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112.0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教学目的《艺术概论》课简要概括和陈述艺术的基本理论。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现有的艺术理论体系,掌握艺术的一般规律,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艺术实践观,同时,通过教学活动传递的理论信息,拓展理论视野,加强学生对诸多艺术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内容1、艺术的起源于发展2、艺术的本质与特征3、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艺术的功用5、艺术创作6、艺术作品7、艺术鉴赏与评论8、艺术门类(三)教学时数30学时(四)教学方式以课堂讲解为主,采用集体课形式,进行深入系统的,有条有理的知识传授,并辅以录音机、VCD等视听手段,丰富学生在视听方面的知识的积累,对一些核心知识点,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讲座,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完成课外论文等二、本文第一章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要点本章主要介绍学习《艺术概论》的重要意义目的与方法。了解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学习目的与方法2、艺术的起源(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表现说)3、艺术的发展(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教学要求:详细讲述艺术概论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艺术起源中的几种主要学说以及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考核要求:课堂提问:要求学生熟悉艺术概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的对象、方法。明确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意义。掌握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以及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教学要点:.艺术是精神生产艺术的特征(形象性特征、情感性特征、审美性特征、创造性特征)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艺术的本质(模仿说、理念说、表现说、形式说).艺术是精神生产,艺术的特征(形象性特征、情感性特征、审美性特征、创造性特征)教学要求:系统讲授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与审美有关的精神生产这一命题,联系实例阐述艺术的特征。考核要求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 《艺术概论》课简要概括和陈述艺术的基本理论。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现有的艺术理论体系, 掌握艺术的一般规律,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艺术实践观,同时,通过教学活动传递的理论信息,拓展理论视野,加 强学生对诸多艺术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 1、艺术的起源于发展 2、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3、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4、艺术的功用 5、艺术创作 6、艺术作品 7、艺术鉴赏与评论 8、艺术门类 (三)教学时数30学时 (四)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解为主,采用集体课形式,进行深入系统的,有条有理的知识传授,并辅以录音机、VCD等视听手 段,丰富学生在视听方面的知识的积累,对一些核心知识点,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讲座,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完成课外论文等 二、本文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学习《艺术概论》的重要意义目的与方法。了解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学习目的与方法  2、艺术的起源(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表现说) 3、艺术的发展(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学要求:     详细讲述艺术概论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艺术起源中的几种主要学说以及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艺术 发展的不平衡性。 考核要求:   课堂提问:要求学生熟悉艺术概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的对象、方法。明确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意义。掌握艺 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以及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要点: . 艺术是精神生产 . 艺术的特征(形象性特征、情感性特征、审美性特征、创造性特征)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 艺术的本质(模仿说、理念说、表现说、形式说) . 艺术是精神生产 . 艺术的特征(形象性特征、情感性特征、审美性特征、创造性特征) 教学要求: 系统讲授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与审美有关的精神生产这一命题,联系实例阐述艺术的特征。 考核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艺术是与审美有关的精神生产,掌握艺术的特征。第三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教学要点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艺术与经济、宗教、科学、道德的关系。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人类文化中的艺术2、艺术与经济3、艺术与宗教3、艺术与科学4、艺术与道德教学要求通过联系实际的文化现象,讲述艺术在文化中的地位以及艺术与宗教、科学、经济、道德的关系。考核要求理解艺术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熟知艺术与经济、宗教、科学、道德的关系。经济、科学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第四章艺术的功用教学要点详细讲述艺术的主要功用和艺术功用的特点,重点讲述艺术教育在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艺术的主要功用2、艺术功用的特点3、艺术教育考核要求熟知艺术的主要功用,理解掌握艺术教育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第五章艺术创作教学要点主要讲述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艺术家的修养、艺术创作的过程及艺术创作的方法与流派、思潮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1、艺术创作的主体一一艺术家2、艺书创作过程3、艺术创作心理与方法4、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教学要求详细讲述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家应具备的修养;艺术创作过程的几个阶段;艺术创作的原则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考核要求课堂提问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书面作业熟练掌握艺术家应具备的素质、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创作的三个过程,熟知两种主要的艺术创作方法,形成艺术风格的主要原因。第六章艺术作品教学要点主要讲述如何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艺术作品的形式;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艺术作品的风格、格调与品位及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如何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2艺术作品的形式

要求学生掌握艺术是与审美有关的精神生产,掌握艺术的特征。                            第三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教学要点 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艺术与经济、宗教、科学、道德的关系。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人类文化中的艺术 2、艺术与经济 3、艺术与宗教 3、艺术与科学 4、艺术与道德 教学要求 通过联系实际的文化现象,讲述艺术在文化中的地位以及艺术与宗教、科学、经济、道德的关系。 考核要求 理解艺术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熟知艺术与经济、宗教、科学、道德的关系。经济、科学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 第四章 艺术的功用 教学要点 详细讲述艺术的主要功用和艺术功用的特点,重点讲述艺术教育在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艺术的主要功用 2、艺术功用的特点 3、艺术教育 考核要求 熟知艺术的主要功用,理解掌握艺术教育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第五章 艺术创作 教学要点 主要讲述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艺术家的修养、艺术创作的过程及艺术创作的方法与流派、思潮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1、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2、艺书创作过程 3、艺术创作心理与方法 4、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教学要求  详细讲述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家应具备的修养;艺术创作过程的几个阶段;艺术创作的原则及现实 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 考核要求 课堂提问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书面作业熟练掌握艺术家应具备的素质、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创作的 三个过程,熟知两种主要的艺术创作方法,形成艺术风格的主要原因。 第六章 艺术作品 教学要点 主要讲述如何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艺术作品的形式;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艺术作品的风格、格调与 品位及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如何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 2艺术作品的形式

3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4艺术作品的风格、格调与品位5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教学要求综合分析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体会不同风格、品位的艺术作品的艺术美。考核要求课堂提问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及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第七章艺术鉴赏教学要点主要讲述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艺术欣赏的性质、特征及过程:艺术审美教育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2、艺术欣赏的过程3、艺术审美教育教学要求详细讲述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境:艺术接受的内在过程及艺术审美教育所包括的内容与意义。考核要求课堂提问主要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有关艺术审美教育方面的论文。第八章艺术门类教学要点概述音乐、美术、舞蹈、文学、影视艺术的发展,详细讲述音乐、美术、舞蹈、文学、影视、戏剧艺术的种类和特点。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音乐的发展、种类及特点.美术的发展、种类及特点、舞蹈的发展、种类及特点.文学的发展、种类及特点:影视的发展、种类及特点.戏剧的发展、种类及特点教学要求通过接触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艺术门类的种类、特点。引导学生提高鉴赏和分析优秀艺术作品的能力。考核要求大量接触各类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断提高艺术鉴赏水平。能够对一部艺术作品提出自已的观赏见解。三、参考书目《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概论》郑锦扬高等教育出版社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指导性建议建议本课使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通过接触大量直观的音像资料,理解分析艺术作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五、课外学习(一)课外读书1、目标通过课外阅读,使学生从马克思主要文艺理论到中西方文艺理论方面获取知识,通过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基本原理。拓展知识,提高艺术素养。2、阅读书目1、《艺术概论》

3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4艺术作品的风格、格调与品位 5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教学要求  综合分析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体会不同风格、品位的 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考核要求 课堂提问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及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第七章 艺术鉴赏 教学要点 主要讲述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艺术欣赏的性质、特征及过程;艺术审美教育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 2、艺术欣赏的过程 3、艺术审美教育 教学要求  详细讲述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境;艺术接受的内在过程及艺术审美教育所包括的内容与意义。 考核要求 课堂提问主要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有关艺术审美教育方面的论文。 第八章 艺术门类 教学要点 概述音乐、美术、舞蹈、文学、影视艺术的发展,详细讲述音乐、美术、舞蹈、文学、影视、戏剧艺术的种类和 特点。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 音乐的发展、种类及特点 . 美术的发展、种类及特点 . 舞蹈的发展、种类及特点 . 文学的发展、种类及特点 . 影视的发展、种类及特点 . 戏剧的发展、种类及特点 教学要求  通过接触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艺术门类的种类、特点。引导学生提高鉴赏和分析优秀艺术作品的能 力。 考核要求 大量接触各类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断提高艺术鉴赏水平。能够对一部艺术作品提出自己的观赏见解。 三、参考书目 《艺术概论》    王宏建    文化艺术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概论》    郑锦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指导性建议 建议本课使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通过接触大量直观的音像资料,理解分析艺术作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五、课外学习 (一)课外读书 1、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使学生从马克思主要文艺理论到中西方文艺理论方面获取知识,通过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 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基本原理。拓展知 识,提高艺术素养。 2、阅读书目 1、《艺术概论》

2、《审美谈》3、学习要求1、了解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及艺术的审美教育。2、通过阅读,了解审美过程,艺术审美的方法,要求等。4、时间安排利用课余时间阅读5、评价方式学生写出读书笔记与心得,教师评分,此成绩作为平时成绩。(二)课外讨论1、目标进一步加强对一切艺术现象的认识和了解掌握艺术发展和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加强学生对诸多艺术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2、讨论内容1、艺术审美教育在提高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2、结合之间所学知识试论艺术美。3、讨论要求确认树立怎样的艺术审美观,艺术审美教育有怎样的工效,它在人才素质的提高有什么样的意义。艺术美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4、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分组讨论5、评价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小组选出优秀代表进行读后感想演讲比赛。优胜者在班级内给予奖励。(三)实践活动1、目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遵循艺术发展规律,以审美教育为前提,以情感教育为重点,培养和水利学生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2、实践内容欣赏分析音乐、美术、戏剧、影视、文学、摄影等艺术作品。3、实践要求具体分析几部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它的艺术价值及社会意义。4、时间安排第7周5、评价方式学生以演讲的方式介绍自已准备的艺术作品。教师口头点评。(四)课外作业1、目标扩展和延伸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审美谈》 3、学习要求 1、了解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及艺术的审美教育。 2、通过阅读,了解审美过程,艺术审美的方法,要求等。 4、时间安排 利用课余时间阅读 5、评价方式  学生写出读书笔记与心得,教师评分,此成绩作为平时成绩。 (二)课外讨论 1、目标 进一步加强对一切艺术现象的认识和了解掌握艺术发展和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观, 加强学生对诸多艺术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2、讨论内容 1、艺术审美教育在提高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 2、结合之间所学知识试论艺术美。 3、讨论要求 确认树立怎样的艺术审美观,艺术审美教育有怎样的工效,它在人才素质的提高有什么样的意义。艺术美具体体现 在那些方面。 4、时间安排 课余时间分组讨论 5、评价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小组选出优秀代表进行读后感想演讲比赛。优胜者在班级内给予奖励。 (三)实践活动 1、目标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遵循艺术发展规律,以审美教育为前提,以情感教育为重点,培养和水利学生正确的艺术观、 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实践内容   欣赏分析音乐、美术、戏剧、影视、文学、摄影等艺术作品。 3、实践要求  具体分析几部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它的艺术价值及社会意义。 4、时间安排 第7周 5、评价方式 学生以演讲的方式介绍自己准备的艺术作品。教师口头点评。 (四)课外作业 1、目标  扩展和延伸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业内容听不同风格,体裁的音乐作品,观看优秀的美术作品、舞蹈作品、影视作品和戏剧作品3、作业要求写出通过听、看后对作品的认识和分析的书面作业。要求对作品的作者,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作品的艺术美、艺术价值及作品的审美教育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4、时间安排第8周、13周5、评价方式根据书面作业给出成绩,占本课程成绩的20%

2、作业内容   听不同风格,体裁的音乐作品,观看优秀的美术作品、舞蹈作品、影视作品和戏剧作品 3、作业要求  写出通过听、看后对作品的认识和分析的书面作业。要求对作品的作者,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作品 的艺术美、艺术价值及作品的审美教育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4、时间安排  第8周、13周 5、评价方式  根据书面作业给出成绩,占本课程成绩的20%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