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FOOTBⅠKE》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专选(I)FO0 TBIKE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体有专选(I)滑行车 课程英文名称 Physical Education Elective Course (I) (FOOTBIKE) 课程编号10111003课程性质 通识课 适合层次 一年级本科 先修课程 普通体有 后继课程 体有专选(Ⅱ) 学分1.0总学时30理论30实验上机 课外 适用专业 学校各专业 大纲制定人 王亚洲 制定日期 2024.8.15 大纲审核人 张园 审核日期 2024.8.31 (注:课程性质是指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环节:适合层次为本科或研究 生课程) 一、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footbike是一项新兴体有运动项目。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体有工作基本标准》的 通知要求,我校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普通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以提高学生 体质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中注重提高学生运动量,增加新兴体有项日, 从而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丰富校园体育文化。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 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及锻炼方法,为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提供一定的体质储备,培养良 好的自我锻炼习惯,继而促进学生终身体有意识的形成。 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1:通过1000、800米、俯卧撑及柔韧等身体素质的练习,尤其是通过心肺功 能项目练习,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 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培养顾强拼搏精神、优良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竞争意识, 达到《国家体质锻炼标准》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测试水平,为后续体有课程内容学习打好基础。 课程目标2:通过footbike滑行车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基本知识理论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具备终身学习的身体 健康目标服务。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基本体育运动常识及方法,具有一定的运动 损伤的预防及处理能力。 课程目标3:在目标1、目标2完成的基础之上和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学 习的意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 协作的团队精神。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如下表所示: 表1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一级指标) 支撑强度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 1、2 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强 3 毕业要求(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
体育专选(Ⅰ)FOOTBIKE 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体育专选(Ⅰ)滑行车 课程英文名称 Physical Education Elective Course(Ⅰ) (FOOTBIKE) 课程编号 10111003 课程性质 通识课 适合层次 一年级本科 先修课程 普通体育 后继课程 体育专选(Ⅱ) 学分 1.0 总学时 30 理论 30 实验 上机 课外 适用专业 学校各专业 大纲制定人 王亚洲 制定日期 2024.8.15 大纲审核人 张园 审核日期 2024.8.31 (注:课程性质是指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环节;适合层次为本科或研究 生课程) 一、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footbike 是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 通知要求,我校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普通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以提高学生 体质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中注重提高学生运动量,增加新兴体育项目, 从而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丰富校园体育文化。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 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及锻炼方法,为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提供一定的体质储备,培养良 好的自我锻炼习惯,继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 1:通过 1000、800 米、俯卧撑及柔韧等身体素质的练习,尤其是通过心肺功 能项目练习,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 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培养顽强拼搏精神、优良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竞争意识, 达到《国家体质锻炼标准》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测试水平,为后续体育课程内容学习打好基础。 课程目标 2:通过 footbike 滑行车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基本知识理论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具备终身学习的身体 健康目标服务。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基本体育运动常识及方法,具有一定的运动 损伤的预防及处理能力。 课程目标 3:在目标 1、目标 2 完成的基础之上和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学 习的意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 协作的团队精神。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如下表所示: 表 1 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一级指标) 支撑强度 1、2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 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强 3 毕业要求(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 中

承担个人、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二、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途径设计及学时分配 为促成各项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对理论教学环节、过程训练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等达 成途径进行具体规定,包括课内、课外学时分配,如表2所示。 表2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设计及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 达成途径 目标 理论教学环节 过程训练环节 身体素质、体有游戏11学时 华中与公解练可习 2 footbike滑行车11学时 集中与分解练习 理论讲授4学时:考核4学时 课堂提问、讨论、作业 合计 30学时(理论) 三、理论教学要求 表3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章节 知识点 教学要求 学时 1、掌握基本体育运动常识。(支 普通体育理论 撞得日标2) 运动损伤预防与处 ]相关运动方法和理论知 2、3 识。 (支嫩课程目标3) 明确1000米、800米、俯图撑及 身体素质 柔韧性练习的锻炼价值,并能制 定自身课金的运动处方(支遗调 1 程目标1) 1、学习和练习footbike滑行车技 footbike e滑行车技术 术动作。(支撑课程目标2) 2、3 footbike滑行车骑 1、身体素质。(支撑课程目标1) 考核 分组进行 1、2、3 考核。(支撑课程目标2、3)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二者合并) (一)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表4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总比例 支撑课程目标 对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 期末考试 和footbike练习方法的掌握情况,自主 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和适 70% 1、2 发展的能力等进行考核。 对分组练习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合作能 过程考核 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 30% 的团队精神进行考核
承担个人、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二、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途径设计及学时分配 为促成各项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对理论教学环节、过程训练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等达 成途径进行具体规定,包括课内、课外学时分配,如表 2 所示。 表 2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设计及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 目标 达成途径 理论教学环节 过程训练环节 1 身体素质、体育游戏 11 学时 集中与分解练习 2 footbike 滑行车 11 学时 集中与分解练习 3 理论讲授 4 学时;考核 4 学时 课堂提问、讨论、作业 合计 30 学时(理论) 三、理论教学要求 表 3 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章节 知识点 教学要求 学时 支撑课程 教学目标 普通体育理论 1、教学常规; 2、锻炼方法; 3、运动损伤预防与处 理。 1、掌握基本体育运动常识。(支 撑课程目标 2) 2、学习相关运动方法和理论知 识。(支撑课程目标 3) 4 2、3 身体素质 力量、耐力、柔韧、 协调性等素质。 明确 1000 米、800 米、俯卧撑及 柔韧性练习的锻炼价值,并能制 定自身课余的运动处方(支撑课 程目标 1) 11 1 footbike footbike 滑行车技术 动作 1、学习和练习 footbike 滑行车技 术动作。(支撑课程目标 2) 2、分组进行练习和学习。(支撑 课程目标 3) 11 2、3 考核 1、footbike 滑行车骑 行; 2、身体 素质 (1000 米(男)、800 米(女)) 1、身体素质。(支撑课程目标 1) 2、分组进行 footbike 滑行车骑行 考核。(支撑课程目标 2、3) 4 1、2、3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二者合并) (一)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表 4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总比例 支撑课程目标 期末考试 对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 和 footbike 练习方法的掌握情况,自主 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和适应 发展的能力等进行考核。 70% 1、2 过程考核 对分组练习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合作能 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 的团队精神进行考核。 30% 3

总评成绩100分=期末考试成绩70%+过程考核成绩30%。 1)期末考试70%: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重难点知识的理 解和应用情况,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 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 为达到具各终身学习的身体健唐日标服条。 2)过程考核30%: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具有 ~定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本门课程学生总评成绩=考核成绩总分A(满分100分)30%+考核成绩总分B(满分 100分)40%+过程考核C(满分30分) 表5课程考核内容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目标值平均值 指标点达成度 期末考试1:1000米 0.3*A 课程目标 男)、800米(女)(身 30 A 30 体素质) 期末老试2:fo0tbik 0.4*B 课程目标 骑行(专项) 40 课程目标8 成课外练习和作业 30 注:1)考核题目100%支撑课程目标: 2)平均值根据学生实际得到的考试成锁和其它各项成锁进行统计获得 (三)耐力素质(男:1000米、女:800米)评定方法与标准(考核占比30%) 1、测试方法:在400米田径跑道分组考核,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驱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 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2、考核标准: 表6耐力素质(男:1000米、女:800米)评定标准 男1000米 女800米 占比30% 占比30% 时间 分数 分数 时间 分数 分数 317 100 30 3'18 100 3'20 98 29.4 321 98 29.4 3”22 95 28.5 3'24 95 28.5 325” 93 27.9 327 327 330 90 27 3'30 87 26.1 334 87 26.1 334 5 255 337* 5 955 83 24.9 341 249
总评成绩 100 分= 期末考试成绩 70%+ 过程考核成绩 30%。 1 )期末考试 70%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重难点知识的理 解和应用情况,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 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 为达到具备终身学习的身体健康目标服务。 2 )过程考核 30%: 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具有 一定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本门课程学生总评成绩=考核成绩总分 A(满分 100 分)*30%+考核成绩总分 B(满分 100 分)*40%+过程考核 C(满分 30 分) 表 5 课程考核内容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目标值 平均值 指标点达成度 课程目标 1 期末考试 1:1000 米 (男)、800 米(女)(身 体素质) 30 A 课程目标 2 期末考试 2:footbike 骑行(专项) 40 B 课程目标 3 完成课外练习和作业 30 C 注:1)考核题目 100%支撑课程目标; 2)平均值根据学生实际得到的考试成绩和其它各项成绩进行统计获得。 (三)耐力素质(男:1000 米、女:800 米)评定方法与标准(考核占比 30%) 1、测试方法:在 400 米田径跑道分组考核,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 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2、考核标准: 表 6 耐力素质(男:1000 米、女:800 米)评定标准 男 1000 米 女 800 米 时间 分数 占比 30% 分数 时间 分数 占比 30% 分数 3'17" 100 30 3'18" 100 30 3'20" 98 29.4 3'21" 98 29.4 3'22" 95 28.5 3'24" 95 28.5 3'25" 93 27.9 3'27" 93 27.9 3'27" 90 27 3'30" 90 27 3'30" 87 26.1 3'34" 87 26.1 3'34" 85 25.5 3'37" 85 25.5 3'38" 83 24.9 3'41" 83 24.9

342 24 344 80 24 347 78 23.4 350 987 23. 3'62 77 3'52 775 354 76 22.8 22.2 22.2 4'00 21.9 4'02 73 21.9 402 21.6 04 21.6 405 21.3 407 2 409 0 21 410 69 20.7 412 69 20.7 412 20.4 4'14" 20.4 6 20.1 417 19.8 419 66 19.8 420* 65 19.5 422 65 19.5 4'22 19.2 4'24 19.2 425* 63 18.9 427 18.g 4°27 62 18.6 4°29 62 18.6 4'30 61 18.3 4'32 61 18.3 4'32 60 434 60 18 16. 439 55 16.5 4°52 50 15 444 15 5021 45 13.5 4'49 45 13.5 512 40 19 4'54* 12 5'22 459 35 10.5 532 30 5'04 30 9. 542" 25 7.5 509" 25 7.5 552 20 514 602 519* 45 6121 10 524 10 3 (四)FO0 TBIKE评定方法与标准(考核占比40%) 1.考核方法:按照学生名单顺序依次进行,每组4人,按田径场跑道线进行400米滑行 2.考核标准: 男400 女400米 占比40% 分数 占比40% 时间 分数 时间 分数 分数 105 100 115 10d r10 1'15 90 90 .3 1'20 85 34 1'301 85 34
3'42" 80 24 3'44" 80 24 3'45" 79 23.7 3'47" 79 23.7 3'47" 78 23.4 3'49" 78 23.4 3'50" 77 23.1 3'52" 77 23.1 3'52" 76 22.8 3'54" 76 22.8 3'55" 75 22.5 3'58" 75 22.5 3'57" 74 22.2 3'59" 74 22.2 4'00" 73 21.9 4'02" 73 21.9 4'02" 72 21.6 4'04" 72 21.6 4'05" 71 21.3 4'07" 71 21.3 4'07" 70 21 4'09" 70 21 4'10" 69 20.7 4'12" 69 20.7 4'12" 68 20.4 4'14" 68 20.4 4'15" 67 20.1 4'17" 67 20.1 4'17" 66 19.8 4'19" 66 19.8 4'20" 65 19.5 4'22" 65 19.5 4'22" 64 19.2 4'24" 64 19.2 4'25" 63 18.9 4'27" 63 18.9 4'27" 62 18.6 4'29" 62 18.6 4'30" 61 18.3 4'32" 61 18.3 4'32" 60 18 4'34" 60 18 4'42" 55 16.5 4'39" 55 16.5 4'52" 50 15 4'44" 50 15 5'02" 45 13.5 4'49" 45 13.5 5'12" 40 12 4'54" 40 12 5'22" 35 10.5 4'59" 35 10.5 5'32" 30 9 5'04" 30 9 5'42" 25 7.5 5'09" 25 7.5 5'52" 20 6 5'14" 20 6 6'02" 15 4.5 5'19" 15 4.5 6'12" 10 3 5'24" 10 3 (四)FOOTBIKE 评定方法与标准(考核占比 40%) 1.考核方法:按照学生名单顺序依次进行,每组 4 人,按田径场跑道线进行 400 米滑行。 2.考核标准: 男 400 米 女 400 米 时间 分数 占比 40% 分数 时间 分数 占比 40% 分数 1'05" 100 40 1'15" 100 40 1'10" 95 38 1'20" 95 38 1'15" 90 36 1'25" 90 36 1'20" 85 34 1'30" 85 34

1325 80 32 1'35 80 32 1'30 20 1'40 135 70 14 1'40 65 26 1'50 26 1'45" 60 1'55* 94 1'50 55 2300 0 1'55 50 20 205 50 20 五、其他有关说明 (一)课程要求 1、修本课程的学生必须肢体健全、身体健康、遵守课堂教学常规,具备从事一般体有 运动所要求的身体素质 2、木课程重点是中长跑技术、跑、跳等身体素质练习以及footbike的骑行学习和练习: 难点是跑的摆臂动作、腿的蹬摆动作,中长跑的呼吸方法,身体素质锻炼理念的接受和课余 自我锻炼习惯的形成。 3、处理重、难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示范,个别指导。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 学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帮助措施。 4、课程考核采取期末考试+过程性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过程性考核成绩占 30%。 (二)过程性考核评分标准(总分30分) 1、平时课堂表现评分(20分) 学生上课迟到一次者(以教师点名为准,点名后15分钟内到场),在总分中扣除2分 旷课一次在总分中扣除4分,迟到15分钟及以上者或早退以旷课论处,公、事假必需开具 院系假单,并由单位领导签字认可方准,否则以旷课论处,病者必需开具医院的诊断说明并 加盖公章,否则以旷课论处。因个人原因累计请假达到3次在总分中扣除2分,请假4次以 上者按可旷课一次论处。 缺课1/3(包括旷课和请假)、无故旷课4次及以上者,不予评定该学期成绩,成绩填 写为“取消考试资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打架、斗殿等恶劣行径者,直接取消该生学 期考试资格,并报知教务处处理。 考勒符号表示:旷课打x,迟到打⑧,早退打⑨,事病假打O。 者装不规范、上课玩手机等违反课堂常规等行为,在总分中扣除2分, 不认真或不参与锻炼、自由散漫、态度不端正者,在总分中扣除1-2分。 态度蛮横,与教师争吵,不服从指挥管理者,视情节严重程度在总分中扣除4一10分。 平时表现符号表示:违反课常规要求评价打,不主动锻炼性评价打,严重违规性评价 打C1-C10。 担任本课程体有委员在学生评定总成绩中加5分。 凡学校体育运动队正式队员,由相关运动队教练员提供学生名单,在总成绩中加10分。 2、作业评分(10分) 根据作业完成情况,每次作业给予0-2.5分,在成绩记录
1'25" 80 32 1'35" 80 32 1'30" 75 30 1'40" 75 30 1'35" 70 28 1'45" 70 28 1'40" 65 26 1'50" 65 26 1'45" 60 24 1'55" 60 24 1'50" 55 22 2'00" 55 22 1'55" 50 20 2'05" 50 20 五、其他有关说明 (一)课程要求 1、修本课程的学生必须肢体健全、身体健康、遵守课堂教学常规,具备从事一般体育 运动所要求的身体素质。 2、本课程重点是中长跑技术、跑、跳等身体素质练习以及 footbike 的骑行学习和练习; 难点是跑的摆臂动作、腿的蹬摆动作,中长跑的呼吸方法,身体素质锻炼理念的接受和课余 自我锻炼习惯的形成。 3、处理重、难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示范,个别指导。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 学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帮助措施。 4、课程考核采取期末考试+过程性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 70%,过程性考核成绩占 30%。 (二)过程性考核评分标准(总分 30 分) 1、平时课堂表现评分(20 分) 学生上课迟到一次者(以教师点名为准,点名后 15 分钟内到场),在总分中扣除 2 分, 旷课一次在总分中扣除 4 分,迟到 15 分钟及以上者或早退以旷课论处,公、事假必需开具 院系假单,并由单位领导签字认可方准,否则以旷课论处,病者必需开具医院的诊断说明并 加盖公章,否则以旷课论处。因个人原因累计请假达到 3 次在总分中扣除 2 分,请假 4 次以 上者按旷课一次论处。 缺课 1/3(包括旷课和请假)、无故旷课 4 次及以上者,不予评定该学期成绩,成绩填 写为“取消考试资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打架、斗殴等恶劣行径者,直接取消该生学 期考试资格,并报知教务处处理。 考勤符号表示:旷课打ⅹ,迟到打,早退打○√ ,事病假打○。 着装不规范、上课玩手机等违反课堂常规等行为,在总分中扣除 2 分。 不认真或不参与锻炼、自由散漫、态度不端正者,在总分中扣除 1-2 分。 态度蛮横,与教师争吵,不服从指挥管理者,视情节严重程度在总分中扣除 4—10 分。 平时表现符号表示:违反课常规要求评价打,不主动锻炼性评价打 ,严重违规性评价 打 C1—C10 。 担任本课程体育委员在学生评定总成绩中加 5 分。 凡学校体育运动队正式队员,由相关运动队教练员提供学生名单,在总成绩中加 10 分。 2、作业评分(10 分) 根据作业完成情况,每次作业给予 0-2.5 分,在成绩记录

表4过程训练环节 训练项目 内容及要求 课外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作业1 学生分组练习立定跳远 1、3 作业2 学生分组练习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 1、2、3 作业3 学生分组练习骑 2、3 作业4 学生分组研讨某一体育时事热点并形成提纲 2、3 大、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有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有保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字[2002]13号文件. [2]教有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有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字[2014]4号文件 [3]金钦昌.《学校体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集体编写。《高等体有教程》人民体有出版社. [5]集体编写.全国体院统编教材《田径》.人民体有出板社 [6]于鸿森.中长跑一现代技术训练与健身0.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7]季汝元.《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导手册[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8]王林等,现代体有运动专项化活动性游戏丛书一《田径游戏大全》).北京体有大学 出版社,2005
表 4 过程训练环节 训练项目 内容及要求 课外学时 支撑课程目标 作业 1 学生分组练习立定跳远 1、3 作业 2 学生分组练习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 1、2、3 作业 3 学生分组练习骑行 2、3 作业 4 学生分组研讨某一体育时事热点并形成提纲 2、3 六、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 教体艺字[2002]13 号文件.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字[2014]4 号文件. [3]金钦昌.《学校体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集体编写.《高等体育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 [5]集体编写.全国体院统编教材《田径》.人民体育出版社. [6]于鸿森.中长跑—现代技术训练与健身[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7]季汝元.《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导手册[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8]王林等.现代体育运动专项化活动性游戏丛书—《田径游戏大全》[M].北京体育大学 出版社,2005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pdf
- 合肥工业大学:运动处方的特点和内容.pdf
- 合肥工业大学:科学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pdf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乱跑的起跑教学.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田径竞赛规则讲座.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跳高技术讲解——背越式跳高.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跨栏跑——起跑过第一栏技术.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跑的技术原理.ppt
- 《田径》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田径普修教学大纲.doc
- 《田径》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田径主修教学大纲.doc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安全定向技能介绍.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长跑的途中跑介绍.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三级跳远技术分析.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短跑技术——途中跑.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短跑的技术.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定向运动图利介绍.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田径运动会的组织与裁判工作.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掷标枪技术分析.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定向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史.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定向——立定跳远.ppt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FOOTBⅠKE》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极限飞盘》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极限飞盘》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游泳》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匹克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匹克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武当武术》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武当武术》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气排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气排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健身健美》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健身健美》课程教学大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