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重要应用论题

第4章重要应用论题
第4章 重要应用论题

4.1不失真传输p176·4.1.1引言x(t)y(t) = x(t) * h(t) +h(t)H(jo)X(jo)Y(jo) = X(jo)H(jo)+图4-1信号通过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关系图从图4-1可见,输入信号经由系统进行传输时系统总会对输入信号施加影响,因而输出信号总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也即,信号通过系统后总会产生“失真
4.1 不失真传输p176 • 4.1.1 引言 从图4-1可见,输入信号经由系统进行传输时, 系统总会对输入信号施加影响,因而输出信号 总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也即,信号通过系统后 总会产生“失真

4.1.2幅度失真与相位失真通常将信号通过系统后产生的失真分解为幅度失真与相位失真。幅度失真与相位失真指的是产生失真的原因,幅度失真指的是系统不能对输入信号中的所有正弦分量提供相同的放大倍数,相位失真指的是系统改变了输入信号中各正弦分量之间的相对时间关系。单频实正弦信号输出信号 x(t)=cos(o,t)是一个同频的正弦波(t)=H(jの,)cos(の,t+),仅幅度、相位发生了变化。显然,这时除了产生延迟以外,输出信号并无失真
4.1.2幅度失真与相位失真 ⚫ 通常将信号通过系统后产生的失真分解为幅度 失真与相位失真。幅度失真与相位失真指的是 产生失真的原因,幅度失真指的是系统不能对 输入信号中的所有正弦分量提供相同的放大倍 数,相位失真指的是系统改变了输入信号中各 正弦分量之间的相对时间关系。 ⚫ 单频实正弦信号输出信号 是一个 同频的正弦波 ,仅幅度、 相位发生了变化。显然,这时除了产生延迟以 外,输出信号并无失真。 x t ( t) 1 ( ) = cos ( ) ( ) cos( ) = 1 1 +1 y t H j t

所以,只有当输入信号中存在着两个以上不同频率的正弦分量,才需要考虑信号通过系统的不失真问题。信号不失真传输是指,系统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比,两者的波形只有幅度的等比例放大或缩小以及出现时间上的先后不同,而不能在波形形态上发生变化。x(t)+y(t) = k-x(t-to) +h(t)HGo)-Y(jo) +X(jo)+图4-4不失真传输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
⚫ 所以,只有当输入信号中存在着两个以上不同 频率的正弦分量,才需要考虑信号通过系统的 不失真问题。 ⚫ 信号不失真传输是指,系统的输出信号与输入 信号相比,两者的波形只有幅度的等比例放大 或缩小以及出现时间上的先后不同,而不能在 波形形态上发生变化

4.1.3不失真传输条件信号不失真传输是指,系统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比,两者的波形只有幅度的等比例放大或缩小以及出现时间上的先后不同,而不能在波形形态上发生变化。Xt)ty(t) =k-x(t-to)+h(t)Hjo)-Y(jo) -X(jo) 图4-4不失真传输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
4.1.3 不失真传输条件 信号不失真传输是指,系统的输出信号与输入 信号相比,两者的波形只有幅度的等比例放大或缩 小以及出现时间上的先后不同,而不能在波形形态 上发生变化

系统频率特性:H(jo)=ke-joto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h(t)=k.8(t-to)一一不失真传输的理想条件arg[Hja]ja)[Hja)=kagHia)=-katP177图4.8-5无失真传输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 系统频率特性: • 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不失真传输的理想条件 0 j t H j ke − ( ) = ( ) ( ) 0 h t = k t − t P177 图4.8-5

如果放宽要求,仅要求信号带宽内的频率分量能够不失真传输而不对所有的频率分量提出要求,则系统的不失真传输条件就可降低为:ke-Jat0 ≤0|≤02HGo) :(4.8-11a)其余0(4.8-14a)arg[Hia)ja)][H(ja)= 10aarg[H(ia]=-ka图4.8-6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相频特性+
如果放宽要求,仅要求信号带宽内的频率分量能够 不失真传输而不对所有的频率分量提出要求,则系 统的不失真传输条件就可降低为: 图4.8-6 (4.8-11a) (4.8-14a)

下面求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h(t)由P,(l) 2t Sin(ot)ot利用对称定理得到:sinot P, (o)O元t再根据时移定理可得:+sino.(t-ta)台k · P。 (o) ·e-jataK元(t-ta)
下面求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 h(t) :

所以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为h(t) = k. sin[o.(t-ta)]1π(t-ta)h(0)4这是一个非因果系统,崇因此物理上不可实现。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图4.8-7
这是一个非因果系统, 因此物理上不可实现。 图4.8-7

由式(4-15)表达的系统sin o.(t -ta)h(t) = k. S(0≤t ≤2ta)π(t- ta)是物理上可以实现的系统实际上,就是对理想低通滤波器进行一个逼近
由式(4-15)表达的系统 是物理上可以实现的系统。 实际上,就是对理想低通滤波器进行一个逼近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3/3).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信号通过LTI系统的时域分析(2/2).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2/3).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1/3).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信号通过LTI系统的时域分析(1/2).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2/2).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1/2).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重要应用论题.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信号通过LTI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授课教师:翁剑枫).doc
- 榆林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考试题A(含答案).pdf
- 榆林学院:《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卷A(含参考答案).pdf
- 榆林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高等数学C1试卷A(含参考答案).pdf
- 榆林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pdf
- 榆林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2,共二十讲,主讲教师:李艳).pdf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4章 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3章 超声波传感器.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3/4).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1/4).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2/4).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4/4).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信号与系统课程总结.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信号流图.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Analog Electronics Technology.doc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1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绪论.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3章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2章 运算放大器.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4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4.1 半导体三极管 4.2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4.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4.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4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4.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4.6 组合放大电路 4.7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8章 功率放大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7章 反馈放大电路.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