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讲 哮病

哮炳 广州中医药大学 内科教研室 易思
广州中医药大学 内科教研室 易思

概说 (一)定义: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 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逆,肺失 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痰 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 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一、概说 • (一)定义: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 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逆,肺失 肃降, 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痰 患。发作 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 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源流 《素问.阴阳别论篇》“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咳而上气 ,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元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丹溪心法.哮喘》“哮 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明虞搏始把哮证与喘证区分为二证。《医学正传 哮喘》“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 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 之喘” 张景岳《景岳全书.喘促》喘有夙根,遇寒即发 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未发时扶正为主,既发时 以攻邪为主
(二)源流 《素问.阴阳别论篇》“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 “咳而上气 ,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元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 《丹溪心法.哮喘》“哮 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 明虞搏始把哮证与喘证区分为二证。《医学正传. 哮喘》 “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 “夫喘促喉 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 之喘” 。 张景岳《景岳全书.喘促》 喘有夙根,遇寒即发, 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未发时扶正为主,既发时 以攻邪为主

三)范围: 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均可参 考本节辨证论治
(三)范围: 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均可参 考本节辨证论治

二、证候特征 ·1、发作时呼吸困难,喘息,喉中有哮 具有“夙根”,临床表现为发作性 反复性,顽固性
二、证候特征 • 1、 发作时呼吸困难,喘息,喉中有哮 鸣音。 • 2、具有“夙根” ,临床表现为发作性, 反复性,顽固性

病因病机 病因 主因:宿痰内伏于肺 ·诱因:很复杂,如外邪、饮食、异味剌 激,花粉吸入、劳倦、精神因素等皆可 诱发哮病发作,尤以气候变化关系最为 密切
三、病因病机 • 病因 • 主因:宿痰内伏于肺 • 诱因:很复杂,如外邪、饮食、异味剌 激,花粉吸入、劳倦、精神因素等皆可 诱发哮病发作,尤以气候变化关系最为 密切

病机(宿痰产生的原因) 外邪侵肺→肺不布津→聚液成痰 饮食不当 脾不健运→聚液成痰 思虑过度 宿痰内伏于 先天不足 肾虚不能蒸化水液→聚液成痰肺 肺病及肾
病机(宿痰产生的原因) 外邪侵肺→肺不布津→聚液成痰 宿 饮食不当 痰 脾不健运→聚液成痰 内 思虑过度 伏 先天不足 于 肾虚不能蒸化水液→聚液成痰 肺 肺病及肾

宿感受风寒 痰随气升 痰诱饮食不当 气机升降不哮 内十七情劳倦触发伏痰利→呼吸气喘 伏因异味剌激 促 发 于肺 花粉吸入 痰阻气逆→作 痰气搏击
宿 感受风寒 痰随气升→ 痰 诱 饮食不当 气机升降不 哮 内+ 七情劳倦 触发伏痰 利→呼吸气 喘 伏 因 异味剌激 促 发 于 花粉吸入 痰阻气逆→ 作 肺 痰气搏击

四、诊断 1、发作时喉中有哮鸣音,呼吸困难,甚则 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发绀。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 当,情志失调,劳累、吸入异味、花粉等因 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 胸闷等先兆。 ·3、常有过敏史,家族史 4、体检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罗音
四、诊断 • 1、 发作时喉中有哮鸣音,呼吸困难,甚则 张口抬肩, 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发绀。 • 2、 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 食不 当, 情志失调,劳累、吸入异味、花粉等因 素而诱发, 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 胸闷等先兆。 • 3、常有过敏史,家族史。 • 4、 体检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罗音

五、类证鉴别 哮证 喘证 ·相同:呼吸困难,难于平卧。 ·病因:宿痰内伏于肺 肺气不降 症状:发作时有哮吗音,无 反复发作有夙根,无 发作时必兼喘 喘不兼哮 预后:易反复发作难断根视原发病
五、类证鉴别 • 哮 证 喘 证 • 相同: 呼吸困难,难于平卧。 • 病因:宿痰内伏于肺 肺气不降 • 症状:发作时有哮鸣音, 无 • 反复发作有夙根, 无 • 发作时必兼喘 喘不兼哮 预后:易反复发作难断根 视原发病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讲 外感发热.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讲 湿阻.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讲 疟疾(易思).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讲 痢疾(易思).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讲 咳嗽(易思).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讲 感冒(易思).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 肺胀(刘小虹).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 肺痈(易思).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肺痨(易思).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肺癌(易思).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痫病(傅志慧).ppt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理血剂.ppt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理气剂.ppt
-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开窍剂.ppt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ppt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生物碱.ppt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其他成分.ppt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鞣质.ppt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甾体类化合物.ppt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三萜类化合物.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讲 不寐.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讲 痴呆.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讲 癫病.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讲 狂病.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讲 喘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讲 心悸.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讲 胸痹.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讲 眩晕.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二讲 中风病.ppt
- 《中药化学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讲义.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课程讲义(上篇):基本理论知识(共二十章).doc
- 广州医学院:《中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库).doc
- 广州医学院:《中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导论(主讲:第一章 导论 邱志楠).ppt
- 广州医学院:《中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2-1)阴阳学说.ppt
- 广州医学院:《中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3-1)脏腑.ppt
- 广州医学院:《中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精、气、血、津液.ppt
- 广州医学院:《中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ppt
- 广州医学院:《中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脏与脏之间关系.ppt
- 广州医学院:《中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经络学说.ppt
- 广州医学院:《中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辨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