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课程教学大纲(国画)

国画I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工笔花鸟》是美术教育专业主要选修课之一。(二)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的教学,了解工笔画的发展概况及其艺术成就,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并具有初步的创作能力。(三)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中国画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四)教学时数84学时(五)教学方式1.注意传统文化与时代感的探索。2.有目的地选择历代代表性作品为范本,使学生系统、重点的学习中国画山水、花鸟、人物的基本技法。3.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组织教学内容:临摹、默写、写生与创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4.在加强基础技法教法的同时,应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5.课堂教学应以教师讲授示范、赏析历代名作、学生临墓范本及写生为主。6.在教学中注意进行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和美育的教育。二、本文工笔花鸟教学要点:该课程第一阶段以讲授技法、临摹为主,赏析历代名画为辅。第二阶段以写生为主。1.花鸟画的各种构图、章法、以及用笔用墨的一般规律,并基本掌握所临墓作品的传统技法。2.通过近代及现代花鸟画的临摹,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构图、章法以及用笔用墨的一般方法。3.在写生过程中充分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法。教学时数:8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花鸟画的历史发展演变概况及其代表画家的成就。(2学时)
国画Ⅰ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工笔花鸟》是美术教育专业主要选修课之一。 (二)教学目的 通过中国画的教学,了解工笔画的发展概况及其艺术成就,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并具 有初步的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主要学习中国画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四)教学时数 84学时 (五)教学方式 1.注意传统文化与时代感的探索。 2.有目的地选择历代代表性作品为范本,使学生系统、重点的学习中国画山水、花鸟、人物的 基本技法。 3.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组织教学内容:临摹、默写、写生与创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在加强基础技法教法的同时,应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 5.课堂教学应以教师讲授示范、赏析历代名作、学生临摹范本及写生为主。 6.在教学中注意进行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和美育的教育。 二、本文 工笔花鸟 教学要点: 该课程第一阶段以讲授技法、临摹为主,赏析历代名画为辅。第二阶段以写生为主。 1.花鸟画的各种构图、章法、以及用笔用墨的一般规律,并基本掌握所临摹作品的传统技法。 2.通过近代及现代花鸟画的临摹,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构图、章法以及用笔用墨的一般方 法。 3.在写生过程中充分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法。 教学时数: 8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花鸟画的历史发展演变概况及其代表画家的成就。(2学时)

第二节在临墓的基础上掌握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和基本技法。(12学时)(1)工笔花鸟画用色、用墨、染。(2)意境。第三节、工笔花鸟的白描技法。(20学时)(1)用笔的动作和要求。(2)白描勾勒的先后顺序。(3)白描的墨色及用笔要求。(4)白描的整体要求。第四节、工笔花鸟的着染技法。(22学时)(1)介绍几种常见染法。(2)介绍几种常见花卉颜色的染法。第五节、鸟虫的绘画技法。(14学时)(1)鸟类。(2)蝴蝶。(3)蜻蜓。(4)蜜蜂。第六节、写生与创作。(14学时)(1)写生。(2)创作。(3)创作的点滴体会。考核要求:绘画:传统工笔花鸟。三、参考书目1.中央美院国画系编著,《中国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2.金纳编著,《工笔花鸟画技法》,西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常规教具:1.宣纸、毛笔、墨等。2.挂图与范作。五、课外学习(一)课外读书1.目标
第二节 在临摹的基础上掌握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和基本技法。(12学时) (1)工笔花鸟画用色、用墨、渲染。 (2)意境。 第三节、工笔花鸟的白描技法。(20学时) (1)用笔的动作和要求。 (2)白描勾勒的先后顺序。 (3)白描的墨色及用笔要求。 (4)白描的整体要求。 第四节、工笔花鸟的着染技法。(22学时) (1)介绍几种常见染法。 (2)介绍几种常见花卉颜色的染法。 第五节、鸟虫的绘画技法。(14学时) (1)鸟类。 (2)蝴蝶。 (3)蜻蜓。 (4)蜜蜂。 第六节、写生与创作。(14学时) (1)写生。 (2)创作。 (3)创作的点滴体会。 考核要求: 绘画:传统工笔花鸟。 三、参考书目 1.中央美院国画系编著,《中国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 2.金纳编著,《工笔花鸟画技法》,西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常规教具:1. 宣纸、毛笔、墨等。2. 挂图与范作。 五、课外学习 (一)课外读书 1.目标

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理论、领会基本技法。2.阅读书目《中国画全集》、《工笔花鸟画技法理论》3.学习要求深入领会书本知识,进行必要的读书摘抄。4.时间安排由教师具体安排5.评价方式教师检查,将读书情况按照10%计入平时成绩。(二)课外讨论1.目标深化认识,加强交流,取长补短。2.讨论内容讨论历代名人名作绘画技法。3.讨论要求教师设计几个讨论主题,同时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4.时间安排每两周一次课外讨论。5.评价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评。(三)实践活动1.目标强化所学内容,训练知识综合运用能力。2.实践内容写生花卉、鸟、虫等。3.实践要求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将写生稿变为成品。4.时间安排在该学期授课时间段,学生进行课外自主训练。5.评价方式
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理论、领会基本技法。 2.阅读书目 《中国画全集》、《工笔花鸟画技法理论》 3.学习要求 深入领会书本知识,进行必要的读书摘抄。 4.时间安排 由教师具体安排 5.评价方式 教师检查,将读书情况按照10%计入平时成绩。 (二)课外讨论 1.目标 深化认识,加强交流,取长补短。 2.讨论内容 讨论历代名人名作绘画技法。 3.讨论要求 教师设计几个讨论主题,同时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4.时间安排 每两周一次课外讨论。 5.评价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自评。 (三)实践活动 1.目标 强化所学内容,训练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实践内容 写生花卉、鸟、虫等。 3.实践要求 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将写生稿变为成品。 4.时间安排 在该学期授课时间段,学生进行课外自主训练。 5.评价方式

作为平时成绩计入10%(四)课外作业1.目标巩固所学内容,进行技能提高训练。2.作业内容每人每周一幅写生作业。3.作业要求写生作业要注意构图、笔墨及其完整性。4.时间安排每周课后。5.评价方式教师批阅点评,并根据质量计入10%的平时成绩。国画V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工笔人物画》是美术教育专业主要选修课之一,属中国画技法研究课内容之一。(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及其艺术成就,掌握工笔人物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正确认识和理解工笔人物画的优秀传统,掌握工笔造型规律、特点以及表现技法;具一定的创作能力,能胜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三)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中国画工笔人物画的基本技法。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写生为主,56学时:临摹为辅,42学时;(四)教学时数总时数为98学时。(五)教学方式
作为平时成绩计入10% (四)课外作业 1.目标 巩固所学内容,进行技能提高训练。 2.作业内容 每人每周一幅写生作业。 3.作业要求 写生作业要注意构图、笔墨及其完整性。 4.时间安排 每周课后。 5.评价方式 教师批阅点评,并根据质量计入10%的平时成绩。 国画Ⅳ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工笔人物画》是美术教育专业主要选修课之一,属中国画技法研究课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及其艺术成就,掌握工笔 人物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正确认识和理解工笔人物画的优秀传统,掌握工笔造型规律、特点 以及表现技法;具一定的创作能力,能胜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 (三)教学内容 主要学习中国画工笔人物画的基本技法。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写生为主,56学时;临摹为辅,42学 时; (四)教学时数 总时数为98学时。 (五)教学方式

1.教学采取讲授、示范、临墓、写生、创作练习和作品欣赏等多种形式进行。其中以临墓、写生练习为主。技法教学要充分发挥”直观”作用,注意基础技法训练与创作的有机结合及传统文化与时代感的探索。2.有目的地选择历代代表性作品为范本,使学生系统、重点的学习工笔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在基础技能训练中,要注意加强造型能力培养,注意在用线造型、笔墨技法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和想象能力。3本着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临墓、写生与创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4.在加强基础技法教法的同时,应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二、本文第一章讲授与临摹教学要点:通过对工笔人物画的学习,了解与掌握工笔人物画的造型、用线、设色等基本技法与要领。1.通过讲授,结合经典作品的赏析,了解并认识工笔人物画的规律特点、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并了解、熟悉工具材料的种类和性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2.通过临摹,学习研究古今优秀作品的个性语言特点,以及对空间布局、造型勾勒、渣染等技法的准确运用,为下一步写生做准备。教学时数:4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物线描临摹。了解造型规律、掌握各种线条特点和勾线技法,运用不同的线条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学会各种线描的笔法运用。学习头部造型方法及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其中包括头发、五官的线条造型和分染、罩染等技法。初步掌握工笔人物画头部的线条表现技法。第二节古代工笔人物画临墓。学习、掌握传统工笔人物画技法、步骤等各种表现形式。要求以唐代工笔人物画为主要临墓范本。第三节现代工笔人物画临墓。学习现代工笔人物画的画法。主要了解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审美观和表现技法,加强画面效果,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的结合起来。考核要求:临摹传统工笔人物画2-3幅
1.教学采取讲授、示范、临摹、写生、创作练习和作品欣赏等多种形式进行。其中以临摹、写 生练习为主。技法教学要充分发挥"直观"作用,注意基础技法训练与创作的有机结合及传统文化与 时代感的探索。 2.有目的地选择历代代表性作品为范本,使学生系统、重点的学习工笔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在 基础技能训练中,要注意加强造型能力培养,注意在用线造型、笔墨技法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的 综合表现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本着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临摹、写生与创作有机地结 合在一起。 4.在加强基础技法教法的同时,应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 二、本文 第一章 讲授与临摹 教学要点: 通过对工笔人物画的学习,了解与掌握工笔人物画的造型、用线、设色等基本技法与要领。 1.通过讲授,结合经典作品的赏析,了解并认识工笔人物画的规律特点、表现形式和表现手 法,并了解、熟悉工具材料的种类和性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2.通过临摹,学习研究古今优秀作品的个性语言特点,以及对空间布局、造型勾勒、渲染等技 法的准确运用,为下一步写生做准备。 教学时数: 4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物线描临摹。 了解造型规律、掌握各种线条特点和勾线技法,运用不同的线条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学会各种 线描的笔法运用。学习头部造型方法及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其中包括头发、五官的线条造型和 分染、罩染等技法。初步掌握工笔人物画头部的线条表现技法。 第二节 古代工笔人物画临摹。 学习、掌握传统工笔人物画技法、步骤等各种表现形式。要求以唐代工笔人物画为主要临摹范 本。 第三节 现代工笔人物画临摹。 学习现代工笔人物画的画法。主要了解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审美观和表现技法,加强画面效果,将 传统与现代有机的结合起来。 考核要求: 临摹传统工笔人物画2-3幅

第二章人物写生教学要点:通过写生训练研究工笔人物画的造型规律、空间规律、笔墨规律和表现技法。同时,在写生实践过程中对诸如造型、空间、笔墨等绘画要素进行探索、实践和研究。并要求学生在感受客观对象的前提下主动进行个性语言的思考和实践,从而获得写生和创作的能力。教学时数:5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女青年着衣全身像写生(根据需要可配置适合道具)。要求在感受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对其基本比例、基本结构和基本动态进行协调处理;同时,选择确立线描的方式和特征,并进行笔墨勾勒和着色基本技法的正确应用。第二节男青年(或老人)着衣全身像写生(根据需要可设置适合道具,或者要求配景)。要求强调突出对象的个性特征,在综合概括的前提下探索线条特点,要求对色彩进行有意识、有意味的画面处理,并注重主体与景物的空间协调关系。第三节女青年(裙装或民族装)着衣全身像写生(根据需要可设置适合道具并配置)。加强实践力度,在把握客观对象基本关系的基础上,可进行适度的夸张、变形处理。要求实践并掌握线条的表现特点以及对不同工具材料的尝试,主动加强对各种表现手法的实验性研究和探索。考核要求:要求正确运用和把握外工笔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并对个性绘画语言和形式要有一定程度地探索和实践表现。三、参考书目1.《敦煌壁画》1—5卷,中国文物出版社,日本平凡社,1982年一1987年出版2.《永乐宫壁画全集》,天津美术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3.《陈洪绶作品集》,西冷印社,1990年10月出版。4.《何家英作品集》,福建美术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5.《安塞民间绘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一、常规教具:1.宣纸、毛笔、墨等。2.挂图与范作。二、多媒体教具:幻灯片、数据资料等。五、课外学习
第二章 人物写生 教学要点: 通过写生训练研究工笔人物画的造型规律、空间规律、笔墨规律和表现技法。同时,在写生实践 过程中对诸如造型、空间、笔墨等绘画要素进行探索、实践和研究。并要求学生在感受客观对象的 前提下主动进行个性语言的思考和实践,从而获得写生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时数: 5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女青年着衣全身像写生(根据需要可配置适合道具)。 要求在感受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对其基本比例、基本结构和基本动态进行协调处理;同时,选择 确立线描的方式和特征,并进行笔墨勾勒和着色基本技法的正确应用。 第二节 男青年(或老人)着衣全身像写生(根据需要可设置适合道具,或者要求配景)。 要求强调突出对象的个性特征,在综合概括的前提下探索线条特点,要求对色彩进行有意识、有 意味的画面处理,并注重主体与景物的空间协调关系。 第三节 女青年(裙装或民族装)着衣全身像写生(根据需要可设置适合道具并配置)。 加强实践力度,在把握客观对象基本关系的基础上,可进行适度的夸张、变形处理。要求实践并 掌握线条的表现特点以及对不同工具材料的尝试,主动加强对各种表现手法的实验性研究和探 索。 考核要求: 要求正确运用和把握外工笔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并对个性绘画语言和形式要有一定程度地探 索和实践表现。 三、参考书目 1.《敦煌壁画》1—5卷,中国文物出版社,日本平凡社,1982年—1987年出版 2.《永乐宫壁画全集》,天津美术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 3.《陈洪绶作品集》,西泠印社,1990年10月出版。 4.《何家英作品集》,福建美术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5.《安塞民间绘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 四、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一、常规教具:1. 宣纸、毛笔、墨等。2. 挂图与范作。 二、多媒体教具:幻灯片、数据资料等。 五、课外学习

(一)课外读书1.目标掌握工笔人物画的基本理论、领会基本技法。2.阅读书目《现代工笔人物画教程》邵鸿萍天津杨柳青出版社《工笔人物画教程》马岭河南美术出版社3.学习要求深入领会书本知识,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4.时间安排课外自修5.评价方式任课教师检查,将读书情况按照10%计入平时成绩。(二)课外讨论1.目标深化认识,加强交流,取长补短。2.讨论内容讨论历代名人名作绘画技法。3.讨论要求教师设计几个讨论主题,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4.时间安排每周课外时间。5.评价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评。(三)实践活动1.目标强化所学内容,训练知识综合运用能力。2.实践内容临摹或写生。3.实践要求以点带面,逐步扩展
(一)课外读书 1.目标 掌握工笔人物画的基本理论、领会基本技法。 2.阅读书目 《现代工笔人物画教程》 邵鸿萍 天津杨柳青出版社 《工笔人物画教程》 马岭 河南美术出版社 3.学习要求 深入领会书本知识,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 4.时间安排 课外自修 5.评价方式 任课教师检查,将读书情况按照10%计入平时成绩。 (二)课外讨论 1.目标 深化认识,加强交流,取长补短。 2.讨论内容 讨论历代名人名作绘画技法。 3.讨论要求 教师设计几个讨论主题,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时间安排 每周课外时间。 5.评价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自评。 (三)实践活动 1.目标 强化所学内容,训练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实践内容 临摹或写生。 3.实践要求 以点带面,逐步扩展

4.时间安排在该学期授课时间段,学生进行课外自主训练。5.评价方式作为平时成绩计入10%(四)课外作业1.目标巩固所学内容,进行技能提高训练。2.作业内容完成一幅工笔人物创作。3.作业要求作业要注意立意、构图、笔墨、色彩及其整体性4.时间安排每周课余时间进行。5.评价方式教师批阅点评,并根据质量计入10%的平时成绩
4.时间安排 在该学期授课时间段,学生进行课外自主训练。 5.评价方式 作为平时成绩计入10% (四)课外作业 1.目标 巩固所学内容,进行技能提高训练。 2.作业内容 完成一幅工笔人物创作。 3.作业要求 作业要注意立意、构图、笔墨、色彩及其整体性 4.时间安排 每周课余时间进行。 5.评价方式 教师批阅点评,并根据质量计入10%的平时成绩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素描》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素描人像.pdf
-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pdf
- 《儿童画》课程教学大纲.pdf
- 《场景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共八讲).ppt
- 《场景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共八章).pdf
- 《图形设计研究》课程教学大纲(摄影教学大纲).docx
- 《陶瓷造型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共八章,陶瓷产品造型设计).ppt
- 《素描人体》课程教学大纲 Oil Painting of Figure(Creation).doc
- 《中国美术史》课程参考资料:《中國繪畫三千年》书籍PDF电子版(繁体中文版).pdf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罗宾别墅分析及大师模型展示.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室内设计案例精读分析.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萨伏伊别墅分析.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平面案例.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案例张永和_山语间别墅分析.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案例王澍部分作品评价.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电影室内设计案例.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室内设计的流程与制图.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新中式解析报告.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室内设计施工工艺.ppt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欧式古典风格.ppt
- 《工笔画》课程授课教案(工笔花鸟画、工笔人物画).pdf
-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
-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pdf
- 《素描》课程授课教案.pdf
- 《造型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设计素描).doc
- 《装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总体方案).doc
- 《装饰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单元 装饰造型.doc
- 《装饰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单元 装饰形式.doc
- 《装饰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单元 装饰构图.doc
- 《装饰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单元 装饰色彩.doc
- 《装饰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概述——关于装饰艺术.ppt
- 《装饰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单元 造型设计(装饰造型之美).ppt
- 《装饰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单元 装饰形式之美.ppt
- 《装饰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单元 装饰构图之美.ppt
- 《装饰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单元 装饰色彩之美.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