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东北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17级《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132.3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东北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17级《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专业英语课程代码:X100199学分:2学时:32(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0课内实践学时:0)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英文名称:SpecializedEnglishforPolymerMaterials andEngineering选用教材:高振华等,高分子科学导读(英文版).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参考书:1.曹同玉等.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2.瑞成智等,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开课学期:春季学期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先修课程:大学英语、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必须支撑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翻译写作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技词汇认知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主要专业术语及构词方法,掌握专业英语表达的语法特点、翻译技巧,具备理解、翻译高分子材料领域专业资料、科技文献以及产品说明书等的能力;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科技英语为途径,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获取高分子材料领域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检索、查阅高分子材料领域英文资料的基本能力,进而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展研究,综合信息获得合理有效结论,理解其局限性,并加以改进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高分子材料领域知识为背景,利用英文专业术语表达高分子材料领域内容,能够以撰写报告、陈述发言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理解跨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技术行为之间的差异,具有国际视野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专业英语 课程代码:X100199 学 分:2 学 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课内实践学时:0 )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英文名称:Specialized English for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选用教材: 高振华等. 高分子科学导读(英文版).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参考书:1. 曹同玉等.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2. 揣成智等.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三方 面,必须支撑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翻译写作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技词汇认知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 主要专业术语及构词方法,掌握专业英语表达的语法特点、翻译技巧,具备理解、 翻译高分子材料领域专业资料、科技文献以及产品说明书等的能力;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科技英语为途径,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 获取高分子材料领域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检索、查阅高分子材料 领域英文资料的基本能力,进而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展研究,综合信息获得合理有 效结论,理解其局限性,并加以改进;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高分子材料领域知识为背景,利用英文 专业术语表达高分子材料领域内容,能够以撰写报告、陈述发言等方式,准确表 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理解跨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技术行为之间的差异,具有 国际视野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指标点(学生将具备的能力)3.3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现代工具和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展研究,课程目标13课程目标2综合信息获得合理有效结论,理解其局限性,并加以改进。4.1能够开发、选择、使用与高分子材料领域相关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4课程目标2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用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6.2能够通过撰写报告、陈述发言等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交课程目标16流与沟通,理解跨文化背景下不同文课程目标3化、技术行为之间的差异,具有国际视野。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I.理论教学(32学时)1.绪论Introduction(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内容:本门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介绍,授课方法介绍,学习方法引领,课后如何巩固、复习和预习。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掌握学习方法,课堂积极踊跃与教师互动,课后充分利用《专业英语》在线课程资源认真复习、预习。2.高分子科学基本概念Theprimarydefinitionsofpolymerscience(3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内容:介绍聚合物、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分子量、均聚物、共聚物、命名习惯等高分子科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达。要求学生:掌握高分子科学的基本概念、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初步感受科技文章的特点,了解科技词汇的构词特点:掌握阅读、理解、翻译高分子领域专业英文资料的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学生将具备的能力) 课程目标 3 3.3 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现代工具和 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展研究, 综合信息获得合理有效结论,理解其 局限性,并加以改进。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4 4.1 能够开发、选择、使用与高分子材 料领域相关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 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用以解决复杂 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 2 6 6.2 能够通过撰写报告、陈述发言等方 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交 流与沟通,理解跨文化背景下不同文 化、技术行为之间的差异,具有国际 视野。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3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Ⅰ.理论教学( 32 学时) 1. 绪论 Introduction(2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 内容:本门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介绍,授课方法介绍,学习方法引领,课后 如何巩固、复习和预习。 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掌握学习方法,课堂积极踊跃与教师 互动,课后充分利用《专业英语》在线课程资源认真复习、预习。 2.高分子科学基本概念 The primary definitions of polymer science ( 3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3) 内容:介绍聚合物、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分子量、均聚物、共聚物、命名 习惯等高分子科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达。 要求学生:掌握高分子科学的基本概念、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初步感受科 技文章的特点,了解科技词汇的构词特点;掌握阅读、理解、翻译高分子领域专 业英文资料的方法

3.高分子科学化学基础Fundamentalchemistryforpolymerscience(3学时)(支撑课程自标1、3)内容:主要数字的英文表示、常见聚合物单词的前缀与后缀、高分子科学常见缩写、主要期刊杂志、主要单体及聚合物种类。要求学生:了解常见聚合物单词的前缀与后缀、高分子科学常见缩写、主要期刊杂志、主要单体及聚合物种类;了解聚合物的基本构词法;掌握和熟悉常用基团的前后缀。4.自由基链式聚合反应RadicalChainpolymerization(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内容:自由基链式聚合反应机理的基本词汇和表述、反应方程式的英文表述、以及一些英文科技写作习惯表达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自由基链式聚合反应方面的基本词汇、术语表述,进一步了解高分子科学方面的英文词汇与表达。5.逐步聚合反应基础Thefundamentsofstep-reactionpolymerization(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内容:自由基链式聚合与逐步聚合的差别,逐步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的基本词汇和表述、以及一些英文科技写作习惯表达。要求学生:了解自由基链式聚合与逐步聚合的差别,逐步聚合反应基本原理的基本词汇、术语表述,进一步了解高分子科学方面的英文词汇与表达。6.聚合物结构与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Relationshipsbetweenpolymerstructureandphysicalproperties(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内容:聚合物结构、物理性质以及二者关联关系方面的基本词汇和表述、以及一些英文科技写作习惯表达。要求学生:了解聚合物结构、材料物理性质方面的基本词汇与表述,进一步了解高分子科学方面的英文词汇与表达。7.生物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简介IntroductiontoBiobasedPolymerComposites(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内容:高分子复合材料方面、生物质基材料方面的基本词汇和表述、以及一些英文科技写作习惯表达

3.高分子科学化学基础 Fundamental chemistry for polymer science (3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3) 内容:主要数字的英文表示、常见聚合物单词的前缀与后缀、高分子科学常 见缩写、主要期刊杂志、主要单体及聚合物种类。 要求学生:了解常见聚合物单词的前缀与后缀、高分子科学常见缩写、主要 期刊杂志、主要单体及聚合物种类;了解聚合物的基本构词法;掌握和熟悉常用 基团的前后缀。 4.自由基链式聚合反应 Radical Chain polymerization (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3) 内容:自由基链式聚合反应机理的基本词汇和表述、反应方程式的英文表述、 以及一些英文科技写作习惯表达。 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自由基链式聚合反应方面的基本词汇、术语表述,进 一步了解高分子科学方面的英文词汇与表达。 5.逐步聚合反应基础 The fundaments of step-reaction polymerization (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3) 内容:自由基链式聚合与逐步聚合的差别,逐步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的基本 词汇和表述、以及一些英文科技写作习惯表达。 要求学生:了解自由基链式聚合与逐步聚合的差别,逐步聚合反应基本原理 的基本词汇、术语表述,进一步了解高分子科学方面的英文词汇与表达。 6.聚合物结构与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lymer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3) 内容:聚合物结构、物理性质以及二者关联关系方面的基本词汇和表述、以 及一些英文科技写作习惯表达。 要求学生:了解聚合物结构、材料物理性质方面的基本词汇与表述,进一步 了解高分子科学方面的英文词汇与表达。 7.生物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简介 Introduction to Biobased Polymer Composites (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3) 内容:高分子复合材料方面、生物质基材料方面的基本词汇和表述、以及一 些英文科技写作习惯表达

要求学生:了解高分子复合材料方面、生物质基材料的基本词汇与表述,进一步了解高分子科学方面的英文词汇与表达,8.英文科技论文的阅读、结构与写作Reading,structureandwritingforEnglish(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scientific papers内容:英文科技论文的阅读理解、结构组成与写作方法。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英文科技论文的阅读理解、结构组成与写作方法,以及科技论文的标题和摘要的写作特点。9.翻转课堂环节(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内容:主要围绕高分子材料领域如橡胶、塑料、纤维、胶黏剂、涂料等等的合成、加工、产品性能及应用等方面,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外文期刊数据库以及搜索引擎,对资料进行检索、收集、整理,最后采用英文PPT演讲的形式进行汇报。汇报分组进行,每组最多3人,组内自行任务分工(包括材料收集整理、形成PPT汇报文件、演讲汇报等),每组汇报时间控制在5min以内。要求学生:锻炼学生文献查阅与整理的能力、专业知识自学的能力、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四、教学方法1.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2.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教学相结合:3.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在线课程网站学习、课后作业、翻转课堂、笔试等教学环节共同实施。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成绩分配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课堂朗读、翻译6.2(10分)(10分)在线课程网站学习平时成绩(30分)(完成课后作业、3.3(10分);4.1(10分)完成在线测验、观看视频、自学课程

要求学生:了解高分子复合材料方面、生物质基材料的基本词汇与表述,进 一步了解高分子科学方面的英文词汇与表达。 8.英文科技论文的阅读、结构与写作 Reading,structure and writing for English scientific papers (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2、3) 内容:英文科技论文的阅读理解、结构组成与写作方法。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英文科技论文的阅读理解、结构组成与写作方法,以及 科技论文的标题和摘要的写作特点。 9.翻转课堂环节 (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2、3) 内容:主要围绕高分子材料领域如橡胶、塑料、纤维、胶黏剂、涂料等等的 合成、加工、产品性能及应用等方面,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外文期刊数 据库以及搜索引擎,对资料进行检索、收集、整理,最后采用英文 PPT 演讲的 形式进行汇报。汇报分组进行,每组最多 3 人,组内自行任务分工(包括材料收 集整理、形成 PPT 汇报文件、演讲汇报等),每组汇报时间控制在 5min 以内。 要求学生:锻炼学生文献查阅与整理的能力、专业知识自学的能力、用英语 进行表达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 1.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 的方法。 2.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教学相结合; 3.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在线课程网站学习、课后作业、翻转课堂、笔试等 教学环节共同实施。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成绩分配 评价环节 评估毕业要求 平时成绩(30 分) 课堂朗读、翻译 (10 分) 6.2(10 分) 在线课程网站学习 (完成课后作业、 完成在线测验、观 看视频、自学课程 3.3(10 分);4.1(10 分)

网站专业资料等)(20分)阶段成绩(30分)翻转课堂(30分)3.3(5分);4.1(10分);6.2(15分)期末考试(40分)开卷笔试(40分)3.3(10分);4.1(10分);6.2(20分)大纲撰写人:韦双颖课程组负责人:韦双颖大纲审核人:邸明伟、高振华时间:2017.8.2

网站专业资料等) (20 分) 阶段成绩(30 分) 翻转课堂(30 分) 3.3(5 分);4.1(10 分);6.2(15 分) 期末考试(40 分) 开卷笔试(40 分) 3.3(10 分);4.1(10 分);6.2(20 分) 大纲撰写人:韦双颖 课程组负责人:韦双颖 大纲审核人:邸明伟、高振华 时间:2017.8.2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