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路原理》课程教学大纲(B)

《电路原理B》教学大纲circuitousphilosophyB学时:72学时学分4理论学时:63学时实验:9学时适用专业:电子课程代码:BB024013大纲执笔人:李有安大纲审定人:赵法起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总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与计算能力,以便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该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学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和普通物理等各门课程之后开设。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讨论课,实验(包括上机实验),习题,答疑,质疑,期中测验和期未考试,通过上述教学步骤,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线性、集总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并能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使学生以电路的两类约束为主线,重点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解题的基本思路,重在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授课教师在深刻理解电路分析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及本学科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知识,对于本专业后续专业课程所需的电路基础必须讲深讲透。由于本课程的特点,题目类型比较多、变化大,尤其是电路概念的建立比较难,但是电路原理中概念的建立非常重要,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电路的基本概念,必须通过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方可,这也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形式之一,但要引导学生注意不能为解题而解题,重在理解,解过一道题目后要善于反思和总结,要知道通过解该题目使自己应该掌握什么概念,应用了那一些定理或定律,只有正确理解他们的含义,才能达到运用自如举一反三的目的。3.课程教学改革总体设想:为解决授课学时少授课内容多的矛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较好的完成授课任务,必须做到重点突出、精讲多练,尽量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在增加信息量的前提下保证教学质量。二、教学大纲内容(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8学时)1.1电路和电路模型电路的组成、电路模型。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压的参考方向。1.3电功率和能量元件吸收的电能、元件的电功率。1.4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源。1.4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
《电路原理 B》教学大纲 circuitous philosophy B 学时:72 学时 学分 4 理论学时:63 学时 实验:9 学时 适用专业:电子 课程代码:BB024013 大纲执笔人:李有安 大纲审定人:赵法起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总 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与计算能力,以便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该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学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和普通物理等各门课 程之后开设。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讨论课,实验(包括上机实 验),习题,答疑,质疑,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通过上述教学步骤,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 线性、集总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并能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使学生以电路的两类约束为主线,重点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基本分析方法和解题的基本思路,重在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创新意识。要求授课教师在深刻理解电路分析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及本学科 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知识,对于本专业后续专业课程所需的电路基础必须讲深讲透。由于本 课程的特点,题目类型比较多、变化大,尤其是电路概念的建立比较难,但是电路原理中概 念的建立非常重要,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电路的基本概念,必须通过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方 可,这也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形式之一,但要引导学生注意不能为解题而解 题,重在理解,解过一道题目后要善于反思和总结,要知道通过解该题目使自己应该掌握什 么概念,应用了那一些定理或定律,只有正确理解他们的含义,才能达到运用自如举一反三 的目的。 3.课程教学改革 总体设想:为解决授课学时少授课内容多的矛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较好的完成授课 任务,必须做到重点突出、精讲多练,尽量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在增加信息 量的前提下保证教学质量。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8 学时)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电路的组成、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和能量 元件吸收的电能、元件的电功率。 1.4 电路元件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源。 1.4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

2.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难点:参考方向,受控源,功率计算。建议教学方法:结合实际和实例进行教学,通过做题来理解概念。思考题:1.说明电路模型与实际电路区别与联系。2.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3.写出各元件的全部约束方程。4.电路有哪两类约束?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4学时)2.1引言2.2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3输入电阻输入电阻的计算、含受控源电路的输入电阻的计算。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三角形与星形互换。难点:三角形与星形互换、含有受控源的一一端口电路的输入电阻的求解。建议教学方法:思路要清晰,讲清概念。三角形与星形互换注意与外电路相连的三个端子。输入电阻的求解要突出定义和方法的总结。思考题:1.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2.输入电阻是怎样定义的。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6学时)3.1电路的图电路的有关概念、电路的有、无向图。3.2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KCL的独立方程数、KVL的独立方程数。3.3电路求解方法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电电压法。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节点电压法和支路电流法。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难点:独立方程数、回路电流法。建议教学方法:从KCL和KVL及支路电流法入手,注意讲解各种解题方法及其区别与联系。思考题:1.怎样确定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2.各种解题方法中,在各阶段分别用到了那个约束。第四章电路定理(8学时)4.1叠加定理叠加定理的定义、叠加定理的应用及注意事项。4.2替代定理4.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戴维宁定理:等效电动势、等效电阻与输入电阻的关系、戴维宁等效电路。诺顿定理:等效电流源、等效内阻、诺顿定理等效电路。4.4特勒根定理4.5互易定理
2.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 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 算。 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 难点:参考方向,受控源,功率计算。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实际和实例进行教学,通过做题来理解概念。 思考题:1.说明电路模型与实际电路区别与联系。 2.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写出各元件的全部约束方程。 4.电路有哪两类约束?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4 学时) 2.1 引言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 Y 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 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 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的计算、含受控源电路的输入电阻的计算。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 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 三角形与星形互换。 难点:三角形与星形互换、含有受控源的一端口电路的输入电阻的求解。 建议教学方法:思路要清晰,讲清概念。三角形与星形互换注意与外电路相连的三个端 子。输入电阻的求解要突出定义和方法的总结。 思考题:1.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 2.输入电阻是怎样定义的。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6 学时) 3.1 电路的图 电路的有关概念、电路的有、无向图。 3.2 KCL 和 KVL 的独立方程数 KCL 的独立方程数、 KVL 的独立方程数。 3.3 电路求解方法 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电电压法。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节点电压法和支路电流法。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难点:独立方程数、回路电流法。 建议教学方法:从 KCL 和 KVL 及支路电流法入手,注意讲解各种解题方法及其区别与联 系。 思考题:1.怎样确定 KCL 和 KVL 的独立方程数。 2.各种解题方法中,在各阶段分别用到了那个约束。 第四章 电路定理(8 学时) 4.1 叠加定理 叠加定理的定义、叠加定理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戴维宁定理:等效电动势、等效电阻与输入电阻的关系、戴维宁等效电路。诺顿定理: 等效电流源、等效内阻、诺顿定理等效电路。 4.4 特勒根定理 4.5 互易定理

4.6对偶原理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迭加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及对偶定理,难点:戴维南等效电路,互易定理。建议教学方法:注重理解,对于难点戴维南等效电路,重点是讲清内、外电路、解题方法及步骤。思考题:1.叠加定理适用的条件。2.总结应用戴维南定理解题的步骤。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4学时)5.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电压放大倍数、理想运放的伏安特性。5.2比例电路的分析比例电路的组成、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分析举例,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运算放大器的模型及分析方法。难点:利用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对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建议教学方法:结合理想运算放大器特点,综合电路分析方法,突出基本概念。思考题:1.怎样理解理想运放的“虚短”和“虚断”。2.反向比例运算放大器指的是什么。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4学时)5.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电压放大倍数、理想运放的伏安特性。5.2比例电路的分析比例电路的组成、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分析举例,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运算放大器的模型及分析方法。难点:利用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对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建议教学方法:结合理想运算放大器特点,综合电路分析方法,突出基本概念。思考题:1.怎样理解理想运放的“虚短”和“虚断”。2.反向比例运算放大器指的是什么。第七章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16学时)7.1复数、正弦量复数与复数的运算、复数与正弦量之间的关系。7.2相量法基础、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正弦量的向量表示、拓扑约束的相量表示、元件约束的相量表示。7.3阻抗和导纳及其串并联阻抗的定义式、阻抗与导纳的关系、阻抗角与负载的性质、阻抗的串并联。7.4电路的相量图电路的相量图、电路相量图的画法。7.5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及功率利用两类约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的瞬时、有功、无功、视在功率计算。7.6串、并联电路的谐振串联电路的谐振、并联电路的谐振、谐振频率、谐振特点。7.7三相电路、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三相对称电压、三相负载的连接、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7.8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不对称电路的概念对称三相电路、对称三相电路的线电压和相电压之间的关系、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7.9三相电路的功率三相电路有功、无功、视在、复功率的计算及关系。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正弦量,相量法的基础,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2.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4.6 对偶原理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迭加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及对偶定理。 难点:戴维南等效电路,互易定理。 建议教学方法:注重理解,对于难点戴维南等效电路,重点是讲清内、外电路、解题方 法及步骤。 思考题:1.叠加定理适用的条件。 2.总结应用戴维南定理解题的步骤。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4 学时) 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电压放大倍数、理想运放的伏安特性。 5.2 比例电路的分析 比例电路的组成、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分析举例,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运算放大器的模型及分析方法。 难点:利用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对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理想运算放大器特点,综合电路分析方法,突出基本概念。 思考题:1.怎样理解理想运放的“虚短”和“虚断”。 2.反向比例运算放大器指的是什么。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4 学时) 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电压放大倍数、理想运放的伏安特性。 5.2 比例电路的分析 比例电路的组成、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分析举例,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运算放大器的模型及分析方法。 难点:利用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对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理想运算放大器特点,综合电路分析方法,突出基本概念。 思考题:1.怎样理解理想运放的“虚短”和“虚断”。 2.反向比例运算放大器指的是什么。 第七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16 学时) 7.1 复数、正弦量 复数与复数的运算、复数与正弦量之间的关系。 7.2 相量法基础、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正弦量的向量表示、拓扑约束的相量表示、元件约束的相量表示。 7.3 阻抗和导纳及其串并联 阻抗的定义式、阻抗与导纳的关系、阻抗角与负载的性质、阻抗的串并联。 7.4 电路的相量图 电路的相量图、电路相量图的画法。 7.5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及功率 利用两类约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的瞬时、有功、无功、视在功率计算。 7.6 串、并联电路的谐振 串联电路的谐振、并联电路的谐振、谐振频率、谐振特点。 7.7 三相电路、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三相对称电压、三相负载的连接、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7.8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不对称电路的概念 对称三相电路、对称三相电路的线电压和相电压之间的关系、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 法。 7.9 三相电路的功率 三相电路有功、无功、视在、复功率的计算及关系。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 正弦量,相量法的基础,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 2.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3.阻抗与导纳。4.电路的相量图表示法,参考正弦量的概念,会用相量图分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5.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6.正弦稳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及计算,复功率的概念及最大功率传输。7.三相电路,对称三相电路。8.不对称三相电路。9.三相电路的功率。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串、并联电路的谐振难点:相量图表示、提高功率因数、功率分析及匹配、不对称三相电路分析。建议教学方法:单相电路是三相电路的基础,三相电路是单向电路的一般情况,所以讲清单相电路非常重要,尤其是学生对相位概念的建立至关重要。思考题:1.正弦函数与复域函数的关系与区别。2.用相量计算正弦电路步骤是怎样的。第八章含耦合电感的电路与谐振电路(4学时)8.1互感、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互感的定义、互感线圈的磁通链、用CCVS表示的耦合电感电路、含有耦合电感串、并联电路。8.2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空心变压器模型、空心变压器的等效电路、理想变压器原、副边电流、电压关系。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互感、同名端、互感系数、耦合系数的概念,含电感电路的分析,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作用,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方法。难点:同名端、耦合系数、阻抗变换。建议教学方法:在讲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注意基本分析方法的运用及与不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区别与联系。思考题:1.怎样判别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异名端。2.空心变压器与理想变压器有什么不同。(二)课程实验教学实验1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1学时)实验目的、要求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要求掌握实验验证KCL、KVL定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参考方向概念的理解实验2叠加原理的验证(1学时)实验目的、要求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实验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一一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2学时)实验目的、要求1.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测出一端口电路的开路电压、等效电阻,用戴维南定理等效电路验证端口伏安关系。得出结论。实验4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1学时)实验目的、要求
3. 阻抗与导纳。 4. 电路的相量图表示法,参考正弦量的概念,会用相量图分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5.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6. 正弦稳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及计算,复功 率 的概念及最大功率传输。 7. 三相电路,对称三相电路。 8. 不对称三相电路。 9. 三相电路的功率。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串、并联电路的谐振 难点:相量图表示、提高功率因数、功率分析及匹配、不对称三相电路分析。 建议教学方法:单相电路是三相电路的基础,三相电路是单向电路的一般情况,所以讲 清单相电路非常重要,尤其是学生对相位概念的建立至关重要。 思考题:1.正弦函数与复域函数的关系与区别。 2.用相量计算正弦电路步骤是怎样的。 第八章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与谐振电路(4 学时) 8.1 互感、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互感的定义、互感线圈的磁通链、用 CCVS 表示的耦合电感电路、含有耦合电感串、并 联电路。 8.2 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空心变压器模型、空心变压器的等效电路、理想变压器原、副边电流、电压关系。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 互感、同名端、互感系数、耦合系数的概念,含电感电路的分析,理想变压器的 伏 安关系,阻抗变换作用,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难点:同名端、耦合系数、阻抗变换。 建议教学方法:在讲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注意基本分析方法的运用及与不含耦合电感 电路的区别与联系。 思考题:1.怎样判别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异名端。 2. 空心变压器与理想变压器有什么不同。 (二)课程实验教学 实验 1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1 学时) 实验目的、要求 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 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要求掌握实验验证 KCL、KVL 定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参考方向概念的理解 实验 2 叠加原理的验证(1 学时) 实验目的、要求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 认识和理解。 实验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2 学时) 实验目的、要求 1.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测出一端口电路的开路电压、等效电阻,用戴维南定理等效电路验证端口伏安关系。得出结论。 实验 4 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1 学时) 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低频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各旋钮、开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定量测出正弦信号和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3.初步掌握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实验5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2学时)实验目的、要求1.测定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2.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3.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4.进一步学会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实验6R、L、C元件阻抗特性的测定(2学时)实验目的、要求1.验证电阻、感抗、容抗与频率的关系,测定R~f、Xi~f及Xc~f特性曲线。2.加深理解R、L、C元件端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关系。三、本课程考试方式、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建议采用平时考查期末闭卷考试方式。附:本课程建议使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邱关源主编,《电路》(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周宝编,《电路分析基础》,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3]李瀚荪编,《电路分析基础》,高教出版社,1993[4]王定中等编,《电路基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1. 熟悉低频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各旋钮、开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2. 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 定量测出正弦信号和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 3. 初步掌握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实验 5 RC 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2 学时) 实验目的、要求 1. 测定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 2. 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 3. 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 4. 进一步学会用示波器观测波形。 实验 6 R、L、C 元件阻抗特性的测定(2 学时) 实验目的、要求 1. 验证电阻、感抗、容抗与频率的关系,测定 R~f、XL~f 及 Xc~ f 特性曲线。 2. 加深理解 R、L、C 元件端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关系。 三、本课程考试方式、方法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建议采用平时考查期末闭卷考试方式。 附:本课程建议使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邱关源主编,《电路》(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周宝编,《电路分析基础》,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3] 李瀚荪编,《电路分析基础》,高教出版社,1993 [4] 王定中等编,《电路基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路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工与电气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信号与系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过程控制系统》课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doc
- 海南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理论教案).doc
- 海南大学:《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s.pdf
- 《电子电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Fluke 434 435 437 Three Phase Energy and Power Quality Analyzer(用户手册).pdf
- 《电子电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手持式数字万用表 Agilent U1251A 和 U1252A(快速入门指南).pdf
- 《电子电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Xilinx FPGA-Verilog(学习资料).pdf
-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路仿真》课程教学资源(电路实验)综合实验.pdf
-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路仿真》课程教学资源(电路实验)PSpice电路仿真实验(一).doc
-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路仿真》课程教学资源(电路实验)PSpice电路仿真实验(二).docx
-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路仿真》课程教学资源(电路实验)PSpice电路仿真实验(一).doc
-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路仿真》课程教学资源(电路实验)PSpice电路仿真综合实验.doc
-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路仿真》课程教学资源(电路实验)PSpice电路仿真实验(二).doc
-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路仿真》课程教学资源(电路实验)RC电路的暂态和稳态分析.docx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继电保护与微机保护》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教学大纲(B).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力工程》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DSP原理及应用实验.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DSP原理与应用.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EDA技术.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MATLAB技术应用.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单片机课程设计.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电工电子技术.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电子学.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过程控制系统.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模拟电子技术.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数字电子技术基础.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数字逻辑电路.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