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教学大纲(B)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6
文件大小:4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教学大纲(B)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教学大纲学时:63学时学分3.5理论学时:51学时实验或讨论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代码:BB024330大纲执笔人:王冉冉大纲审定人:李有安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电气控制技术与PLC》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以电动机或其他执行电器为控制对象,介绍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线路及设计方法。电气控制技术涉及面很广,各种电气控制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就其控制原理、基本线路、设计基础而言是类似的。本课程从应用角度出发,以方法论为手段,讲授上述几方面内容,以培养对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并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具有高可靠性、易于编程、灵活通用的特点:在工业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等方面得到普遍应用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1)熟悉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用途及型号,达到能正确使用和选用的目的:(2)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具有对一般电气控制线路的独立分析能力:(3)熟悉典型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具有从事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技术工作能力:(4)具有设计和改进一般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能力:(5)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基础和程序设计的方法。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先修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机原理及拖动基础》、《电力电子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重在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授课教师在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及本学科的发展,及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实验等。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3.课程教学改革总体设想:为解决授课学时少授课内容多的矛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较好的完成授课任务,必须做到重点突出、精讲多练,尽量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在增加信息量的前提下也能保证教学质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对重点内容讲深、讲透,鼓励学生自学和

《电气控制技术与 PLC》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 63 学时 学分 3.5 理论学时:51 学时 实验或讨论学时:12 学时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代码:BB024330 大纲执笔人:王冉冉 大纲审定人:李有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电气控制技术与 PLC》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以 电动机或其他执行电器为控制对象,介绍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线路及设计方法。电气控制 技术涉及面很广,各种电气控制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就其控制原理、基本线路、设 计基础而言是类似的。本课程从应用角度出发,以方法论为手段,讲授上述几方面内容,以 培养对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并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结 合在一起;具有高可靠性、易于编程、灵活通用的特点;在工业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等方 面得到普遍应用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 :⑴熟悉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用途及 型号,达到能正确使用和选用的目的;⑵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具有对一般电气控 制线路的独立分析能力;⑶熟悉典型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具有从事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 运行和维护等技术工作能力;⑷具有设计和改进一般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能力;(5) 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基础和程序设计的方法。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先修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机原理及拖动基础》、《电力电子电路》、 《自动控制原理》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重在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授课教师在深刻理解教材 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及本学科的发展,及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到 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实验等。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学 习,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 3.课程教学改革 总体设想:为解决授课学时少授课内容多的矛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较好的完成授课 任务,必须做到重点突出、精讲多练,尽量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在增加信息 量的前提下也能保证教学质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对重点内容讲深、讲透,鼓励学生自学和

课上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讲解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在本学科领域的知识面。二、教学大纲内容()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常用低压电器(讲课6学时)s1-1电器的基本知识电器的分类、电磁式电器、电弧、常用灭弧方法。S1-2开关电器刀开关、转换开关、自动开关、熔断器。S1-3主令电器控制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主令控制器、凸轮控制器。S1-4接触器交流接触器、直流接触器、接触器的选择。S1-5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学习要求: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基本功能用途、主要技术参数、图形符号。本章重点:继电器、接触器、主令控制器、凸轮控制器。本章难点:主令控制器、凸轮控制器。建议:结合实物说明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功用及使用要求。思考题:1、单相交流电磁铁为何要装短路环。2、主令控制器和凸轮控制器有何异同。第二章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讲课8学时)S2-1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类型及有关规定图形符号、电气原理图、电器元件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s2-2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启动控制单向连续运转控制线路、点动控制线路、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自动往复行程控制线路。S2-3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延边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线路。S2-4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转子回路串接电阻启动控制线路、转子回路串频敏变阻器启动控制线路

课上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讲解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在 本学科领域的知识面。 二、教学大纲内容 ㈠ 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讲课 6 学时) §1-1 电器的基本知识 电器的分类、电磁式电器、电弧、常用灭弧方法。 §1-2 开关电器 刀开关、转换开关、自动开关、熔断器。 §1-3 主令电器 控制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主令控制器、凸轮控制器。 §1-4 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直流接触器、接触器的选择。 §1-5 继电器 电磁式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速度继电器。 学习要求: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 理、基本功能用途、主要技术参数、图形符号。 本章重点:继电器、接触器、主令控制器、凸轮控制器。 本章难点:主令控制器、凸轮控制器。 建议:结合实物说明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 功用及使用要求。 思考题:1、单相交流电磁铁为何要装短路环。 2、主令控制器和凸轮控制器有何异同。 第二章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讲课 8 学时) §2-1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类型及有关规定 图形符号、电气原理图、电器元件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 §2-2 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启动控制 单向连续运转控制线路、点动控制线路、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自动往复行程控制 线路。 §2-3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 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延边三角形降压启动 控制线路。 §2-4 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 转子回路串接电阻启动控制线路、转子回路串频敏变阻器启动控制线路

s2-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控制S2-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反接制动控制线路、能耗制动控制线路,S2-7直流电动机控制启动控制、正反转控制、调速控制、制动控制。$2-8电动机控制的保护环节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电流保护、零压与欠压保护、弱磁保护。要求:掌握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正反转控制、调速控制、制动控制包括基本线路、工作原理:掌握电动机常用的保护环节如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电流保护、零压与欠压保护、弱磁保护等。本章重点: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正反转控制、制动控制基本线路:电动机控制的保护环节。本章难点: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正反转控制、制动控制基本线路的组成、原理。建议:强调一般工程方法的典型应用,结合工程实例突出概念。思考题:1、异步电动机启动方法有哪几种。2、直流电动机如何换向。第三章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讲课10学时)33-1电气控制线路分析基础电气控制线路分析的内容、电气原理图阅读分析的方法与步骤。$3-2普通车床的电气控制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路分析。83-3磨床的电气控制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路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分析。S3-4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路分析。$3-5铣床的电气控制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路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分析。$3-6镗床的电气控制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路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分析。$3-7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组合机床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通用部件参考控制电路、组合机床控制电路举例

§2-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控制 §2-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2-7 直流电动机控制 启动控制、正反转控制、调速控制、制动控制。 §2-8 电动机控制的保护环节 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电流保护、零压与欠压保护、弱磁保护。 要求:掌握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正反转控制、调速控制、制动控制包括基本线路、工作 原理;掌握电动机常用的保护环节如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电流保护、零压与欠压保护、 弱磁保护等。 本章重点: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正反转控制、制动控制基本线路;电动机控制的保护环 节。 本章难点: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正反转控制、制动控制基本线路的组成、原理。 建议:强调一般工程方法的典型应用,结合工程实例突出概念。 思考题:1、异步电动机启动方法有哪几种。 2、直流电动机如何换向。 第三章 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 (讲课 10 学时) §3-1 电气控制线路分析基础 电气控制线路分析的内容、电气原理图阅读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3-2 普通车床的电气控制 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 路分析。 §3-3 磨床的电气控制 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 路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分析。 §3-4 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 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 路分析。 §3-5 铣床的电气控制 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 路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分析。 §3-6 镗床的电气控制 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 路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分析。 §3-7 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 组合机床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通用部件参考控制电路、组合机床控制电路举例

学习要求:掌握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本章重点: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本章难点:组合机床电气控制。建议: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和实例进行讲授,通过典型线路分析来理解一般方法。思考题:1、电气控制系统分析的任务。2、电气原理图分析的步骤。第四章可编程控制器基础(2学时)第一节:PLC基本概述PLC的定义、特点、用途,发展历程、分类及技术指标。第二节:PLC的一般结构PLC的基本结构,PLC各组成电路介绍,第三节:PLC工作程序PLC工作原理,PLC中的存储区,PLC的编程语言,PLC的指令系统,PLC的编程。第四节:梯形图第五节: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设计原则和设计的步骤本章重点、难点:PLC工作程序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采取形象化与对比法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挂图、幻灯等方法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广泛联系以前所学课程,从系统和发展的高度上来审视本课程的地位,并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思考题:1、PLC工作的原理。2、PLC控制系统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异同。第五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配置(4学时)第一节:电源与CPU第二节:输入/输出模块各种模块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第三节:智能接口模块本章重点、难点:1/O模块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形象化方法,通过多媒体、挂图、幻灯等方法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加强印象,并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思考题:PLC输入/输出电路中,采用光电隔离的作用。第六章:PLC的存储区分配(4学时)第一节:存储区数据区域的结构第二节:内部继电器区域、专用继电器区域、辅助继电器区域第三节:数据存储区域、扩展数据存储区域急其它继电器区域本章重点、难点:1、各存储区域的分配2、内部数据区的寻址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对比方法,通过与单片机存储区分配与寻址方式对比方法使学生对新的内容有一定的度的把握,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并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思考题:1、I/O通道号的规定,I/O继电器的地址的确定。2、内部数据区的划分及寻址的方式。第七章:PLC的指令系统(7学时)第一节:编程基础和常用指令梯形图、基本术语、梯形图指令。第二节:定时器和计数器

学习要求:掌握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 的一般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本章难点:组合机床电气控制。 建议: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和实例进行讲授,通过典型线路分析来理解一般方法。 思考题:1、电气控制系统分析的任务。 2、电气原理图分析的步骤。 第四章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2 学时) 第一节:PLC 基本概述 PLC 的定义、特点、用途,发展历程、分类及技术指标。 第二节:PLC 的一般结构 PLC 的基本结构,PLC 各组成电路介绍, 第三节:PLC 工作程序 PLC 工作原理,PLC 中的存储区,PLC 的编程语言,PLC 的指令系统,PLC 的编程。 第四节:梯形图 第五节: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 设计原则和设计的步骤 本章重点、难点:PLC 工作程序 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采取形象化与对比法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挂 图、幻灯等方法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广泛联系以前所学课程,从系统和 发展的高度上来审视本课程的地位,并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1、PLC 工作的原理。 2、PLC 控制系统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异同。 第五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配置(4 学时) 第一节:电源与 CPU 第二节:输入/输出模块 各种模块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第三节:智能接口模块 本章重点、难点:I/O 模块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形象化方法,通过多媒体、挂图、幻灯等方法使学生对抽 象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加强印象,并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PLC 输入/输出电路中,采用光电隔离的作用。 第六章:PLC 的存储区分配(4 学时) 第一节:存储区 数据区域的结构 第二节:内部继电器区域、专用继电器区域、辅助继电器区域 第三节:数据存储区域、扩展数据存储区域急其它继电器区域 本章重点、难点:1、各存储区域的分配 2、内部数据区的寻址 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对比方法,通过与单片机存储区分配与寻址方式对比方法 使学生对新的内容有一定的度的把握,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并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1、I/O 通道号的规定,I/O 继电器的地址的确定。 2、内部数据区的划分及寻址的方式。 第七章:PLC 的指令系统(7 学时) 第一节:编程基础和常用指令 梯形图、基本术语、梯形图指令。 第二节:定时器和计数器

定时器指令和高速定时器指令,计数器指令和可逆计数器指令,应用这些指令编程的方法。第三节:数据操作指令数据传送、移位、比较、转换等的指令,BCD码运算指令,二进制运算指令和一些特殊运算指令和逻辑指令及这些指令的编程应用。第四节:其它指令子程序指令和中断指令、步程序指令、特殊指令和高级I/O指令及这些指令的编程应用。本章重点、难点:1、定时器和计数器的编程应用2、数据操作指令的编程应用建议教学方法:本章是编程的基础部分,建议广泛采用实例法,来加深学生对各种指令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一些复杂指令的应用技巧。思考题:1、应用计时器和计数器实现各种计时电路。2、带符号二进制数的运算的编程实现。第八章:PLC程序设计(10学时)第一节:编程方法第二节:梯形图设计方法梯形图经验设计法的步骤,设计的注意事项,及常用的梯形图程序和梯形图的仿真。第三节:典型的PLC控制系统实例1、汽车自动清洗机PLC控制设计2、车间传送带PLC控制设计3、机械手PLC控制设计4、液体混料装置PLC控制设计5、离心选矿PLC控制系统6、钻孔动力头PLC控制系统7、霓虹灯PLC控制系统8、载货电梯PLC控制系统9、.自动售货机PLC控制系统本章重点、难点: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控制系统建议教学方法:采取形象化方法,通过多媒体、挂图、幻灯等方法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定的感性认识,加强印象,并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应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对既定程式的理解;广泛联系以前所学课程,对同一系统的不同的控制方式和思维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思考题:设计PLC控制系统各环节的方法和技巧1、列出I/O表2、编制SFC图3、编制梯形图课程实验教学本课程实验学时共12学时,设5个实验,分别如下:实验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启动停止及点动控制(3学时)实验目的及要求: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启动停止和点动线路中各电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型号规格、使用方法及其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等;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启动停止和点动控制的工作原理、接线方法、调试及故障排除等技能。实验仪器设备: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电工工具及导线等。实验二三相异步电动机可逆运转控制(3学时)

定时器指令和高速定时器指令,计数器指令和可逆计数器指令,应用这些指令编程的 方法。 第三节:数据操作指令 数据传送、移位、比较、转换等的指令,BCD 码运算指令,二进制运算指令和一些特 殊运算指令和逻辑指令及这些指令的编程应用。 第四节:其它指令 子程序指令和中断指令、步程序指令、特殊指令和高级 I/O 指令及这些指令的编程应 用。 本章重点、难点:1、定时器和计数器的编程应用 2、数据操作指令的编程应用 建议教学方法:本章是编程的基础部分,建议广泛采用实例法,来加深学生对各种指令的认 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一些复杂指令的应用技巧。 思考题:1、应用计时器和计数器实现各种计时电路。 2、带符号二进制数的运算的编程实现。 第八章:PLC 程序设计(10 学时) 第一节:编程方法 第二节:梯形图设计方法 梯形图经验设计法的步骤,设计的注意事项,及常用的梯形图程序和梯形图的仿真。 第三节:典型的 PLC 控制系统实例 1、 汽车自动清洗机 PLC 控制设计 2、 车间传送带 PLC 控制设计 3、 机械手 PLC 控制设计 4、 液体混料装置 PLC 控制设计 5、 离心选矿 PLC 控制系统 6、 钻孔动力头 PLC 控制系统 7、 霓虹灯 PLC 控制系统 8、 载货电梯 PLC 控制系统 9、 自动售货机 PLC 控制系统 本章重点、难点:根据控制要求设计 PLC 控制系统 建议教学方法:采取形象化方法,通过多媒体、挂图、幻灯等方法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一 定的感性认识,加强印象,并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应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实际的问题的 过程中,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对既定程式的理解;广泛联系以前所学课程,对同一系统 的不同的控制方式和思维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 思考题:设计 PLC 控制系统各环节的方法和技巧 1、列出 I/O 表 2、编制 SFC 图 3、编制梯形图 ㈡ 课程实验教学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 12 学时,设 5 个实验,分别如下: 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启动停止及点动控制(3 学时) 实验目的及要求: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启动停止和点动线路中各电器元件的 结构、工作原理、型号规格、使用方法及其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等;掌握三相异步电 动机单向启动停止和点动控制的工作原理、接线方法、调试及故障排除等技能。 实验仪器设备: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电工工具及导线等。 实验二 三相异步电动机可逆运转控制(3 学时)

实验目的及要求:牢固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的接线方法;掌握三联按钮的使用和接线方法;学会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调试及故障排除等技能。实验仪器设备: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三联按钮、电工工具及导线等。实验三可编程控制器基本指令(2学时)实验目的及要求:牢固掌握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掌握基本的硬件连接方法和软件调试方法。实验仪器设备: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箱、电脑及导线等。实验四可编程控制器交通灯的设计(2学时)实验目的及要求:进一步掌握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掌握基本的硬件连接方法和软件调试方法,编写并调试交通灯的程序。实验仪器设备: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箱、电脑及导线等。实验五可编程控制器天塔之光的设计(2学时)实验目的及要求:进一步掌握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掌握基本的硬件连接方法和软件调试方法,编写并调试天塔之光的程序。。实验仪器设备: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箱、电脑及导线等。三、考核方式、方法本课程成绩考核方式均为考试,学期总评成绩的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成绩、作业成绩、出勤听课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题型有:填空、选择题、问答题、绘图题、计算题。四、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方承远编,《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参考书:1.许谬编,《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2.李仁主编,《电器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3.王炳实编,。《机床电气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4.刘敏主编,。《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实验目的及要求:牢固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的 接线方法;掌握三联按钮的使用和接线方法;学会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调试及故障排除 等技能。 实验仪器设备: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三联按钮、电工工具 及导线等。 实验三 可编程控制器基本指令(2 学时) 实验目的及要求:牢固掌握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掌握基本的硬件连接 方法和软件调试方法。 实验仪器设备: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箱、电脑及导线等。 实验四 可编程控制器交通灯的设计(2 学时) 实验目的及要求:进一步掌握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掌握基本的硬件连 接方法和软件调试方法,编写并调试交通灯的程序。 实验仪器设备: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箱、电脑及导线等。 实验五 可编程控制器天塔之光的设计(2 学时) 实验目的及要求:进一步掌握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掌握基本的硬件连 接方法和软件调试方法,编写并调试天塔之光的程序。 实验仪器设备: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箱、电脑及导线等。 三、考核方式、方法 本课程成绩考核方式均为考试,学期总评成绩的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成绩、 作业成绩、出勤听课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 30%;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 70%;考试 形式采用闭卷笔试,题型有:填空、选择题、问答题、绘图题、计算题。 四、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方承远编,《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1.许 谬编,《工厂电气控制设备》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李仁主编,《电器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 3.王炳实编,《机床电气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 4. 刘敏主编,《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