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7.2)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⑩天掌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第二节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 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向量的混合积 返回 tianjin polytechnic dmivendity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第二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返回

⑩天掌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两向量的数量积 实例一物体在常力F作用下沿直线从点M1移动到点M2 以表示位移,则力F所作的功为 M W=Escos 8 (其中6为F与s的夹角 启示两向量作这样的运算,结果是一个数量 定义向量d与b的数量积为d.b ab=ab cos0(0=(a, b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实例 一物体在常力 F 作用下沿直线从点 M1 移动到点 M2 , 以s 表示位移,则力F 所作的功为 W | F || s | cos = (其中 为F 与 s 的夹角). M1 M2 F s 启示两向量作这样的运算, 结果是一个数量. 定义 向量a 与b 的数量积为a b a b | a || b | cos = ( (a,b)). =

⑩天掌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n·b=l‖b|c0sb b cos a=Prj,b, a cos 0= Pr i,a, a·b=b|Prjb=|l|Prjb 结论两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其中一个向量的模和另 个向量在这向量的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数量积也称为“点积”、“内积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a b a b | a || b | cos = | b | cos Pr j b, a = | a | cos Pr j a, b = a b b j ba =| | Pr | a | Pr j b. a = 数量积也称为“点积”、“内积”. 结论 两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其中一个向量的模和另 一个向量在这向量的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⑩天掌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关于数量积的说明: ()ad=ldl 证:日=0,∴a·a= alla cos=l (2)a·b=0←→a⊥b,(≠0,b≠0) 证(→)∵·b=0,|a≠0,|b≠0, C0S6=0,0=T (÷)∵⊥b,∴0=,c0s6=0, d·b=4b|c0s8=0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关于数量积的说明: (2) a b = 0 a b, ⊥ () a b = 0, | a | 0, | b | 0, a b. ⊥ (1) | | . 2 a a a = () a b, ⊥ cos = 0, = 0, | || | cos | | . 2 a a a a a 证 = = 证 cos = 0, = , 2 , 2 = ( 0, 0). a b a b =| a || b | cos = 0.

⑩天掌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数量积符合下列运算规律: (1)交换律:d·b=ba (2)分配律(+b)·C=a·¢+b·c; (3)若为数(A)·b=a·(b)=(a·b), 若九、p为数:()·()=(d·b)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数量积符合下列运算规律: (1)交换律: a b b a; = (2)分配律: (a b) c a c b c; + = + (3)若 为数: ( a) b a ( b) (a b), = = 若 、 为数: ( a) ( b) (a b). =

⑩天掌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例1试用向量证明三角形的余弦定理 证设在△4BC中,∠BCA=BC=a,CA=b,AB=c 要证c2=a2+b2-2 ab cos6 记CB=a,CA=b,AB=c,则有 b =a-b 从而 B b c=cc=(a-b).(a-b)=a.a+bb-2a.b =la +6-2 alb cos(a, b) 由d=a,6=b,阳=c,及(Gb)=,即得 c-=a+b-2ab cos 0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例1 试用向量证明三角形的余弦定理 记 CB a, = CA b, = AB c, = 则有 c a b, = − 从而 c c c a b a b a a b b a b = = ( − )( − ) = + − 2 2 2 cos( , ). 2 2 a b a b a b = + − 由 a = a, b = b, c = c, 及 (a,b) = , 即得 2 cos . 2 2 2 c = a + b − ab a b c A B C 设在 ABC 中, BCA = ,BC = a, CA = b, AB = c, 要证 2 cos . 2 2 2 c = a + b − ab 证:

⑩天掌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 ia=a i+a,j+a, k, b=b,i+b,j+b, k db=(ai +a,j+a, k). (b, i +b,j+b, k) i与jk,∵t·=jk=k·L=0, i闩jk=1, ii=jj=k·k=1. i·b=a.b.+a.b.+a.b x X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 a b = (a i a j a k) x y z + + (b i b j b k) x y z + + i j k, ⊥ ⊥ i j = j k = k i = 0, | i |=| j |=| k |= 1, i i = j j = k k = 1. x x y y z z a b = a b + a b + a b a a i a j a k, x y z = + + b bx i by j bzk 设 = + +

⑩天掌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nb=l‖b|c0se→cs0=4:b ,(d≠0,b≠0 d‖b 两向量夹角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a.tab tab cos 6= 2 2 .+a.+a 6-+b+b 2 由此可知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为 ib<→a.b.+a,b+a.b.=0 ZZ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a b | a || b | cos = , | || | cos a b a b = 2 2 2 2 2 2 cos x y z x y z x x y y z z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 + + + + + = 两向量夹角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a⊥b axbx + ayby + azbz = 0 由此可知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为 ( 0, 0). a b

⑩天掌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例2已知三点M(1,1)、A(2,2,1)和B(2,2),求AMB 解作向量MA及MB,∠AMB就是向量MA与MB的夹 角这里,MA=(1,1,0),MB=(1,0,1),从而 M4·MB=1×1+1×0+0×1=1 MA=√12+12+02=√2 MB|=√12+02+12=√2 代入两向量夹角余弦的表达式,得 M4·MB cos∠AMB= MA MB√2·v22 由此得∠AMB 元 3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例2 已知三点M(1,1,1)、A(2,2,1)和B(2,1,2),求 AMB . 解 作向量MA及MB, 就是向量MA与MB的夹 角.这里, MA=(1,1,0), MB=(1,0,1),从而 AMB MA MB = 11+ 10 + 01 = 1; 1 1 0 2; 2 2 2 MA = + + = 1 0 1 2. 2 2 2 MB = + + = 代入两向量夹角余弦的表达式,得 . 2 1 2 2 1 cos = = = MA MB MA MB AMB 由此得 . 3 AMB =

⑩天掌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例3设液体流过平面S上面积为A的一个区域,液体在这区域 上各点处的流速均为(常向量)v设n为垂直于S的单位向量 计算单位时间内经过这区域流向n所指一侧的液体的质量P (液体的密度为) 解单位时间内流过这区域的液体组 成一个底面积为A、斜高为训的斜 柱体这柱体的斜高与底面的垂线的 夹角就是v与n的夹角6,所以这柱体 的高为cose,体积为 Alices6=Av·n 从而,单位时间内经过这区域流向m所 指一侧的液体的质量为 P=p4v·n. 返回 Tianjin Polytechnic Moiwendity w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eaching Pla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n v A S A 例3 设液体流过平面S上面积为A的一个区域,液体在这区域 上各点处的流速均为(常向量)v.设n为垂直于S的单位向量, 计算单位时间内经过这区域流向n所指一侧的液体的质量P (液体的密度 为 ). 解 单位时间内流过这区域的液体组 成一个底面积为A、斜高为 的斜 柱体.这柱体的斜高与底面的垂线的 夹角就是v与n的 夹角 , 所以这柱体 的高为 , 体积为 v v cos Av cos Av n. = 从而, 单位时间内经过这区域流向n所 指一侧的液体的质量为 P Av n. = 返回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7.1)向量及其线性运算.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1.9)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1.8)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1.7)无穷小的比较.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1.6)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1.5)极限运算法则.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1.4)无穷小与无穷大.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1.3)函数的极限.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1.2)数列的极限.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1.10)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1.1)映射与函数.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总目录.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实验卡片6.doc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实验卡片5.doc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实验卡片4.doc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实验卡片3.doc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实验卡片2.doc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讲义)实验卡片1.doc
- 不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ppt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题解(三)PDF电子书(第三章 不定积分、第四章 定积分).pdf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7.3)曲面及其方程.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7.4)空间曲线及其方程.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7.5)平面及其方程.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7.6)空间直线及其方程.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1)微分中值定理.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2)洛必达法则.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3)泰勒公式.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4)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5)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6)函数图形的描绘.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7)曲率.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重积分(9.1)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重积分(9.2)二重积分的计算法.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重积分(9.3)三重积分.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1)导数概念.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2)函数的求导法则.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3)高阶导数.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4)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5)函数的微分.ppt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定积分(5.1)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