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2)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12.2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阶微分方程有时也写成如下对称形式 (r, y)dx+O(, y)dy 在这种方程中,变量x与y是对称的 如果一个一阶微分方程能写成 gl)dy=f(x)dx 的形式,那么原方程就称为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自
§12.2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一阶微分方程有时也写成如下对称形式 P(x y)dx+Q(x y)dy=0 在这种方程中 变量x与y是对称的 如果一个一阶微分方程能写成 g(y)dy=f(x)dx 的形式 那么原方程就称为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今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如果一个一阶微分方程能写成 gUy)ay=f(x)khx(或写成y=mx)(y) 的形式,那么原方程就称为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讨论: 微分方程 分离变量是否可分离变量 v=2xy Idy=2xdx 3x2+5x-y=0 dy=(3x2+5x)dx (xl+y2)dx-xydy=0 是是质是 1++x2y(1+01+ y=10x+y 102=10k 是 X 不是 y X 上页 返回 结束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微分方程 分离变量 是否可分离变量 y=2xy 3x 2+5x−y=0 (x 2+y 2 )dx−xydy=0 y=1+x+y 2+xy2 y=10x+y 如果一个一阶微分方程能写成 g(y)dy=f(x)dx (或写成y=(x)(y)) 的形式 那么原方程就称为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下页 讨论 x y y x y = + 是 不是 不是 是 是 是 y −1dy=2xdx dy=(3x 2+5x)dx y=(1+x)(1+y 2 ) 10−ydy=10xdx ———— ————

今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如果一个一阶微分方程能写成 gUy)ay=f(x)khx(或写成y=mx)(y) 的形式,那么原方程就称为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的解法 分离变量:将方程写成g()hy=x)dx的形式; 两端积分:了g)=/(x),设积分后得G()Fx)C 求显式解:求方程由G()=P(x)C所确定的隐函数 ((x)或x=(y) 方程Gυ)=F(x)+C,yφ(x)或x={(υ)都是方程的通解,其中 G(y)=F(x)+C称为隐式(通)解 首页上页返回 页结束铃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的解法 •两端积分 方程G(y)=F(x)+C y=F(x)或x=Y(y)都是方程的通解 其中 G(y)=F(x)+C称为隐式(通)解 •求显式解 求方程由G(y)=F(x)+C所确定的隐函数 y=F(x)或x=Y(y) 下页 如果一个一阶微分方程能写成 g(y)dy=f(x)dx (或写成y=(x)(y)) 的形式 那么原方程就称为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分离变量 将方程写成g(y)dy =f(x)dx的形式 g(y)dy= f (x)dx 设积分后得 G(y)=F(x)+C g(y)dy= f (x)dx 设积分后得 G(y)=F(x)+C

例1求微分方程=2xy的通解 解这是一个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离变量得 dy=2xdx 两边积分得 dv=2xdx 注:加常数的另一方法: InlyFx2+CI InlyEx2+InC, 从而y=eCe2=Cer, 其中C=±e为任意常数. 首页上页返回 页结束铃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注 离变量得 解 这是一个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两边积分得 下页 例 1 求微分方程 x y dx dy =2 的通解 dy xdx y 2 1 = dy= xdx y 2 1 即 ln|y|=x 2+C1 ln|y|=x 2+lnC 从而 2 x 从而 y =Ce 2 2 1 C x x y =e e =Ce 其中C =e C1 为任意常数 加常数的另一方法

例2铀的衰变速度与当时未衰变的原子的含量M成正比 已知=0时铀的含量为M求在衰变过程中铀含量M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 解根据题意,得微分方程即nM=2+nC, aM(是正常数 也即M=Ce-at 由初始条件,得M=Ce=C, 初始条件为M=a=M0 所以铀含量M(1)随时间变化 将方程分离变量,得 的规律M=Me- ndt M 两边积分,得 dM M(a)dt 首页上页返回 页结束铃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解 根据题意 得微分方程 例2 铀的衰变速度与当时未衰变的原子的含量M成正比 已知t=0时铀的含量为M0 求在衰变过程中铀含量M(t)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 初始条件为M| t=0=M0 M dt dM =− ( 是正常数) dt M dM =− 将方程分离变量 得 两边积分 得 = − dt M dM ( ) 由初始条件 得M0=Ce0=C 所以铀含量M(t)随时间t变化 的规律M=M0 e − t 即 lnM=−t+lnC 也即 M=Ce− t 下页

例3设降落伞从跳伞塔 下落后,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 成正比,并设降落伞离开跳伞 塔时速度为零.求降落伞下落 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解设降落伞下落速度为 k ν(t).根据题意得初值问题 g -mg-Kv t=0 =( 提示 降落伞所受外力为F=mg-k(k为比例系数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a. 画首贝贝这回 页结束铃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提示 降落伞所受外力为F=mg−kv(k为比例系数)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a 设降落伞下落速度为 v(t) = = − = | 0 t 0 v mg k v dt dv m 解 下页 例3 设降落伞从跳伞塔 下落后 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 成正比 并设降落伞离开跳伞 塔时速度为零 求降落伞下落 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题意得初值问题

例3设降落伞从跳伞塔两边积分得 下落后,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 成正比,并设降落伞离开跳伞 mg-kv 塔时速度为零求降落伞下落即-1m(mg-km)=L+C, 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k 解设降落伞下落速度为或p=m8+Ce kC k (C ν(t).根据题意得初值问题 k 将初始条件=0代入上式得 -mg-Kv mg k =( 于是降落伞下落速度与时间 将方程分离变量得 的函数关系为 dy dt mg-kv m 129 e 首页上页返回 下页结束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将方程分离变量得 m dt mg kv dv = − 两边积分得 将初始条件v| t=0=0代入上式得 k mg C=− 于是降落伞下落速度与时间 的函数关系为 结束 = = − = | 0 t 0 v mg k v dt dv m 例3 设降落伞从跳伞塔 下落后 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 成正比 并设降落伞离开跳伞 塔时速度为零 求降落伞下落 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 − m dt mg kv dv 即 1 ln( ) 1 C m t mg k v k − − = + 或 t m k Ce k mg v − = + ( k e C −kC1 =− ) (1 ) t m k e k mg v − = − 设降落伞下落速度为 v(t) 解 根据题意得初值问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1)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7)傅里叶级数.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7.5)偶函数的傅氏系数.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7.4)奇函数的傅氏系数.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7.3)傅里叶系数续.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7.2)傅里叶系数.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7.1)傅里叶系数.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5)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的应用.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4)函数展开成幂级数.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4.1)各阶导数.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3)幂级数.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3.2)定理2(收敛半径的求法).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3.1)定理1阿贝尔定理).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2)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2.3)定理7莱布尼茨定理).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2.2)定理3(比较审敛法的极限形式).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2.1)定理2(比较审敛法).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11.1)数学分析.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10.7)斯托克斯公式环流量与旋度.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10.6)高斯公式通量与散度.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3.1)设凹镜.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3.2)平行直线.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3)u=代入arshu.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3)齐次方程.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4.1)微分方程.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5)全微分方程.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6)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7.1)弹簧.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7.2)回路电压定律.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7)高阶线性微分方程.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8)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9.1)欧拉公式.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9)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11.1)把y及y.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11.2)由递推公式.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12.11)微分方程的幂级数解法.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2.1.1)导数公式.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2.1.2)导数公式默诵练习.ppt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2.1)导数概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