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二章 巴金——第四病室

第四病室

《第四病室》,一九四六年一月由良友复兴图书公司 初版。一九四六年十一月由晨光出版公司印行一版,迄一 九五三年五月,共印行十版(次)。 一九五五年五月,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印行一版。 -。·

小 引 巴金先生: 你大概已经忘记了我罢。可是我却记得你。去年五月下 旬的某一天我在公园里跟你见过一面。由朋友张君的介绍,我 和你谈过二十多分钟的话。当时我曾告诉你,我新从一家医 院出来,又要到另一家医院去。你问我去治什么病,我答说割 胆囊。你说,这也是一种生活经验,不妨写下来。我说,我想试 一下,要是写成功,一定请你替我看一遍。你没有表示拒绝。 在医院中我真的开始写起日记来,后来却中断了。那自 然是开刀后的事。不过出院后住在某父执的家中我又凭着记 忆补足了它。但是我并没有敢把我这草率的“病中日记”寄给 你看,一则我知道你忙,二则我不知道在桂林大火后你逃到了 什么地方(我记得那天你说过你要回桂林去)。直到桂柳①沦 陷后,我读到你的新著《憩园》时,我才知道你又回到了四川, 而且还继续做你的“发掘人心”的工作。因此我想起了我那本 @挂柳:挂林和饰州。 197

少封了的“树中日记”。我找出它来重读一遍,我觉得它虽然没 有什么艺术价值,可以供世人阅读,但是对于像你这样愿意了 解人心的人,它也许有点用处。我决定把它寄给你看。不过 原稿十八章字数过多,我不想多耗费你的时间,我删去其中的 一部分,留存十章,算是一个整数。我没有抄下副稿。我把原 稿寄给你,让你自由处置。 然而有两件事情我还得向你“添说”。我用了“添说”两字, 因为那是我无法在“日记”中叙述,而又必须让你知道的。 一,到今天我还没有打听到杨大夫(杨木华大夫)的下落。 我不知道她究竟到过衡阳没有。医院方面得过她去年六月二 十二日到柳州的电报,但那是在衡阳被围攻了两星期之后才 收到的。那便是她的最后的信息了。我问过好些从衡阳一带 逃难出来的人,都答说不知道这样一个人,他们在路上没有遇 见过她, 二、给朱云标母亲的信,我至今未写,因为我没有问到她 的遇信处。我到××坡××器材库去找过朱云标的同事、同 乡和朋友。奇怪,他们都说不知道。(下略) 陆怀民1945年2月,资阳。 怀民先生: (上略)“病中日记”我决定交给书局出版。我想用《第四 198

病室》作书名。“日记”与得不怎么好,不过跟那些拿女人身上 的任何一部分来变戏法的艳字派小说相比却高明多了。在这 纸张缺乏的时期中,我们多耗费一些印书纸,使色情读物的产 量诚少一分,让我们的元弟子侄多得到一点新鲜空气呼吸,我 们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养育之恩,或者照另一些人的说法,是积 了阴德了。 最近我听见一个从湘桂逃难出来的朋友说,去年八月金 城江大爆炸的时侯,他看见.个姓杨的女大夫非常勇敢而热 心地帮忙抢救受雅的人,有人说她后来受了伤,又有人说她同 全家的人坐火车由柳州到金城江,列车停在站上,她一个人下 车去买食物,她回来时列车被炸者火了。她繁张地奔走,帮忙 抢数车上的人。可是她的亲人并没有能够救出来。她本人后 来也不见了。她可能保全了性命,也可能死在连续三小时的 大燥炸中。据说那个杨大夫是一个浓发大眼的豪类小姐。 不过你可不要相信她就是杨木华大夫。因为姓杨的小姐 在中国不知有多少,姓杨的女大夫自然也很多,浓发大眼的豪 类的小姐更是我们常见的了。况且我那个朋友并没有说过她 的名字就是木华。他很本就不知道她的名字。 最近有个的友从成都来,他才从××医院出来不久,他在 那里遇见过一位姓杨的女大夫,也是浓发大眼的小姐,也是衡 阳人,不过她的额上有块小伤疤,她的名字并不叫“木华”,她 叫“苒生”。可能是杨木华大夫改了名字,也可能是我的朋友 见到了另一个人。 总之,我们还可以继续打听杨木华大夫的消息。 199

收到你的“日记”的时候(它在路上走了四个月),我一个 朋友刚刚害霍乱死去,这里的卫生局长(用我们家乡的土话 解释,他倒是名符其实的“卫生”局长了)还负责宜言并未发现 霍乱。今天在人死了数百(至少有数百罢)而局长也居然“发 现”了霍乱之后,我还看见苍蝇叮着的剖开的西瓜一块一块摆 在街头摊上引诱那些流汗的下力人,停车站旁边人们大声叫 卖冰糕,咖啡店中干净的桌子上,客人安闲地把一碟一碟的刨 冰倾在泗瓜水杯子里,无怪乎盟国的使节也染到了虎疫。住 在这里,人好像站在危崖的边缘,生命是没有一点保障的。要 是我看不到你的日记印出就死去的话,请你为我谢谢我们的 卫生局长,因为这是托了他的福,他间接地帮助多数平民早升 天国,将来历史会感激地记载他的名字。 巴金1945年7月,廉庆。 200

第一章 六月一日(星期四) 下午一点钟我搬到医院里来了。一个看护拿着一块牌子 引我到三等病房去。我跟着她从登记处出来,顺着一条石板 铺的路,穿过两道门,拐了三个弯,走进-个小小的院子。看 护是一个高身材的少女,腿长,脚步下得急,这条路不用说是 她走惯了的。我却是第一次到这里来,这天上午落过一阵雨, 石板还有点滑,我不惯走这种路,何况右手还提着一大包衣 物,我差一点跟不上她了。看见这个小院子,我放心地吐了一 口气,我想应该是这里了。那个大房间的黑漆门上挂着“第四 病室”的木牌。院子里有一从芭蕉和十多株芍药。 看护沿着石板路走进第四病室去了。我跟在她后面。 跨进那道两寸多高的门槛以后,我得到第一个印象,到处 都是床和人。正对着门有一张条桌,桌上放了一推纸件、钢笔 和墨水。我跟着看护走到条桌前面,她把我介绍给坐在那里 的-.位穿蓝色旗袍、烫头发的中年女人,她称她做“汪小姐”, 把手里的牌子交给她,就匆匆地转身走了。 汪小姐站起来,一面看牌子,-·面问我:“陆先生胆囊发 炎?”我答道:“是。”她又问:“陆先生自已带铺盖来吗?”我答 201

道:“没有。”她便解释地说:“这里铺盖少,病人多,洗得不勤, 不大干净。自己带铺盖米,好一·点。”我说:“我以前不晓得。” 我心里倒想:“住在医院里,还怕什么不干净!” 她不再问什么了,就指着右边角落里一张空床铺对我说: “床已经铺好了,就是第五床,请过去休息罢。”她微微一笑,便 把头掉开了。 我抱着我的一包衣物,穿过病床中间窄小的过道,走向她 指给我的那张病床。第五号,一块黑底白字的祥铁号牌挂在 床头白粉墙上,不会让人看错。好儿双陌生的眼睛把我一直 送到第五号病床。 床上铺着白布被单,是新近洗过的,不过上面还留着一块 饭豌口一般大的黄色药迹。这使我想起了汪小姐的话。床头 靠着墙,左面挨近第六号病休,右边靠近第四号,不过中间各 有一条过道,各椭着一个小小的方木柜,那是靠着床头白粉墙 安放的。左边柜上放着两个旺痰的杯子和两把茶壶,显然是 给我们两个人分用的,第六床的柜F被铁架占去了。方柜下 面有门,里面分两隔,全空着,可以存放我带来的衣物。床下 有一个方凳,凳上放着一把起了一一点儿锈的便壶。 我不需要别人给我解释,便知道在我住院的期间,我可以 自由使用的东西就只有这么一点儿。我再看脚下,这是一片 阴湿、污黑、不十分平坦的土地;我又往上看,上面没有天花 板,屋顶相当高,两边墙上各有两堵通气的高窗,两边木壁上 各有两排可以撑起、放下的格子窗,糊窗的白皮纸破了,就不 曾重糊,现在成了麻雀来往的航路。这间病房比尤大夫家的 202

病室差得太多。不过它并没有使我尖望。这是三等病房,每 天只收三十元住院费,即使连伙食费连普通医药费都算在内, 比起最下等的旅馆最坏的房间也便宜些。在这里住上两个 月,我负担得起它的全部费用。所以我感谢尤大夫把我介绍 到这个医院来。 我把衣包放在床上,打开它,拿山肥皂、牙膏,牙刷放在柜 上,把脸帕挂在脸帕架上(柜子的一边钉得有个脸帕架),把 别的衣物塞在柜子里面。柜子并不大,不过我带来的东西也 不多。 做了这些事情以后,我感到了一点儿疲倦。我觉得头发 幸,想躺下来休息。我便脱下学生服折好,放在枕头底下,把枕 头垫得高高的;我穿着绒线衫睡在被赛里,一面随意地看我的 四周。那些病床,那些病人,那些陌生的面孔,那些新奇的声 音渐渐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这一排一共有四张东,号码是 从四到七,都是床头靠着白粉墙的。在我的脚下是第十二床, 床头朝着我的脚,它的左边也有一张床,那是第十一号,每张 床的右边靠近床头都有一个放尔西的方木柜。 我正在这样地移动我的眼光,忽然一个不熟悉的声音从 我的左面送过来。 “先生,请吃饼干。” 我惊讶地侧过头去看。说话的是第六床的病人。他伸出 光光的右膀食了一央饼干放在嘴弭嚼着,胸前被单上正摊开 一包饼干。他的眼光从饼干上移到我的脸上来。 “我不饿,谢谢你。” 20

“你不要客气啊,我是吃不完的。” 他说着,又好像在笑。他的脸带红黄色,看起来很年轻, 又健康。他的五官端正,只是眉毛和眼角都往上斜,成了倒八 字形,有点儿像戏子上装后的眉眼。这给他那张朴实的农民 险上涂了一点儿怒容。他的左膀高高地举起来,上面缠着细 带,从肘拐一直缠到手腕,只露出一只手,手指弯曲着,被吊在 一个铁架上,这个简单的铁架就放在方木柜上面,而且是用麻 绳绑牢了的。 “你的左膀?”我的眼睛望着铁架,嘴里吐出了这半句问 话。 “跌伤的,骨头跌断罗,”他说着,也看了一眼自己那只跌 断的手臂。 “怎么跌断的?”我又问一句。 “我眼我们库里一个同事,坐三轮卡到花溪去玩。司机真 混蛋,才走了一公里,就把车子开潮了,我们两个都受了伤。 我过了好半天才醒转来。一脸一身都是血。先抬到陆军医院, 那个地方只有一个勤务兵照应,病人要茶要水都不方便。我 住了两天。这里有病床,我就搬过来。”他一口气说了许多话 他说得馒,说的是普通话,不过带着浙江人的口音,吐字并不 十分清楚。他的身子躺得笔直。说话的时候他只微微动了动 右膀,险稍稍向我这面偏了一下。 “你住院几天了?”我在他停了嘴、包好饼干的时候,同他。 “今天第七天了,进来的时候说是两个星期就可以接好 的,”他说,一面把饼干放到方木柜上去。“真苦,动都不能动 20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二章 巴金——爱情三部曲.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二章 巴金——寒夜.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一章 老舍——骆驼祥子.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一章 老舍——赵子曰.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一章 老舍——老张的哲学.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一章 老舍——离婚.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一章 老舍——月牙儿.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一章 老舍——断魂枪.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一章 老舍——二马.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一章 老舍——四世同堂 第二部 偷生.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一章 老舍——四世同堂 第三部 饥荒.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一章 老舍——四世同堂 第一部 惶惑.pdf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党政机关公文.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基本理论.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规章制度类文书.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事务文书.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经济文书.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公关礼仪文书.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法律文书.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科研专用文书.ppt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三章 沈从文——丈夫.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三章 沈从文——三三.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三章 沈从文——八骏图.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三章 沈从文——媚金·豹子·与那羊.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三章 沈从文——柏子.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三章 沈从文——绅士的太太.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三章 沈从文——萧萧.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三章 沈从文——边城.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三章 沈从文——长河.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三章 沈从文——龙朱.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二章 巴金——憩园.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二章 巴金——新生.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二章 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家).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二章 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三(秋).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二章 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二(春).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二章 巴金——灭亡.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四章 小说(二)施蛰存-上元灯.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十四章 小说(二)施蛰存-石秀.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二十章 戏剧(二)李健吾《梁允达》.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文本)第二十章 戏剧(二)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