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2/4)

第5章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
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

反变换的求解1.留数计算:(利用复变函数理论中的围线积分、留数定理和约当引理等)10X(s)e*"ds =ZResk[x(s)e"] t≥02元k=1对于因果信号,上式中所涉及的留数是在X(s)的收敛边界。以左的半个s平面(包括收敛边界)中X(s)es的奇点处的留数
反变换的求解 • 1. 留数计算:(利用复变函数理论中的围线积 分、留数定理和约当引理等) • 对于因果信号 ,上式中所涉及的留数是在 的收敛边界 以左的半个s平面(包括收敛边 界)中 的奇点处的留数。 ( ) = + − = = n k 1 Res k ( ) 2 1 ( ) s t j j s t X s e ds X s e j x t t 0 X (s) 0 st X (s)e

实际应用中,X(s)est的奇点通常为极点。随着极点阶数的不同,留数的计算也不同:①若s=s,是X(s)e"的一阶极点,则Res[x(s)e"@s = s,]=(s - s,)X(s)e"(5-13)②若s=s,是X(s)e"的p阶极点,则(5-14)Res[X(s)es"@s= s,]=- s)px(s)Sp-1)/dsp-i
实际应用中, 的奇点通常为极点。随着极点 阶数的不同,留数的计算也不同: st X (s)e ① 若 i s = s 是 ( ) st X s e 的一阶极点,则 ( ) ( ) ( ) i s s s t i i s t X s e s s s s X s e = Res @ = = − (5-13) ② 若 i s = s 是 ( ) st X s e 的 p 阶极点,则 ( ) ( ) ( ) ( ) i s s p s t i i s t s s X s e p s X s e s s = − − − − = = p 1 p 1 d d 1! 1 Res @ (5-14)

[例5-6]:(板书讲解)求s + 2Re[s] > 0F(s)= (s+3)s+1)的拉普拉斯反变换。解:在Re[s]<0 的半平面上,F(s)共有三个极点,其中,S=0,S=-3为一阶极点,S=-1 为二阶极点。可得:2S+2esrResF(s)es @s = 0|= (s - 0)3s(s + 3)(s + 1)S=0
[例5-6]:(板书讲解) 求 的拉普拉斯反变换。 ( )( ) 2 s s 3 s 1 s 2 F s + + + ( ) = Res 0 解:在 的半平面上, 共有 三个极点, 其中 , , 为一阶极点, 为二阶极 点。可得: Res 0 s = 0 F(s) s = −3 s = −1 ( ) ( ) ( )( ) 3 2 e s s 3 s 1 s 2 Res F s e s 0 s 0 s 0 s t 2 s t = + + + = = − = @

S+21-3tRes[F(s)e" @s = -3]= (s + 3)esre12s(s + 3)(s + 1)6=-3S+2d2esrRes[F(s)e't @s = -1s(s + 3)(s + 1)-1) dsS=-1ds+2esrdss(s +3)3t+22
( ) ( ) ( )( ) 3 t s 3 s t 2 s t e 12 1 e s s 3 s 1 s 2 Res F s e s -3 s 3 − =− = + + + @ = = + ( ) ( ) ( ) ( )( ) t s s t s t t e e s(s ) s e s s s s F s s s − =− = = − + + + = + + + + − = = 2 3 2 1 3 2 ds d 3 1 2 1 ds d 2 1 ! 1 Res e @ - 1 1 s -1 2 s t 2

由此最后得:231f(t312?利用留数计算求F(s)的拉普拉斯反变换。与傅里叶反变换相比,拉普拉斯反变换的计算可以借助于留数计算,因此要容易很多
由此最后得: t t f t e t e − − = + − + 2 3 2 1 12 1 3 2 ( ) 3 t 0 利用留数计算求 F(s)的拉普拉斯反变换。 与傅里叶反变换相比,拉普拉斯反变换的计算可 以借助于留数计算,因此要容易很多

还存在着另外一些实用技术,其中部分分式展开法是一种使用广泛又方便有效的技术。其原因为,除了少数例外情况会遇到无理函数形式的象函数外,实用中遇到的问题多为上例中所见的有理分式函数形式的象函数,因此在将其进行部分分式展开后,很容易求出各个分式所对应的原函数从而使问题得解
• 还存在着另外一些实用技术,其中部分分式展 开法是一种使用广泛又方便有效的技术。其原 因为,除了少数例外情况会遇到无理函数形式 的象函数外,实用中遇到的问题多为上例中所 见的有理分式函数形式的象函数,因此在将其 进行部分分式展开后,很容易求出各个分式所 对应的原函数从而使问题得解

[例5-7]:s+ 2F(s)=Re[s]>0用部分分式展开求s(s + 3)(s + 1)的拉普拉斯反变换,解:将进行部分分式展开,得K32K,K,K31F(s)=s+1+ (s+1)S+3s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2K, = F(s) (s+ 3)- 12K, = F(s)·SsS=03
[例5-7]: 用部分分式展开求 ( )( ) 2 s s 3 s 1 s 2 F s + + + ( ) = 的拉普拉斯反变换。 解:将 进行部分分式展开,得 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 Res 0 ( ) 2 1 2 3 1 3 2 3 1 1 ( ) + + + + + = + s K s K s K s K F s 3 2 K F s s 1 s 0 = = = ( ) ( ) 12 1 K F s s 3 2 s -3 = + = = ( )

3K3 =[F(s) (s+ 1)]4S=-11K32 = F(s)· (s + 1)2s=-1从而:311/112 1Re[s]>0F(s)3 s2 (s+1)212 s +34 s+111因为:(t)te(t)(s + 1)2s2131-3tte-tf(t)(t ≥ 0)所以:32124
( ) 4 3 K F s s 1 s -1 s 2 3 1 = − = + = ( ) ( ) 2 1 K F s s 1 s -1 2 3 2 = + = − = ( ) 从而: 2 ( 1) 1 2 1 1 1 4 3 3 1 12 1 1 3 2 ( ) + − + − + = + s s s s F s Res 0 因为: 所以: s t 1 ( ) ( ) 2 1 1 ( ) + − s te t t t t t f t e e t e − − − = + − − 2 1 4 3 12 1 3 2 ( ) 3 (t 0)

5.3.4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主要性质·1.线性性若fi(t)01 ;2(t)F2(s),Re[5]>02则对任意常数a,b有afi(t) +bf2(t) <>aF(s)+bF2(s)通常情况下,收敛域为 Re[s]>Max(i,c2),也即 F(s)与F(s)收敛域的公共部分,但若有信号对消,收敛域可能会扩大
5.3.4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主要性质 • 1.线性性 若 则对任意常数a,b 有 通常情况下,收敛域 为 ,也即 与 收敛域的公共部分,但若有信号对消 ,收敛域可能会扩大。 ( ) ( ) 1 1 f t F s , Re 1 s ; ( ) ( ) 2 2 f t F s , 2 Re s ( ) ( ) ( ) ( ) 1 2 1 2 af t + bf t aF s + bF s Re ( , ) Max 1 2 s ( ) 1 F s ( ) 2 F s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1/4).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3/4).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重要应用论题.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3/3).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信号通过LTI系统的时域分析(2/2).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2/3).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1/3).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信号通过LTI系统的时域分析(1/2).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2/2).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1/2).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重要应用论题.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信号通过LTI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授课教师:翁剑枫).doc
- 榆林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考试题A(含答案).pdf
- 榆林学院:《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卷A(含参考答案).pdf
- 榆林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高等数学C1试卷A(含参考答案).pdf
- 榆林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pdf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4/4).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信号与系统课程总结.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信号流图.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Analog Electronics Technology.doc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1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绪论.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3章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2章 运算放大器.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4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4.1 半导体三极管 4.2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4.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4.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4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4.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4.6 组合放大电路 4.7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8章 功率放大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7章 反馈放大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9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9.1-9.6).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5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6章 模拟集成电路.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