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3)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1—3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有效数字( significant figure) 1概念: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除最后 位为可疑数字,其余的数字都是确定的 如:分析天平称量:1.2123(g)(万分之一) 滴定管读数:23.26(m)
§1—3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一、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 1.概念: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除最后 一位为可疑数字,其余的数字都是确定的。 如:分析天平称量:1.21 23 (g)(万分之一) 滴定管读数:23.26 (ml)

2.位数确定 (1)记录测量数据时,只允许保留一位可疑数字 (2)有效数字的位数反映了测量的相对误差,不能随 意舍去或保留最后一位数字 (3)若第一位数字大于或等于8,其有效数字位数应多 算一位。 (4)数据中的“O作具体分析,如1.2007g 00012007kg均为五位有效数值 (5)常数π等非测量所得数据,视为无限多位有效数字 (6)pH、pM等对数值,有效数字位数仅取决于小数部 分数字的位数。如pH=10.20,应为两位有效数值
2. 位数确定 (1) 记录测量数据时,只允许保留一位可疑数字。 (2) 有效数字的位数反映了测量的相对误差,不能随 意舍去或保留最后一位数字。 (3) 若第一位数字大于或等于8,其有效数字位数应多 算一位。 (4) 数据中的“0”作具体分析,如1.2007g, 0.0012007kg均为五位有效数值, (5) 常数π等非测量所得数据,视为无限多位有效数字; (6) pH、pM等对数值,有效数字位数仅取决于小数部 分数字的位数。如pH=10.20,应为两位有效数值

看看下面各数的有效数字的位数 1.0008 43181 五位有效数字 0.1000 10.98% 四位有效数字 0.0382 198×10-10三位有效数字 54 0.0040 位有效数字 0.05 2×105 位有效数字 3600 100 位数模糊 PH=1120对应于H+=6.3×1012二位有效数字
看看下面各数的有效数字的位数: 1.0008 43181 五位有效数字 0.1000 10.98% 四位有效数字 0.0382 1.98×10-10 三位有效数字 54 0.0040 二位有效数字 0.05 2×105 一位有效数字 3600 100 位数模糊 PH=11.20对应于[H+]=6.3×10-12 二位有效数字

二、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 1.数值相加减时,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位数应与小数点 后位数最少者相同(绝对误差最大) 0.0121+12.56+7.8432=0.01+12.56+7.84=2041 总绝对误差取决于绝对误差大的 2.数值相乘除时,结果保留位数应与有效数字位数最 少者相同。(相对误差最大) (0.0142×2443×30584)/28.7 (0.0142×244×306)/28.7=3.69 总相对误差取决于相对误差大的。 3.乘方或开方时,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不变 如 √7.56=2.75
二、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 1.数值相加减时,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位数应与小数点 后位数最少者相同(绝对误差最大) 0.0121+12.56+7.8432=0.01+12.56+7.84=20.41 总绝对误差取决于绝对误差大的 2. 数值相乘除时,结果保留位数应与有效数字位数最 少者相同。(相对误差最大) (0.0142×24.43×305.84)/28.7 =(0.0142×24.4×306) /28.7=3.69 总相对误差取决于相对误差大的。 3. 乘方或开方时,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不变。 如 7.56 = 2.75

4.对数运算时,对数尾数的位数应与真数有效数字位 数相同 如[=63×101mol/L1pH=1020 尾数0.20与真数都为二位有效数字而不是四位有效数 字 5非测量数字,计算时不考虑其位数 6含量的计算,小数点后最多保留两位。误差的计算 一般一位,最多两位
4. 对数运算时,对数尾数的位数应与真数有效数字位 数相同; 如 尾数0.20与真数都为二位有效数字,而不是四位有效数 字。 5.非测量数字,计算时不考虑其位数。 6.含量的计算,小数点后最多保留两位。误差的计算, 一般一位,最多两位。 6.3 10 / , 10.20 1 1 = = + − H mol L pH

三、数字修约规则 1.四舍六入五成双。如测量值为4135、4.125、4.105、 4.1251;修约为 4.14、4.12、4.10和4.13。 2.只允许对原测量值一次修约至所需位数,不能分次修 约。如41349修约为三位数。不能先修约成4135,再 修约为414,只能修约成413 3大量数据运算时,可先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运算后, 再修约。 4.修约标准偏差。修约的结果应使准确度变得更差些 如S=0.213,取两位有效数字,修约为0.22,取一位为 0.3
3.大量数据运算时,可先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运算后, 再修约。 4. 修约标准偏差。修约的结果应使准确度变得更差些。 如S=0.213,取两位有效数字,修约为0.22,取一位为 0.3。 三、数字修约规则 1.四舍六入五成双。如测量值为4.135、4.125、4.105、 4.1251;修约为 4.14、4.12、4.10和4.13。 2.只允许对原测量值一次修约至所需位数,不能分次修 约。如4.1349修约为三位数。不能先修约成4.135,再 修约为4.14,只能修约成4.13

分析化学 第一章概论 实验部分 实验1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实验23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 铁
分析化学 第一章 概论 实验部分 实验1 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实验23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 铁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7)配位滴定的应用.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5-7.6)目视比色与分光光度计、朗伯-比尔定律的分析应用.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2)EDTA及其配位特性.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1)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8)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3)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1-7.2)概述、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4)测量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6)一元酸碱的滴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6)沉淀滴定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7)多元酸碱的滴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3)沉淀的形成及沾污.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4)沉淀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5)酸碱指示剂.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4)缓冲溶液.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2)水溶液中酸碱组分不同型体的分布.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3)酸碱溶液的pH计算.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1)重量分析法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5)常用的氧化还原测定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4)定量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5)金属指示剂.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5)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3)配位解离平衡及影响因素.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1)分析化学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error).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4)配位滴定基本原理.ppt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5 GLC.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6 HPLC.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Pesticide Analytical Manual Vol I.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VOLUME Multiresidue methods.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APPENDIX I:PESTDATA.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APPENDIX II.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TABLE 3.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TABLE 4.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1 egulatory Operations.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2 General Analytical Operations and Information.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3 Multiclass MRMS.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4 Selective MRM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