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复旦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练习题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235.5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复旦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练习题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练习题$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求下列矩阵的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32(2)(1)02(2.求n阶矩阵A的特征值(α≠0)。的特征值,求a。3.已知12是矩阵4.已知3阶矩阵A的三个特征值为1,-2,3。(1) 求|A|;(2)求A-和A的特征值;(3)求A?+2A+I的特征值,5. 已知n阶方阵A满足(A+I)*=O,求|A|。已知方阵A满足2A?-3A-5I=0,证明2A+I可逆6.7.设4阶方阵A满足/V2I+A=0,AA=2I,IAK0,求A的伴随矩阵A的个特征值。1设矩阵8.的特征值为1,2,3,求a,bC4001已知矩阵A有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问a与b应满足何种关9.00系?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练习题 §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求下列矩阵的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1)            0 0 2 0 1 2 1 1 3 ; (2)                 1 1 0 1 0 1 0 1 1 。 2.求 n 阶矩阵                1 1 1        a a a a a a A 的特征值( a  0 )。 3.已知 12 是矩阵              4 4 4 7 1 7 4 1 a 的特征值,求 a。 4.已知 3 阶矩阵 A 的三个特征值为 1, 2 ,3。 (1)求 | A| ; (2)求 1 A 和 * A 的特征值; (3)求 A  2A I 2 的特征值。 5.已知 n 阶方阵 A 满足 A  I  O k ( ) ,求 | A|。 6.已知方阵 A 满足 2 3 5 0 2 A  A I  ,证明 2A I 可逆。 7.设 4 阶方阵 A 满足 | 2I  A| 0,AA  2I T ,| A| 0 ,求 A 的伴随矩阵 * A 的 一个特征值。 8.设矩阵            4 2 1 0 1 1 0 a b 的特征值为 1,2,3,求 a,b 。 9.已知矩阵            1 0 0 1 0 0 1 A a b 有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问 a 与 b 应满足何种关 系?

10.已知=是矩阵A=a的一个特征向量,求a,b和对应的特h320征值。3O的特征值,是A-的特征值入对11.已知入=-2是Ab(-2)2-2应的特征向量,求a,b,c,的值。12.设3阶矩阵A的特征值为-1,0,1,与之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a, =(a, a+3, a+2), a, =(a-2, -1, a+1)T, a, =(1, 2a, -1)"a-58若还有0a+18=0,求a与A。103a+325中13.设A是可逆矩阵,a=(1,b,1)是A的伴随矩阵A的特征向量,1a且是a对应的特征值,求a,b,入。2A-1014.已知3阶矩阵A的特征值为1,-1,2,求矩阵的特征值。(A')-I015.设A是n阶矩阵,且每行元素之和均为α。证明:(1)入=a是A的特征值,(1,1,,1)是对应的特征向量;(2)当A可逆且α+0时,分别求A-和2A--3A的各行元素之和。16.设A是对合矩阵,即满足A2=I的方阵。证明:(1)A的特征值只能是1或-1;(2)若A的特征值全为1,则A=I17.已知 4 阶矩阵 A=(α,)有二重特征值0,且1 是A 的单重特征值,求 A的特征多项式A-。18.设A=(a)是n阶方阵。证明:若A的每行元素的绝对值之和小于1,则A的特征值的模小于1。19.设n阶矩阵A=(a)的特征值为,,,,证明:

10.已知             2 1 1 ξ 是矩阵            1 3 2 2 1 2 a A b a 的一个特征向量,求 a,b 和 ξ 对应的特 征值。 11.已知   2 是               2 2 4 1 3 1 0 b A a 的特征值,             2 1 a c 是 1 A 的特征值 0 对 应的特征向量,求 a,b ,c,0 的值。 12.设 3 阶矩阵 A 的特征值为1,0,1,与之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T (a, a 3, a 2) a1    , T (a 2, 1, a 1) a2     , T (1, 2a, 1) a3   。 若还有 0 0 3 3 25 0 1 8 5 8     a a a ,求 a 与 A 。 13.设            1 1 a 1 2 1 2 1 1 A 是可逆矩阵, T a  (1, b, 1) 是 A 的伴随矩阵 * A 的特征向量, 且  是 a 对应的特征值,求 a,b , 。 14.已知 3 阶矩阵 A 的特征值为 1,1,2,求矩阵           * 1 1 ( ) 2 O A A O 的特征值。 15.设 A 是 n 阶矩阵,且每行元素之和均为 a 。证明: (1)   a 是 A 的特征值, T (1, 1,  , 1) 是对应的特征向量; (2)当 A 可逆且 a  0 时,分别求 1 A 和 2A 3A 1   的各行元素之和。 16.设 A 是对合矩阵,即满足 A  I 2 的方阵。证明: (1) A 的特征值只能是 1 或1 ; (2)若 A 的特征值全为 1,则 A  I 。 17.已知 4 阶矩阵 ( ) A  aij 有二重特征值 0,且 1 是 A 的单重特征值,求 A 的特 征多项式 | A I |。 18.设 ( ) A  aij 是 n 阶方阵。证明:若 A 的每行元素的绝对值之和小于 1,则 A 的 特征值的模小于 1。 19.设 n 阶矩阵 ( ) A  aij 的特征值为   n , , , 1 2  ,证明:

2-22aran=l=l120.设A是n阶矩阵。证明:若每个非零n维列向量都是A的特征向量,则A是数量矩阵,即A=kI,(k是数)。21.(1)设A是mxn矩阵,B是nxm矩阵,且m≥n。证明:[ 2Im -AB- 2-n [>I, -BA];(2)设a,(i=1,2,..,n,n≥3)为实数,满足a, +a,+...+a,=0,求矩阵α2 +1a,a, +1)a,a, +1a2 +1azan+1a,a, +1.A(a.a, +1 a,a, +1 ...a2 +1的特征值。h21. 设A=证明A3+(a2+b2+c2)A=0。C2方阵的相似化简1.判断下列矩阵是否能与对角矩阵相似。若相似,求出可逆矩阵P,使得P-IAP为对角矩阵:(1) A(2)2. 设0(00A00A,=A福0050050(1)说明A,A,和A有相同特征值;(2)判别A,A,和A,之间的相似关系0-2000设方阵A-相似,求x,)3.22与B020130101y已知3阶方阵A有特征值1,1,3,与之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4.a, =(2, 1, 0), a, =(-1, 0, 1),a, =(0, 1, 1)

      n i n j ij ji n i i a a 1 1 1 2  。 20.设 A 是 n 阶矩阵。证明:若每个非零 n 维列向量都是 A 的特征向量,则 A 是 数量矩阵,即 n A  kI ( k 是数)。 21.(1)设 A 是 mn 矩阵, B 是 nm 矩阵,且 m  n 。证明: | I  AB| | I  BA|  n m n  m   ; (2)设 i a ( i 1, 2,  , n,n  3 )为实数,满足 a1  a2  an  0 ,求矩 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2 1 2 2 2 2 1 2 1 2 1 2 1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A 的特征值。 21.设               0 0 0 c a b a b c A ,证明 A  (   )A  O 3 2 2 2 a b c 。 §2 方阵的相似化简 1.判断下列矩阵是否能与对角矩阵相似。若相似,求出可逆矩阵 P ,使得 P AP 1 为对角矩阵: (1)              4 1 3 0 2 0 2 1 1 A ; (2)             0 0 1 0 1 0 1 1 2 A 。 2.设            0 0 5 0 1 0 1 0 0 A1 ,            0 0 5 0 1 1 1 1 0 A2 ,            0 0 5 0 1 0 1 0 1 A2 。 (1) 说明 A1, A2 和 A3 有相同特征值; (2) 判别 A1, A2 和 A3 之间的相似关系。 3.设方阵            3 1 1 2 2 2 0 0 A x 与            0 0 y 0 2 0 1 0 0 B 相似,求 x, y 。 4.已知 3 阶方阵 A 有特征值 1,1,3,与之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T (2, 1, 0) a1  , T ( 1, 0, 1) a2   , T (0,1,1) a3 

求矩阵A。5.已知3阶方阵A有特征值1,2,3,与之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at = (1, 1, 1)’, a2 =(1, 2, 4),a, =(1, 3, 9)T 。设b=(1. 1. 3)T。(1)将b用ar,az,a,线性表示;(2) 求A"b (n≥1)。12已知是矩阵A=5的特征向量。6.二Cb-2(1)求a,b及所对应的特征值;(2)问A是否能对角化?k+14-27.已知0 是矩阵Ak2k的特征值。41-2(1)求k的值;(2)问A能否对角化?1)-14b8.已知矩阵A有3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且入=2是A的二重-a-3-35特征值。(1)求a,b的值;(2)求可逆矩阵P使得P-AP为对角矩阵。(0O19.设B=0-1若矩阵A与B相似,求rank(A-2I)+rankA-I)0012010.已知AS相似于对角矩阵4,求常数a,并找出可逆矩阵P,使a006得 P-"AP=42000011.已知A=00B=试判断A与B是否相似,若相似,0010-6T求出可逆矩阵P,使得B=P-AP2012求A10012. 设A=00-2-113.设0<p,q<1,xo=0.5,y。=0.5。数列(x,和ym)满足Xn+1 =(1- p)x, +qynn=0,1....Yn+1 = px, +(1-q)yn,求数列(x和(y,的通项公式

求矩阵 A 。 5.已知 3 阶方阵 A 有特征值 1,2,3,与之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T (1, 1, 1) a1  , T (1, 2, 4) a2  , T (1, 3, 9) a3  。 设 T b  (1, 1, 3) 。 (1) 将 b 用 1 a ,a2 , 3 a 线性表示; (2) 求 A b n ( n  1 )。 6.已知             1 1 1 ξ 是矩阵               1 2 5 3 2 1 2 b A a 的特征向量。 (1)求 a,b 及 ξ 所对应的特征值; (2)问 A 是否能对角化? 7.已知 0 是矩阵                4 1 2 2 4 1 2 k k k A 的特征值。 (1)求 k 的值;(2)问 A 能否对角化? 8.已知矩阵               3 3 5 4 1 1 1 A a b 有 3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且   2 是 A 的二重 特征值。 (1) 求 a,b 的值; (2) 求可逆矩阵 P 使得 P AP 1 为对角矩阵。 9.设            1 0 0 0 1 0 0 0 1 B 。若矩阵 A 与 B 相似,求 rank (A 2I)  rank (A I) 。 10.已知            0 0 6 8 2 2 2 0 A a 相似于对角矩阵 Λ ,求常数 a ,并找出可逆矩阵 P ,使 得 P AP  Λ 1 。 11.已知            0 1 0 0 0 1 2 0 0 A ,              0 6 2 0 1 0 1 0 0 B ,试判断 A 与 B 是否相似,若相似, 求出可逆矩阵 P ,使得 B P AP 1  。 12.设               2 1 1 0 2 0 1 2 0 A ,求 100 A 。 13.设 0  p, q 1, x0  0.5 , y0  0.5 。数列 { }n x 和 { }n y 满足            (1 ) , (1 ) , 1 1 n n n n n n y px q y x p x qy n  0,1, 。 求数列 { }n x 和 { }n y 的通项公式

14.设A,B都是n阶矩阵,且A可逆,证明AB与BA相似。15.已知n阶方阵A满足A?-5A+6I=O,证明:A可对角化,16.设A,B,C,D都是n阶矩阵。证明:若A与B相似,C与D相似,则B相似。D17.设A,B,C都是n阶矩阵,且A,B各有n个不同特征值。记f(2)=A-aI为A的特征多项式。证明:若f(B)可逆,则M相似于对角矩阵,其中0为n阶零矩阵18.设A,B都是n阶非零矩阵,且A?+A=O,B+B=O,AB=0与BA=0至少有一个成立。证明:(1)元=-1必是A和B的特征值;(2)若a,a,分别是A和B对应于-1的特征向量,则a,a,线性无关

14.设 A , B 都是 n 阶矩阵,且 A 可逆,证明 AB 与 BA 相似。 15.已知 n 阶方阵 A 满足 A 5A 6I  O 2 ,证明: A 可对角化。 16.设 A ,B ,C ,D 都是 n 阶矩阵。证明:若 A 与 B 相似, C 与 D 相似,则         C A 与         D B 相似。 17.设 A ,B ,C 都是 n 阶矩阵,且 A ,B 各有 n 个不同特征值。记 f () | A I | 为 A 的特征多项式。证明:若 f (B) 可逆,则          O B A C M 相似于对角矩阵,其中 O 为 n 阶零矩阵。 18.设 A ,B 都是 n 阶非零矩阵,且 A  A  O 2 ,B  B  O 2 ,AB  O 与 BA  O 至少有一个成立。证明:(1)   1 必是 A 和 B 的特征值; (2)若 1 a ,a2 分别是 A 和 B 对应于1 的特征向量,则 1 a ,a2 线性无关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