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5-7.6)目视比色与分光光度计、朗伯-比尔定律的分析应用

57-5目视比色与分光光度计 光度分析的几种方法 1.目视比色法 观察方向 比c 管 用眼睛观察比较标准液和待测液的颜色测其含量。 方法方便、灵敏,准确度差。常用于限界分析
1 §7-5 目视比色与分光光度计 一、 光度分析的几种方法 用眼睛观察比较标准液和待测液的颜色测其含量。 方法方便、灵敏,准确度差。常用于限界分析。 比 色 管 1.目视比色法 观察方向 cc12 c3 c4 c1 c2 c3 c4

2.光电比色法 通过滤光片得一窄范围的光(几十nm) 样品池 光 光电池 滤光片 检流计 灵敏度和准 参比池 确度较差 稳压电源 光电比色计结构示意图 2
2 2. 光电比色法 通过滤光片得一窄范围的光(几十nm) 光电比色计结构示意图 灵敏度和准 确度较差

3吸光光度法和分光光度计 通过棱镜或光栅得到一束近似的单色光 波长可调,故选择性好,准确度高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系统 稳压电源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部件
3 3. 吸光光度法和分光光度计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系统 稳压电源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部件 通过棱镜或光栅得到一束近似的单色光. 波长可调, 故选择性好, 准确度高

722型分光光度计结构方框图 钨灯 电 对二显 电 单色器 大器 漂光分光 数放大器 源系统 吸收池检测系统 220伏 稳压器
4 722型分光光度计结构方框图 光 源 吸收池 检测系统 分光 系统

技术参数:波长驱动动 721分光光度计 波长范围40-100m0 波长准确度H/-2 波长重复性1m 咒谱带宽 m 透色比确更十/-1% 透色比重复性0.5%T 透色比范围0.0-125%T 吸光度范围F0.031-2.5A 散光长0.5%10360NM 稳定 ≤05%T/min
5 721分光光度计

(1)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光源:发岀所需波长范围内的连续光谱,有足够 的光强度,稳定。 可见光区:钨灯,碘钨灯(320~2500mm) 紫外区:氢灯,氘灯(180~375nm 单色器: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的 装置。 棱镜:玻璃350~3200mm,石英185~4000nm 光栅:波长范围宽,色散均匀,分辨性能好,使用方便
(1)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光源:发出所需波长范围内的连续光谱,有足够 的光强度,稳定。 可见光区:钨灯,碘钨灯(320~2500nm) 紫外区:氢灯,氘灯(180~375nm) 单色器: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的 装置。 棱镜:玻璃350~3200nm, 石英185~4000nm 光栅:波长范围宽, 色散均匀,分辨性能好, 使用方便

吸收池:(比色皿)用于盛待测及参比溶液 可见光区:光学玻璃池 紫外区:石英池 检测器: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换成 电流信号。 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指示器: 低档仪器:刻度显示 中高档仪器:数字显示,自动扫描记录
吸收池:(比色皿)用于盛待测及参比溶液。 可见光区:光学玻璃池 紫外区:石英池 检测器: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换成 电流信号。 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指示器: 低档仪器:刻度显示 中高档仪器:数字显示,自动扫描记录

单色器 棱镜:依据不同波长光通过棱镜时折射率不同 800 600 500 白光 紫 400 入射狭缝准直透镜 棱镜 聚焦透镜出射狭缝
棱镜:依据不同波长光通过棱镜时折射率不同 单色器 入射狭缝 准直透镜 棱镜 聚焦透镜 出射狭缝 白光 λ1 λ2 800 600 500 400

光栅:在镀铝的玻璃表面刻有数量很大的等宽度 等间距条痕(600、1200、2400条mm) 原理: 平面透透 利用光通过光栅时 射光柵镜 光屏 发生衍射和干涉现象而 分光 光栅衍射示意图 出射狭缝
光栅:在镀铝的玻璃表面刻有数量很大的等宽度 等间距条痕(600、1200、2400条/mm )。 M1 M2 出 射 狭 缝 光屏 透 镜 平面透 射光栅 光栅衍射示意图 原理: 利用光通过光栅时 发生衍射和干涉现象而 分光

检测器 ↓↓↓↓4光 金属膜囗Ag、A 洒 铁片 检流计 硒光电池
检测器 Se Au,Ag 半导体 h 硒光电池 Ag、Au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2)EDTA及其配位特性.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1)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8)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3)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1-7.2)概述、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7.4)测量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6)一元酸碱的滴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6)沉淀滴定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7)多元酸碱的滴定.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3)沉淀的形成及沾污.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4)沉淀条件的选择.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5)酸碱指示剂.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4)缓冲溶液.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2)水溶液中酸碱组分不同型体的分布.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3)酸碱溶液的pH计算.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6.1)重量分析法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5)常用的氧化还原测定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述(2.4)滴定分析计算.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1)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7)配位滴定的应用.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3)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4)定量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5)金属指示剂.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5)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3)配位解离平衡及影响因素.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1)分析化学概述.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1.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error).ppt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4)配位滴定基本原理.ppt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5 GLC.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6 HPLC.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Pesticide Analytical Manual Vol I.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VOLUME Multiresidue methods.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APPENDIX I:PESTDATA.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APPENDIX II.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TABLE 3.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TABLE 4.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1 egulatory Operations.pdf
- 《美国FDA农残分析手册》(第一卷英文版)Chapter 2 General Analytical Operations and Informatio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