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素描I一、说明(一)课程性质《素描》是美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又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而存在。通过素描教学,为学生学习各类美术专业课、创作课以及将来从事美术教学和美术创作研究打好基础(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素描技法,提高素描静物、素描石膏像的表现水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写生能力、创作能力及艺术处理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三)教学内容学习掌握静物素描、石膏像表现技法、表现程序及要领,掌握其构图法则,学会用明暗塑造形象,把握明暗色调的整体关系及质感、空间感的表现,了解现代素描技法等问题。(四)教学时数总课时为84学时。(五)教学方式1.素描教学应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指导,运用对立统一法则观察、认识对象、研究和表现对象。2.教材编排、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应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3.坚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独特的艺术感受,引导学生研究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4.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的掌握,运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式,引导学生研究把握形体、结构、空间、体积、色调、质量感等的表现,有感受地表达出模特儿的形神关系。5.课堂作业以写生训练为主,速写、默写相结合,以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和想象创造能力。6.利用各类资料和电化教学手段,观摩和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素描作品,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7.在使学生打好素描基础的前提下,充许尝试制作个性化的素描作品。以课堂写生为主,辅以速写、默写和临摹等。二、本文第一章素描静物写生
素描Ⅰ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素描》是美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又 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而存在。通过素描教学,为学生学习各类美术专业课、创作课以及将来 从事美术教学和美术创作研究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素描技法,提高素描静物、素 描石膏像的表现水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写生能力、创作能力及艺术处理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 学习掌握静物素描、石膏像表现技法、表现程序及要领,掌握其构图法则,学会用明暗塑造形 象,把握明暗色调的整体关系及质感、空间感的表现,了解现代素描技法等问题。 (四)教学时数 总课时为84学时。 (五)教学方式 1.素描教学应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指导,运用对立统一法则观察、认识对象、研究和表 现对象。 2.教材编排、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应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 则。 3.坚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独特的艺术感 受,引导学生研究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4.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的掌握,运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式,引导学生研 究把握形体、结构、空间、体积、色调、质量感等的表现,有感受地表达出模特儿的形神关系。 5.课堂作业以写生训练为主,速写、默写相结合,以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和想象 创造能力。 6.利用各类资料和电化教学手段,观摩和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素描作品,拓展学生的艺术视 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7.在使学生打好素描基础的前提下,允许尝试制作个性化的素描作品。以课堂写生为主,辅以 速写、默写和临摹等。 二、本文 第一章 素描静物写生

教学要点:1.静物写生的目的和方法步骤。2.静物结构与组合,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和原理。3.线条及明暗调子的处理方法。4.静物的体积感、色彩感、质感和空间感的表现方法。教学时数:4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构图与造型、明暗与层次(14学时)第二节质感、量感、体积感的表现及空间感的处理(14学时)第三节局部与整体(1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素描静物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正确处理主体与背景关系,把握各部分明暗色调关系,提高对画面整体色调关系的处理与把握的能力。考核要求:除课堂作业外,安排课外写生作业2幅。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第二章石膏像写生教学要点:1.掌握头像写生的方法和步骤。2.注意比例透视、动态、结构关系。3.表现出大的体积感和空间感。4.表现出形象、神态、石膏质感。教学时数:4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石膏头像写生的程序和步骤(14学时)第二节石膏胸像写生的方法和技巧(14学时)第三节石膏像体积感和空间感以及所表现的形象、神态、石膏质感(14学时)教学要求:把握动态、比例与结构,正确处理画面色调关系,懂得客观分析与主观处理
教学要点: 1.静物写生的目的和方法步骤。 2.静物结构与组合,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3.线条及明暗调子的处理方法。 4.静物的体积感、色彩感、质感和空间感的表现方法。 教学时数: 4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构图与造型、明暗与层次 (14学时) 第二节质感、量感、体积感的表现及空间感的处理(14学时) 第三节局部与整体(14学时) 教学要求: 理解素描静物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正确处理主体与背景关系,把握各部分明暗色调关系,提高 对画面整体色调关系的处理与把握的能力。 考核要求: 除课堂作业外,安排课外写生作业2幅。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第二章 石膏像写生 教学要点: 1.掌握头像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2.注意比例透视、动态、结构关系。 3.表现出大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4.表现出形象、神态、石膏质感。 教学时数: 4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石膏头像写生的程序和步骤 (14学时) 第二节石膏胸像写生的方法和技巧 (14学时) 第三节 石膏像体积感和空间感以及所表现的形象、神态、石膏质感(14学时) 教学要求: 把握动态、比例与结构,正确处理画面色调关系,懂得客观分析与主观处理

考核要求:除课堂作业外,安排课外写生作业2幅。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三、参考书目1.颜铁良,《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常规教具:教师范作、挂图、中外优秀作品等。五、课外延伸(一)课外读书1.目标通过对课外书籍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巩固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2.阅读书目《素描》、《素描教程》、《素描技法理论》、《速写技法》。3.学习要求读完2本,必须做到精读、通读。带着问题去读,要有深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要求必须写出读书心得。4.时间安排课余时间自主安排。5.评价方式通过课堂提问和在实际绘画中的运用来评价。(二)课外讨论1.目标深化认识,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解惑疑难。2.讨论内容讨论绘画技法,学习方法。3.讨论要求每人必须提出一个问题,同时解答提出的问题。4.时间安排每次讨论45分钟。5.评价方式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归纳、总结
考核要求: 除课堂作业外,安排课外写生作业2幅。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三、参考书目 1.颜铁良,《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 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常规教具:教师范作、挂图、中外优秀作品等。 五、课外延伸 (一)课外读书 1.目标 通过对课外书籍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巩固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 2.阅读书目 《素描》、《素描教程》、《素描技法理论》、《速写技法》。 3.学习要求 读完2本,必须做到精读、通读。带着问题去读,要有深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要求必须写出 读书心得。 4.时间安排 课余时间自主安排。 5.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提问和在实际绘画中的运用来评价。 (二)课外讨论 1.目标 深化认识,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解惑疑难。 2.讨论内容 讨论绘画技法,学习方法。 3.讨论要求 每人必须提出一个问题,同时解答提出的问题。 4.时间安排 每次讨论45分钟。 5.评价方式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归纳、总结

(三)实践活动1.目标通过对本课有关知识的讨论,深刻理解讨论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加强记忆。2.实践内容素描画风格的品评与赏析、课外写生训练等。3.实践要求通过临墓写生,使学生掌握素描的造型方法及表现技法,使理论与实践、感性和理性得到较好的结合。4.时间安排由授课老师自主安排。5.评价方式由授课老师点评学生作品,提出不足,肯定优点,增强学生对素描绘画的兴趣和信心。(四)课外作业1.目标巩固所学内容,补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2.作业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每周一张写生作业。3.作业要求写生作业要注意构图、色调及其完整性。4.时间安排在授课时段,课外时间。5.评价方式由授课老师负责检查及点评学生作品,通过老师讲评,学生互评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并提出解决办法
(三)实践活动 1.目标 通过对本课有关知识的讨论,深刻理解讨论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加强记忆。 2.实践内容 素描画风格的品评与赏析、课外写生训练等。 3.实践要求 通过临摹写生,使学生掌握素描的造型方法及表现技法,使理论与实践、感性和理性得到较好的 结合。 4.时间安排 由授课老师自主安排。 5.评价方式 由授课老师点评学生作品,提出不足,肯定优点,增强学生对素描绘画的兴趣和信心。 (四)课外作业 1.目标 巩固所学内容,补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 2.作业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每周一张写生作业。 3.作业要求 写生作业要注意构图、色调及其完整性。 4.时间安排 在授课时段,课外时间。 5.评价方式 由授课老师负责检查及点评学生作品,通过老师讲评,学生互评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并提出解决 办法

素描Ⅱ一、说明(一)课程性质《素描》是美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又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而存在。通过素描教学,为学生学习各类美术专业课、创作课以及将来从事美术教学和美术创作研究打好基础。(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素描技法,提高速写人物、场景的表现水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写生能力、创作能力及艺术处理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三)教学内容学习掌握速写人物、场景表现技法、表现程序及要领,掌握其构图法则,形体结构、比例、动态、场景人物整体关系、在写生中提高学生对速写的理解和能力。(四)教学时数42学时(五)教学方式1.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注重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作用。2.培养学生整体、全面、客观的观察能力。3.在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指导下,使学生在绘画实践中对形体结构、比例、动态、场景人物整体关系具有控制和把握的能力。4.以技法讲授为前导,以绘画训练为根本,以个别辅导为内容;以长期作业为主,短期作业为辅,长短期作业结合,课内外作业结合。二、本文速写人物、场景教学要点:基本掌握人物比例、结构和写生的步骤方法;懂得人物动态的变化规律,能在较短时间内把握人物动态和基本的比例关系:尝试运用不同技法表现人物的结构、动态、衣纹关系,并力求能较好地体现作者的感受,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教学时数:
素描Ⅱ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素描》是美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又 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而存在。通过素描教学,为学生学习各类美术专业课、创作课以及将来 从事美术教学和美术创作研究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素描技法,提高速写人 物、场景的表现水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写生能力、创作能力及艺术处理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 学习掌握速写人物、场景表现技法、表现程序及要领,掌握其构图法则,形体结构、比例、动 态、场景人物整体关系、在写生中提高学生对速写的理解和能力。 (四)教学时数 42学时 (五)教学方式 1.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注重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作用。 2.培养学生整体、全面、客观的观察能力。 3.在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指导下,使学生在绘画实践中对形体结构、比例、动态、场景人物 整体关系具有控制和把握的能力。 4.以技法讲授为前导,以绘画训练为根本,以个别辅导为内容;以长期作业为主,短期作业为 辅,长短期作业结合,课内外作业结合。 二、本文 速写人物、场景 教学要点: 基本掌握人物比例、结构和写生的步骤方法;懂得人物动态的变化规律,能在较短时间内把握人物 动态和基本的比例关系;尝试运用不同技法表现人物的结构、动态、衣纹关系,并力求能较好地体 现作者的感受,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教学时数:

4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结构特点、比例关系以及人物速写的一般步骤方法(14学时)第二章人物速写的内部结构与外部表现形式的关系(14学时)第三章场景速写的特点及其方法步骤写生(14学时)教学要求:把握形、神关系,捕捉形象特点。考核要求:除课堂作业外,安排课外写生作业2幅。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三、参考书目1.颜铁良,《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常规教具:教师范作、挂图、中外优秀作品等。五、课外延伸(一)课外读书1.目标通过对课外书籍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巩固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2.阅读书目《素描》、《素描教程》、《素描技法理论》、《速写技法》。3.学习要求读完2本,必须做到精读、通读。带着问题去读,要有深度,有自已的独到见解。并要求必须写出读书心得。4.时间安排课余时间自主安排。5.评价方式通过课堂提问和在实际绘画中的运用来评价。(二)课外讨论1.目标深化认识,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解惑疑难。2.讨论内容
4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结构特点、比例关系以及人物速写的一般步骤方法 (14学时) 第二章人物速写的内部结构与外部表现形式的关系 (14学时) 第三章场景速写的特点及其方法步骤写生 (14学时) 教学要求: 把握形、神关系,捕捉形象特点。 考核要求: 除课堂作业外,安排课外写生作业2幅。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三、参考书目 1.颜铁良,《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 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常规教具:教师范作、挂图、中外优秀作品等。 五、课外延伸 (一) 课外读书 1.目标 通过对课外书籍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巩固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 2.阅读书目 《素描》、《素描教程》、《素描技法理论》、《速写技法》。 3.学习要求 读完2本,必须做到精读、通读。带着问题去读,要有深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要求必须写出 读书心得。 4.时间安排 课余时间自主安排。 5.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提问和在实际绘画中的运用来评价。 (二)课外讨论 1.目标 深化认识,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解惑疑难。 2.讨论内容

讨论绘画技法,学习方法。3.讨论要求每人必须提出一个问题,同时解答提出的问题。4.时间安排每次讨论45分钟。5.评价方式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归纳、总结。(三)实践活动1.目标通过对本课有关知识的讨论,深刻理解讨论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加强记忆。2.实践内容素描画风格的品评与赏析、课外写生训练等。3.实践要求通过写生,使学生掌握素描的造型方法及表现技法,使理论与实践、感性和理性得到较好的结合。4.时间安排由授课老师自主安排。5.评价方式由授课老师点评学生作品,提出不足,肯定优点,增强学生对素描绘画的兴趣和信心。(四)课外作业1.目标巩固所学内容,补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2.作业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每周一张写生作业。3.作业要求写生作业要注意构图、结构及其完整性。4.时间安排在授课时段,课外时间。5.评价方式
讨论绘画技法,学习方法。 3.讨论要求 每人必须提出一个问题,同时解答提出的问题。 4.时间安排 每次讨论45分钟。 5.评价方式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归纳、总结。 (三)实践活动 1.目标 通过对本课有关知识的讨论,深刻理解讨论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加强记忆。 2.实践内容 素描画风格的品评与赏析、课外写生训练等。 3.实践要求 通过写生,使学生掌握素描的造型方法及表现技法,使理论与实践、感性和理性得到较好的结 合。 4.时间安排 由授课老师自主安排。 5.评价方式 由授课老师点评学生作品,提出不足,肯定优点,增强学生对素描绘画的兴趣和信心。 (四)课外作业 1.目标 巩固所学内容,补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 2.作业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每周一张写生作业。 3.作业要求 写生作业要注意构图、结构及其完整性。 4.时间安排 在授课时段,课外时间。 5.评价方式

由授课老师负责检查及点评学生作品,通过老师讲评,学生互评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并提出解决办法。素描 川一、说明(一)课程性质《素描》是美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又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而存在。通过素描教学,为学生学习各类美术专业课、创作课以及将来从事美术教学和美术创作研究打好基础。(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素描技法,提高素描人物的表现水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写生能力、创作能力及艺术处理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三)教学内容学习掌握素描人物表现技法、表现程序及要领,掌握其构图法则,学会用明暗塑造形象,把握明暗色调的整体关系及质感、空间感的表现,了解现代素描技法等问题。(四)教学时数84学时(五)教学方式1.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注重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作用。2.培养学生整体、全面、客观的观察能力。3.在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指导下,使学生在绘画实践中对形体结构、空间、透视、整体气氛具有控制和把握的能力。4.以技法讲授为前导,以绘画训练为根本,以个别辅导为内容;以长期作业为主,短期作业为辅,长短期作业结合,课内外作业结合。二、本文素描人物教学要点:
由授课老师负责检查及点评学生作品,通过老师讲评,学生互评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并提出解决 办法。 素描 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素描》是美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又 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而存在。通过素描教学,为学生学习各类美术专业课、创作课以及将来 从事美术教学和美术创作研究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素描技法,提高素描人物的表 现水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写生能力、创作能力及艺术处理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 学习掌握素描人物表现技法、表现程序及要领,掌握其构图法则,学会用明暗塑造形象,把握明 暗色调的整体关系及质感、空间感的表现,了解现代素描技法等问题。 (四)教学时数 84学时 (五)教学方式 1.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注重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作用。 2.培养学生整体、全面、客观的观察能力。 3.在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指导下,使学生在绘画实践中对形体结构、空间、透视、整体气氛 具有控制和把握的能力。 4.以技法讲授为前导,以绘画训练为根本,以个别辅导为内容;以长期作业为主,短期作业为 辅,长短期作业结合,课内外作业结合。 二、本文 素描人物 教学要点:

1.熟悉人体解剖结构,掌握人像比例与特征。2.掌握人像写生的方法步骤,把握形象特征,注意头、颈、胸的关系3.运用明暗表现人物的黑、白、灰层次。4.掌握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物头像的表现技巧。5.人物全身素描写生。教学时数:8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形体结构及形象特征的基本表现方法。(14学时)第二节画面线条组织与明暗表现。(14学时)第三节画面构图与人物动态的刻画。(14学时)第四节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14学时)第五节注意所表现对象的衣播、纹理的走向,及质感。(14学时)第六节把握人像的整体色调关系。(14学时)教学要求:把握形、神关系,捕捉形象特点。考核要求:除课堂作业外,安排课外写生作业2幅。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三、参考书目1.颜铁良,《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常规教具:教师范作、挂图、中外优秀作品等。多媒体教具:幻灯片等。五、课外延伸(一)课外读书1.目标通过对课外书籍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巩固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2.阅读书目《素描》、《素描教程》、《素描技法理论》。3.学习要求
1.熟悉人体解剖结构,掌握人像比例与特征。 2.掌握人像写生的方法步骤,把握形象特征,注意头、颈、胸的关系。 3.运用明暗表现人物的黑、白、灰层次。 4.掌握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物头像的表现技巧。 5.人物全身素描写生。 教学时数: 8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形体结构及形象特征的基本表现方法。(14学时) 第二节画面线条组织与明暗表现。(14学时) 第三节画面构图与人物动态的刻画。(14学时) 第四节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14学时) 第五节注意所表现对象的衣摺、纹理的走向,及质感。(14学时) 第六节把握人像的整体色调关系。(14学时) 教学要求: 把握形、神关系,捕捉形象特点。 考核要求: 除课堂作业外,安排课外写生作业2幅。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三、参考书目 1.颜铁良,《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 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常规教具:教师范作、挂图、中外优秀作品等。 多媒体教具:幻灯片等。 五、课外延伸 (一) 课外读书 1.目标 通过对课外书籍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巩固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 2.阅读书目 《素描》、《素描教程》、《素描技法理论》。 3.学习要求

读完2本,必须做到精读、通读。带着问题去读,要有深度,有自已的独到见解。并要求必须写出读书心得。4.时间安排课余时间自主安排。5.评价方式通过课堂提问和在实际绘画中的运用来评价。(二)课外讨论1.目标深化认识,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解惑疑难。2.讨论内容讨论绘画技法,学习方法。3.讨论要求每人必须提出一个问题,同时解答提出的问题。4.时间安排每次讨论45分钟。5.评价方式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归纳、总结。(三)实践活动1.目标通过对本课有关知识的讨论,深刻理解讨论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加强记忆。2.实践内容素描画风格的品评与赏析、课外写生训练等。3.实践要求通过写生,使学生掌握素描的造型方法及表现技法,使理论与实践、感性和理性得到较好的结合。4.时间安排由授课老师自主安排。5.评价方式由授课老师点评学生作品,提出不足,肯定优点,增强学生对素描绘画的兴趣和信心。(四)课外作业
读完2本,必须做到精读、通读。带着问题去读,要有深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要求必须写出 读书心得。 4.时间安排 课余时间自主安排。 5.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提问和在实际绘画中的运用来评价。 (二)课外讨论 1.目标 深化认识,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解惑疑难。 2.讨论内容 讨论绘画技法,学习方法。 3.讨论要求 每人必须提出一个问题,同时解答提出的问题。 4.时间安排 每次讨论45分钟。 5.评价方式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归纳、总结。 (三)实践活动 1.目标 通过对本课有关知识的讨论,深刻理解讨论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加强记忆。 2.实践内容 素描画风格的品评与赏析、课外写生训练等。 3.实践要求 通过写生,使学生掌握素描的造型方法及表现技法,使理论与实践、感性和理性得到较好的结 合。 4.时间安排 由授课老师自主安排。 5.评价方式 由授课老师点评学生作品,提出不足,肯定优点,增强学生对素描绘画的兴趣和信心。 (四)课外作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儿童画》课程教学大纲.pdf
- 《场景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共八讲).ppt
- 《场景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共八章).pdf
- 《图形设计研究》课程教学大纲(摄影教学大纲).docx
- 《陶瓷造型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共八章,陶瓷产品造型设计).ppt
- 《素描人体》课程教学大纲 Oil Painting of Figure(Creation).doc
- 《中国美术史》课程参考资料:《中國繪畫三千年》书籍PDF电子版(繁体中文版).pdf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罗宾别墅分析及大师模型展示.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室内设计案例精读分析.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萨伏伊别墅分析.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平面案例.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案例张永和_山语间别墅分析.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案例王澍部分作品评价.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电影室内设计案例.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室内设计的流程与制图.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新中式解析报告.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室内设计施工工艺.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欧式古典风格.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风格速查地中海.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室内设计史(外国部分).ppt
- 《素描》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素描人像.pdf
- 《工笔画》课程教学大纲(国画).pdf
- 《工笔画》课程授课教案(工笔花鸟画、工笔人物画).pdf
-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
-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pdf
- 《素描》课程授课教案.pdf
- 《造型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设计素描).doc
- 《装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总体方案).doc
- 《装饰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单元 装饰造型.doc
- 《装饰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单元 装饰形式.doc
- 《装饰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单元 装饰构图.doc
- 《装饰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单元 装饰色彩.doc
- 《装饰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概述——关于装饰艺术.ppt
- 《装饰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单元 造型设计(装饰造型之美).ppt
- 《装饰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单元 装饰形式之美.ppt
- 《装饰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单元 装饰构图之美.ppt
- 《装饰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单元 装饰色彩之美.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