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6)一元酸碱的滴定

§3-6-元酸碱的滴定 、强酸与强碱的滴定 1强碱滴定强酸 以0.1000mo/NaOH滴定2000mL 01000mo/LHC为例 (1)滴定前溶液pH值完全取决于 HCI PH=100
1 一、强酸与强碱的滴定 1.强碱滴定强酸 以0.1000mol/L NaOH滴定 20.00mL 0.1000mol/L HCl为例 (1) 滴定前 溶液pH值完全取决于HCl pH=1.00 §3-6 一元酸碱的滴定

(2)计量点前vc> NAo 溶液pH值取决于剩余HC浓度[H+]=CHCl ·当V(NaOH)=1998m(误差-0.1%) hcI NaOH儿HCl HCl NaoH [ HI (20.00-19.98)×0.1000 =500×103mol/l 20.00+1998 pH=430 2
2 (2) 计量点前VHCl>VNaOH • 溶液pH值取决于剩余HCl浓度 [H+]=CHCl • 当V(NaOH)=19.98ml(误差-0.1%) HCl NaOH HCl NaOH HCl V V V V C H + − = + ( ) H 5.0 0 1 0 mol /l 2 0.0 0 1 9.9 8 + (2 0.0 0 1 9.9 8) 0.1000 −5 = + − = pH=4.30

(3)计量点时,VHc= NAoH 此时溶液的H+主要来自水的离解 H]=[OH]=√Kn=0×1014=100107molL pH=7.00
3 (3) 计量点时, VHCl=VNaOH 此时溶液的H+主要来自水的离解 pH=7.00 [H ] [OH ] Kw 1.0 10 1.00 10 mol / L + − −1 4 −7 = = = =

(4)计量点后Va<VaoH 溶液pH决定于过量NaOH浓度。 当VNa0H=20.02ml(误差+0.1%) OH」= NaOH-VHCI)C Naoh NAoh +vhcl poH=430pH=970
4 (4) 计量点后VHCl<VNaOH • 溶液pH决定于过量NaOH浓度。 • 当VNaOH=20.02ml(误差+0.1%) pOH=4.30 pH=9.70 NaOH HCl NaOH NaOH HCl V V V V C OH + − = − ( )

酸碱滴定曲线:以滴定过程中酸(或碱)标准 溶液的加入量为横坐标,溶液的pH值为纵坐标, 画一条曲线,称为酸碱滴定曲线( acidbase titration curve) NaOH滴定HC的酸碱滴定曲线 以NaOH加入的体积为横坐标,溶液的pH值为 纵坐标,作酸碱滴定曲线
5 酸碱滴定曲线:以滴定过程中酸(或碱)标准 溶液的加入量为横坐标,溶液的pH值为纵坐标, 画一条曲线,称为酸碱滴定曲线(acidbase titration curve) NaOH滴定HCl的酸碱滴定曲线 以NaOH加入的体积为横坐标,溶液的pH值为 纵坐标,作酸碱滴定曲线

2.强酸滴定强碱 以HC滴定NaoH为例 CNaOH=CHCI=0.1000mol/L 则滴定曲线与上例对称,pH值变化正 好相反。滴定突跃区间的值范围为970
6 2.强酸滴定强碱 以HCl滴定NaOH 为例 CNaOH=CHCl=0.1000mol/L 则滴定曲线与上例对称,pH值变化正 好相反。滴定突跃区间的值范围为9.70- 4.3

强酸滴定强碱滴定曲线 0.10mol. L-pH 0.10mo|L1 HC NaoH 0.10mo|L-1 0.10mo|L1 9不sp+01 NaoH HCl 突 0 跃 4sp-0.1% 0 100 200% 滴定百分数T%
7 0.10mol·L -1 NaOH ↓ 0.10mol·L -1 HCl 0.10mol·L -1 HCl ↓ 0.10mol·L -1 NaOH pH 0 100 200% 滴定百分数,T% 9.7 sp+0.1% 4.3 sp-0.1% sp 7.0 突 跃 强酸滴定强碱滴定曲线

滴定突跃:在±0.1%误差范围内,溶液ρH值 的突变,称为滴定突跃。 滴定突跃的作用:它是指示剂选择的主要依 据,凡是指示剂的变色区间全部或部分在滴 定突跃区间内的都可用以指示终点
8 滴定突跃:在±0.1%误差范围内,溶液pH值 的突变,称为滴定突跃。 滴定突跃的作用:它是指示剂选择的主要依 据,凡是指示剂的变色区间全部或部分在滴 定突跃区间内的都可用以指示终点

不同浓度的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p H 12 10.7 Naoh 10 9.7 8.7 9.0 8 HCl 7.0 6.2 浓度增大 5.3 5.04 4.4 10倍,突 4.3 跃增加2个 0. imol.L 3.1 pH单位。 2 0.ImolL-I ImpT 100 2009
9 不同浓度的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NaOH ↓ HCl 0 100 200% pH 12 10 8 6 4 2 10.7 9.7 8.7 7.0 5.3 4.3 3.3 5.04. 4 9.0 6.2 4.4 0.01mol·L 3.1 -1 0.1mol·L-1 1mol·L-1 浓度增大 10倍,突 跃增加2个 pH单位

强酸与强碱的滴定突跃范围影响因素为: 酸碱浓度愈大,滴定突跃区间愈大。 溶液浓度愈稀时,滴定突跃区间愈小 例如,0.01000mo/ NAoh滴定0.01000mo/LHc 时 NaOH人HC (20.00-1998)×0.01000 =5.00×10-6mol/l HCl NaoH 20.00+1998 pH=5.30 NAoh + vhcl 在误差+0.1%时 pOH=530,pH=8.70 滴定突跃范围为pH=5.30870
10 强酸与强碱的滴定突跃范围影响因素为: 酸碱浓度愈大,滴定突跃区间愈大。 溶液浓度愈稀时,滴定突跃区间愈小 例如,0.01000mol/LNaOH滴定0.01000mol/LHCl 时 在误差 –0.1% 时 pH=5.30 在误差+0.1%时 pOH=5.30, pH=8.70 滴定突跃范围为pH=5.30—8.70 mol l V V V V C H HCl NaOH HCl NaOH HCl 5.00 10 / 20.00 19.98 + ( ) (20.00 19.98) 0.01000 −6 = + − = + − = NaOH HCl NaOH NaOH HCl V V V V C OH + − =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6)沉淀滴定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7)多元酸碱的滴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3)沉淀的形成及沾污.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4)沉淀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5)酸碱指示剂.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4)缓冲溶液.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2)水溶液中酸碱组分不同型体的分布.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3)酸碱溶液的pH计算.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1)重量分析法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5)常用的氧化还原测定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4)滴定分析计算.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1)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3)氧化还原滴定曲线.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3)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4)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2)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2)氧化还原平衡.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1)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1)概述(主讲:王秀艳).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4)测量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1-7.2)概述、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3)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8)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1)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2)EDTA及其配位特性.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5-7.6)目视比色与分光光度计、朗伯-比尔定律的分析应用.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7)配位滴定的应用.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3)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4)定量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5)金属指示剂.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5)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3)配位解离平衡及影响因素.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1)分析化学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error).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4)配位滴定基本原理.ppt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5 GLC.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6 HPLC.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Pesticide Analytical Manual Vol I.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