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2)氧化还原平衡

55-2氧化还原平衡 、条件电位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还原能 力大小,可用该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简称电 位)Q表示。根据电位的大小,也可判断反应进行的 程度和方向 ●对半反应ox+ne—red,其电极电位可表示为 rt a ox/red ox/red ne a red 6oxne为aox=aed=1mo时的电极电位即标准电位
§5-2 氧化还原平衡 一、条件电位 ⚫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还原能 力大小,可用该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简称电 位)表示。根据电位的大小,也可判断反应进行的 程度和方向。 ⚫ 对半反应ox + ne red ,其电极电位可表示为 θ ox/red为aox=ared=1mol/L时的电极电位即标准电位。 red o x a a nF RT o x red o x red / = / + ln

考虑离子强度及氧化态和还原态存在的副反应两 个因素 例如计算HC溶液中Fe3/Fe2体系的电位。 解:可化解为: r 3a2+C(Fe') 2++0.05916 e FeT/Fe FeT/F C( 2+ C Fe F 当C(Fe3)C(Fe2+)=1mo时,得 Fe Fet/Fe Fet/F +0.059161g Fe3+/fe2+
考虑离子强度及氧化态和还原态存在的副反应两 个因素 例如 计算HCl溶液中Fe3+/ Fe2+体系的电位。 解: 可化解为: 当C(Fe3+)= C(Fe2+)=1mol/L时,得 ( ) ( ) 0.05916lg 2 3 / / 2 3 3 2 3 2 3 2 + + + + + + + + = + + + C Fe C Fe F e F e F e F e F e F e Fe Fe + + + + + + + + = + + + = 3 2 2 3 3 2 3 2 3 2 / / / 0.05916lg ' F e F e F e F e F e F e F e F e Fe Fe

条件电位:它是在特定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 总浓度均为1mo/L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后的 实际电位 引入条件电位后,25°C时,能斯特方程式可表 示为 0.05916,C(Ox) ox/red ox/red rea 半反应oX+ ne- red
条件电位: 它是在特定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 总浓度均为1mol/L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后的 实际电位。 引入条件电位后,25℃时,能斯特方程式可表 示为: ( ) ( ) lg 0.05916 ' / / C red C ox n o x red = o x red + 半反应ox + ne red

例1计算在1mo/LHC溶液中,C(Ce4)=200×102 mo/L,C(Ce3+)=4.00×103mo/L时,Ce4/Ce3电对的 电位。 解 Ce4++e C 3+ Ce4+/Ce3+ 128V c4/ce3+=E0ce4+ce3++0.0591gC(Ce4)/C(Ce3+) 128+0.05992.00×102/400×10-3 =1.32(V
4 例1 计算在1mol/L HCl溶液中, C(Ce4+)=2.00×10-2 mol/L,C(Ce3+)=4.00×10-3mol/L时, Ce4+/ Ce3+电对的 电位。 解 Ce4+ + e Ce3+ , E Ce4+ / Ce3+=1.28V E Ce4+ / Ce3+= E Ce4+ / Ce3+ +0.059lg C(Ce4+)/ C(Ce3+) =1.28+0.059lg2.00 ×10-2 / 4.00×10-3 =1.32(V)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平衡常数 个反应的完全程度可用平衡常数的大小来判断 如考虑溶液中离子强度和各种副反应的影响,引入 条件电位,求出条件平衡常数K,则更能说明实际 进行程度 若用下式代表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mox.t nred. e mred. nox 两电极的电极反应 OX, +ne red OX2 +me red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平衡常数 一个反应的完全程度可用平衡常数的大小来判断。 如考虑溶液中离子强度和各种副反应的影响,引入 条件电位,求出条件平衡常数K‘ ,则更能说明实际 进行程度。 若用下式代表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两电极的电极反应 ox1 + n e red1 ox2 + m e red2 mox1 + nred2 mred1 + nox2

相应的能斯特方程 oX tne red 0.05916.(OX q=91 rea OX t me re 0.05916 6
6 相应的能斯特方程 1 1 lg 0.05916 1 1 ' red ox C C n = + 2 2 lg ' 0.05916 2 2 red ox C C m = + ox2 + m e red2 ox1 + n e red1

●反应达平衡时,两电对的电位相等,即a1=m2 ●有 0.05916.COx q1+ 0.05916,Co32 02 g Credi Cream d 常数 0.05916 ox1 red ox h K lgK= oxI 0.05916
反应达平衡时,两电对的电位相等,即 有: 2 2 lg 0.05916 2 1 1 lg 0.05916 1 ' ' red o x red o x C C C m C n + = + = 常数 − = 0.05916 ( ) lg ' 2 ' 1 1 2 1 2 mn C C C C n red m o x n o x m red lg lg ' 1 2 1 2 K C C C C n red m ox n ox m red = 0.05916 ( ) lg ' 2 ' 1 − = m n K 1 =2

●在滴定分析中,如要求分析误差为0.1%,即在计量点 时反应物至少应有999%变成生成物,残存的反应物应 小于01%,所以有 d 9999、9999 Ig K=1g 3n )≈g00m.10 3(m+n) rea 0.100.1 最小值 可看出,平衡常数lgK值取决于氧化还原两电对的条件 电位之差,其值愈大,lgK值也愈大,即反应进行得越 全 0.05916 0.05916 9=91-9 K 3(m+n)
在滴定分析中,如要求分析误差为0.1%,即在计量点 时反应物至少应有99.9%变成生成物,残存的反应物应 小于0.1%,所以有 可看出,平衡常数lgK’值取决于氧化还原两电对的条件 电位之差,其值愈大,lgK‘值也愈大,即反应进行得越 完全。 ) lg10 10 3( ) 0.1% 99.9% ) ( 0.1% 99.9% lg lg lg( ' 3 3 1 2 1 2 m n C C C C K m n m n n red m o x n o x m red = = + = 3( ) 0.05916 lg ' 0.05916 ' 2 ' 1 ' m n m n K m n = − = = + 最小值

具体来讲: 对m=n=1的反应,lgK≥6;△q0.35V m1,n=2反应,lgK9;△φ≥027V 一般认为若两电对的条件电位的差值大于040v 反应就能定量完成,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
• 具体来讲: 对m = n =1的反应,lgK’≥6;△ ≥0.35V • m=1, n=2反应, lgK’≥9;△ ≥0.27V 一般认为若两电对的条件电位的差值大于0.40v, 反应就能定量完成,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

例4计算在1mo/LHO4溶液中,用KMnO4标 准溶液滴定FeSO的条件平衡常数,并说明该反 应是否满足滴定分析的要求 HE MnO4 +5Fe2+ +8H+ Mn2++ 5Fe3++4H2O F 1< 0735V 2Kmn(91-92)5×1×(1.45-0.735) 60 0.05916 0.05916 对于m=1,n=5,lgK≥3(5+1)=18,符合滴定分 析的要求
例4 计算在1mol/L HClO4溶液中,用KMnO4标 准溶液滴定FeSO4的条件平衡常数,并说明该反 应是否满足滴定分析的要求。 解 MnO4 - + 5Fe2+ +8H+ Mn2++ 5Fe3++4H2O E‘ MnO4- / Mn2+=1.45V, E‘ Fe3+/Fe2+ =0.735V 对于m=1, n=5, lgK’≥3(5+1)=18,符合滴定分 析的要求。 60 0.05916 5 1 (1.45 0.735) 0.05916 ( ' ' ) lg ' 1 2 = − = − = m n K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1)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1)概述(主讲:王秀艳).ppt
- 玉溪师范学院:《应用化学实验》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ppt
- 玉溪师范学院:《应用化学实验》食盐中碘酸钾的测定.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2 镧系和锕系元素.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 过渡金属 Transition Metal(副族)(2/2).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0 过渡金属 Transition Metal(副族)(1/2).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9 配位化合物 Ligand Compounds.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8 铜、锌副族 Copper and Zinc family.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7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Alkali and Alkali-earth Metal.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6 硼族元素 Boron family elements.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5 碳族元素 Carbon family elements.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4 氮族元素 Nitrogen Family Elements.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氧族元素 Oxygen Family Element.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2 卤素 Halogen.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1 氧化还原反应 Oxidation and Reduction.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电解质溶液 Electrolyte Solutions.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9 溶液 Solutions.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8 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ppt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7 化学反应的速率 Chemical Reaction Rate.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2)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4)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3)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3)氧化还原滴定曲线.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1)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4)滴定分析计算.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5)常用的氧化还原测定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1)重量分析法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3)酸碱溶液的pH计算.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2)水溶液中酸碱组分不同型体的分布.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4)缓冲溶液.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5)酸碱指示剂.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4)沉淀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3)沉淀的形成及沾污.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7)多元酸碱的滴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6)沉淀滴定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6)一元酸碱的滴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4)测量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1-7.2)概述、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