数多的作为:A.动滑车B.定滑车C.动滑车、定滑车均可D.动滑车、定滑车均不可12、判断绞镰省力大小的依据是:

第六章 起重设备 1、一般钢丝静索用的滑轮,其滑轮直径与绳索直径之比为: A.6 B.8 C.12.8 D.14.8 2、一般纤维绳用的滑轮,其滑轮直径与绳索直径之比为: A.6 B.8 C.12.8 D.14.8 3、对 1-1,2-2,3-3 绞辘穿引辘绳时,辘绳的根端应固定在: A.动滑车尾眼上 B.定滑车尾眼上 C.挂头上 D.车壳上 4、穿引辘绳时应确保:①、滑车受力平衡;②、辘绳不相互磨擦;③、绞辘工作平稳,安 全省力;④、根端按反时针方向穿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某轻型吊杆采用吊货滑车组(为 2-2 绞辘),已知吊重 l0t,n=5,m=4,滑车摩擦系数 f=5%,则吊货索过吊货导向滑车后的拉力 P 为: A.30700N B.30625N C.30800N D.30900N 6、滑车轴,轴衬,挂头等构件磨损不得超过标准规格的: A.1/5 B.1/10 C.1/2 D.1/20 7、估算绞辘省力的倍数是根据: A.定滑车上经过的绳索根数 B.动滑车上经过的绳索根数 C.定、动滑车上经过的绳索总数 D.辘绳根端的系结位置 8、对 2—1,3—2 绞辘穿引辘绳时,辘绳根端应固定在: A.动滑车尾眼上 B.定滑车尾眼上 C.挂头上 D.车壳上 9、木滑车的大小规格是以_来表示的。 A.滑轮的直径 B.车头至车尾的长度 C.车壳的长度 D.车头至车尾的长度或车壳的长度 10、铁滑车的大小规格是以_来表示的。 A.滑轮直径 B.车头至车尾的长度 C.车壳直径 D.车带长度 11、在配对绞辘时,若两只滑车的滑轮数不相等,一般应将滑轮数多的作为: A.动滑车 B.定滑车 C.动滑车、定滑车均可 D.动滑车、定滑车均不可 12、判断绞辘省力大小的依据是:

A.与定滑车相连的绳索根数B.与动滑车相连的绳索根数C.绞镰所具有的滑轮总数D.穿过滑轮的绳索根数13、4一3规格的绞辗,其动、定滑轮数分别为:A.3;4B.3;3C.4; 3D.4; 414、如右图所示,绞镰各部分名称的正确答案是:A.1动滑车:2根端:3力端:4定滑车B.1动滑车:4定滑车:2力端:3根端C.1定滑车:4动滑车:2力端:3根端D.1定滑车:4动滑车:2根端:3力端15、滑车的强度由直径大小决定。A.滑轮B.滑轮轴C.挂头D.车带16、木滑车的大小是度量铁滑车是度量A.车壳的长度,车壳的长度B.车壳的长度,滑轮的直径C.滑轮的直径,车壳的长度D.滑轮的直径,滑轮的直径17、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力),W~A. 2PB. 3PC. 4PHD. 5P18、绞的定期检查保养的要点是:①、滑轮、轴、轴衬等转动构件应经常加油润滑;②、检查滑轮、绳槽、挂头等部件的磨损情况,锈蚀和裂纹情况;③、检查连接卸扣的销钉是否销牢:④、检查与化纤绳配套使用的差动式绞镰的活动情况A. ①、②、③、④B.、③、④C.0、②、③D.②、③、④19、有关铁滑车的拆检,下述正确的是:①、各部件应先用机油清洗于净,再检测:②、每次检测必须做好记录;③、为保持滑车整洁不能经常加油A.O、?B.O、②、③c.①、②D.②、③20、铁滑车的间隙不得超过mmoC. 5A. 3B. 4D. 621、木滑车拆装后,轴钉应重新:A.铅封B.黑粉涂擦C.油漆D.沥青涂擦22、木滑车拆装后,车壳应:A.铅封B.黑铅涂擦D.沥青涂擦C.油漆23、木滑车拆装后,铁件应:

A.与定滑车相连的绳索根数 B.与动滑车相连的绳索根数 C.绞辘所具有的滑轮总数 D.穿过滑轮的绳索根数 13、4—3 规格的绞辘,其动、定滑轮数分别为: A.3;4 B.3;3 C.4;3 D.4;4 14、如右图所示,绞辘各部分名称的正确答案是: A.1 动滑车;2 根端;3 力端;4 定滑车 B.1 动滑车;4 定滑车;2 力端;3 根端 C.1 定滑车;4 动滑车;2 力端;3 根端 D.1 定滑车;4 动滑车;2 根端;3 力端 15、滑车的强度由_直径大小决定。 A.滑轮 B.滑轮轴 C.挂头 D.车带 16、木滑车的大小是度量_,铁滑车是度量_。 A.车壳的长度,车壳的长度 B.车壳的长度,滑轮的直径 C.滑轮的直径,车壳的长度 D.滑轮的直径,滑轮的直径 17、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力),W≈_。 A.2P B.3P C.4P D.5P 18、绞辘的定期检查保养的要点是:①、滑轮、轴、轴衬等转动构件应经常加油润滑;②、 检查滑轮、绳槽、挂头等部件的磨损情况,锈蚀和裂纹情况;③、检查连接卸扣的销钉是 否销牢;④、检查与化纤绳配套使用的差动式绞辘的活动情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有关铁滑车的拆检,下述正确的是:①、各部件应先用机油清洗干净,再检测;②、每 次检测必须做好记录;③、为保持滑车整洁不能经常加油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20、铁滑车的间隙不得超过_mm。 A.3 B.4 C.5 D.6 21、木滑车拆装后,轴钉应重新: A.铅封 B.黑粉涂擦 C.油漆 D.沥青涂擦 22、木滑车拆装后,车壳应: A.铅封 B.黑铅涂擦 C.油漆 D.沥青涂擦 23、木滑车拆装后,铁件应:

A.铅封B.黑铅涂擦C.油漆D.沥青涂擦24、若不计摩擦力,则对于镰绳根端系于定滑车上的2一2绞来说,拉力P与货重W的关系是:B. P=W/3A. P=W/2C. P=W/4D. P=W/525、某绞镰的定滑车与动滑车的滑轮数均为3个,则省力倍数为:A.3倍B.6倍C.9倍D.12倍26、若不计摩擦力,则对于镰绳根端系于动滑车上的1一1绞镰来说,拉力P与货重W的关系是:A. P=W/2B. P=W/4C. P=W/3D. P=W/527、下列有关滑车使用和保养说法不正确的是:A.车壳、滑轮应无裂缝,配绳要得当B.应经常调换和加油C.木滑车不能超过它规定的重量,铁滑车不能超过它的钩子的使用强度D.各部件磨损超过原来的1/10停止使用28、以下不是绞镰。A.单绞毓B.单滑车C.复绞毓D.差动(机械)滑车29、如右图所示,由两个双柄滑车组成的绞毓力端拉力为toA.5之4B. 4口C. 3. 52D. 630、右图力端P与重物W的关系是:A. P=W/2B. P=W/3TwC. P=W/4D. P=W/531、右图力端P与重物W的关系是:A. P=W/2dB. P=W/3EC. P=W/4D. P=W/532、右图力端P与重物W的关系是:A. P=W/220B. P=W/32C. P=W/4+wD. P=W/533、右图力端P与重物W的关系是:A. P=W/2OB. P=W/3C. P=W/4

A.铅封 B.黑铅涂擦 C.油漆 D.沥青涂擦 24、若不计摩擦力,则对于辘绳根端系于定滑车上的 2—2 绞辘来说,拉力 P 与货重 W 的关 系是: A.P=W/2 B.P=W/3 C.P=W/4 D.P=W/5 25、某绞辘的定滑车与动滑车的滑轮数均为 3 个,则省力倍数为: A.3 倍 B.6 倍 C.9 倍 D.12 倍 26、若不计摩擦力,则对于辘绳根端系于动滑车上的 1—1 绞辘来说,拉力 P 与货重 W 的关 系是: A.P=W/2 B.P=W/4 C.P=W/3 D.P=W/5 27、下列有关滑车使用和保养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车壳、滑轮应无裂缝,配绳要得当 B.应经常调换和加油 C.木滑车不能超过它规定的重量,铁滑车不能超过它的钩子的使用强度 D.各部件磨损超过原来的 1/10 停止使用 28、以下_不是绞辘。 A.单绞辘 B.单滑车 C.复绞辘 D.差动(机械)滑车 29、如右图所示,由两个双柄滑车组成的绞辘力端拉力为_t。 A.5 B.4 C.3.5 D.6 30、右图力端 P 与重物 W 的关系是: A.P=W/2 B.P=W/3 C.P=W/4 D.P=W/5 31、右图力端 P 与重物 W 的关系是: A.P=W/2 B.P=W/3 C.P=W/4 D.P=W/5 32、右图力端 P 与重物 W 的关系是: A.P=W/2 B.P=W/3 C.P=W/4 D.P=W/5 33、右图力端 P 与重物 W 的关系是: A.P=W/2 B.P=W/3 C.P=W/4

D. P=W/534、滑车滑轮的直径是指:A.滑轮外边直径B.滑轮内边直径C.滑轮索槽底部的直径D.滑轮孔直径35、吊杆装置中,钢丝动索用的滑轮直径与绳索直径之比应为:A.6B. 8C. 13D. 1036、一铁滑车滑轮直径为300mm,则可配用纤维绳的最大直径为:A.60mmB.50mmC.100mmD.75mm37、若不计摩擦力,则对一镰绳根端与力端均在定滑车上的3-3绞镰来说,其省力倍数应为:A.7B. 6C.1/7D. 1/638、若用一力端从定滑车上引出,且动滑车上毓绳根数为6根的3-3复绞辊吊起重8吨的货物,则所用的拉力应为(用省力近似公式计算,并令每个滑轮的摩擦系数为1/20):A.2吨B.1.73吨D.3吨C.2.45吨39、使用卸扣时应注意:①、不可横向受力:②、不许超负荷;③、发现生锈应立即刮除,上油A.0、②、③B.②、③C.①、②D.O、③40、绳头卸扣使用的个数和排列间隔取决于:A.绳头卸扣U形环尺寸B.绳头卸扣夹座尺寸C.钢丝绳直径D.钢丝绳固定段的长度41、与纤维绳配套使用的嵌环是:A.圆形嵌环B.心形嵌环C.带螺栓的嵌环D.直形嵌环42、选用嵌环时,应使凹槽的宽度比绳索的直径大mmA.0.5~2.0B.2.0~2.5C.1.5~2.6D.1.3~3.043、索头环的强度取决于:A.环部的强度B.横销的强度C.所配钢丝绳索的强度D.环部或横销的强度44、标记为Acsc-59的国产索头环,其中“A”表示:A.叉头索头环B.环头索头环C.使用强度D.产品分类的代号45、以下有关索具螺旋扣大小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A.以整个螺旋扣伸出的最大长度表示B.以整个螺旋扣缩进后的最小长度表示C.螺杆的直径表示

D.P=W/5 34、滑车滑轮的直径是指: A.滑轮外边直径 B.滑轮内边直径 C.滑轮索槽底部的直径 D.滑轮孔直径 35、吊杆装置中,钢丝动索用的滑轮直径与绳索直径之比应为: A.6 B.8 C.13 D.10 36、一铁滑车滑轮直径为 300mm,则可配用纤维绳的最大直径为: A.60mm B.50mm C.100mm D.75mm 37、若不计摩擦力,则对一辘绳根端与力端均在定滑车上的 3-3 绞辘来说,其省力倍数 应为: A.7 B.6 C.1/7 D.1/6 38、若用一力端从定滑车上引出,且动滑车上辘绳根数为 6 根的 3-3 复绞辘吊起重 8 吨的货 物,则所用的拉力应为(用省力近似公式计算,并令每个滑轮的摩擦系数为 1/20): A.2 吨 B.1.73 吨 C.2.45 吨 D.3 吨 39、使用卸扣时应注意:①、不可横向受力;②、不许超负荷;③、发现生锈应立即刮除, 上油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40、绳头卸扣使用的个数和排列间隔取决于: A.绳头卸扣 U 形环尺寸 B.绳头卸扣夹座尺寸 C.钢丝绳直径 D.钢丝绳固定段的长度 41、与纤维绳配套使用的嵌环是: A.圆形嵌环 B.心形嵌环 C.带螺栓的嵌环 D.直形嵌环 42、选用嵌环时,应使凹槽的宽度比绳索的直径大_mm。 A.0.5~2.0 B.2.0~2.5 C.1.5~2.6 D.1.3~3.0 43、索头环的强度取决于: A.环部的强度 B.横销的强度 C.所配钢丝绳索的强度 D.环部或横销的强度 44、标记为 A6CSC-59 的国产索头环,其中“A”表示: A.叉头索头环 B.环头索头环 C.使用强度 D.产品分类的代号 45、以下有关索具螺旋扣大小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A.以整个螺旋扣伸出的最大长度表示 B.以整个螺旋扣缩进后的最小长度表示 C.螺杆的直径表示

D.螺杆上钩、卸扣或环的大小46、索具螺旋扣的强度以其螺杆上的的强度表示。A.钩B.眼环C.卸扣D.A或B或C47、用于静索上的索具螺旋扣,应以防锈蚀和堵塞。A.先涂油,再用帆布包扎B.先用帆布包扎,再涂油C.先涂油漆,再用帆布包扎D.先用帆布包扎,再涂油漆48、下列有关安装索头环说法错误的是:A.量取钢丝绳端等于锥形圆孔高度的绳段,并做上标记B.绳端从锥形圆孔下部的小孔穿入,并将绳端的钢丝散开,剪去油麻蕊C.穿好绳后,往锥形圆孔内注入铅锌熔奖,使绳端封固D.常用于榄支索等强度要求大的动索上49、估算卸扣强度的标准方法是:A.卸扣本体的直径B.横栓的直径D.A或BC.与所用材料有关50、估算钩强度的标准方法是:A.铁条的直径B.钩背的直径C.与所用材料有关D.A或B51、估算眼环强度的标准方法是:A.与所用材料有关B.固定眼环的直径C.活动眼环的直径D.A或B52、估算滑车强度的标准方法是:A.车带B.车壳C.挂头D.A或B53、下列为船上常用索具的是:①、卸扣:②、钩;③、眼环:④、吊货索A.②、③、④B.①、③、④c.0、②、④D.0、②、③54、下列为船上常用索具的是:①、紧索夹:②、眼板:③、心环:④、边稳索A.②、③、④B.O、③、④c.@、②、④D.0、②、③55、配合绳索使用的配件统称为:A.索头环B.心环C.滑车附件D.索具56、眼板的强度是根据来估算的。A.眼板的大小B.眼板外缘至眼孔外缘的距离C.眼板重量D.眼板厚度

D.螺杆上钩、卸扣或环的大小 46、索具螺旋扣的强度以其螺杆上的_的强度表示。 A.钩 B.眼环 C.卸扣 D.A 或 B 或 C 47、用于静索上的索具螺旋扣,应_以防锈蚀和堵塞。 A.先涂油, 再用帆布包扎 B.先用帆布包扎,再涂油 C.先涂油漆, 再用帆布包扎 D.先用帆布包扎,再涂油漆 48、下列有关安装索头环说法错误的是: A.量取钢丝绳端等于锥形圆孔高度的绳段,并做上标记 B.绳端从锥形圆孔下部的小孔穿入,并将绳端的钢丝散开,剪去油麻蕊 C.穿好绳后,往锥形圆孔内注入铅锌熔桨,使绳端封固 D.常用于桅支索等强度要求大的动索上 49、估算卸扣强度的标准方法是: A.卸扣本体的直径 B.横栓的直径 C.与所用材料有关 D.A 或 B 50、估算钩强度的标准方法是: A.铁条的直径 B.钩背的直径 C.与所用材料有关 D.A 或 B 51、估算眼环强度的标准方法是: A.与所用材料有关 B.固定眼环的直径 C.活动眼环的直径 D.A 或 B 52、估算滑车强度的标准方法是: A.车带 B.车壳 C.挂头 D.A 或 B 53、下列为船上常用索具的是:①、卸扣;②、钩;③、眼环;④、吊货索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4、下列为船上常用索具的是:①、紧索夹;②、眼板;③、心环;④、边稳索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5、配合绳索使用的配件统称为: A.索头环 B.心环 C.滑车附件 D.索具 56、眼板的强度是根据_来估算的。 A.眼板的大小 B.眼板外缘至眼孔外缘的距离 C.眼板重量 D.眼板厚度

57、索具是指:①、稳索;②、卸扣:③、眼环;④、固定索;③、索头环A.0、②、③B.②、③、④c.②、④、6D.②、③、658、克令吊的吊臂仰角一般应控制在:A.15°~80°B.20°~70°C.25°~70°D.27°~79°59、船用起重机的工作幅度一般为二,相应的吊臂仰角为A.3.5m~16m;25°~75°B.3.5m~16m:27°~79°C.3.5m~20m;25°~75°D.3.5m~20m;27°~79°60、起重机的操纵主令分单主令和双主令,双主令是控制:A.吊钩的降升和吊臂的仰角B.吊钩的降升和吊臂的旋转C.吊臂的旋转和吊臂的变幅D.吊钩的升降和吊臂的幅度61、当起重机吊钩放至最低位置(碰舱底板边角)时,主卷筒上至少应留有:A.2圈余量B.3圈余量C.4圈余量D.5圈余量62、船舶采用较多的两类起重设备是:A.V型重吊和吊车B.带式和链斗式运输机C.吊杆式起重设备和起重机D.普通型重吊和甲板起重机63、起重机俗称:A.回转式起重机B.悬臂式起重机C.组合式起重机D.克令吊64、克令吊的优点有:①、工作面积大:②、操作方便录活:③、占地面积小、效率高:④、没有收检索具等工作:③、结构简单A.②、③、0、6B.0、③、④、6C.0、②、④、6D.0、②、③、④65、按使用方式的不同,船用起重机可分为几种。A.回转式,悬臂式,航门式B.悬臂式,航门式,滑轨C.航门式,滑轨式,定柱式D.回转式,悬臂式,组合式66、回转式甲板起重机塔架上层为,下层有A.旋转机构,支承装置

57、索具是指:①、稳索;②、卸扣;③、眼环;④、固定索;⑤、索头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58、克令吊的吊臂仰角一般应控制在: A.15°~80° B.20°~70° C.25°~70° D.27°~79° 59、船用起重机的工作幅度一般为_,相应的吊臂仰角为_。 A.3.5m~16m;25°~75° B.3.5m~16m;27°~79° C.3.5m~20m;25°~75° D.3.5m~20m;27°~79° 60、起重机的操纵主令分单主令和双主令,双主令是控制: A.吊钩的降升和吊臂的仰角 B.吊钩的降升和吊臂的旋转 C.吊臂的旋转和吊臂的变幅 D.吊钩的升降和吊臂的幅度 61、当起重机吊钩放至最低位置(碰舱底板边角)时,主卷筒上至少应留有: A.2 圈余量 B.3 圈余量 C.4 圈余量 D.5 圈余量 62、船舶采用较多的两类起重设备是: A.V 型重吊和吊车 B.带式和链斗式运输机 C.吊杆式起重设备和起重机 D.普通型重吊和甲板起重机 63、起重机俗称: A.回转式起重机 B.悬臂式起重机 C.组合式起重机 D.克令吊 64、克令吊的优点有:①、工作面积大;②、操作方便灵活;③、占地面积小、效率高;④、 没有收检索具等工作;⑤、结构简单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65、按使用方式的不同,船用起重机可分为_几种。 A.回转式,悬臂式,舷门式 B.悬臂式,舷门式,滑轨 C.舷门式,滑轨式,定柱式 D.回转式,悬臂式,组合式 66、回转式甲板起重机塔架上层为_,下层有_。 A.旋转机构,支承装置

B.操纵室,支承台C.起重装置,三部旋转电机D.操纵室,三部电机几种。67、按使用动力方式的不同,船用起重机可分为A.回转式,悬臂式,航门式B.电动式,液压式C.航门式,滑轨式,定柱式D.回转式,悬臂式,组合式68、克令吊与吊杆式起重机相比,不同点在于:①、吊货钩着落点位置可随意改变:②、具有变幅、起升、旋转等装置:③、装卸时各组成部分均可随回转台一起回转A.①、②B.①、③C.②、③D.0、②、③69、有关用克令吊将货物从甲板卸到岸上的操作,下列正确的是:A.单主令手柄向前,双主令手柄向后B.单主令手柄先向后,双主令手柄向左或右再向前,接着单主令手柄向前C.单双主令手柄同时向前D.单双主令手柄同时向后70、回转式甲板起重机三部电机的作用是:A.分别控制吊货索起升、吊臂旋转及塔架变幅B.分别控制吊货索变幅、吊臂起升及塔架旋转C.分别控制吊货索旋转、吊臂起升及塔架变幅D.分别控制吊货索起升、吊臂变幅及塔架旋转71、克令吊的吊臂根部固定在回转塔架底部,其头部有两套滑车组。A.千斤索和边稳索B.边稳索和吊货索C.保险索和调整索D.千斤索和吊货索72、克令吊吊臂的工作幅度一般在之间。B.2.5m~14mA.1.5m~12mC.3.5m~16mD.4.5m~18m73、克令吊的回转角度为:A.150度B.180度C.270度D.360度74、克令吊操纵室内坐椅右侧的单主令控制手柄用于控制:A.吊臂变幅B.塔架旋转C.克令吊平动D.吊货索起升75、克令吊操纵室内坐椅左侧的双主令控制手柄用于控制:A.吊臂变幅B.塔架旋转C.吊货索起升D.吊臂变幅和塔架旋转76、克令吊单主令控制手柄的操作特点是:A.手柄向前吊钩下降B.手柄向后吊钩上升C.手柄向前吊钩上升,手柄向后吊钩下降D.手柄向前吊钩下降,手柄向后吊钩上升

B.操纵室,支承台 C.起重装置,三部旋转电机 D.操纵室,三部电机 67、按使用动力方式的不同,船用起重机可分为_几种。 A.回转式,悬臂式,舷门式 B.电动式,液压式 C.舷门式,滑轨式,定柱式 D.回转式,悬臂式,组合式 68、克令吊与吊杆式起重机相比,不同点在于:①、吊货钩着落点位置可随意改变;②、具 有变幅、起升、旋转等装置;③、装卸时各组成部分均可随回转台一起回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9、有关用克令吊将货物从甲板卸到岸上的操作,下列正确的是: A.单主令手柄向前,双主令手柄向后 B.单主令手柄先向后,双主令手柄向左或右再向前,接着单主令手柄向前 C.单双主令手柄同时向前 D.单双主令手柄同时向后 70、回转式甲板起重机三部电机的作用是: A.分别控制吊货索起升、吊臂旋转及塔架变幅 B.分别控制吊货索变幅、吊臂起升及塔架旋转 C.分别控制吊货索旋转、吊臂起升及塔架变幅 D.分别控制吊货索起升、吊臂变幅及塔架旋转 71、克令吊的吊臂根部固定在回转塔架底部,其头部有_两套滑车组。 A.千斤索和边稳索 B.边稳索和吊货索 C.保险索和调整索 D.千斤索和吊货索 72、克令吊吊臂的工作幅度一般在_之间。 A.1.5m~12m B.2.5m~14m C.3.5m~16m D.4.5m~18m 73、克令吊的回转角度为: A.150 度 B.180 度 C.270 度 D.360 度 74、克令吊操纵室内坐椅右侧的单主令控制手柄用于控制: A.吊臂变幅 B.塔架旋转 C.克令吊平动 D.吊货索起升 75、克令吊操纵室内坐椅左侧的双主令控制手柄用于控制: A.吊臂变幅 B.塔架旋转 C.吊货索起升 D.吊臂变幅和塔架旋转 76、克令吊单主令控制手柄的操作特点是: A.手柄向前吊钩下降 B.手柄向后吊钩上升 C.手柄向前吊钩上升 ,手柄向后吊钩下降 D.手柄向前吊钩下降,手柄向后吊钩上升

77、克令吊双主令控制手柄的操作特点是:A.手柄向前幅度增大,手柄向后幅度减小B.手柄向左塔架左转,手柄向右塔架右转C.手柄向前塔架下降,手柄向后塔架上升D.手柄向前幅度增大,反之则减少,手柄向左塔架左转,反之则右转78、克令吊单主令、双主令三个动作可:A.只能单独进行操作B.只能两两组合操作C.单独或组合同时操作D.单独或两两或三个动作同时进行操作79、克令吊旋转手柄置于“零”位时是空档,此时具有的特点是:①、刹车松开:②、刹车合上:③、定子断电:、电机转子为自由状态A.0、②、③B. ②、③、④C.0、③、④D.0、②、80、克令吊吊臂的最低放置角一般为:A.5度B.8度D.27度C.11度81、悬臂式甲板起重机起吊和移动货物是靠来进行的。A.水平悬臂和吊杆B.塔架和滑车组C.吊臂和塔架D.水平悬臂和滑车组伸出。82、悬臂式起重机可沿甲板上轨道移动,悬臂可向A.左右,前后B.前后,左右C.前后,两航D.上下,首尾83、悬臂式起重机利用把悬臂拉出外,滑车组可沿着滚动。A.千斤索,甲板上轨道B.边稳索,强横梁C.悬臂牵索,悬臂前后D.吊货索,航边轨道84、组合式起重机的结构与操作特点是:①、两台回转式起重机装于同一个转动平台上:②、两台起重机可各自单独作业:③、当需起吊重量较大的货物时,可将两台起重机并联在-起作业;④、双吊位回转角为220度A.②、、④B.O、③、④C.0、②、④D.0、②、③85、组合式起重机俗称:A.多用途起重机B.多联式克令吊

77、克令吊双主令控制手柄的操作特点是: A.手柄向前幅度增大,手柄向后幅度减小 B.手柄向左塔架左转,手柄向右塔架右转 C.手柄向前塔架下降,手柄向后塔架上升 D.手柄向前幅度增大,反之则减少,手柄向左塔架左转,反之则右转 78、克令吊单主令、双主令三个动作可: A.只能单独进行操作 B.只能两两组合操作 C.单独或组合同时操作 D.单独或两两或三个动作同时进行操作 79、克令吊旋转手柄置于“零”位时是空档,此时具有的特点是:①、刹车松开;②、刹车 合上;③、定子断电;④、电机转子为自由状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0、克令吊吊臂的最低放置角一般为: A.5 度 B.8 度 C.11 度 D.27 度 81、悬臂式甲板起重机起吊和移动货物是靠_来进行的。 A.水平悬臂和吊杆 B.塔架和滑车组 C.吊臂和塔架 D.水平悬臂和滑车组 82、悬臂式起重机可沿甲板上轨道_移动,悬臂可向_伸出。 A.左右,前后 B.前后,左右 C.前后,两舷 D.上下,首尾 83、悬臂式起重机利用_把悬臂拉出舷外,滑车组可沿着_滚动。 A.千斤索,甲板上轨道 B.边稳索,强横梁 C.悬臂牵索,悬臂前后 D.吊货索,舷边轨道 84、组合式起重机的结构与操作特点是:①、两台回转式起重机装于同一个转动平台上;②、 两台起重机可各自单独作业;③、当需起吊重量较大的货物时,可将两台起重机并联在一 起作业;④、双吊位回转角为 220 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5、组合式起重机俗称: A.多用途起重机 B.多联式克令吊

C.双联回转式起重机D.双联悬臂式起重机86、当组合式起重机在“双吊”位时,两台起重机一起绕旋转。A.公共小转盘B.吊杆轴C.公共大转盘D.塔架底座87、组合式起重机在“双吊”位时,两台起重机一起绕公共大转盘旋转:A.正反360度有限制B.正反360度无限制C.正反220度无限制D.各自向相反方向转220度有限制88、组合式起重机在“单吊”位时,两台起重机各自绕小转盘旋转:A.正反360度有限制B.正反360度无限制C.正反220度无限制D.其中一台最大旋转角度可达220度,另一台则被限制为不超过140度89、组合式起重机在“单吊”位时,在.范围内设置相应极限开关(于涉区),避免两吊发生碰撞。A.100度B.140度C.180度D.220度90、组合式起重机在140度范围内(干涉区)设置相应极限开关的目的是:A.控制两塔架旋转不超出规定范围B.控制两吊臂旋转范围C.控制两吊臂的货物升高范围D.保证当一台起重机进入干涉区时,另一台旋转不能超越140度的范围91、组合式起重机的各种动作只需在控制室内操作即可完成。A.一人B.二人C.三人D.不需任何人92、以下不是克令吊的保安装置。A.限位装置B.吊臂角度限位C.旋转手柄限位D.紧急按钮93、限制克令吊吊钩组合进入吊臂头部的装置是:A.断电开关装置B.液压限制装置C.差动型限位装置D.刹车限位装置94、克令吊起升卷筒旁的限位装置在限制吊臂最低、最高位置的同时也防止:A.卷筒转动B.电机定子通断C.刹车开关通断D.钢丝绳松脱95、当克令吊吊钩组合向吊臂头部接近约剩2m时,吊钩,吊臂A.能上升,能下俯B.能停止,能下俯C.能放下,能上仰D.能上升,能停止96、不管起重机吊臂在什么位置,当吊钩组合向吊臂头部接近约剩时,起升的上升方向与变幅度的下降方向均会自动停止。A.1米B.2 米

C.双联回转式起重机 D.双联悬臂式起重机 86、当组合式起重机在“双吊”位时,两台起重机一起绕_旋转。 A.公共小转盘 B.吊杆轴 C.公共大转盘 D.塔架底座 87、组合式起重机在“双吊”位时,两台起重机一起绕公共大转盘旋转: A.正反 360 度有限制 B.正反 360 度无限制 C.正反 220 度无限制 D.各自向相反方向转 220 度有限制 88、组合式起重机在“单吊”位时,两台起重机各自绕小转盘旋转: A.正反 360 度有限制 B.正反 360 度无限制 C.正反 220 度无限制 D.其中一台最大旋转角度可达 220 度,另一台则被限制为不超过 140 度 89、组合式起重机在“单吊”位时,在_范围内设置相应极限开关(干涉区),避免两吊 发生碰撞。 A.100 度 B.140 度 C.180 度 D.220 度 90、组合式起重机在 140 度范围内(干涉区)设置相应极限开关的目的是: A.控制两塔架旋转不超出规定范围 B.控制两吊臂旋转范围 C.控制两吊臂的货物升高范围 D.保证当一台起重机进入干涉区时,另一台旋转不能超越 140 度的范围 91、组合式起重机的各种动作只需_在控制室内操作即可完成。 A.一人 B.二人 C.三人 D.不需任何人 92、以下_不是克令吊的保安装置。 A.限位装置 B.吊臂角度限位 C.旋转手柄限位 D.紧急按钮 93、限制克令吊吊钩组合进入吊臂头部的装置是: A.断电开关装置 B.液压限制装置 C.差动型限位装置 D.刹车限位装置 94、克令吊起升卷筒旁的限位装置在限制吊臂最低、最高位置的同时也防止: A.卷筒转动 B.电机定子通断 C.刹车开关通断 D.钢丝绳松脱 95、当克令吊吊钩组合向吊臂头部接近约剩 2m 时,吊钩_,吊臂_。 A.能上升,能下俯 B.能停止,能下俯 C.能放下,能上仰 D.能上升,能停止 96、不管起重机吊臂在什么位置,当吊钩组合向吊臂头部接近约剩_时,起升的上升方 向与变幅度的下降方向均会自动停止。 A.1 米 B.2 米

C.3米D.4米97、如需将使用完毕后的克令吊吊臂放置到其专用支架上,则必须:A.操纵单主令手柄B.操纵双主令手柄C.操纵旋转手柄D.首先把旋转手柄置于空档,然后脚踏转换开关98、能使起重机三个动作立即停止的紧急按钮一般装在:A.单主令控制位置上B.双主令控制位置上或附近C.旋转手柄上D.脚踏转换开关位置上99、起重机最大安全工作负荷的载荷指示器应能在载荷达SWL时自动切断运转动力。A. 100%B. 110%C. 115%D.120%100、操作起重机过程中如发生危急情况,可使各动作停止。A.将旋转手柄放在空挡B.将旋转手柄放在零位C.脚踏紧急开关D.按紧急开关101、克令吊传动装置失灵时,应:A.立即关闭电源B.将旋转手柄置于零位C.将货物及吊臂放下,慢慢松开电机刹车D.将旋转手柄置于空档102、关于使用克令吊应注意的事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允许横向斜拉货物B.不能在地上拖钩子C.紧急开关使各动作停止D.在横倾角较大和刮大风时不应在最大幅度时旋转103、使用克令吊时,船舶横倾一般不应超过:A.2度B.8 度C.5度D.4度104、使用克令吊时,船舶纵倾一般不应超过:A.5度B.4度C.2度D.8度105、回转式起重机使用前需打开水密门以便检查通风,天气热时须:A.另加水管冷却B.另加风扇通风C.启动轴流风机D.间断停止作业106、回转式起重机使用前应注意:①、检查卷筒上钢丝排列是否整齐:②、吊臂起升仰角是否大于27度:③、检查刹车情况及安全装置的可靠性;④、关闭水密门A.②、③、④B.O、③、④C.0、②、④D.0、②、③

C.3 米 D.4 米 97、如需将使用完毕后的克令吊吊臂放置到其专用支架上,则必须: A.操纵单主令手柄 B.操纵双主令手柄 C.操纵旋转手柄 D.首先把旋转手柄置于空档,然后脚踏转换开关 98、能使起重机三个动作立即停止的紧急按钮一般装在: A.单主令控制位置上 B.双主令控制位置上或附近 C.旋转手柄上 D.脚踏转换开关位置上 99、起重机最大安全工作负荷的载荷指示器应能在载荷达_SWL 时自动切断运转动力。 A.100% B.110% C.115% D.120% 100、操作起重机过程中如发生危急情况,可_使各动作停止。 A.将旋转手柄放在空挡 B.将旋转手柄放在零位 C.脚踏紧急开关 D.按紧急开关 101、克令吊传动装置失灵时,应: A.立即关闭电源 B.将旋转手柄置于零位 C.将货物及吊臂放下,慢慢松开电机刹车 D.将旋转手柄置于空档 102、关于使用克令吊应注意的事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允许横向斜拉货物 B.不能在地上拖钩子 C.紧急开关使各动作停止 D.在横倾角较大和刮大风时不应在最大幅度时旋转 103、使用克令吊时,船舶横倾一般不应超过: A.2 度 B.8 度 C.5 度 D.4 度 104、使用克令吊时,船舶纵倾一般不应超过: A.5 度 B.4 度 C.2 度 D.8 度 105、回转式起重机使用前需打开水密门以便检查通风,天气热时须: A.另加水管冷却 B.另加风扇通风 C.启动轴流风机 D.间断停止作业 106、回转式起重机使用前应注意:①、检查卷筒上钢丝排列是否整齐;②、吊臂起升仰角 是否大于 27 度;③、检查刹车情况及安全装置的可靠性;④、关闭水密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共30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