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平面设计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69
文件大小:5.32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直线 第三节 圆曲线 第四节 缓和曲线 第三节 缓和曲线 第五节 平面线形设计 第六节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三章平面设计。直线(本次课)。圆曲线。缓和曲线。平面线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第三章 平面设计  直线(本次课)  圆曲线  缓和曲线  平面线形设计 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概述第一节一、汽车行驶轨迹的几何特征。连续而且圆滑。曲率连续)曲率变化率连续O汽车行驶的路线应具备什么特征呢?一要满足汽车行驶轨迹的几何特征

第一节 概述 一、汽车行驶轨迹的几何特征  连续而且圆滑  曲率连续  曲率变化率连续 汽车行驶的路线应具备什么特征呢? ——要满足汽车行驶轨迹的几何特征

概述第一节二、 路线的组成1、平面: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一一路线平面图2、纵断面:用一曲面沿路中线竖直部切,展开而成的平面一一路线纵断面图3、横断面:沿路中线上任一点所作的法向剖切面一一道路横断面图纵面地面线纵断面纵断面线BA公路中线B平面线形横断面CA

第一节 概述 二、路线的组成 1、平面: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路线平面图 2、纵断面:用一曲面沿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而成的平面— —路线纵断面图 3、横断面:沿路中线上任一点所作的法向剖切面——道路横 断面图

第一节概述三、平面线形要素R=001、直线R为定值2、圆曲线3、缓和曲线R是变值一个曲线从起点到终点,又统称为平曲线

第一节 概述 三、平面线形要素 1、直线 2、圆曲线 3、缓和曲线 一个曲线从起点到终点,又统称为平曲线。 R为定值 R=∞ R是变值

概述第一节四、几个名词术语1、交点(JD),桩号(里程),交点桩号。2、曲线主点桩,直圆点(ZY)、圆直点(YZ)、曲中点(QZ)直缓点(ZH)、缓圆点(HY)、圆缓点(YH)、缓直点(HZ)。JDJDYZZYQZYHQZHYHZR缓和ZH缓和曲线曲线R

第一节 概述 四、几个名词术语 1、交点(JD),桩号(里程),交点桩号。 2、曲线主点桩,直圆点(ZY)、圆直点(YZ)、曲中点(QZ) 、 直缓点(ZH)、缓圆点(HY)、圆缓点(YH) 、缓直点(HZ) 。 R R JD ZY YZ QZ JD ZH HY QZ YH HZ

概述第一节四、平面设计的内容根据汽车行驶力学性质、行驶轨迹要求、线形几何美学、驾驶员视觉要求和心理要求根据技术、自然、交通等依据;。在选线和定线之后合理地确定平面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

第一节 概述 四、平面设计的内容  根据汽车行驶力学性质、行驶轨迹要求、线形 几何美学、驾驶员视觉要求和心理要求;  根据技术、自然、交通等依据;  在选线和定线之后 合理地确定平面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

直线第二节。关于直线的知识回顾: JDJD, = /(x2 -x)° +(y2-)直线的长度:直线的方向:方位角、转角。α,(α)=-Nβ= arclg -arig (X2, Y2)第一象限:θ=β2路线前进方向JD201第二象限:0=180°-β第三象限:=180°+βJD1(αz)第四象限:=360°-β(x,y1)JD3

第二节 直线  关于直线的知识回顾 ⚫ 直线的长度: ⚫ 直线的方向:方位角、转角。 ( ) ( ) 2 2 1 2 2 1 2 1 JD JD x x y y = − + − 路线前进方向 JD1 JD2 JD3 N θ1 θ2 αy( αz)     y z ( ) = − 2 1 (x2 , y2 ) (x1 , y1 ) 2 1 2 1 180 360 y y y x x x  arctg arctg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180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直线第二节一、道路平面上的直线的特点路线短捷,方向明确-,线形简单,容易测设)难以与地形及周围环境协调)过长过短直线缺点多?二、直线的设计标准1、设计原则:根据地形、地物条件,驾驶员视觉、心理感受,保证行车安全等因素,合理布设

第二节 直线 一、道路平面上的直线的特点  路线短捷,方向明确  线形简单,容易测设  难以与地形及周围环境协调  过长过短直线缺点多 二、直线的设计标准 1、设计原则:根据地形、地物条件, 驾驶员视觉、心理感受,保证行车安 全等因素,合理布设

直线第二节≥6V二、直线的设计标准2、技术标准1)直线的长度不宜过长—最大长度(20V)2)两圆曲线间直线长度不宜过短一一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一V260km/h,≥6V为宜V≤40km/h,参照以上规定执行反向曲线间一Vz60km/h,≥2V为宜V≤40km/h,参照以上规定执行两相邻回头曲线间一一应有较长的距离.(V=40、30、20km/h分别为200、150、100m)

第二节 直线 二、直线的设计标准 2、技术标准 1)直线的长度不宜过长——最大长度(20V) 2)两圆曲线间直线长度不宜过短——最小长度  同向曲线间—— V≥60km/h, ≥6V为宜 V≤40km/h,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 反向曲线间—— V≥60km/h, ≥2V为宜 V≤40km/h,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 两相邻回头曲线间——应有较长的距离 (V=40、30、20km/h分别为200、150、100m) ≥6V L

第二节直线三、直线的运用1、直线的适用条件平原区或山涧的开阔谷地:以直线为主体的地区:长大桥梁、隧道;平面交叉前后;.双车道公路在适当间隔内设置。2、如何改善不良直线?(直线运用应注意的问题)注意同地形的结合;.注意长直线的交通安全保证(纵、横向稳定,视距);9注意长直线的量化;注意最短直线的保证。O

第二节 直线 三、直线的运用 1、直线的适用条件  平原区或山涧的开阔谷地;  以直线为主体的地区;  长大桥梁、隧道;  平面交叉前后;  双车道公路在适当间隔内设置。 2、如何改善不良直线?(直线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 注意同地形的结合;  注意长直线的交通安全保证(纵、横向稳定,视距);  注意长直线的量化;  注意最短直线的保证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