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一总论课程的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有三大类教材版本各异2025/6/26
2025/6/26 1 统计学-总论 课程 的性质: 专业 基础课 课程内容有三大类 教材版本各异

第一节统计研究的对象、特点和作用统计的三个涵义“统计”一词词源来自中世纪拉丁语“status”,原意指状态或状况。意大利语“stato”,表示国家的概念。国家结构与国情知识。当做学名“统计”使用的,最早是在德国,1660年德国在大学开设“国势学”,1749年政治学教授阿痕瓦尔定名statistik(统计)英国直到18世纪末,将德语“statistik”译为英文statistic”,后又传入美国、日本。202我国是在20世纪初由且本传入我国
2025/6/26 2 第 一节 统计研究的对象、特点和作用 一、统计的三个涵义 “统计”一词词源 来自中世纪拉丁语“status”,原意指状态或状况。 意大利语“stato”,表示国家的概念。国家结构与国情知 识。 当做学名“统计”使用的,最早是在德国,1660年德国在 大学开设“国势学” ,1749年政治学教授阿痕瓦尔定名 “statistik(统计)” 。 英国直到18世纪末,将德语“statistik”译为英文 “statistic” ,后又传入美国、日本。 我国是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我国

统计的三个涵义1、统计工作三(统计实践)2、统计学(统计理论)3、统计资料4、三者的关系2025/6/26
2025/6/26 3 1、统计工作(统计实践) 2、统计学(统计理论) 3、统计资料 4、三者的关系 一、统计的三个涵义

二、乡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7世纪中叶,伴随着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不同领域开始了统计学的奠基工作。英国)1、政治算术学派(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政治算术》约翰.格朗特威廉.配第经济统计派约翰.格朗特人口统计派2025/6/26
2025/6/26 4 二、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17世纪中叶,伴随着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 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不 同领域开始了统计学的奠基工作。 1、政治算术学派 (17世纪中叶 英国) 威廉.配第 《政治算术》 约翰.格朗特 威廉.配第 经济统计派 约翰.格朗特 人口统计派

德国)2、国势学派(18世纪休姆采尔海尔曼.康令(记述学派)1850年德国经济学家兼统计学家克尼斯发表论文平息争论国势学派一一国家论政治算术一一统计学比利时)3、数理统计学派(19世纪中叶阿道夫.凯特勒德国)4、社会统计学派(19世纪后半叶克尼斯恩格尔52025/6/26
2025/6/26 5 2、国势学派(18世纪 德国) 海尔曼.康令 休姆采尔 (记述学派) 1850年德国经济学家兼统计学家克尼斯发表 论文平息争论 国势学派--国家论 政治算术--统计学 3、数理统计学派 (19世纪中叶 比利时) 阿道夫.凯特勒 4、社会统计学派(19世纪后半叶 德国) 克尼斯 恩格尔

5、马克思主义统计理论体系6、我国统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建国前:数理统计学建国后:东方体系(MPS体系)改革开放以后:SNA体系SNA体系的创立者:理查德·斯通(RichardStone),198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2025/6/26CO
2025/6/26 6 5、马克思主义统计理论体系 6、我国统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建国前:数理统计学 建国后:东方体系(MPS体系) 改革开放以后:SNA体系, SNA体系的创立者:理查德·斯通 (Richard Stone) ,198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统计研究的对象和特点三、1统计研究的对象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二)统计研究的特点数量性1、、总体性2、、具体性3、、社会性4、研究对象具有社会性。认识主体具有社会性2025/6/26
2025/6/26 7 三、统计研究的对象和特点 (一)统计研究的对象 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二)统计研究的特点 1、数量性 2、总体性 3、具体性 4、社会性 研究对象具有社会性。 认识主体具有社会性

四、统计的作用统计是社会认识的一种有力武器二统计是制定计划,实行宏观调控的基础三统计是制定政策的依据(四)统计是经济管理的手段(五)统计是认识世界、开展国际交流和科学研究的工具2025/6/26
2025/6/26 8 四、统计的作用 (一)统计是社会认识的一种有力武器 (二)统计是制定计划,实行宏观调控的基础 (三)统计是制定政策的依据 (四)统计是经济管理的手段 (五)统计是认识世界、开展国际交流和科学 研究的工具

五、统计学的理论基础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经济学数理统计学2025/6/26
2025/6/26 9 五、统计学的理论基础 马列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经济学 数理统计学

第二节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过程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一、(一)大量观察法分组法(二)(三)综合指标法102025/6/26
2025/6/26 10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一、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大量观察法 (二)分组法 (三)综合指标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时间序列分析.doc
- 《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统计描述.doc
- 《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国民经济统计概述.doc
- 《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统计指数.doc
- 《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统计综合评价.doc
- 《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抽样推断.doc
- 《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doc
- 《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doc
- 《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Statistics.pdf
- 安徽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数据的搜集.ppt
- 安徽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数据的图表展示.ppt
- 安徽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导论 Statistics(经济学院:胡本田).ppt
- 安徽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数据的概括性度量.ppt
- 安徽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参数估计.ppt
- 安徽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ppt
- 安徽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ppt
- 安徽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一元线性回归.ppt
- 安徽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doc
- 安徽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统计指数.ppt
- 《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ppt
- 《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统计整理.ppt
- 《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
- 《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ppt
- 《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动态数列.ppt
- 《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统计指数.ppt
- 《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抽样调查.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