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专选1(定向运动)》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体有专选】(定向运动) 课程英文名称 Physical Education Elective Course I (Orienteering) 课程编号10111003 课积性质通识课话合层次本科 先修课程 普通体育 后继课程 体育专选Ⅱ 学分1.0总学时30理论30实验 上机 课外 适用专业 全校各专业 大纲制定人 张园 定日期 2023年8月30日 大纲审核人 肖 审核日期 一、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体有专选(定向运动)》是普通高等学校“大学体有”中体有专选课程之一。定向运 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是一项融技术性、趣味 性、竞争性为一体的体育运动。定向爱好者在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中,去锻炼体魄,培养意 志,提高识别地图和使用地图的能力,挑战自我身心极限。是为推进学校体有教有改革而 新开设的体育课。本课程中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有和科学的体育锻 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体育专选课程:是学校课 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有工作的中心环节。 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1:通过定向运动理论学习,使学生了解定向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竞赛 规则。通过定向运动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定向运动专项技术技能,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 有锻炼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促进学生体力与智力的 并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 课程目标2:通过1000、800米等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 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与力 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具备终身学习的身体健康目标服务。 课程目标3:在目标1、目标2完成的基础之上和过程中,通过课堂分组练习及教学比 赛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通过体有教有及体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 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如下表所示 表1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掉 支排的毕业要求(一级指标)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生的 意识,有不断学生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3 毕业要求(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 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的角色 2
《体育专选Ⅰ(定向运动)》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体育专选Ⅰ(定向运动) 课程英文名称 Physical Education Elective CourseⅠ (Orienteering) 课程编号 10111003 课程性质 通识课 适合层次 本科 先修课程 普通体育 后继课程 体育专选Ⅱ 学分 1.0 总学时 30 理论 30 实验 上机 课外 适用专业 全校各专业 大纲制定人 张园 制定日期 2023 年 8 月 30 日 大纲审核人 肖鹤 审核日期 一、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体育专选(定向运动)》是普通高等学校“大学体育”中体育专选课程之一。定向运 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是一项融技术性、趣味 性、竞争性为一体的体育运动。定向爱好者在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中,去锻炼体魄,培养意 志,提高识别地图和使用地图的能力,挑战自我身心极限。是为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而 新开设的体育课。本课程中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 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体育专选课程;是学校课 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 1:通过定向运动理论学习,使学生了解定向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竞赛 规则。通过定向运动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定向运动专项技术技能,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 育锻炼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促进学生体力与智力的一 并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 课程目标 2:通过 1000、800 米等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 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与方 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具备终身学习的身体健康目标服务。 课程目标 3:在目标 1、目标 2 完成的基础之上和过程中,通过课堂分组练习及教学比 赛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通过体育教育及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 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如下表所示: 表 1 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 支撑的毕业要求(一级指标)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生的 意识,有不断学生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3 毕业要求(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 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的角色 2

二、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途径设计及学时分配 为促成各项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对理论教学环节、过程训练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等 达成途径进行具体规定,包括课内、课外学时分配,如表2所示 表2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设计及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 达成途径 目标 理论敕学环节 过程训练环书 身体素质12学时 集中与分解练习 2 定向运动技术12学时 集中与分解统习 理论讲授2学时:考核4学时 课堂提问、讨论、作业 合计 30学时(理论) 三、理论教学婴求 表3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章节 知识点 教学要求 了解定向运动基础知识 定向运动理论 了解定向运动地图知识及基 2 1 本技术。 明确1000米、800米中长跑运动 身体素质 得、柔、协 锻炼价值,并能制定自身课余的 2 运动处方 1、定向运动的基本的技术。 定向运动技术 定向运动基本的技肃 1 谋程目标3) 1、分组进行定向运动技术考 考核 (支撑课程目标2) 1、2、3 (男)、800米(女)) 2“身体素质。(支撑课程目标4) 四、课程考核方式和敦学目标达成度评价 (一)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表4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总比例 支撑课程目标 对分组练习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合作能 过程老核 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团队协 1、2、3 作的团队精神进行考核。 专项技能 定向运动技术学习情况 40% 1 身体素质练习情况 身体素质 30% 2 1000米(男),800米(女 总评成绩100分=期末考试成绩70%+过程考核成绩30%。 1)期末考试70%: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重难点知识的理
二、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途径设计及学时分配 为促成各项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对理论教学环节、过程训练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等 达成途径进行具体规定,包括课内、课外学时分配,如表 2 所示。 表 2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设计及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 目标 达成途径 理论教学环节 过程训练环节 1 身体素质 12 学时 集中与分解练习 2 定向运动技术 12 学时 集中与分解练习 3 理论讲授 2 学时;考核 4 学时 课堂提问、讨论、作业 合计 30 学时(理论) 三、理论教学要求 表 3 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章节 知识点 教学要求 学时 支撑课程 教学目标 定向运动理论 1、定向运动发展史; 2、定向运动基本理论 知识。 1、了解定向运动基础知识。 2、了解定向运动地图知识及基 本技术。 2 1 身体素质 力量、耐力、柔韧、协调 性等素质。 明确 1000 米、800 米中长跑运动 锻炼价值,并能制定自身课余的 运动处方 12 2 定向运动技术 定向运动基本的技术 1、定向运动的基本的技术。 (支撑课程目标 2) 2、分组进行练习和学习。(支撑 课程目标 3) 12 1 考核 1、定向运动技术; 2、身体素质(1000 米 (男)、800 米(女)) 1、分组进行定向运动技术考 核。(支撑课程目标 2) 2、身体素质。(支撑课程目标 4) 4 1、2、3 四、课程考核方式和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 (一)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表 4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总评成绩 100 分= 期末考试成绩 70%+ 过程考核成绩 30%。 1 )期末考试 70%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重难点知识的理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总比例 支撑课程目标 过程考核 对分组练习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合作能 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团队协 作的团队精神进行考核。 30% 1、2、3 专项技能 定向运动技术学习情况 40% 1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练习情况 1000 米(男),800 米(女) 30% 2

解和应用情况,使学生掌握极限飞盘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使学生能独立开展极限飞 盘运动:同时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 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为达到具备终身学习的身体健康目标服务。 2)过程考核30%: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具有 定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本门课程学生总评成绩=考核成绩总分A(满分100分)30%+考核成绩总分B(满分 100分)40%+过程考核C(满分30分) 表5课程考核内容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目标值平均值 指标点达成度 期末考试2:定向运动 课程目标】 % 0.4*A 技术考核 0.4*100 期末考试1:1000米 课程目标 100 (男)、800米(女》 黑品 作业 10 课程目标3 平时课堂表现 20 C 注:1)考核题目100%支撑课程目标 2)平均值根据学生实际得到的考试成绩和其它各项成绩进行统计获得 (三)专项技能考核方法与标准 1、考核内容:校园中距离定向 2、考核方法:把班级学生6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之何隔1分钟出发,16个检查 点按顺序找其中8个检查点点,错一个检查点加罚10分钟。 表7校园定向考试评分标淮准 分值 100 959085 807570 65605550 男 20(分钟) 222324252630354045 女 25(分钟) 26272829303135404550 (四)身体素质考核方法与课分标准 考核内容: 1000米跑(里生 800米跑 考核方法:在400米田径跑道分组考核,站立式起跑。 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计 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驱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 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解和应用情况,使学生掌握极限飞盘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使学生能独立开展极限飞 盘运动;同时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 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为达到具备终身学习的身体健康目标服务。 2 )过程考核 30%: 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具有 一定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本门课程学生总评成绩=考核成绩总分 A(满分 100 分)*30%+考核成绩总分 B(满分 100 分)*40%+过程考核 C(满分 30 分) 表 5 课程考核内容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目标值 平均值 指标点达成度 课程目标 1 期末考试 2:定向运动 技术考核 100 A 0.4 ∗ 𝐴 0.4 ∗ 100 课程目标 2 期末考试 1:1000 米 (男)、800 米(女) 100 B 0.3 ∗ 𝐵 0.3 ∗ 100 课程目标 3 作业 10 C1 𝐶1 + 𝐶2 平时课堂表现 10 + 20 20 C2 注:1)考核题目 100%支撑课程目标; 2)平均值根据学生实际得到的考试成绩和其它各项成绩进行统计获得 (三)专项技能考核方法与标准 1、考核内容:校园中距离定向 2、考核方法:把班级学生 6 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之间隔 1 分钟出发,16 个检查 点按顺序找其中 8 个检查点点,错一个检查点加罚 10 分钟。 表 7 校园定向考试评分标准 分值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男 20(分钟) 21 22 23 24 25 26 30 35 40 45 女 25(分钟) 26 27 28 29 30 31 35 40 45 50 (四)身体素质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1000 米跑(男生)、800 米跑(女生) 考核方法:在 400 米田径跑道分组考核,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计 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 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表8身体素质考试评分标准 男1000米 女800米 时间 分数 占比30% 时间 分数 占比30% 分数 分数 3317 100 30 3318w 100 30 3'20 98 9.4 321 98 29.4 3'22 28 324 95 28.5 3'25 93 27.9 3'27 93 27.9 3”27 90 97 330 00 97 330 26.1 26 334 25. 3371 85 25.5 338 83 24.9 341 83 24.9 342 80 3'44 94 3'45 23.7 347 937 347 1 23. 349 78 23.4 3'50 11 23.1 352" 77 23.1 352 22.8 354 76 998 355 73 22. 75 3'57 22.2 359 74 22.2 4'00 73 21.9 402 73 21.9 402 21.6 4'04 72 21.6 71 21.3 71 21. 407 70 409 70 21 410 20.7 4"12 69 20.7 412 68 20.4 414 20.4 15 67 20. 417 67 20. 417 66 19.8 419 66 19.8 420 65 19.5 422 65 19.5 4'22 19.2 424 19.2 425 63 18. 63 18.9 4°27 62 18.6 429 62 18.6 4"30 61 18.3 432" 61 18.3 4'32 18 434 60 18 42 55 16. 39 16.5 4'52 50 15 444 50 15 5021 45 13.5 4”49 45 135 512 40 19 454 40 10 522 10.5 59 10.5 532 30 504 30 5421 25 7.5 509 25 7.5 552 514 20 602 5'19 4.5 6°12 10 3 524 10
表 8 身体素质考试评分标准 男 1000 米 女 800 米 时间 分数 占比 30% 分数 时间 分数 占比 30% 分数 3'17" 100 30 3'18" 100 30 3'20" 98 29.4 3'21" 98 29.4 3'22" 95 28.5 3'24" 95 28.5 3'25" 93 27.9 3'27" 93 27.9 3'27" 90 27 3'30" 90 27 3'30" 87 26.1 3'34" 87 26.1 3'34" 85 25.5 3'37" 85 25.5 3'38" 83 24.9 3'41" 83 24.9 3'42" 80 24 3'44" 80 24 3'45" 79 23.7 3'47" 79 23.7 3'47" 78 23.4 3'49" 78 23.4 3'50" 77 23.1 3'52" 77 23.1 3'52" 76 22.8 3'54" 76 22.8 3'55" 75 22.5 3'58" 75 22.5 3'57" 74 22.2 3'59" 74 22.2 4'00" 73 21.9 4'02" 73 21.9 4'02" 72 21.6 4'04" 72 21.6 4'05" 71 21.3 4'07" 71 21.3 4'07" 70 21 4'09" 70 21 4'10" 69 20.7 4'12" 69 20.7 4'12" 68 20.4 4'14" 68 20.4 4'15" 67 20.1 4'17" 67 20.1 4'17" 66 19.8 4'19" 66 19.8 4'20" 65 19.5 4'22" 65 19.5 4'22" 64 19.2 4'24" 64 19.2 4'25" 63 18.9 4'27" 63 18.9 4'27" 62 18.6 4'29" 62 18.6 4'30" 61 18.3 4'32" 61 18.3 4'32" 60 18 4'34" 60 18 4'42" 55 16.5 4'39" 55 16.5 4'52" 50 15 4'44" 50 15 5'02" 45 13.5 4'49" 45 13.5 5'12" 40 12 4'54" 40 12 5'22" 35 10.5 4'59" 35 10.5 5'32" 30 9 5'04" 30 9 5'42" 25 7.5 5'09" 25 7.5 5'52" 20 6 5'14" 20 6 6'02" 15 4.5 5'19" 15 4.5 6'12" 10 3 5'24" 10 3

五、课程有关说明 (一)课程要求 1、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必须身体健康,具有基本的运动能力和一般的力量、速度、灵敏 与协调素质以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2、教学重点是锻炼学生耐力素质和识图能力:教学难点是在快速奔跑中能冷静思考, 快速读图。处理重点难点的主要教学方式为多媒体讲解、技战术分析讲解演练、学法指写 及纠错辅导。 3、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的指导帮助为辅。教师有意识的创设学习环 境,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身体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传统教法与现在技术相结合、课内练习和课外提高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促进学生意义 学习,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二)过程性考核评分标准(总分30分) 1、平时课堂表现评分(20分) 学生上课迟到一次者(以教师点名为准,点名后15分钟内到场),在总分中扣除2 分,旷课一次在总分中扣除4分,迟到15分钟及以上者或早退以旷课论处,公、事假必需 开具院系假单,并由单位领导签字认可方准,否则以旷课论处,病者必需开具医院的诊断 说明并加盖公意,否则以广课论处。因个人原因累计请假达到3次在总分中知除2分,请 假4次以上者按旷课一次论处。 缺课1/3(包括旷课和请假)、无故旷课4次及以上者,不予评定该学期成绩,成绩填 写为“取消考试资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打架、斗殴等恶劣行径者,直接取消该生学 期考试资格,并报知教务处处理。 考勒符号表示:旷课打x,迟到打⑧,早退打⊙,事病假打O。 着装不规范、上课玩手机等违反课堂常规等行为,在总分中扣除2分 不认真或不参与锻炼、自由散漫、态度不端正者,在总分中扣除1-2分。 态度蛮横,与教师争吵,不服从指挥管理者,视情节严重程度在总分中扣除4一0 分。 平时表现符号表示:违反课常规、不主动锻炼性评、严重违规等行为评价打C1C10 担任本课程体育委员在学生评定总成绩中加5分。 凡学校体有运动队正式队员,由相关运动队教练员提供学生名单,在总成绩中加10分。 2、作业评分(10分) 根据作业完成情况,每次作业给予1-2.5分,在成绩记录。 表8过程训练环节 训练项目 内容及要求 分数 支撑课程目标 作业1 定向运动基本知识练习颗 3 1 根据定向地图学生分组讨论行进路线并形成意 作业2 1、3 见 作业3 学生分组练习单人跳绳 2
五、课程有关说明 (一)课程要求 1、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必须身体健康,具有基本的运动能力和一般的力量、速度、灵敏 与协调素质以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2、教学重点是锻炼学生耐力素质和识图能力;教学难点是在快速奔跑中能冷静思考, 快速读图。处理重点难点的主要教学方式为多媒体讲解、技战术分析讲解演练、学法指导 及纠错辅导。 3、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的指导帮助为辅。教师有意识的创设学习环 境,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身体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传统教法与现在技术相结合、课内练习和课外提高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促进学生意义 学习,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二)过程性考核评分标准(总分 30 分) 1、平时课堂表现评分(20 分) 学生上课迟到一次者(以教师点名为准,点名后 15 分钟内到场),在总分中扣除 2 分,旷课一次在总分中扣除 4 分,迟到 15 分钟及以上者或早退以旷课论处,公、事假必需 开具院系假单,并由单位领导签字认可方准,否则以旷课论处,病者必需开具医院的诊断 说明并加盖公章,否则以旷课论处。因个人原因累计请假达到 3 次在总分中扣除 2 分,请 假 4 次以上者按旷课一次论处。 缺课 1/3(包括旷课和请假)、无故旷课 4 次及以上者,不予评定该学期成绩,成绩填 写为“取消考试资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打架、斗殴等恶劣行径者,直接取消该生学 期考试资格,并报知教务处处理。 考勤符号表示:旷课打ⅹ,迟到打,早退打○√,事病假打○。 着装不规范、上课玩手机等违反课堂常规等行为,在总分中扣除 2 分。 不认真或不参与锻炼、自由散漫、态度不端正者,在总分中扣除 1-2 分。 态度蛮横,与教师争吵,不服从指挥管理者,视情节严重程度在总分中扣除 4—10 分。 平时表现符号表示:违反课常规、不主动锻炼性评 、严重违规等行为评价打 C1—C10 。 担任本课程体育委员在学生评定总成绩中加 5 分。 凡学校体育运动队正式队员,由相关运动队教练员提供学生名单,在总成绩中加 10 分。 2、作业评分(10 分) 根据作业完成情况,每次作业给予 1-2.5 分,在成绩记录。 表 8 过程训练环节 训练项目 内容及要求 分数 支撑课程目标 作业 1 定向运动基本知识练习题 3 1 作业 2 根据定向地图学生分组讨论行进路线并形成意 见 4 1、3 作业 3 学生分组练习单人跳绳 3 2

大、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1]王翔彭光辉等.定向运动[).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05. [2]张晓威.定向越野W.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3 [3]胡久成吴锡忠.定向运动[M).长沙:军事宜文出版社,2003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 材: [1]王翔 彭光辉等.定向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晓威.定向越野[M].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3. [3]胡久成 吴锡忠.定向运动[M].长沙:军事宜文出版社,2003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游泳》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极限飞盘》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极限飞盘》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FOOTBⅠKE》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FOOTBⅠKE》课程教学大纲.pdf
-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pdf
- 合肥工业大学:运动处方的特点和内容.pdf
- 合肥工业大学:科学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pdf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乱跑的起跑教学.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田径竞赛规则讲座.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跳高技术讲解——背越式跳高.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跨栏跑——起跑过第一栏技术.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跑的技术原理.ppt
- 《田径》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田径普修教学大纲.doc
- 《田径》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田径主修教学大纲.doc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安全定向技能介绍.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长跑的途中跑介绍.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三级跳远技术分析.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短跑技术——途中跑.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短跑的技术.ppt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匹克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匹克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武当武术》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武当武术》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气排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气排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健身健美》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健身健美》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网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网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篮球》课程教学大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