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测定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 1 概述 2 凯氏定氮法 3 氨基酸氮的测定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 1 概述 2 凯氏定氮法 3 氨基酸氮的测定

1 概述 (1)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及测定意义 (2)蛋白质系数 (3)蛋白质测定方法
1 概述 (1)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及测定意义 (2)蛋白质系数 (3)蛋白质测定方法

自学引导题 1、蛋白质系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2、蛋白质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国 家标准是哪一种方法? 3、为什么说用凯氏定氮法测出的 是粗蛋白的含量?
自学引导题 1、蛋白质系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2、蛋白质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国 家标准是哪一种方法? 3、为什么说用凯氏定氮法测出的 是粗蛋白的含量?

(1) 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牛肉 猪肉 兔肉 鸡肉 20 9.5 21 20 大豆 米 面粉 菠菜 苹果 40 8.5 10 2.4 0.4
(1) 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牛肉 猪肉 兔肉 鸡肉 20 9.5 21 20 大豆 米 面粉 菠菜 苹果 40 8.5 10 2.4 0.4

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对于评价食品的营 养价值、合理开发利用食品资源、提高产品 质量、优化食品配方、指导经济核算及生产 过程控制均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蛋白质是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所含的 主要化学元素为C、H、O、N,在某些蛋白质 中还含有 微量的P、Cu、Fe、I等元素,但含 氮则是蛋白质区别其他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标 志。 (2) 蛋白质的测定意义
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对于评价食品的营 养价值、合理开发利用食品资源、提高产品 质量、优化食品配方、指导经济核算及生产 过程控制均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蛋白质是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所含的 主要化学元素为C、H、O、N,在某些蛋白质 中还含有 微量的P、Cu、Fe、I等元素,但含 氮则是蛋白质区别其他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标 志。 (2) 蛋白质的测定意义

不同的蛋白质其氨基酸构成比例及 方式不同,故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其含 氮量也不同,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 16%,即一 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 白质,此数值(6.25)称为蛋白质系 数。 不同种类食品的蛋白质系数有所 不同,如玉米,荞麦,青豆,鸡蛋等 为6.25,花生为5.46,大米为5.95, 大豆及其制品为5.71,小麦粉为5.70, 牛乳及其制品为6.38。 (3)蛋白质系数
不同的蛋白质其氨基酸构成比例及 方式不同,故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其含 氮量也不同,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 16%,即一 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 白质,此数值(6.25)称为蛋白质系 数。 不同种类食品的蛋白质系数有所 不同,如玉米,荞麦,青豆,鸡蛋等 为6.25,花生为5.46,大米为5.95, 大豆及其制品为5.71,小麦粉为5.70, 牛乳及其制品为6.38。 (3)蛋白质系数

(4) 蛋白质含量测定最常用的方法 • 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样品中的总含氮量再乘以相应的 蛋白质系数而求出蛋白质的含量,由于样品中含有少量 非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通过测总氮量来确定蛋白质含量, 包含了核酸、生物碱、含氮类脂、卟啉、以及含氮色素 等非氮蛋白质含氮化合物,所以这样的测定结果称为粗 蛋白。 •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总有机氮量较为准确、操作较为简单 的方法之一,可用于所有动、植物食品的分析及各种加 工食品的分析,可同时测定多个样品,故国内外应用较 为普遍,是个经典分析方法,至今仍 被作为标准检验方 法。 • 此法可应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4) 蛋白质含量测定最常用的方法 • 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样品中的总含氮量再乘以相应的 蛋白质系数而求出蛋白质的含量,由于样品中含有少量 非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通过测总氮量来确定蛋白质含量, 包含了核酸、生物碱、含氮类脂、卟啉、以及含氮色素 等非氮蛋白质含氮化合物,所以这样的测定结果称为粗 蛋白。 •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总有机氮量较为准确、操作较为简单 的方法之一,可用于所有动、植物食品的分析及各种加 工食品的分析,可同时测定多个样品,故国内外应用较 为普遍,是个经典分析方法,至今仍 被作为标准检验方 法。 • 此法可应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 凯氏定氮法:常量法、微量法及经改进后 的改良凯氏定氮法
• 凯氏定氮法:常量法、微量法及经改进后 的改良凯氏定氮法

(1) 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 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 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 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 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 白质的含量。 凯氏定氮法 1、通过学习觊氏定氮法的原理,我们可知道操作分为 哪几个大的步骤? 2、加入硫酸钾、硫酸铜的作用是什么? 自 学 引 导
(1) 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 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 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 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 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 白质的含量。 凯氏定氮法 1、通过学习觊氏定氮法的原理,我们可知道操作分为 哪几个大的步骤? 2、加入硫酸钾、硫酸铜的作用是什么? 自 学 引 导

消化反应方程式如下: 2NH2(CH)2COOH+13H2SO4 =(NH4)2SO4+6CO2+12SO2 +16H2O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有机物脱水后被炭化为碳、氢、 氮。 硫酸又具有氧化性:将有机物炭化后的碳化为二氧化 碳,硫酸则被还原成二氧化硫 2H2 SO4 +C =2SO2+ 2H2 O +CO2 二氧化硫使氮还原为氨,本身则被氧化为三氧化硫, 氨随之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留在酸性溶液中。 H2SO4+2NH3 = (NH4)2SO4
消化反应方程式如下: 2NH2(CH)2COOH+13H2SO4 =(NH4)2SO4+6CO2+12SO2 +16H2O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有机物脱水后被炭化为碳、氢、 氮。 硫酸又具有氧化性:将有机物炭化后的碳化为二氧化 碳,硫酸则被还原成二氧化硫 2H2 SO4 +C =2SO2+ 2H2 O +CO2 二氧化硫使氮还原为氨,本身则被氧化为三氧化硫, 氨随之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留在酸性溶液中。 H2SO4+2NH3 = (NH4)2SO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脂肪的测定.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酸度的测定.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灰分的测定.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食品水分的测定.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食品的物理检验法.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doc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检验基础知识.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2 常见有害物质的测定.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1 矿物质的测定.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维生素的测定.ppt
-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强化食品加工技术、第十章 功能食品的质量控制、第十一章 功能食品的检验规范.ppt
-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功能性甜味料及其加工技术.ppt
-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活性菌类及其加工技术.ppt
-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自由基清除剂及其加工技术.ppt
-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功能性油脂及加工技术、第五章 活性微量元素及加工技术.ppt
-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活性多肽及加工技术.ppt
-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活性多糖及加工技术.ppt
-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卫生学)第一章 食品卫生学绪论(主讲:李崇高).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卫生学)第二章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卫生学)第三章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卫生学)第四章 各类食品的卫生.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卫生学)第五章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污染.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卫生学)第六章 食物中毒.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卫生学)第七章 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卫生学)第八章 食品安全性评价.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营养学)第一章 食品营养绪论(主讲:黄建初、李崇高).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营养学)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营养学)第三章 营养与能量平衡.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营养学)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与膳食纤维.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营养学)第五章 脂类.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营养学)第六章 蛋白质.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营养学)第七章 维生素、矿物质和水.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营养学)第八章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ppt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营养学)第九章 营养与膳食平衡及疾病防治.ppt
- 华中科技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ppt
- 华中科技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食品的卫生及其管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