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激元光学和量子体系的交叉研究(讲稿)

第五章表面等离激元光学和量子体系的交叉研究古英2012年4月ygu@pku.edu.cn
1 第五章 表面等离激元光学和量子体系的交叉研究 古英 ygu@pku.edu.cn 2012年4月

结合了光子学和电子学的优点,通过将光场压缩在纳米尺度,充许在纳米尺度上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表面等离激元本质上是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在未来的计算机中光子能够代替电子吗?光子回路体积小,易于集成,损耗小,传的快,但是光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实现量子操控比较困难。光子与表面等离激元间的交换弥补了这一不足,可在单光子探测,纠缠,可控相位门,量子的非线性效应方面有应用。2
2 结合了光子学和电子学的优点,通过将光场压缩在纳米尺度, 允许在纳米尺度上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表面等离激元本质上是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未来的计算机中光子能够代替电子吗?光子回路体积小, 易于集成,损耗小,传的快,但是光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实 现量子操控比较困难。光子与表面等离激元间的交换弥补了 这一不足,可在单光子探测,纠缠,可控相位门,量子的非 线性效应方面有应用

(SPP)SurfaceplasmonpolaritonSPP:collectiveoscillationsof freeelectronsevanescent EMmodeboundtosurfaceDielectricE[EsplFLeE(0)MetalLocalizedSPorSPR:localizedoscillationstronglocalfield100nmFigure 1.3:Particleplasmonultrasmall optical modevolume Vm3WilliamL.Barnes,AlainDereux&ThomasW.Ebbesen,nature,424,824(2003);V.Zayatsa,etal,PhysRep.2005,408:131-314:
3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SPP) ultrasmall optical mode volume Vm Localized SP or SPR: localized oscillation strong local field SPP: collective oscillations of free electrons evanescent EM mode bound to surface William L. Barnes, Alain Dereux & Thomas W. Ebbesen, nature, 424, 824 (2003); V. Zayatsa, et al, Phys Rep. 2005, 408:131–314;

What'snewforquantumemitterswithultrasmalloptical modeVm?Weak coupling:Purcell factor F=yl yoanisotropicelectricmodedensityofoscillationsanisotropicopticalmodedensityenhanced(F>1)oranisotropic decay ratessupressed(F<1)spontaneousemissionatsubwavelengthscaleStrong coupling: Cavity QEDVmisextremelysmallg (αisverylargeQisnothighduetolossLow-lightlevelnonlinearopticsR.R.Chance,A.Prock,andR.Silbey,J.Chem.Phys.62,2245(1975);D.E.Changetal.,Phys.Rev.Lett.97,053002(2006);EdoWaksandDeepakSridharan,Phys.Rev.A,82,043845(2010)
4 What’s new for quantum emitters with ultrasmall optical mode Vm? R. R. Chance, A. Prock, and R. Silbey, J. Chem. Phys.62, 2245 (1975); D. E. Chang et al., Phys. Rev. Lett. 97, 053002 (2006); Edo Waks and Deepak Sridharan, Phys. Rev. A, 82, 043845 (2010) Weak coupling: Purcell factor F=γ/ γ0 anisotropic electric mode density of oscillations anisotropic optical mode density anisotropic decay rates enhanced (F>1)or supressed (F<1) spontaneous emission at subwavelength scale Strong coupling: Cavity QED Vm is extremely small g (∝ ) is very large Q is not high due to loss Low-light level nonlinear optics 1 Vm

表面等离激元如何介入和量子体系的相互作用?Weakcoupling1)在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近场区域内为偶极跃迁提供了较强的各向异性Purcell系数环境(态密度)2)激发的表面等离激元是局域的电磁波,可以发生在纳米尺度上定域的与原子系综的相互作用(近场增益)Strongcoupling3)量子的表面等离激元与单量子体系的相互作用
表面等离激元如何介入和量子体系的相互作用? Weak coupling: 1)在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近场区域内为偶极跃迁提供了较强 的各向异性Purcell 系数环境(态密度) 2)激发的表面等离激元是局域的电磁波,可以发生在纳米尺 度上定域的与原子系综的相互作用(近场增益) Strong coupling: 3)量子的表面等离激元与单量子体系的相互作用

本章内容:5.1纳米结构近场区域偶极子弛豫系数5.2SPP增强分子荧光的前沿进展5.3量子的SPP及其与量子体系相互作用5.4我们在交叉领域的几个工作附录:分子荧光的知识6
6 本章内容: 5.1 纳米结构近场区域偶极子弛豫系数 附录: 分子荧光的知识 5.2 SPP增强分子荧光的前沿进展 5.4 我们在交叉领域的几个工作 5.3 量子的SPP 及其与量子体系相互作用

5.1纳米结构附近偶极子弛豫系数问题的由来:量子提法:当偶极子放在纳米结构附近或离介质和金属表面很近时所处的空间局域模式态密度(LDOS)有很大变化,导致其偶极跃迁弛豫系数有很大改变。一一态密度的角度经典提法:导致偶极子的弛豫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能量辐射到无穷远,叫做辐射弛豫;一种是由于能量耗散到周围的吸收介质中,叫做非辐射弛豫。一一能量损失的角度通常来说,由于纳米结构或者界面的存在会导致decayrate变大,或激发态寿命变短。表现为荧光谱变宽。但在特殊设计的纳米结构或材料中,有时会使激发态寿命变长
7 5.1 纳米结构附近偶极子弛豫系数 问题的由来: 量子提法:当偶极子放在纳米结构附近或离介质和金属表面很近时, 所处的空间局域模式态密度(LDOS)有很大变化,导致其偶极跃迁 弛豫系数有很大改变。--态密度的角度 经典提法:导致偶极子的弛豫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能量辐射到 无穷远,叫做辐射弛豫;一种是由于能量耗散到周围的吸收介质中, 叫做非辐射弛豫。--能量损失的角度 通常来说,由于纳米结构或者界面的存在会导致decay rate 变大,或 激发态寿命变短。表现为荧光谱变宽。但在特殊设计的纳米结构或 材料中,有时会使激发态寿命变长

在无吸收=n?介质中的decayrate)To:自由空间中原子的自发辐射系数:3元c3h80如果场的哈密顿量和电场算符可写成如下形式:H=dV(D.E+B.H)EEfreendV(sosE.E+μ'B.B)根据fermisgoldenrule,自发辐射系数可写为:k2 dk (0|E)(k)10)8(0k -WA)rα在8介质的自由空间中,自发辐射系数是:r=nTo8DecayofexcitedatomsinabsorbingdielectricsStephenMBarnettetal,J.Phys.B:At.Mol.Opt.Phys.29(1996)3763-3781
8 Decay of excited atoms in absorbing dielectrics Stephen M Barnett et al, J. Phys. B: At. Mol. Opt. Phys. 29 (1996) 3763–3781. 自由空间中原子的自发辐射系数: 如果场的哈密顿量和电场算符可写成如下形式: 根据fermi’s golden rule,自发辐射系数可写为: 在ε介质的自由空间中,自发辐射系数是: 在无吸收ε=n2介质中的decay rate

在吸收介质中decayrate的一般表达式(量子)这时表示为:8() = 8(w) + is"(w) = n?(w) = [n(w) + ik(の))2自发辐射系数的通式为:Im(μ;Gi;(O, WA)μj)2元ZI<f lμ E(rA, t)I0)P 8(f - wA)h2yh(0|E(r, の)E_(r*, w)l0) = = Im/Gij(r - r, w)8(α - )元E(r,t)=do[E+(r, w)e-iot + E-(r, )eior )9DecayofexcitedatomsinabsorbingdielectricsStephenMBarnettetal,J.Phys.B:At.Mol.Opt.Phys.29(1996)3763-3781
9 Decay of excited atoms in absorbing dielectrics Stephen M Barnett et al, J. Phys. B: At. Mol. Opt. Phys. 29 (1996) 3763–3781. 自发辐射系数的通式为: 在吸收介质中decay rate的一般表达式(量子) 这时ε表示为:

激发态分子的弛豫系数的经典定义先从经典的角度定义辐射弛豫系数和非辐射弛豫系数:Y=R+NRNRCdER=wS..darS.n2W参数设置whereS= (c/8)Re (E×H*)is thePoynting vector, is theconductivity of the substrate, Wis the average energy of the dipole.d is the differential element of the solid angle, and dr is thedifferential volume element. The integral in eq 2 is overa surfaceat infinitywhilethat in eq3is over thevolumeofthedissipativesubstrate.10RadiativeDecayRatesforMoleculesnearaDielectricSphereP.T.Leungetal,TheJournalofPhysical Chemistry,Vol.92,No.22,6207(1988)
10 Radiative Decay Rates for Molecules near a Dielectric Sphere, P. T. Leung et al,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Vol. 92, No. 22, 6207 (1988). 激发态分子的弛豫系数的经典定义 先从经典的角度定义辐射弛豫系数和非辐射弛豫系数: 参数设置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Plasmonics的前沿和应用(讲稿).pdf
- 《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光场的量子态与统计性质.pdf
- 量子霍尔效应(讲稿).pdf
- 量子隧穿(讲稿).pdf
- 北京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交流电.pdf
- EPR徉谬和贝尔不等式(讲稿)EPR Paradox and Bell Inequality.pdf
- 电磁感应透明(讲稿)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pdf
- 北京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pdf
- 《物理学报》:磁性材料的磁结构、磁畴结构和拓扑磁结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志东).pdf
- 常州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基础》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1.1-1.2,不含视频).pdf
- 沈阳师范大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课程授课教案(Ⅰ,讲义,共八章,主讲教师:高天附).pdf
- 沈阳师范大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Ⅰ).docx
- 沈阳师范大学:《电磁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共八章,授课教师:毋妍妍).pdf
- 沈阳师范大学:《电磁学》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omagnetics.pdf
- 沈阳师范大学:《激光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章 激光辐射概论(授课教师:陈秀艳).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固体电子能带理论 第三节 紧束缚近似 第四节 克龙尼克-潘纳模型 第五节 晶体中电子的准经典运动 第六节 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论解释.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固体电子能带理论 第二节 近自由电子近似(2/2).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固体电子能带理论 第一节 布洛赫定理 第二节 近自由电子近似(1/2).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晶体振动和晶体的热学性质 第二节 能量量子化、声子 第三节 晶体的比热.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及晶体类型 第一节 晶体的结合类型 第二节 晶体的结合的一般知识.pdf
-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讲稿)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量子光学量子信息.pdf
- 北京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恒定磁场.pdf
- 北京大学:量子霍尔效应(物理学院:王韩腾、李欣蔚、张子豪).pdf
- 随机数及简明概率论(讲稿).pdf
- 《粒子物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狭义相对论和对撞机运动变量.pdf
- ⻆角动量量耦合和Clebsch-Gordon系数(讲稿).pdf
- 蒙卡方法初步(讲稿).pdf
- 北京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静电场.pdf
- 表面等离激元导论(讲稿)Introduction to plasmonics.pdf
- 《粒子物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粒子物理简介.pdf
- 《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教材)第10章 定态微扰论.pdf
- SPP的基本概念及物理(讲稿).pdf
- 长江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实验)金属线膨胀实验.pdf
- 长江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实验)气垫导轨综合实验.pdf
- 长江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实验)弦振动的研究.pdf
- 长江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实验)霍尔效应实验.pdf
- 长江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实验)不良导体导热现象的研究——导热系数的测量.pdf
- 长江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实验)热功当量的测量.pdf
- 重庆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pdf
- 重庆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指导书(教案讲义,共三十四个实验).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