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1)重量分析法概述

第六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56-1重量分析法概述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重量分析是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将试样中待测组分与 其他组分分离,以称量的方法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的方法。根据分离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1挥发法采用加热或其它方法使试样中的挥发份除 去,根据前后质量之差计算。 例小麦105干小麦烘至恒重称量 主要测定水分和挥发份
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6-1 重量分析法概述 一、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重量分析是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将试样中待测组分与 其他组分分离,以称量的方法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的方法。根据分离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1.挥发法—采用加热或其它方法使试样中的挥发份除 去,根据前后质量之差计算。 例 小麦 105℃ 干小麦 烘至恒重 称量 主要测定水分和挥发份

2.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使待测组分生成难溶性化合 物,通过过滤、洗涤、烘干或高温灼烧,称量。 如P,S,Si,Ni等测定 SO4-+ BaCl2 BaSO4滤,洗BaSO4 灼烧,800°C 优点:EF:0.1~0.2%,准,不需标准溶液。 缺点:慢,繁琐。(S,Si的仲裁分析仍用重量法)
2 2. 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使待测组分生成难溶性化合 物,通过过滤、洗涤、烘干或高温灼烧,称量。 如 P,S,Si,Ni等测定 优点:Er : 0.1~0.2%,准,不需标准溶液。 缺点:慢,繁琐。(S,Si的仲裁分析仍用重量法) 滤,洗 灼烧,800℃ SO4 2- + BaCl2 BaSO4 BaSO4

二、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 被测物解、加入沉淀剂沉淀形陈化、滤冼、烘()称量形 SO4-+ BaCl2 BaSO4滤,洗BaSO4 灼烧,800°C Mg2++(NH4)2HPO4 MgNHPO, 6H,o 滤,洗 灼烧,1100℃ g 227 AP+3一A(2想2MQO H AL2O3
二、 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 被测物 沉淀形 称量形 溶解、加入沉淀剂 陈化、滤洗、烘(烧) 滤,洗 灼烧,800℃ SO4 2- + BaCl2 BaSO4 BaSO4 Mg2+ + (NH4 )2HPO4 MgNH4PO4·6H2O 滤,洗 灼烧 ,1100℃ Mg2P2O7 Al2O3 Al( )3 N O N OH Al3+ + 3 N O Al( )3 烘烧 烘120℃

过程 1溶解:将试样制成溶液,选择合适的溶剂 2沉淀: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待测组分完全沉淀; 3过滤:定量滤纸或瓌璃砂漏斗 4洗涤:倾泻法,少量多次 溶解度大的(如BaSo4稀沉淀剂洗,再水洗 渗解度小但不易成胶体的,水洗 易成胶体的,稀、易挥发的电解质洗 5.烘千或灼烧:得固定组成的称量形 烘干一温度低用破璃砂漏斗如Agcl 微浪—干燥快,用瓌璃砂漏斗; 灼烧一温度高瓷坩埚(铂坩埚(HF) 6恒重滤器的恒重条件要与沉淀物的相同。两次称量 的差值<0.2mg
4 过程 1.溶解:将试样制成溶液,选择合适的溶剂; 2.沉淀: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待测组分完全沉淀; 3.过滤: 定量滤纸或玻璃砂漏斗 4.洗涤: 倾泻法, 少量多次 溶解度大的(如BaSO4 ): 稀沉淀剂洗, 再水洗 溶解度小但不易成胶体的,水洗; 易成胶体的,稀、易挥发的电解质洗 5. 烘干或灼烧: 得固定组成的称量形 烘干— 温度低, 用玻璃砂漏斗,如AgCl; 微波—干燥快, 用玻璃砂漏斗; 灼烧—温度高, 瓷坩埚(铂坩埚(HF)). 6.恒重 滤器的恒重条件要与沉淀物的相同。两次称量 的差值<0.2mg

重量分析对沉淀形的要求(补充) 1沉淀的溶解度小,溶解损失应<0.1mg。 (该沉淀的定量沉淀) 2沉淀的纯度高。(不该沉淀的不沉淀,杂质少) 3.便于过滤和洗涤。(晶形好) 对称量形的要求 1.组成恒定(定量的基础 2.稳定C准确) 3.摩尔质量大(称量误差小对少量组分测定有利)
重量分析对沉淀形的要求(补充) 1.沉淀的溶解度小,溶解损失应<0.1mg。 (该沉淀的定量沉淀) 2.沉淀的纯度高。(不该沉淀的不沉淀,杂质少) 3.便于过滤和洗涤。(晶形好) 1. 组成恒定(定量的基础) 2. 稳定(准确) 3. 摩尔质量大(称量误差小, 对少量组分测定有利) 对称量形的要求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5)常用的氧化还原测定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4)滴定分析计算.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1)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3)氧化还原滴定曲线.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3)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4)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2)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2)氧化还原平衡.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1)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1)概述(主讲:王秀艳).ppt
- 玉溪师范学院:《应用化学实验》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ppt
- 玉溪师范学院:《应用化学实验》食盐中碘酸钾的测定.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2 镧系和锕系元素.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 过渡金属 Transition Metal(副族)(2/2).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 过渡金属 Transition Metal(副族)(1/2).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9 配位化合物 Ligand Compounds.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8 铜、锌副族 Copper and Zinc family.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7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Alkali and Alkali-earth Metal.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6 硼族元素 Boron family elements.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5 碳族元素 Carbon family elements.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3)酸碱溶液的pH计算.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2)水溶液中酸碱组分不同型体的分布.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4)缓冲溶液.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5)酸碱指示剂.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4)沉淀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3)沉淀的形成及沾污.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7)多元酸碱的滴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6)沉淀滴定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6)一元酸碱的滴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4)测量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1-7.2)概述、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3)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8)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1)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2)EDTA及其配位特性.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5-7.6)目视比色与分光光度计、朗伯-比尔定律的分析应用.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7)配位滴定的应用.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3)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4)定量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