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8)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53-8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酸碱标准溶液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1酸标准溶液 间接法配制,即先配成近似浓度,然后用无水碳酸 钠及硼砂标定。主要为盐酸标准溶液 2.碱标准溶液 间接法配制,一般用二水草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标 定。主要为NaOH标准溶液
1 §3-8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酸标准溶液 间接法配制,即先配成近似浓度,然后用无水碳酸 钠及硼砂标定。主要为盐酸标准溶液 2.碱标准溶液 间接法配制,一般用二水草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标 定。主要为NaOH标准溶液 一、酸碱标准溶液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二、应用与示例 (一)直接滴定法 (1)强酸强碱及cK≥108k210~碱,都可直接 滴定。 (2)多元弱酸的/K2103CK。≥10用碱标 准溶液分步滴定
2 (一)直接滴定法 (1) 强酸强碱及 或 的弱酸弱碱,都可直接 滴定。 (2)多元弱酸的 且 ,这 时可用碱标 准溶液分步滴定。 8 10− CKa 8 10− CKb 4 / 10 1 2 Ka Ka 8 10 1 − CKa 二、应用与示例

例1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测定 乙酰水杨酸(C9HgO)是解热镇痛药,分子结构中 含有羧基。 (COHO) C(NaOh)v(NaOH).M(COHO) 1000×m 例2药用氢氧化钠中NaOH和Na2CO3的测定双指 示法 样品S(含NaOH和Na2CO入酚酞 指示剂,至褪色变色点80NaOH完全被滴定, Na2CO3滴定至 NaHco3,消耗体积为V1,加入甲 基橙,至144 NaHco3完全滴定至CO2 用去HC体积为V2
3 例1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测定 乙酰水杨酸(C9H8O4 )是解热镇痛药,分子结构中 含有羧基。 例2 药用氢氧化钠中NaOH和Na2CO3的测定-双指 示法 m C NaOH V NaOH M C H O w C H O • • = 1000 ( ) ( ) ( ) ( ) 9 8 4 9 8 4 • 样品S(含NaOH和Na2CO3) 加入酚酞 指示剂,至褪色 NaOH完全被滴定, Na2CO3滴定至NaHCO3,消耗体积为V1,加入甲 基橙,至变色 NaHCO3完全滴定至CO2, 用去HCl体积为V2 ⎯变色点 ⎯⎯8 ⎯−10→ ⎯配成溶液 ⎯ ⎯→⎯用 ⎯HCl ⎯滴定 ⎯→ ⎯变色点 ⎯⎯3.1− ⎯4.4 →

Na,CO3 加入酚酞 HCI O Nahco 酚酞变色,加入 HCI 甲基橙 HO CO2 甲基橙变色 试样中NaOH和Na2CO3含量可用下式计算
4 NaOH Na2CO3 v1 HCl H2O NaHCO3 v2 HCl H2O CO2 加入酚酞 酚酞变色,加入 甲基橙 甲基橙变色 •试样中NaOH和Na2CO3含量可用下式计算:

2(1-V2)×AO NaoH%o= 100 S样 (Na2CO3) CmC×2V2×-2 Na, CO3 1000 ×100 S样
5 1000 100% ( ) % 1 2 − = S样 M C V V NaOH NaOH HCl 1000 100% M 2 Na CO ) 2 1 ( 2 2 3 2 3 = S样 C V Na CO HCl

Na,CO3 NaHcO 加入酚酞 HCl NaHCO3NaHCO3 酚酞变色 加入甲基橙 HCI H2o CO2 甲基橙变色 NaHCO3%=CHC(V2-ViXM(NaHCO 100% S样×1000
6 Na2CO3 NaHCO3 v1 HCl NaHCO3 NaHCO3 v2 HCl H2O CO2 加入酚酞 酚酞变色, 加入甲基橙 甲基橙变色 100% 1000 ( ) ( ) % 2 1 3 3 − = S样 C V V M NaHCO NaHCO HCl

混合碱的定性测定(双指示剂法) Na,c NaoH+ Na2C Vi>V2 NaHC v1=0,V2≠0 3 3 Na2CO3+NaH V1<V2 N V1≠0,V2=0CO3 OH 例1称取混合碱试样1200g,溶于水,用 0.5000mo/LHc溶液滴定至酚酞变色,用去 1500mL。然后加入甲基橙,继续用HC滴定至橙色 又用去2200mL。问试样中组分及各组分含量?
7 混合碱的定性测定 (双指示剂法) V1= V2 Na2C O3 NaOH+Na2C V1>V2 O3 ; Na2CO3+NaH V1<V2 CO3 ; NaHC V1=0, V2≠0 O3 Na V1≠0, V2=0 OH 例1 称取混合碱试样1.200g,溶于水,用 0.5000mol/L HCl溶液滴定至酚酞变色,用去 15.00mL。然后加入甲基橙,继续用HCl滴定至橙色, 又用去22.00mL。问试样中组分及各组分含量?

思考:测混合碱时,取试样加入甲基 橙,用HC滴定,变色时消耗 HC2000mL取同样试样加入酚酞, 用Hc滴定,变色时消耗Hc500mL 问试样组成及百分含量?
8 思考:测混合碱时,取试样加入甲基 橙,用HCl滴定,变色时消耗 HCl20.00mL;取同样试样加入酚酞, 用HCl滴定,变色时消耗HCl 5.00mL, 问试样组成及百分含量?

二、间接滴定 例1蛋白质中总氮的测定 蛋白质三氧化硒、硫酸烧尧瓶中消化,有机物质中碳和氢 被氧化成CO2和H2O,N转变成NH4SO一过量的O 水蒸气蒸馏出NH3,用H3BO3溶液吸收,以溴甲酚绿 和甲基红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一C定 NH3 H3BO3 NH H2 BO3 NH2H2BO3+HCl NH4CI+ H3 BO3 W(蛋白质)=C(-V0)×14×F/1000
9 二、间接滴定 例1 蛋白质中总氮的测定 蛋白质 凯氏烧瓶中消化,有机物质中碳和氢 被氧化成CO2和H2O,N转变成NH4SO4, 水蒸气蒸馏出NH3,用H3BO3溶液吸收,以溴甲酚绿 和甲基红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 NH3 + H3BO3 NH2H2BO3 NH2H2BO3 + HCl NH4Cl + H3BO3 W(蛋白质)=C(V-V0 )×14×F/1000 二氧化硒、硫酸 ⎯过量的 ⎯⎯NaOH ⎯→ ⎯HCl ⎯滴定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3)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1-7.2)概述、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4)测量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6)一元酸碱的滴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6)沉淀滴定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7)多元酸碱的滴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3)沉淀的形成及沾污.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4)沉淀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5)酸碱指示剂.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4)缓冲溶液.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2)水溶液中酸碱组分不同型体的分布.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3)酸碱溶液的pH计算.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1)重量分析法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5)常用的氧化还原测定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4)滴定分析计算.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1)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3)氧化还原滴定曲线.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3)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4)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1)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2)EDTA及其配位特性.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5-7.6)目视比色与分光光度计、朗伯-比尔定律的分析应用.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7)配位滴定的应用.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3)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4)定量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5)金属指示剂.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5)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3)配位解离平衡及影响因素.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1)分析化学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error).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4)配位滴定基本原理.ppt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5 GLC.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6 HPLC.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Pesticide Analytical Manual Vol I.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VOLUME Multiresidue methods.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APPENDIX I:PESTDATA.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APPENDIX II.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TABLE 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