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6
文件大小:121.7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目的与要求一、《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是实践能力锻炼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本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以及横断面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习撰写说明书,为今后搞好毕业设计奠定基础。《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1、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查阅资料,运用标准、规范、手册,绘制图表和编制说明书的能力2、通过课程设计应进一步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程序、阶段及设计文件的组成和内容;掌握技术标准中有关线形设计部分的标准规定并能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技术标准;掌握路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独立进行路线设计。3、按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设计任务,独立完成必须完成的全部设计图、表、计算说明书,并装订成册。选做内容,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定。4、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虚心好学、团结互学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埋头苦干、不畏困难、刻苦钻研的工作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5、课程设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学校和指导教师的纪律要求。无故缺席课程设计时间在1/3(含1/3)以上者,取消本次设计资格,以零分计。6、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抄袭,以作论处,取消补做资格。二、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1、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技术等级、技术标准、设计车速,以及路线起点,有关的规定和要求。2、国家或部颁的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设计规范。3、任务书所附的平、纵、横基本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 目的与要求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是实践能力锻炼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本课程设计, 进一步掌握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以及横断面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 习撰写说明书,为今后搞好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查阅资料,运用标准、规范、手册,绘制图表和编制说明书的能力 2、通过课程设计应进一步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程序、阶段及设计文 件的组成和内容;掌握技术标准中有关线形设计部分的标准规定并能根据具体情 况应用技术标准;掌握路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独立进行路线设计。 3、按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设计任务,独立完成必须完成的全部设计图、表、 计算说明书,并装订成册。选做内容,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定。 4、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虚心好学、团结互学 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埋头苦干、不畏困难、刻苦钻研的工作精神 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5、课程设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学校和指导教师的纪律要求。无故缺席课程 设计时间在 1/3(含 1/3)以上者,取消本次设计资格,以零分计。 6、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抄袭,以作弊论处,取消补做资格。 二、 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 1、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技术等级、技术标准、设计车速,以及路线起讫点,有关的 规定和要求。 2、国家或部颁的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设计规范。 3、任务书所附的平、纵、横基本资料

三、设计图表要求及时间安排1、设计图表按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要求进行编制,图表应符合道路工程制图规范。图纸大小采用A3(外框420mmx297mm,内框380mmx277mm)。2、设计图可以手绘也可以用计算机编程绘制,设计表格和计算说明书必须打印。提交的设计成果必须按时、完整、规范。3、设计图表的装订顺序:封面一设计任务书一目录一说明书一路线平面设计图一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一路线纵断面设计图一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一路基设计表一土石方数量表一封底。装订好以后为,设计文件为A3大小。4、课程设计的整体时间安排可参考下表,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拟定。序号工作内容所用时间1课程设计布置、收集整理资料1.0天22.0天平面设计3纵断面设计2.0天4横断面设计2.0天5设计说明书2.0天合计9天四、课程设计内容及要点[平面设计]1、绘制“路线平面设计图”本次平面设计主要是把野外敷设的中线资料点绘在图纸上,重点在曲线要素的计算和曲线的敷设,并熟悉道路平面设计图的内容及绘制要求。步骤如下:1)按规定的比例与格式打好图标。2)根据指导教师所给定的起始点的坐标、起始边的方位角,以及附一(“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的交点间距和转角,计算你所设计路段的各交点坐标及各导线边的计算方位角。用坐标法把各交点展绘在图纸上

三、 设计图表要求及时间安排 1、设计图表按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要求进行编制,图表应符合道路工程制图 规范。图纸大小采用 A3(外框 420mmx297mm,内框 380mmx277mm)。 2、设计图可以手绘也可以用计算机编程绘制,设计表格和计算说明书必须 打印。提交的设计成果必须按时、完整、规范。 3、设计图表的装订顺序:封面—设计任务书—目录—说明书—路线平面设 计图—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线纵断面设计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横断 面设计图—路基设计表—土石方数量表—封底。装订好以后为,设计文件为 A3 大小。 4、课程设计的整体时间安排可参考下表,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拟定。 序号 工 作 内 容 所 用 时 间 1 课程设计布置、收集整理资料 1.0 天 2 平面设计 2.0 天 3 纵断面设计 2.0 天 4 横断面设计 2.0 天 5 设计说明书 2.0 天 合 计 9 天 四、 课程设计内容及要点 『平面设计』 1、绘制“路线平面设计图” 本次平面设计主要是把野外敷设的中线资料点绘在图纸上,重点在曲线要素的计算 和曲线的敷设,并熟悉道路平面设计图的内容及绘制要求。步骤如下: 1)按规定的比例与格式打好图标。 2)根据指导教师所给定的起始点的坐标、起始边的方位角,以及附一( “直线、 曲线及转角表”)中的交点间距和转角,计算你所设计路段的各交点坐标及各导线边的 计算方位角。用坐标法把各交点展绘在图纸上

3)根据附一的数据,计算你所设计路段的各曲线要素及各中桩敷设的基础数据(敷设可采用切线支距法,即计算直角坐标(x,y))。用切线支距法点绘各中桩位置,并进行有关标注(导线、道路中线、交点、路线起点,百米桩、公里桩、曲线主点桩,曲线要素表等)。注意按道路制图标准进行,做到规范化。4)根据横断面设计资料,确定道路用地范围,找出各中桩的横断面方向,点绘出左右两侧的用地宽度,用折线连接各断面用地界。2、填写“直线、曲线及转角表”重点是要了解“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的用途及填写栏目的含义及做法。本次设计主要是依据附一所示资料补充计算完成,关键是要分清平面线形组合形式,同时注意计算出的各主点桩桩号与附二所给资料中的各主点桩桩号的对比。可根据自已的学习情况,检查平面线形设计的标准掌握情况以及各种平面组合线形的技术要求满足情况。具体要求可参见标准、规范以及教科书。【级断面设计】重点是要搞清楚路基设计标高位置的确定;纵坡设计的步骤、方法以及设计要领;纵坡设计有哪些技术标准规定,如何掌握;如何进行平、纵组合设计:如何避免一些不良设计;纵断面设计时如何考虑横断面设计、路基稳定及经济性问题:纵断面设计图绘制的内容及规范要求。注意比例尺的选取及表示:一般选取横向比例尺为1:2000,纵向比例尺为1:200;亦可选取横向1:1000,纵向1:100或者横向1:5000,纵向1:500。应特别注意横向与纵向的比例尺为10倍关系,不要随意更改。设计步骤如下:1、纵坡设计的准备工作。按规定的比例与格式打好图标和图中各栏。根据所设计路段的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用曲率图的形式绘出平曲线示意图,根据附二,将所设计路段的各中桩桩号、地面高程抄在纵断面图上的相应位置,点绘中桩地面高程点,用折线连接各高程点形成中桩纵断面地面线。2、拉坡。注意各纵断面标准的掌握,总体原则是纵坡宜尽可能平缓,避免突变,连接平顺,平纵应配合协调。注意满足控制点(路线起记点,控制性控制点、经济性控

3)根据附一的数据,计算你所设计路段的各曲线要素及各中桩敷设的基础数据(敷 设可采用切线支距法,即计算直角坐标(x,y))。用切线支距法点绘各中桩位置,并进 行有关标注(导线、道路中线、交点、路线起讫点,百米桩、公里桩、曲线主点桩,曲 线要素表等)。注意按道路制图标准进行,做到规范化。 4)根据横断面设计资料,确定道路用地范围,找出各中桩的横断面方向,点绘出 左右两侧的用地宽度,用折线连接各断面用地界。 2、填写“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重点是要了解“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的用途及填写栏目的含义及做法。本次设计 主要是依据附一所示资料补充计算完成,关键是要分清平面线形组合形式,同时注意计 算出的各主点桩桩号与附二所给资料中的各主点桩桩号的对比。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 况,检查平面线形设计的标准掌握情况以及各种平面组合线形的技术要求满足情况。具 体要求可参见标准、规范以及教科书。 『纵断面设计』 重点是要搞清楚路基设计标高位置的确定;纵坡设计的步骤、方法以及设计要领; 纵坡设计有哪些技术标准规定,如何掌握;如何进行平、纵组合设计;如何避免一些不 良设计;纵断面设计时如何考虑横断面设计、路基稳定及经济性问题;纵断面设计图绘 制的内容及规范要求。 注意比例尺的选取及表示:一般选取横向比例尺为 1:2000,纵向比例尺为 1:200; 亦可选取横向 1:1000,纵向 1:100 或者横向 1:5000,纵向 1:500。应特别注意横向 与纵向的比例尺为 10 倍关系,不要随意更改。 设计步骤如下: 1、纵坡设计的准备工作。按规定的比例与格式打好图标和图中各栏。根据所设计 路段的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用曲率图的形式绘出平曲线示意图,根据附二,将所设计 路段的各中桩桩号、地面高程抄在纵断面图上的相应位置,点绘中桩地面高程点,用折 线连接各高程点形成中桩纵断面地面线。 2、拉坡。注意各纵断面标准的掌握,总体原则是纵坡宜尽可能平缓,避免突变, 连接平顺,平纵应配合协调。注意满足控制点(路线起讫点,控制性控制点、经济性控

制点)。注意平、纵、横三者要结合考虑,在优化纵断面线形时应兼顾工程经济性等。检查符合标准及控制要求后,确定变坡点的位置(即桩号,尽可能放在整10米或5米的桩上)、坡度(一般用推平行线的方法确定,取到0.1%的精度),计算坡长(=相邻两变坡点桩号之差值)和变坡点高程(根据已定坡度和坡长以及前一变坡点高程计算得到要求取到0.01米的精度)。3、竖曲线半径选择及曲线要素计算。竖曲线半径尽量选择大半径,注意指标的均衡性和协调性。曲线要素。4、设计高程和填挖的计算。注意曲线凹凸、纵坡方向对设计标高计算的影响。填挖值=设计标高一地面标高,“+”为填,“-”为挖。设计标高、填挖值要求取到0.01米的精度。5、绘制纵断面设计线,抄写各中桩设计标高、填挖值,绘出坡度/坡长示意线,竖曲线标注,以及其他标注(桥、涵等)。一定要注意制图的规范化。【横断面设计】重点是要搞清楚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要有路幅形式、路面宽度、路基宽度、硬路肩、土路肩、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碎落台、挖方(土质、石质)边坡、填方(填土、填石)边坡、中间带、中央分隔带、路缘带、护坡道、视距台、护肩、砌石护坡、护脚、挡土墙等部分尺寸的确定:路基断面形式的选取;超高、加宽设计与计算:路基横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等的绘制内容及绘制要求;路基设计表的填写和土石方数量的计算。横断面图的种类有:①标准横断面图:其作用是指定路幅内的道路横向尺寸、横坡度等,在该图上应示出行车道宽、路肩宽、中间带宽、路面横坡度、路肩横坡度等等;②典型横断面图又称为一般横断面图,应选取设计路段有代表意义的断面进行绘制,如全填断面(即路堤式)、全挖断面(即路堑式)、半填半挖(即半堤半堑)以及其他有代表意义的断面。其作用是指定路幅外的道路横向尺寸、形状如填方路段边坡度、护坡道的设置条件、挖方路段的边沟(深、宽、形状)、路堑边坡度、截水沟等等,关键在于尺寸的表示要完整,不需要绘出桩号:

制点)。注意平、纵、横三者要结合考虑,在优化纵断面线形时应兼顾工程经济性等。 检查符合标准及控制要求后,确定变坡点的位置(即桩号,尽可能放在整 10 米或 5 米 的桩上)、坡度(一般用推平行线的方法确定,取到 0.1%的精度),计算坡长(=相邻两 变坡点桩号之差值)和变坡点高程(根据已定坡度和坡长以及前一变坡点高程计算得到, 要求取到 0.01 米的精度)。 3、竖曲线半径选择及曲线要素计算。竖曲线半径尽量选择大半径,注意指标的均 衡性和协调性。曲线要素。 4、设计高程和填挖的计算。注意曲线凹凸、纵坡方向对设计标高计算的影响。填 挖值=设计标高—地面标高,“+”为填,“-”为挖。设计标高、填挖值要求取到 0.01 米 的精度。 5、绘制纵断面设计线,抄写各中桩设计标高、填挖值,绘出坡度/坡长示意线,竖 曲线标注,以及其他标注(桥、涵等)。一定要注意制图的规范化。 『横断面设计』 重点是要搞清楚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要有路幅形式、路面宽度、路基宽度、 硬路肩、土路肩、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碎落台、挖方(土质、石质)边坡、填方(填 土、填石)边坡、中间带、中央分隔带、路缘带、护坡道、视距台、护肩、砌石护坡、 护脚、挡土墙等部分尺寸的确定;路基断面形式的选取;超高、加宽设计与计算;路基 横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等的绘制内容及绘制要求;路基设计表的填写和土石方数 量的计算。 横断面图的种类有: ① 标准横断面图:其作用是指定路幅内的道路横向尺寸、横坡度等,在该图上应 示出行车道宽、路肩宽、中间带宽、路面横坡度、路肩横坡度等等; ② 典型横断面图又称为一般横断面图,应选取设计路段有代表意义的断面进行绘 制,如全填断面(即路堤式)、全挖断面(即路堑式)、半填半挖(即半堤半堑)以及其 他有代表意义的断面。其作用是指定路幅外的道路横向尺寸、形状如填方路段边坡度、 护坡道的设置条件、挖方路段的边沟(深、宽、形状)、路堑边坡度、截水沟等等,关 键在于尺寸的表示要完整,不需要绘出桩号;

③逐桩横断面图:即每个中桩点位的横断面图。绘制时应特别注意横断面图的绘制顺序是从下至上、从坐至右绘制;有加宽、超高情况时的横断面图的绘制;各断面应标注的内容。不作单独设计的支挡结构物应准确地标示其尺寸,需单独设计的支挡结构物在横断面图上只是示意,但应注意其相对合理性。设计步骤如下:1、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尺寸的确定。根据道路等级等条件,依据标准、规范参考《路基设计手册》或根据当地使用经验确定。2、超高、加宽设计计算1)加宽的设计计算:确定加宽类别;确定所设计路段各曲线处的最大加宽值;确定加宽过渡方式;确定加宽过渡段长度;计算曲线上各中处的加宽值。2)超高值的设计计算:确定所设计路段各曲线处最大超高坡度;确定超高方式;确定超高缓和段的长度;计算曲线上各中桩断面上各点的超高值。3、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逐桩横断面设计图)1)比例尺的选择:横断面图按照1:200或1:100的比例尺绘制。平原微丘区,建议使用1:100的比例尺:山岭重丘区建议使用1:200。2)在米厘纸上,按规定的图幅和布图方式点绘横断面地面线,并抄录里程、填挖值、曲线要素、超高值、加宽值等。3)作路基横断面设计线,即“带帽子”工作:注意检查设计的合理性,路基边坡形式不要变化得太频繁。4)横断面面积计算(要求取到0.1米的精度):采用积距法。注意准确性,填方面积、填石面积、砌石与护肩面积、挖方面积、挖淤泥面积应分别计算。有挖台阶和挖淤时不仅要计算挖方面积,而且要计算填方面积,挡土墙的工数量与挖基数量在横断面图中不计算。4、绘制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按设计要求,将所设计路段各类横断面图式、尺寸、边坡率以及防护加固工程的结构、尺寸绘于一张图上。比例尺为1:1001:2005、填写路基设计表

③ 逐桩横断面图:即每个中桩点位的横断面图。绘制时应特别注意横断面图的绘 制顺序是从下至上、从坐至右绘制;有加宽、超高情况时的横断面图的绘制;各断面应 标注的内容。不作单独设计的支挡结构物应准确地标示其尺寸,需单独设计的支挡结构 物在横断面图上只是示意,但应注意其相对合理性。 设计步骤如下: 1、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尺寸的确定。根据道路等级等条件,依据标准、规范, 参考《路基设计手册》或根据当地使用经验确定。 2、超高、加宽设计计算 1)加宽的设计计算:确定加宽类别;确定所设计路段各曲线处的最大加宽值;确 定加宽过渡方式;确定加宽过渡段长度;计算曲线上各中桩处的加宽值。 2)超高值的设计计算:确定所设计路段各曲线处最大超高坡度;确定超高方式; 确定超高缓和段的长度;计算曲线上各中桩断面上各点的超高值。 3、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逐桩横断面设计图) 1) 比例尺的选择:横断面图按照 1:200 或 1:100 的比例尺绘制。平原微丘区, 建议使用 1:100 的比例尺;山岭重丘区建议使用 1:200。 2) 在米厘纸上,按规定的图幅和布图方式点绘横断面地面线,并抄录里程、填挖 值、曲线要素、超高值、加宽值等。 3) 作路基横断面设计线,即“带帽子”工作:注意检查设计的合理性,路基边坡 形式不要变化得太频繁。 4) 横断面面积计算(要求取到 0.1 米的精度):采用积距法。注意准确性,填方面 积、填石面积、砌石与护肩面积、挖方面积、挖淤泥面积应分别计算。有挖台阶和挖淤 时不仅要计算挖方面积,而且要计算填方面积,挡土墙的圬工数量与挖基数量在横断面 图中不计算。 4、绘制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按设计要求,将所设计路段各类横断面图式、尺寸、 边坡率以及防护加固工程的结构、尺寸绘于一张图上。比例尺为 1:100~1:200。 5、填写路基设计表

这是将道路平、纵、横设计的成果汇总,重点是要了解表格各栏的含义及填写方法。其中“边沟”中的“坡度”一栏,如果沟底纵坡与道路纵坡一致,则可不填写,反之则需填写。6、填写土石方数量表重点要搞清楚挖方土石分类原则和方法;土石方体积计算方法;用表格法进行土石方调配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等。1)抄录桩号及横断面面积于土石方数量表上。2)进行土石方挖方及填方总数量计算:采用平均断面法,体积可取整。3)挖方分类计算:挖方土石分类应根据地质调查或勘察资料而定。本次设计可根据地面横坡的陡缓,按一定的百分比分配计算。4)横向调运计算:清楚本桩利用、填缺、挖余及其计算复核5)纵向调运计算:清楚经济运距、免费运距、超运距、借方、废方、运距、运量、计价土石方等概念及纵向调配的原则。6)借方量、废方量、总运量计算。7)小计每页工程量。[说明书]说明书是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文字叙述的形式来反映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构思、过程及概况,是对课程设计的总结、巩固和深化。是针对自己的具体设计情况的一个简单说明。说明书主要包括设计任务及完成情况,设计基础资料情况,设计依据,各分项设计的说明、采用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举例。注意: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数据均应采用本人设计文件数据,严禁用他人数据计算

这是将道路平、纵、横设计的成果汇总,重点是要了解表格各栏的含义及填写方法。 其中“边沟”中的“坡度”一栏,如果沟底纵坡与道路纵坡一致,则可不填写,反之, 则需填写。 6、填写土石方数量表 重点要搞清楚挖方土石分类原则和方法;土石方体积计算方法;用表格法进行土石 方调配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1)抄录桩号及横断面面积于土石方数量表上。 2)进行土石方挖方及填方总数量计算:采用平均断面法,体积可取整。 3)挖方分类计算:挖方土石分类应根据地质调查或勘察资料而定。本次设计可根 据地面横坡的陡缓,按一定的百分比分配计算。 4)横向调运计算:清楚本桩利用、填缺、挖余及其计算复核 5)纵向调运计算:清楚经济运距、免费运距、超运距、借方、废方、运距、运量、 计价土石方等概念及纵向调配的原则。 6)借方量、废方量、总运量计算。 7)小计每页工程量。 『说明书』 说明书是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文字叙述的形式来反映课程设计 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构思、过程及概况,是对课程设计的总结、巩固和深化。是 针对自己的具体设计情况的一个简单说明。 说明书主要包括设计任务及完成情况,设计基础资料情况,设计依据,各分项设计 的说明、采用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举例。注意: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数据均 应采用本人设计文件数据,严禁用他人数据计算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