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2.1 静电场的标势及其微分方程

电动力学第二章第二章静电场
电动力学 第二章 第二章 静电场

电动力学第二章第一节静电场的标势及其微分方程静电场的标势泊松方程及边值关系静电场能量
电动力学 第二章 第一节 静电场的标势及其微分方程 ⚫ 静电场的标势 ⚫ 泊松方程及边值关系 ⚫ 静电场能量

电动力学第二章一、静电场的标势1. 电势的引入静电场基本方程V·D=pVxE=0静电场是无旋场即d.E·di=0,故:两点间单位正电荷所受[.E.di= E.di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0L21两点的电势差:Op-o=-f'E.di-f'E.di物理意义:单位正电荷所受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电动力学 第二章 静电场基本方程 = E 0 一、静电场的标势 1.电势的引入 = D 静电场是无旋场即 0 ,故: L E d l = 1 2 = L L E d l E d l P Q P Q Q P − = − = E d l E d l 物理意义:单位正电荷所受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两点的电势差: Q P 两点间单位正电荷所受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电动力学第二章一、静电场的标势1. 电势的引入'E.di -{'e.diIp-。=-[两点的电势差do=-E.di0000a07dn1OzoxayE=-VP静电场标势注意:只有电势差才有物理意义,单谈某点上的电势的绝对数值没有物理意义
电动力学 第二章 d d x d y d z d l x y z = + + = d E d l = − 注意:只有电势差才有物理意义,单谈某点上的电势的绝对数值没 有物理意义。 一、静电场的标势 P Q P Q Q P − = − = E d l E d l 两点的电势差 E = − 静电场标势 1.电势的引入

电动力学第二章一、静电场的标势1.电势的引入V.D=p静电场基本方程VxE=0静电场是无旋场×E=0,故引入标量函数pE=-Vp。静电场标势V×(-V0)= 0apa0a0dz=Vp.dldooxoy0zdo=-E.di
电动力学 第二章 静电场基本方程 = E 0 一、静电场的标势 1.电势的引入 E = − − = ( ) 0 = D 静电场标势 静电场是无旋场 = E 0 ,故引入标量函数: d d x d y d z d l x y z = + + = d E d l = −

电动力学第二章一、静电场的标势2.点电荷的电势(以无穷远为电势零点)di4元804元8。ODn4元80=多个点电荷时4元8010(3)= [. P(FdV"电荷连续分布时4元80
电动力学 第二章 0 ( ') ' ( ) 4 V x d V x r = 2 2 0 0 4 4 P p r P Q Q e d l d r r r = − = 0 4 i i i Q r = 2.点电荷的电势 多个点电荷时 电荷连续分布时 0 4 p Q r = (以无穷远为电势零点) 一、静电场的标势

电动力学第二章二、泊松方程及边值关系1.泊松方程V.D-V.E--V.=pVp=-P泊松方程2当空间无电荷分布时0=0拉普拉斯方程
电动力学 第二章 2 = 0 二、泊松方程及边值关系 1.泊松方程 当空间无电荷分布时 拉普拉斯方程 = = − = D E 2 = − 泊松方程

电动力学第二章二、泊松方程及边值关系2.边值关系oa0n·.(D, -D)=o8620anannx(E, -E)=0P@aoC-0an1导体导体界面价质D=常量0
电动力学 第二章 2.边值关系 1 2 = 1 2 1 2 n n − = 2 1 n D D − = ( ) 2 1 n E E − = ( ) 0 = 常 量 n = − 导体界面 二、泊松方程及边值关系 1 2 n 1导体 2介质 n

电动力学第二章静电场基本方程+,D.ds -Q$,E.di =0V.D=pV"0=-PV"= 08VXE=0o002n.(D, -D)=062CCanannx(E,-E)=0@i?2一用静电场方程可直接求解静电场
电动力学 第二章 静电场基本方程 S D dS Q = 0 L E dl = × E = 0 D = ρ 2 1 n D D − = ( ) 2 1 n E E − = ( ) 0 ( ) 2 φ = 0 2 ρ φ = ε - 1 2 = 1 2 1 2 n n − = 用静电场方程可直接求解静电场

电动力学第二章例1 求均匀电场E的电势。解:取场中任一点为坐标原点,并设E为电势零点。p=-{'E.di --E。I'diX--E。 J'diβ=-E。rp=-E.rcoso球坐标系中
电动力学 第二章 例1 求均匀电场 E0 的电势。 解:取场中任一点为坐标原点,并设 为电势零点。 0 0 0 P P = − = − E d l E d l E0 o z y x r P 0 = − E r 0 球坐标系中 = − E r c o s 0 0 P = − E dl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1.6 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小结.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1.5 电磁场边值关系.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1.4 介质的电磁性质.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1.3 麦克斯韦方程组.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1.2 电流与磁场.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1.1 电荷与电场.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1 数学预备知识.pdf
- 沈阳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pdf
- 沈阳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六章 狭义相对论.pdf
- 沈阳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五章 电磁波的传播.pdf
- 沈阳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二章 静电场.pdf
- 沈阳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三章 静磁场.pdf
- 沈阳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一章 电磁场的普遍规律.pdf
- 沈阳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绪论(授课教师:郑伟).pdf
- 沈阳师范大学:《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odynamics(Ⅰ).doc
- 枣庄学院:《力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Mechanics.pdf
- 枣庄学院:《水力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Hydraulic Experiments.pdf
- 枣庄学院:《力学综合实验》课程指导书.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ppt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指导(共五个实验).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2.2 唯一性定理.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2.3 拉普拉斯方程、分离变量法.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2.4 镜像法.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2.5 小结和习题例解.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静磁场 3.1 矢势及其微分方程.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静磁场 3.2 磁标势.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静磁场 3.3 静磁场习题课.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4.1 平面电磁波.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4.2 电磁波在介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4.3 有导体存在时电磁波的传播.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4.4 波导 4.5 谐振腔.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电磁波的传播 5.1 电磁场的矢势和标势 5.2 推迟势.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电磁波的传播 5.3 电偶极辐射.pdf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狭义相对论.pdf
- 江苏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1章 结构力学教程绪论.pdf
- 江苏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2章 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pdf
- 江苏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3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pdf
- 江苏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4章 影响线.pdf
- 江苏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5章 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pdf
- 江苏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6章 力法 FORCE ANALYSIS.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