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匹克球》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专选(Ⅱ)(匹克球)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体育专选(Ⅱ)(匹克球) Physical education elective course (il 课程英文名称 (nickleball) 课程编号10111003课程性质 通识课 活合层次 二年级本科 先修课程 普通体育 后继课程 学分1.0总学时30理论30实验上机 理从 适用专业 学校各专业 大纲制定人 孙辉 制定日期 2025.1.23 大纲审核人 背鹄 审核日期 (注:课程性质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础课、专业课:适合层次为专科、本科或研究生课程)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匹克球运动是一项老少皆宜、深受人们普遍喜爱、富有乐趣的体育活动。它特有的观赏性、娱 乐性、锻炼性使得大学生对它特别青睐。本课程通过各项匹克球技术教学和练习、游戏或比赛,达 到锻炼身体、磨练意志的目的,同时娱乐心情、陶治情操,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灵活大脑。 本课程主要讲授匹克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竞赛规则,介绍匹克球运动的概述和匹 克球运动在国际国内发展的最新动态与趋势,提高匹克球运动竞赛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堂握基的匹 克球单打、双打技能及规则,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 本限程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1:通过1000、800、跳绳、米字跑、折返跑、深蹲跳、各种脚步练习及柔韧、灵敏等 身体素质的练习,尤其是诵付心肺功能项目练习,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笑主要素质 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培养顽强拼搏精神、优良的意志品质 和团队协作竞争意识,达到《国家体质锻炼标准》和《高等学校体有工作基本标准》要求,有效提 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为后续体育课程内容学习打好基础。 课程目标2:通过匹克球正反手击球、发球、截击等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体有理论的 学习,使学生学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具备终身学习的身体 健康目标服务。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基本体育运动常识及方法,具有一定的运动损伤的 预防及处理能力。 课程目标3:在目标1、目标2完成的基础之上和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的意识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单业要求的支撑如下表所示: 表1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 支撞的毕业要求(一级指标) 课程目标 (12)具有自主学。 1和终身学习 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 毕业要求(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 中承担个人、团队成员以及负贵人的角色。 3
体育专选(Ⅱ)(匹克球)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体育专选(Ⅱ)(匹克球) 课程英文名称 Physical Education Elective Course(Ⅱ) (pickleball) 课程编号 10111003 课程性质 通识课 适合层次 二年级本科 先修课程 普通体育 后继课程 无 学分 1.0 总学时 30 理论 30 实验 上机 课外 适用专业 学校各专业 大纲制定人 孙辉 制定日期 2025.1.23 大纲审核人 肖鹤 审核日期 (注:课程性质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适合层次为专科、本科或研究生课程)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匹克球运动是一项老少皆宜、深受人们普遍喜爱、富有乐趣的体育活动。它特有的观赏性、娱 乐性、锻炼性使得大学生对它特别青睐。本课程通过各项匹克球技术教学和练习、游戏或比赛,达 到锻炼身体、磨练意志的目的,同时娱乐心情、陶冶情操,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灵活大脑。 本课程主要讲授匹克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竞赛规则,介绍匹克球运动的概述和匹 克球运动在国际国内发展的最新动态与趋势,提高匹克球运动竞赛欣赏水平,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的匹 克球单打、双打技能及规则,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 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 1:通过 1000、800、跳绳、米字跑、折返跑、深蹲跳、各种脚步练习及柔韧、灵敏等 身体素质的练习,尤其是通过心肺功能项目练习,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 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培养顽强拼搏精神、优良的意志品质 和团队协作竞争意识,达到《国家体质锻炼标准》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有效提 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为后续体育课程内容学习打好基础。 课程目标 2:通过匹克球正反手击球、发球、截击等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体育理论的 学习,使学生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具备终身学习的身体 健康目标服务。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基本体育运动常识及方法,具有一定的运动损伤的 预防及处理能力。 课程目标 3:在目标 1、目标 2 完成的基础之上和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的意识,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如下表所示: 表 1 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 支撑的毕业要求(一级指标)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 毕业要求(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 中承担个人、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3

二、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途轻设计及学时分配 为促成各项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对理论教学环节、过程训练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等达成途径 进行具体规定,包括课内、课外学时分配,如表2所示。 表2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设计及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 达成途径 目标 理论教学环节 过程训练环节 身体素质、体育游戏7学时 集中与分解练习 2 匹克球技术动作练习15学时 集中与分解练习 理论讲授4学时:考核4学时 课堂提问、讨论、作业 合计 30学时(理论) 三、理论教学要求 表3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章节 知识点 教学要求 树器 教学常规: 掌握基本体育运动常识。(支 匹克球理论 运动损伤预防与处 排课程目标2) 2 2、3 理。 明确匹克球专项身体素质锻炼价 身体素质 衣货天机 并能制 定自身课余的运动处 10 1 方(支撑课程目标1) 1、学习和练习匹克球技术动作。 匹克球技术动作 匹克球技术动作 (支撑课程目标2) 2、3 分组进行练习和学习。(支排 课程日标),支排课程目标) 考核 公务整本 匹克球技术动作考核。 (支排 1、2、3 课程目标2、3)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二者合并) (一)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表4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总比例 支撑课程目标 对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 专选技能 和匹克球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自主学习 70% 1、2 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 的能力等进行考核。 对分组练习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合作能 过程考核 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 30% 1、2、3 的团队精神进行考核。 身体素质练习情况 身体素质 30% 1分钟跳绳
- 1 - 二、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途径设计及学时分配 为促成各项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对理论教学环节、过程训练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等达成途径 进行具体规定,包括课内、课外学时分配,如表 2 所示。 表 2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设计及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 目标 达成途径 理论教学环节 过程训练环节 1 身体素质、体育游戏 7 学时 集中与分解练习 2 匹克球技术动作练习 15 学时 集中与分解练习 3 理论讲授 4 学时;考核 4 学时 课堂提问、讨论、作业 合计 30 学时(理论) 三、理论教学要求 表 3 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章节 知识点 教学要求 学时 支撑课程 教学目标 匹克球理论 1、教学常规; 2、锻炼方法; 3、运动损伤预防与处 理。 1、掌握基本体育运动常识。(支 撑课程目标 2) 2、学习相关运动方法和理论知 识。(支撑课程目标 3) 2 2、3 身体素质 力量、耐力、柔韧、 协调性等素质。 明确匹克球专项身体素质锻炼价 值,并能制定自身课余的运动处 方(支撑课程目标 1) 10 1 匹克球技术动作 匹克球技术动作 1、学习和练习匹克球技术动作。 (支撑课程目标 2) 2、分组进行练习和学习。(支撑 课程目标 3) 14 2、3 考核 1、匹克球技术; 2、1 分钟跳绳 1、身体素质。(支撑课程目标 1) 2、匹克球技术动作考核。(支撑 课程目标 2、3) 4 1、2、3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二者合并) (一)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表 4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总比例 支撑课程目标 专选技能 对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 和匹克球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自主学习 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 的能力等进行考核。 70% 1、2 过程考核 对分组练习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合作能 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 的团队精神进行考核。 30% 1、2、3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练习情况 1 分钟跳绳 30% 1

总评成绩100分-专选技能成绩40%+过程考核成绩30%+身体素质成绩30%, 1)专选技能40%: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情况,掌握匹克球基本技能、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具备终身 学习的身体健康目标服务。 2)过程考核30%: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合 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身体素质30%:身体素质主要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 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拉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本门课程学生总评成绩-考核成绩总分A(满分100分)30%+考核成绩总分B(满分100分) 40%+过程考核C(满分30分) 表5课程考核内容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目标值平均值 指标点达成度 期末考试1:1分钟跳绳 0.3*B 课程目标】 (身体素质) 100 A 0.3*100 课程目标2 期末考试2:匹克球技术 0.4*A 100 B 动作(专项) 0.4100 作业 10 课程目标3 C1+C2 平时课堂表现 C 10+20 20 注:1)考核颗目100%支撑课程目标 平均值根据学生实际得到的考试成绩和其它各项成绩进行统计获得。 (三)跳绳评定方法与标准(考核占比30%) 1、1分钟跳绳动作及要求 两人一组,一人测试,一人计数。考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每 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在规定的一分钟时间内,记录学 生跳绳的次数。 2、考核标准: 表61分钟跳绳评定标准 分值 成绩(次) 分值成绩(次)分值 成绩(次) 分值 成绩(次) 100 185 81 156 62 132 106 184 80 155 61 131 104 98 183 79 154 60 130 41 102 97 182 78 153 59 129 0 100
- 2 - 总评成绩 100 分= 专选技能成绩 40%+ 过程考核成绩 30%+身体素质成绩 30%。 1 )专选技能 40%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情况,掌握匹克球基本技能、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具备终身 学习的身体健康目标服务。 2 )过程考核 30%: 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合 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身体素质 30%:身体素质主要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 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 (二)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本门课程学生总评成绩=考核成绩总分 A(满分 100 分)*30%+考核成绩总分 B(满分 100 分) *40%+过程考核 C(满分 30 分) 表 5 课程考核内容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目标值 平均值 指标点达成度 课程目标 1 期末考试 1:1 分钟跳绳 (身体素质) 100 A 0.3 ∗ � 0.3 ∗ 100 课程目标 2 期末考试 2:匹克球技术 动作(专项) 100 B 0.4 ∗ � 0.4 ∗ 100 课程目标 3 作业 10 C1 �1 + �2 10 + 20 平时课堂表现 20 C2 注:1)考核题目 100%支撑课程目标; 平均值根据学生实际得到的考试成绩和其它各项成绩进行统计获得。 (三)跳绳评定方法与标准(考核占比 30%) 1、1 分钟跳绳动作及要求 两人一组,一人测试,一人计数。考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每 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在规定的一分钟时间内,记录学 生跳绳的次数。 2、考核标准: 表 6 1 分钟跳绳评定标准 分值 成绩(次) 分值 成绩(次) 分值 成绩(次) 分值 成绩(次) 100 185 81 156 62 132 43 106 99 184 80 155 61 131 42 104 98 183 79 154 60 130 41 102 97 182 78 153 59 129 40 100

96 181 77 152 128 39 95 180 76 151 57 127 94 178 5 150 6 126 176 74 148 55 125 96 174 73 146 124 91 172 72 144 123 34 94 90 170 71 142 52 122 33 89 168 0 140 51 121 32 92 88 166 69 139 50 120 31 91 87 164 68 138 49 118 30 90 86 162 67 137 48 116 20 80 160 66 136 47 114 10 70 84 159 66 135 112 83 158 64 134 45 110 82 157 63 133 108 (四)匹克球技术动作评定方法与标准(考核占比40%) 1、测试方法:学生站立匹克球场地发球区域,在指定范围内进行发球(共15次),只记录合理范 围内发球成功个数,超出指定范围的发球视为无效发球, 男女标准统一。 2、考核标淮 正手挥拍击球评分标准 个数 占比 分数 个数 分数 占比40% 分数 分数 15 100 40 6 60 25.6 14 96 38.4 13 36. 2.4 12 88 35.2 48 20.8 11 84 33.6 2 44 19.2 10 32 76 30.4 8 72 28.8 7 68 27.2 五、课程有关说明 (一)课程要求 1、修该课程的学生必须身体健康,具有基本的运动能力和一般的力量、速度、灵敏与协调素质 以及吃苦耐劳、顾强拼搏的精神
- 3 - 96 181 77 152 58 128 39 99 95 180 76 151 57 127 38 98 94 178 75 150 56 126 37 97 93 176 74 148 55 125 36 96 92 174 73 146 54 124 35 95 91 172 72 144 53 123 34 94 90 170 71 142 52 122 33 93 89 168 70 140 51 121 32 92 88 166 69 139 50 120 31 91 87 164 68 138 49 118 30 90 86 162 67 137 48 116 20 80 85 160 66 136 47 114 10 70 84 159 65 135 46 112 83 158 64 134 45 110 82 157 63 133 44 108 (四)匹克球技术动作评定方法与标准(考核占比 40%) 1、测试方法:学生站立匹克球场地发球区域,在指定范围内进行发球(共 15 次),只记录合理范 围内发球成功个数,超出指定范围的发球视为无效发球,男女标准统一。 2、考核标准 正手挥拍击球评分标准 个数 分数 占比 40% 分数 个数 分数 占比 40% 分数 15 100 40 6 60 25.6 14 96 38.4 5 56 24 13 92 36.8 4 52 22.4 12 88 35.2 3 48 20.8 11 84 33.6 2 44 19.2 10 80 32 9 76 30.4 8 72 28.8 7 68 27.2 五、课程有关说明 (一)课程要求 1、修该课程的学生必须身体健康,具有基本的运动能力和一般的力量、速度、灵敏与协调素质 以及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2、教学重点是正确的掌握正手挥拍击球技术:教学难点是掌握击球点的技术及脚步移动,处理 重点难点的主要教学方式为技战术分析讲解、徒手练习、各球击球练习和技术指导、学法指导及纠 错铺导。 3、处理重、难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示范,个别指导。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 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帮助措施, 4、课程考核采取期末考试+过程性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过程性考核成绩占30%。 (二)过程性考核评分标准(总分30分) 1、平时课堂表现评分(20分) 学生上课迟到一次者(以教师点名为准,点名后15分钟内到场),在总分中扣除2分,旷课 次在总分中扣除4分,迟到15分钟及以上者或早退以旷课论处,公、事假必需开具院系假单,并由 单位领导签字认可方准,否则以旷课论处,病者必需开具医院的诊断说明并加盖公章,否则以旷课 论处。因个人原因累计请假达到3次在总分中扣除2分,请假4次以上者按旷课一次论处。 缺课1/3(包括旷课和请假)、无故旷课4次及以上者,不予评定该学期成绩,成绩填写为“取 消考试资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打架、斗殴等恶劣行径者,直接取消该生学期考试资格,并 报知教务处处理 考勤符号表示:旷课打x,迟到打中,早退打⑨,事病假打O。 者装不规范、上课玩手机等违反课堂常规等行为,在总分中扣除2分。 不认真或不参与锻炼、自由散漫、态度不端正者,在总分中扣除1-2分。 态度蛮横,与教师争吵,不服从指挥管理者,视情节严重程度在总分中扣除4一10分。 平时表现符号表示:违反课常规要求评价打A,不主动锻炼性评价打B,严重违规性评价打C1 c10 担任本课程体育委员在学生评定总成绩中加5分。 凡学校体有运动队正式队员,由相关运动队教练员提供学生名单,在总成绩中加10分。 2、作业评分(10分) 按要求完成作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每次作业给子予3-4分,没有完成作业不给分,在成绩记 录。 表4过程训练环节 训练项目 内容及要求 分数 支撑课程目标 作业1 学生分组练习身体素质 3 1 作业2 学生分组练习匹克球技术动作 2、3 作业3 学生观看学习通匹克球视频材料并完成习题 3 3 六、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1]《匹克球运动教程》卢三妹,张晓萍主编,广东高等教有出版社,2022年7月第1版 【参考书目】 [1]《学校体有学》,李样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4
- 4 - 2、教学重点是正确的掌握正手挥拍击球技术;教学难点是掌握击球点的技术及脚步移动,处理 重点难点的主要教学方式为技战术分析讲解、徒手练习、各球击球练习和技术指导、学法指导及纠 错辅导。 3、处理重、难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示范,个别指导。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 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帮助措施。 4、课程考核采取期末考试+过程性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 70%,过程性考核成绩占 30%。 (二)过程性考核评分标准(总分 30 分) 1、平时课堂表现评分(20 分) 学生上课迟到一次者(以教师点名为准,点名后 15 分钟内到场),在总分中扣除 2 分,旷课一 次在总分中扣除 4 分,迟到 15 分钟及以上者或早退以旷课论处,公、事假必需开具院系假单,并由 单位领导签字认可方准,否则以旷课论处,病者必需开具医院的诊断说明并加盖公章,否则以旷课 论处。因个人原因累计请假达到 3 次在总分中扣除 2 分,请假 4 次以上者按旷课一次论处。 缺课 1/3(包括旷课和请假)、无故旷课 4 次及以上者,不予评定该学期成绩,成绩填写为“取 消考试资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打架、斗殴等恶劣行径者,直接取消该生学期考试资格,并 报知教务处处理。 考勤符号表示:旷课打ⅹ,迟到打,早退打○√ ,事病假打○。 着装不规范、上课玩手机等违反课堂常规等行为,在总分中扣除 2 分。 不认真或不参与锻炼、自由散漫、态度不端正者,在总分中扣除 1-2 分。 态度蛮横,与教师争吵,不服从指挥管理者,视情节严重程度在总分中扣除 4—10 分。 平时表现符号表示:违反课常规要求评价打 A ,不主动锻炼性评价打 B ,严重违规性评价打 C1 —C10 。 担任本课程体育委员在学生评定总成绩中加 5 分。 凡学校体育运动队正式队员,由相关运动队教练员提供学生名单,在总成绩中加 10 分。 2、作业评分(10 分) 按要求完成作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每次作业给予 3-4 分,没有完成作业不给分,在成绩记 录。 表 4 过程训练环节 训练项目 内容及要求 分数 支撑课程目标 作业 1 学生分组练习身体素质 3 1 作业 2 学生分组练习匹克球技术动作 4 2、3 作业 3 学生观看学习通匹克球视频材料并完成习题 3 3 六、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1] 《匹克球运动教程》卢三妹,张晓萍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年 7 月第 1 版。 【参考书目】 [1] 《学校体育学》,李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 6 月第 1 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匹克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游泳》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极限飞盘》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极限飞盘》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FOOTBⅠKE》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FOOTBⅠKE》课程教学大纲.pdf
-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pdf
- 合肥工业大学:运动处方的特点和内容.pdf
- 合肥工业大学:科学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pdf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乱跑的起跑教学.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田径竞赛规则讲座.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跳高技术讲解——背越式跳高.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跨栏跑——起跑过第一栏技术.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跑的技术原理.ppt
- 《田径》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田径普修教学大纲.doc
- 《田径》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田径主修教学大纲.doc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安全定向技能介绍.ppt
- 《田径》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长跑的途中跑介绍.ppt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武当武术》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武当武术》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气排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气排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健身健美》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健身健美》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网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网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篮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篮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Ⅱ《篮球》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教学大纲.pdf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专选Ⅰ《篮球》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教学大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