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卷A(含参考答案)

林X榆林学院2020—2021学年第—学期期木考试宾专业建筑工程学院2018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教务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卷A)题号三四五总分登分人审核人分数答卷注意事项:1.学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试题卷上答题。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月填写清楚3.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宜过大,以防试卷不够使用。4.本卷共五大题,总分为100分。得分评卷人、填空题(1×20=20分)1、输水管(渠)道隆起点上应设,并且宜间隔m左右,凹下点应设置2、当按直接供水的建筑层数确定给水管网水压时,用户接管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一层为m二层为m,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增加m3、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宜采用日变化系数宜采用4、管网平均经济流速是DN=100~400为m/s,DN≥400为m/s.、水处理构筑物、5、给水系统常由下列工程设施组成:输水管渠和管网、6、城市用水量预测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单位面积法、年递增率法、生长曲线法等。利7、污水管道设计时常用的衔接方法有8、污水量总变化系数Kz计算公式是,已知某设计管段的居民平均日生活污水量为24.40L/s,则该管段总变化系数为第1页(共7页)

得分评卷人二、选择题(2×10=20分)1.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管道的最小管径,不应小于mm。()D150。A50;B75;C100;。(72.综合生活用水是指A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B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浇洒道路绿地用水;C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市政用水。D居民用水和小区公共建筑用水。)3.设计配水管网时,应按进行校核。(A平均日最高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设计,按消防水量和市政水量B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设计,按消防,市政和转输时合计水量C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设计,按消防,最大转输,事故时三种情况分别D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设计,按消防,最大转输,事故时三种情况分别4.室外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管道)覆土深度不宜小于_m。(A0.5B 0.7C 1.0D 1.25.某城区周边具有适宜建高位水池的坡地,按城市规划管网控制点的服务水头为24m,控制点的地面标高为4m,高位水池至控制点的管路损失约为5m。拟建高位水池的内底标高应在m以上。B 29C33A25D 36)6.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30000m/d,其各小时用水量如表1所示,时变化系数为。(表1某城市最高日各小时用水量小时0~12~33~44~51~25~66~77~88~99~1010~1111~12用水量(%)1.701.671.631.632.564.355.145.646.005.845.075.15小时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5.83用水量(%)5.155.155.275.525.755.625.003.192.692.581.87C 1.44A1.22B 1.34D 1.657、我国各地区计算小汇水面积的暴雨洪峰流量的主要方法,错误的是()。A.加权平均法B.推理公式法C.洪水调查法D.经验公式法)。8、每一污水管段的设计流量可能包括三种流量,错误的是(D.集中流量A.本段流量B.转输流量C.沿程流量)。(9、污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为,雨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为A.0.60m/s,0.75m/sB.0.75m/s,0.60m/sD.0.60m/s.0.45m/sC.0.45m/s.0.60m/s)。10、城市原有合流制排水管道改造多采用。(A.分流制B.截流式合流制C.完全合流制D.不完全分流制第2页(共14页)
第 2 页 ( 共 14 页 ) 二、选择题(2×10=20 分) 1.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管道的最小管径,不应小于 mm。( ) A 50; B 75; C 100; D 150。 2.综合生活用水是指 。( ) A 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B 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浇洒道路绿地用水; C 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市政用水。 D 居民用水和小区公共建筑用水。 3.设计配水管网时,应按 进行校核。( ) A 平均日最高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设计,按消防水量和市政水量 B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设计,按消防,市政和转输时合计水量 C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设计,按消防,最大转输,事故时三种情况分别 D 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设计,按消防,最大转输,事故时三种情况分别 4.室外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管道 覆土深度不宜小于 m。 ( ) A 0.5 B 0.7 C 1.0 D 1.2 5.某城区周边具有适宜建高位水池的坡地,按城市规划管网控制点的服务水头为 24m,控制点的地 面标高为 4m,高位水池至控制点的管路损失约为 5m。拟建高位水池的内底标高应在 m 以上。 A 25 B 29 C 33 D 36 6.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 30000m 3 /d,其各小时用水量如表 1 所示,时变化系数为 。( ) 某城市最高日各小时用水量 表 1 小时 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0~11 11~12 用水量(%) 1.70 1.67 1.63 1.63 2.56 4.35 5.14 5.64 6.00 5.84 5.07 5.15 小时 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用水量(%) 5.15 5.15 5.27 5.52 5.75 5.83 5.62 5.00 3.19 2.69 2.58 1.87 A 1.22 B 1.34 C 1.44 D 1.65 7、我国各地区计算小汇水面积的暴雨洪峰流量的主要方法,错误的是( )。 A.加权平均法 B.推理公式法 C.洪水调查法 D.经验公式法 8、每一污水管段的设计流量可能包括三种流量,错误的是( )。 A.本段流量 B.转输流量 C.沿程流量 D.集中流量 9、污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为_,雨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为_。( ) A. 0.60m/s, 0.75 m/s B. 0.75m/s, 0.60 m/s C. 0.45m/s, 0.60 m/s D. 0.60m/s, 0.45 m/s 10、城市原有合流制排水管道改造多采用_。( )。 A.分流制 B.截流式合流制 C.完全合流制 D.不完全分流制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三、名词解释(3×5=15分)1.集水时间2.径流系数3.经济流速4、重现期5、不计算管段得分评卷人四、简答题(6×4=24分)1.给水管网消防时、事故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是什么?2.泵站供水时所需的能量由几部分组成?分区给水后可节约哪部分能量,哪些能量不能节约?3、污水排水系统体制有哪些?它们各自有哪些优缺点?4.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时,如何确定集水时间(t)?第3页(共14页)
第 3 页 ( 共 14 页 ) 三、名词解释(3×5=15 分) 1. 集水时间 2. 径流系数 3. 经济流速 4、重现期 5、不计算管段 四、简答题(6×4=24 分) 1.给水管网消防时、事故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是什么? 2.泵站供水时所需的能量由几部分组成?分区给水后可节约哪部分能量,哪些能量不能节约? 3、污水排水系统体制有哪些?它们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4.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时,如何确定集水时间(t)?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五、计算题(共21分)1、某村镇树状管网如下图,各管段的长度和水流方向见图示,沿线均为双侧配水,已知最高日用水量720m/d,时变化系数K=2.4,各节点均无集中流量,求比流量、各节点流量及各管段计算流量。(10分)=400rL=300mL=100mL=400mL=200mC(1)P00-70200-7??节点号2345896关联管长/m200100600200900600800400200节点流量/L/s管段编号1-22-46-94-55-72-36-84-6管段计算流量/L/s2、计算图中各设计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11分)已知:①街坊面积:F=F=5×10m2;F=6×10m2;②人口密度:P=550人/10*m2;排水定额n=100L/(人.天);③工厂甲:Q=20L/s;工厂乙:Qz=25L/s。街坊F2街坊F街坊F3中第4页(共14页)
第 4 页 ( 共 14 页 ) 五、计算题(共 21 分) 1、某村镇树状管网如下图,各管段的长度和水流方向见图示,沿线均为双侧配水,已知最高日用水量 720m 3 /d,时变化系数 Kh=2.4,各节点均无集中流量,求比流量、各节点流量及各管段计算流量。(10 分) 节点号 1 2 3 4 5 6 7 8 9 关联管长/m 100 600 200 900 600 800 400 200 200 节点流量/L/s 管段编号 1-2 2-4 4-6 6-9 4-5 5-7 2-3 6-8 管段计算流量/L/s 2、计算图中各设计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11 分) 已知:①街坊面积: 4 2 F F m 1 2 =5 10 ; 4 2 3 F m 6 10 ;②人口密度: 4 2 P 550人/10 m ;排水 定额 n L 100 /( ) 人 天 ;③工厂甲: Q L s 甲 20 / ;工厂乙: Q乙 25L/s 。 街坊 1 街坊 2 工厂甲 1 2 3 4 街坊 3 工厂乙 得分 评卷人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排气阀、1000、泄水阀2、10m、12m、4m3、1.3~1.6、1.1~1.54、0.6~0.9m/s、0.9~1.4m/s5、取水构筑物、泵站、调节构筑物6、分类估算法、人均综合指数法、线性回归法7、管顶平接、水面平接8、2.7/Qa.11、1.9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5.C1.C2.A3.D4.B6.C10.B7.A8.C9.A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集水时间:雨水从汇水面积最远点流到设计的管道断面所需要的时间,记为T,单位min。2.径流系数:是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用中表示,其值小于1。3.经济流速:一定年限T年内,管网造价和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4、重现期:是指在多次的观测中,事件数据值大于等于某个设定值重复出现的平均间隔年数,用P表示。5、不计算管段:在管段起端由于流量较小,通常所计算出的管径小于最小管径的要求,可以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而不用进行水力计算,这样的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给水管网消防时、事故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是什么?消防时:火警节点在最高时基础上叠加消防集中流量,最不利点自由水压不低于10m。事故时:节点流量按最高时的70%计,节点自由水压要求同最高日最高时。2.泵站供水时所需的能量由几部分组成?分区给水后可节约哪部分能量,哪些能量不能节约?泵站供水能量由三部分组成:1、保证最小服务水头所需的能量EI2、克服水管摩阻所需能量E23、未利用的能量,它是因各用水点的水压过剩而浪费的能量E3可节约是E2,E3这两部分的能量,不能节约的能量是E1第5页(共14页)
第 5 页 ( 共 14 页 )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卷 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排气阀、1000、泄水阀 2、10m、12m、4m 3、1.3~1.6 、1.1~1.5 4、0.6~0.9 m/s、0.9~1.4 m/s 5、取水构筑物、泵站、调节构筑物 6、分类估算法、人均综合指数法、线性回归法 7、管顶平接、水面平接 8、2.7/Qd 0.11 、1.9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C 2.A 3.D 4.B 5.C 6.C 7.A 8.C 9.A 10.B 三、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集水时间:雨水从汇水面积最远点流到设计的管道断面所需要的时间,记为τ,单位 min。 2. 径流系数:是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用ψ表示,其值小于 1。 3. 经济流速:一定年限 T 年内,管网造价和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 4、重现期: 是指在多次的观测中,事件数据值大于等于某个设定值重复出现的平均间隔年数,用 P 表示。 5、不计算管段:在管段起端由于流量较小,通常所计算出的管径小于最小管径的要求,可以直接采用 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而不用进行水力计算,这样的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 四、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 1.给水管网消防时、事故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是什么? 消防时:火警节点在最高时基础上叠加消防集中流量,最不利点自由水压不低于 10m。 事故时:节点流量按最高时的 70%计,节点自由水压要求同最高日最高时。 2. 泵站供水时所需的能量由几部分组成?分区给水后可节约哪部分能量,哪些能量不能节约? 泵站供水能量由三部分组成: 1、保证最小服务水头所需的能量 E1 2、克服水管摩阻所需能量 E2 3、未利用的能量,它是因各用水点的水压过剩而浪费的能量 E3 可节约是 E2,E3 这两部分的能量,不能节约的能量是 E1

3、污水排水系统体制有哪些?它们各自有哪些优缺点?污水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又分:直排式和截流式,直排式合流制是将混合的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现今已淘汰;截流式合流制用于老城区改造,节约费用,混合的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水量较大时溢流部分直接排入水体,有一定污染。分流制排水系统,将污水,废水,雨水分开输送,处理,排放。对环境污染小,但造价相对合流式较高。大的城市一般采用混流制,即又有合流制又有分流制。4.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时,如何确定集水时间(t)?答:1)集水时间由地面集水时间和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两部分组成:1=1i+m·t2式中:一一地面集水时间(min),是指雨水从汇水面积最远点流到第一个雨水口的时间。1—一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1 =Z,L60.VM—一折减系数,明渠取1.2,管道取2.0五、计算题(共21分)1、计算题(10分)1(1分)配水总长ZL=100+300+400+200+200+400+200+200=2000m最大时设计流量:720×2.4/24=72㎡/h=20L/s(1分)20=0.01L/s/m(2分)比流量4=22000(下表中共17个空,每3个1分,共6分)123节点号456189关联管长/m100600200900600200200800400节点流量/L/s0.503.004.502.001.001.003.004.001.001-22-44-66-94-55-72-36-8管段号19.515.56.01.05.02.01.01.0管段流量/L/s2.计算图中各设计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11分)已知:街坊面积:F=F=5×10m2:F=6×10*m2;②人口密度:P=550人/10*m2:排水定额n=100L/(人天):③工厂甲:Q=20L/s;工厂乙:Qz=25L/s。第6页(共14页)
第 6 页 ( 共 14 页 ) 3、污水排水系统体制有哪些?它们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污水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又分:直排式和截流式, 直排式合流制是将混合的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现今已淘汰;截流式合流制用于老城区 改造,节约费用,混合的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水量较大时溢流部分直接排入水体,有一定污染。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污水,废水,雨水分开输送,处理,排放。对环境污染小,但造价相对合 流式较高。大的城市一般采用混流制,即又有合流制又有分流制。 4.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时,如何确定集水时间(t)? 答:1)集水时间由地面集水时间和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两部分组成: 1 2 t t mt 式中: 1 t ——地面集水时间(min),是指雨水从汇水面积最远点流到第一个雨水口的时间。 2 t ——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 i i v l t 60 2 M——折减系数,明渠取 1.2,管道取 2.0 五、计算题(共 21 分) 1、计算题(10 分) 配水总长∑L=100+300+400+200+200+400+200+200=2000m (1 分) 最大时设计流量:720×2.4/24=72 m3 /h=20 L/s (1 分) 比流量 20 0.01 / / 2000 l q L s m (2 分) (下表中共 17 个空,每 3 个 1 分,共 6 分) 2. 计算图中各设计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 (11 分) 已知:①街坊面积: 4 2 F F m 1 2 =5 10 ; 4 2 3 F m 6 10 ;②人口密度: 4 2 P 550人/10 m ; 排水定额 n L 100 /( ) 人 天 ;③工厂甲: Q L s 甲 20 / ;工厂乙: Q乙 25L/s 。 节点号 1 2 3 4 5 6 7 8 9 关联管长/m 100 600 200 900 600 800 400 200 200 节点流量/L/s 0.50 3.00 1.00 4.50 3.00 4.00 2.00 1.00 1.00 管段号 1-2 2-4 4-6 6-9 4-5 5-7 2-3 6-8 管段流量/L/s 19.5 15.5 6.0 1.0 5.0 2.0 1.0 1.0

街坊F2HY街坊F3中100x5502 = 0.64 (L / sha)(2分)答:污水比流量:=86400(1)1~2管段:=%×F=0.64×5=3.20l/s92=01/sK, =2.3 (9 =3.82<5 1/ s)93 = 20 1 / s(3分)Q-2=(q,+q)×Kz+q;=3.20×2.3+20=27.36 1/ s(2)2~3管段:q=×(F+F)=0.64×11=7.041/sq2=g×F=0.64×5=3.201/s2.72.7K. =- = 10.24m =2.099;=20 1/s(3分)Q2-3=(q,+q2)×Kz+q;=10.24×2.09+20=41.40 1/s(3)3~4管段:q=01/sq2=×(F+F+F)=0.64×16=10.241/s2.72.7K. =T10.240.=2.09q3=20+25=451/sOaT(3分)Qz-3=(q,+q2)×Kz+q;=10.24×2.09+45=66.401/s第7页(共14页)
第 7 页 ( 共 14 页 ) 街坊 1 街坊 2 工厂甲 1 2 3 4 街坊 3 工厂乙 答:污水比流量: 0 100 550 0.64 ( / ) 86400 q L s ha (2 分) (1)1~2 管段: q q F l s 1 0 1 0.64 5 3.20 / 2 q l s 0 / K q l s z 2.3 ( 3.82 5 / ) 1 3 q l s 20 / 1 2 1 2 3 ( ) 3.20 2.3 20 27.36 / Q q q K q l s Z (3 分) (2)2~3 管段: q q F F l s 1 0 2 3 0.64 11 7.04 / q q F l s 2 0 1 0.64 5 3.20 / 0.11 0.11 2.7 2.7 2.09 Q 10.24 K z 3 q l s 20 / 2 3 1 2 3 ( ) 10.24 2.09 20 41.40 / Q q q K q l s Z (3 分) (3)3~4 管段: 1 q l s 0 / 2 0 1 2 3 q q F F F l s ( ) 0.64 16 10.24 / 0.11 0.11 2.7 2.7 2.09 Q 10.24 K z 3 q l s 20 25 45 / 2 3 1 2 3 ( ) 10.24 2.09 45 66.40 / Q q q K q l s Z (3 分)

榆林学院2020一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建筑工程学院2018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卷B)题号三四五总分登分人审核人分数答卷注意事项:1.学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试题卷上答题。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宜过大,以防试卷不够使用。4.本卷共五大题,总分为100分。得分评卷人、填空题(1×20=20分)和校核。1、对于无水塔的给水管网,需要进行2、二级泵站每小时供水量越接近用水量,水塔的容积越清水池的容积越校核。3、合流制管道的设计最小流速为晴天时一般需要用和人工清淤法。4、排水管渠的清通方式主要有:5、管段数P,节点数N和环数L之间的关系是:和6、给水管网简化的原则是计算,7、在无水塔的给水管网系统中,一级泵站的设计流量按计算。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按m/so8、污水管道的设计最小流速为m/s,雨水管道的设计最小流速为9、常用的非金属排水管材有、钢筋混凝土管和 10、给水管网检漏的方法很多,如直接观察、间接测定、听漏、分区检漏和区域装表等,其中和应用较广的方法。第8页(共14页)
第 8 页 ( 共 14 页 ) 榆林学院 2020—2021 学年第 一 学期期末考试 建筑工程 学院 2018 级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卷 B)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登分人 审核人 分数 答卷注意事项: 1.学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试题卷上答题。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宜过大,以防试卷不够使用。 4.本卷共 五 大题,总分为 100 分。 一、填空题(1×20=20 分) 1、对于无水塔的给水管网,需要进行 和 校核。 2、二级泵站每小时供水量越接近用水量,水塔的容积越 ,清水池的容积越 。 3、合流制管道的设计最小流速为 ,晴天时一般需要用 校核。 4、排水管渠的清通方式主要有: 、 和人工清淤法。 5、管段数 P,节点数 N 和环数 L 之间的关系是: 。 6、给水管网简化的原则是 和 。 7、在无水塔的给水管网系统中,一级泵站的设计流量按 计算, 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按 计算。 8、污水管道的设计最小流速为 m/s,雨水管道的设计最小流速为 m/s。 9、常用的非金属排水管材有 、钢筋混凝土管 、 、 和 。 10、给水管网检漏的方法很多,如直接观察、间接测定、听漏、分区检漏和区域装表等, 其中 和 应用较广的方法。 得分 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二、选择题(2×10=20分)1.城市给水管网如右图,管段长度和水流方向见图示,比流量为0.05L/(s·m),折算系数统一采用0.5,节点7有一集中流量20L/s,其余节点无集中流量,则节点5的流量为() L/s。A400m300m1123oosWosoO-350m250L/s500m350mPO164g400m300m7820L/s给水区范围A.36B.32.5C.26D.20)。2.合流管道充满度应当(A小于1D大于1B小于等于1C等于1)3.球墨铸铁管道水压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0.5MPa时,试验压力应为。(B工作压力加5kg/m2D工作压力加3kg/m2。A工作压力的2倍;C工作压力的1.5倍:4某给水厂有两条直径与摩擦系数s均相同平行铺设的输水管,其间设有4根连通管把输水管分成5)段,当其中一段的一根水管损坏时,则事故水量为正常时的。(A75%B 80%C 60%D 70%5.某城区按城市规划管网控制点的服务水头为24m,控制点的地面标高为4m,高位水池至控制点的2管路损失约为5m。拟建高位水池的内底标高应在m以上。(B 29A25C33D 36。6.关于给水管道系统的控制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在给水区域内,离出水厂最远的地点,称为控制点:B在给水区域内,地面标高最大的地点,称为控制点:C在给水区域内,自由水压、地面标高和管路水损三项之和为最大的地点称为控制点:D在给水区域内,各条管道的末梢都是给水管道的控制点。7、实际工作中,常用暴雨重现期衡量设计标准的高低,即重现期越大,则设计标准就越,工)程规模也就越大:反之,设计标准工程规模小。(A. 高、高B.低、低C. 高、低D.低、高8、污水支管的布置形式一般有三种,以下错误的是()。A.低边式B.围坊式C.穿坊式D.平行式)。9、地形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新建污水系统宜采用(C.平行式A.截留式B.分区式D.分散式)。10、暴雨强度公式用数学形式表达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C.降雨量PA.暴雨强度qB.重现期TD.降雨历时 t第9页(共14页)
第 9 页 ( 共 14 页 ) 二、选择题(2×10=20 分) 1.城市给水管网如右图,管段长度和水流方向见图示,比流量为 0.05L/(s·m),折算系数统一采用 0.5,节点 7 有一集中流量 20L/s,其余节点无集中流量,则节点 5 的流量为( )L/s。 A.36 B.32.5 C.26 D.20 2.合流管道充满度应当( )。 A 小于 1 B 小于等于 1 C 等于 1 D 大于 1 3.球墨铸铁管道水压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0.5MPa 时,试验压力应为 。( ) A 工作压力的 2 倍; B 工作压力加 5kg/m2 ; C 工作压力的 1.5 倍; D 工作压力加 3kg/m2。 4.某给水厂有两条直径与摩擦系数 s 均相同平行铺设的输水管,其间设有 4 根连通管把输水管分成 5 段,当其中一段的一根水管损坏时,则事故水量为正常时的 。( ) A 75% B 80% C 60% D 70% 5.某城区按城市规划管网控制点的服务水头为 24m,控制点的地面标高为 4m,高位水池至控制点的 管路损失约为 5m。拟建高位水池的内底标高应在 m 以上。 ( ) A 25 B 29 C 33 D 36。 6.关于给水管道系统的控制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给水区域内,离出水厂最远的地点,称为控制点; B 在给水区域内,地面标高最大的地点,称为控制点; C 在给水区域内,自由水压、地面标高和管路水损三项之和为最大的地点称为控制点; D 在给水区域内,各条管道的末梢都是给水管道的控制点。 7、实际工作中,常用暴雨重现期衡量设计标准的高低,即重现期越大,则设计标准就越_,工 程规模也就越大;反之,设计标准_,工程规模小。( ) A. 高、高 B. 低、低 C. 高、低 D. 低、高 8、污水支管的布置形式一般有三种,以下错误的是( )。 A. 低边式 B. 围坊式 C. 穿坊式 D.平行式 9、地形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新建污水系统宜采用( )。 A. 截留式 B. 分区式 C. 平行式 D. 分散式 10、暴雨强度公式用数学形式表达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暴雨强度 q B. 重现期 T C. 降雨量 P D. 降雨历时 t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三、名词解释(3×5=15分)1.时变化系数:2.汇水面积:3.比流量:4、截流倍数5、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得分评卷人四、简答题(6X4=24分)1.取用地表水源时,水处理构筑物、二级泵站和给水管网等按什么流量设计?2.在污水管网的设计中,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分为哪几部分?3排水管网中什么是设计充满度,为什么要规定最大设计充满度?4.试写出哈代-克罗斯算法进行给水管网水力分析的步骤第10页(共14页)
第 10 页 ( 共 14 页 ) 三、名词解释(3×5=15 分) 1. 时变化系数: 2. 汇水面积: 3. 比流量: 4、截流倍数 5、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四、简答题(6×4=24 分) 1.取用地表水源时,水处理构筑物、二级泵站和给水管网等按什么流量设计? 2. 在污水管网的设计中,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分为哪几部分? 3. 排水管网中什么是设计充满度,为什么要规定最大设计充满度? 4. 试写出哈代-克罗斯算法进行给水管网水力分析的步骤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榆林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高等数学C1试卷A(含参考答案).pdf
- 榆林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pdf
- 榆林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2,共二十讲,主讲教师:李艳).pdf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4章 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3章 超声波传感器.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2章 湿度传感器.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1章 气敏传感器.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9章 磁敏传感器 §9.2 磁敏电阻.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9章 磁敏传感器 §9.1 霍尔传感器.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章 光电式传感器.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热电式传感器(3/3).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热电式传感器(2/3).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热电式传感器(1/3).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磁电式传感器.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压电式传感器 §5.4 压电式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 §5.5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压电式传感器 §5.1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5.2 压电材料的主要特性 §5.3 压电元件常用的结构形式.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4.5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4.6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4.2.2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 §4.3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4.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类型 §4.2 电容式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4.2.1 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ppt
- 《传感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电感式传感器.ppt
- 榆林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考试题A(含答案).pdf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授课教案(授课教师:翁剑枫).doc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信号通过LTI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重要应用论题.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1/2).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2/2).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信号通过LTI系统的时域分析(1/2).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1/3).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2/3).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信号通过LTI系统的时域分析(2/2).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3/3).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重要应用论题.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3/4).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1/4).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2/4).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函数(4/4).ppt
- 浙江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信号与系统课程总结.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