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igital Foundamentals总学时:63+9总学分:4.0639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气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课程代码:BB024323面向专业:电工程大纲执笔人:张传洋大纲审定人:侯加林一、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及自控类等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专业基础课。电子技术课程是现代新兴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基础,是一门必修课。它具有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及本学科前沿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置安排在《电路原理》、《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之后开课。课堂教学注意多采用多媒体等最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结合传统授课方式,力求使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后,基本掌握电子技术简单应用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独立完成较简单的电子线路的设计与制作等。3.课程简介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数字逻辑概论,逻辑代数与硬件描述语言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锁存器和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复杂可编程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数模与模数转换器,数字系统设计基础。4.课程教学改革由于本课程理论教学学时有限,加之内容繁多,图形复杂。因此应尽可能采用教学辅助手段,比如多媒体、幻灯片等。另外,如果教师备课更充分些,亦可采用课前给同学布置预习任务,课堂提问问题(师生相互提问)、解答问题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简单问题同学自行看书解决,疑、难、重点问题课堂共同解决的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和效果。二、大纲内容理论部分:第一章数字逻辑概论(6学时)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Digital Foundamentals 总 学 时: 63+9 总 学 分: 4.0 理 论 学 时 : 63 实 验 学 时 : 9 面 向 专 业 : 电气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 电工程 课 程 代 码 : BB024323 大纲执笔人: 张传洋 大纲审定人: 侯加林 一、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及自控类等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专业基础课。 电子技术课程是现代新兴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基础,是一门必修课。它具有 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 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 在专业中的应用及本学科前沿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宜安排在《电路原理》、《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之后开 课。课堂教学注意多采用多媒体等最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结合传统授课方式,力求使 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后,基本掌握电子技术简单应用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独立完成 较简单的电子线路的设计与制作等。 3.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数字逻辑概论,逻辑代数与硬件描述语言基础,逻辑门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锁存器和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复杂可编程器件和现场可编程 门阵列,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数模与模数转换器,数字系统设计基础。 4.课程教学改革 由于本课程理论教学学时有限,加之内容繁多,图形复杂。因此应尽可能采用教学辅 助手段,比如多媒体、幻灯片等。另外,如果教师备课更充分些,亦可采用课前给同学布 置预习任务,课堂提问问题(师生相互提问)、解答问题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简单问题同 学自行看书解决,疑、难、重点问题课堂共同解决的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二、大纲内容 理论部分: 第一章 数字逻辑概论(6 学时)

本章首先介绍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及特点、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以及数字信号的描述方法。然后讨论数制、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二进制码和数字逻辑的基本运算。1.1数学电路与数字信号1.2数制1.3二进制数的算术逻辑运算1.4 二进制代码1.5二值逻辑变量与基本逻辑运算1.6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重点:是常见的数制(如: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常见的代码(如:8421码、余三码、循环码)以及数制与代码之间的相互转换;三种基本的逻辑运算(如:与、或、非)。难点:是二进制数(包括正、负二进制数)的表示法和补码的运算。教学要求:是掌握常见的数制(如: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掌握常见的代码(如:8421码、余三码、循环码)以及数制与代码之间的相互转换。了解二进制数(包括正、负二进制数)的表示和补码的运算。思考题:1.数字电路从整体上来看可分为几大类?2.为什么数字逻辑称为二值数字逻辑?3.为什么在计算机或数字系统中通常采用二进制数?3.说明反码和补码之间的关系?4.8421码为什么用的较普遍?5.什么叫与、或、非逻辑?试举几种相关实例,并列出3种逻辑运算的表送式?第二章逻辑代数与硬件描述语言基础(6学时)本章首先介绍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数学工具一一逻辑代数,从逻辑变量、基本定律和定理、逻辑函数及其化简方法逐步加以讨论。然后介绍在数字电路仿真和设计中使用的一种硬件描述语言一一VerilogHDL的基础知识。2.1逻辑代数2.2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2.3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基础重点:常见的复合逻辑运算(如:异或、同或):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基本规则和常见公式;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和逻辑等式的公式法证明;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如:真值表、逻辑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电路图)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包括带有随意项的卡诺图的化简);正逻辑和负逻辑的概念。难点:是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和逻辑等式的公式法证明;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包括带有随意项的卡诺图的化简);正逻辑和负逻辑的概念;引入变量的卡诺图(VEM);逻辑函数的Q-M化简
本章首先介绍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及特点、模拟信号与数字 信号以及数字信号的描述方法。然后讨论数制、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二进制码和数字逻 辑的基本运算。 1.1 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 1.2 数制 1.3 二进制数的算术逻辑运算 1.4 二进制代码 1.5 二值逻辑变量与基本逻辑运算 1.6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重 点:是常见的数制(如: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及其之间的相互 转换;常见的代码(如:8421 码、余三码、循环码)以及数制与代码之间的相互转换;三 种基本的逻辑运算(如:与、或、非)。 难 点:是二进制数(包括正、负二进制数)的表示法和补码的运算。 教学要求:是掌握常见的数制(如: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及其之间的 相互转换;掌握常见的代码(如:8421 码、余三码、循环码)以及数制与代码之间的相互 转换。了解二进制数(包括正、负二进制数)的表示和补码的运算。 思考题: 1. 数字电路从整体上来看可分为几大类? 2. 为什么数字逻辑称为二值数字逻辑? 3. 为什么在计算机或数字系统中通常采用二进制数? 3. 说明反码和补码之间的关系? 4. 8421 码为什么用的较普遍? 5.什么叫与、或、非逻辑?试举几种相关实例,并列出 3 种逻辑运算的表达式? 第二章 逻辑代数与硬件描述语言基础(6 学时) 本章首先介绍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数学工具——逻辑代数,从逻辑变量、基本定律 和定理、逻辑函数及其化简方法逐步加以讨论。然后介绍在数字电路仿真和设计中使用的 一种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 的基础知识。 2.1 逻辑代数 2.2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2.3 硬件描述语言 Verilog HDL 基础 重 点:常见的复合逻辑运算(如:异或、同或);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基本规则 和常见公式;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和逻辑等式的公式法证明;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如: 真值表、逻辑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电路图)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逻辑函数的卡诺 图化简(包括带有随意项的卡诺图的化简);正逻辑和负逻辑的概念。 难 点:是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和逻辑等式的公式法证明;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 (包括带有随意项的卡诺图的化简);正逻辑和负逻辑的概念;引入变量的卡诺图(VEM); 逻辑函数的 Q-M 化简

教学要求:是掌握三种基本的逻辑运算(如:与、或、非)和常见的复合逻辑运算(如:异或、同或);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基本规则和常见公式;掌握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和逻辑等式的公式法证明;掌握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如:真值表、逻辑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电路图)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掌握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包括带有随意项的卡诺图的化简);掌握正逻辑和负逻辑的概念。了解最小项、最大项、约束项的概念及其在逻辑函数化简中的应用;了解引入变量的卡诺图(VEM);了解逻辑函数的Q-M化简。思考题:1、什么是逻辑代数?写出二变量摩根定理表达式。2、什么是最小项?无关项?3、使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依据是什么?第三章逻辑门电路(8学时)本章分析了几种常用的逻辑门的内部结构和参数,着重分析它们的逻辑功能和外部特性。3.1MOS逻辑门电路3.2TTL逻辑门电路3.3射极耦合逻辑门电路3.4砷化镓逻辑门电路3.5逻辑描述中的几个问题3.6逻辑门电路使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3.7用VerilogHDL描述逻辑门电路重点:是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基本逻辑门电路;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包括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静态输入、输出、电压传输特性及输入端负载特性,开关特性);MOS门电路(包括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及静态特性)。难点:是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包括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传输特性、输入特性、输出特性、输入负载特性、动态特性,TTL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及以及TTL门的改进系列,OC门、三态门以及OC门的负载电阻的计算);和MOS门电路(包括CMOS反相器的静态特性,电压传输特性,电流传输特性,输入特性,输出特性,输入端噪声容限)。教学要求:是掌握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静态输入、输出、电压传输特性及输入端负载特性,开关特性;掌握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及静态特性。了解门电路的定义及分类方法;了解其它TTL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三态门,OC门)的工作原理及TTL门的改进系列;了解OC门的负载电阻的计算:了解CMOS反相器的动态特性以及其他CMOS门(与非门、或非门等)的工作原理。思考题:1.CMOS逻辑门有哪些特点?影响CMOS电路开关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教学要求:是掌握三种基本的逻辑运算(如:与、或、非)和常见的复合逻辑运算(如: 异或、同或);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基本规则和常见公式;掌握逻辑函数的公式法 化简和逻辑等式的公式法证明;掌握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如:真值表、逻辑函数表达式、 卡诺图、逻辑电路图)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掌握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包括带有随意 项的卡诺图的化简);掌握正逻辑和负逻辑的概念。了解最小项、最大项、约束项的概念 及其在逻辑函数化简中的应用;了解引入变量的卡诺图(VEM);了解逻辑函数的 Q-M 化简。 思考题: 1、什么是逻辑代数?写出二变量摩根定理表达式。 2、什么是最小项?无关项? 3、使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依据是什么? 第三章 逻辑门电路(8 学时) 本章分析了几种常用的逻辑门的内部结构和参数, 着重分析它们的逻辑功能和外部特 性。 3.1 MOS 逻辑门电路 3.2 TTL 逻辑门电路 3.3 射极耦合逻辑门电路 3.4 砷化镓逻辑门电路 3.5 逻辑描述中的几个问题 3.6 逻辑门电路使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 3.7 用 Verilog HDL 描述逻辑门电路 重 点:是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基本逻辑门电路;TTL 集成逻辑门电路(包括 TTL 反 相器的工作原理,静态输入、输出、电压传输特性及输入端负载特性,开关特性);MOS 门 电路(包括 CMOS 反相器的工作原理及静态特性)。 难 点:是 TTL 集成逻辑门电路(包括 TTL 反相器的工作原理、传输特性、输入特 性、输出特性、输入负载特性、动态特性,TTL 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及以 及 TTL 门的改进系列,OC 门、三态门以及 OC 门的负载电阻的计算);和 MOS 门电路(包 括 CMOS 反相器的静态特性,电压传输特性,电流传输特性,输入特性,输出特性,输入 端噪声容限)。 教学要求:是掌握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 TTL 反相器的工作原理,静态输入、输出、电压传输特性及输入端负载特性,开关特性;掌握 CMOS 反相器的工作原理及静态特性。了解门电路的定义及分类方法;了解其它 TTL 门(与 非门、或非门、异或门、三态门,OC 门)的工作原理及 TTL 门的改进系列;了解 OC 门 的负载电阻的计算;了解 CMOS 反相器的动态特性以及其他 CMOS 门(与非门、或非门 等)的工作原理。 思考题: 1.CMOS 逻辑门有哪些特点?影响 CMOS 电路开关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TTL与非门和TTL反相器在电路结构上和功能上有何不同?3.为什么BiCMOS电路的开关速度比较快?4.列出正逻辑体系或非门和负逻辑体系与非门的真值表,并说明两者的等效关系。5.当CMOS和TTL两种电路相连时,两者间的电平和电流应满足什么条件?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10学时)本章首先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分析和设计,并阐述竞争冒险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然后讨论典型的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基本应用。最后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VerilogHDL描述以及用可编程器件PLD的实现。4.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4.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4.3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4.4若于典型的组合逻辑集成电路4.5组合可编程逻辑器件4.6用VerilogHDL描述组合逻辑电路重点:是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如:数据选择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编码器、译码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功能;用MSI(如: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译码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难点:是用MSI(如: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译码器)实现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组合逻辑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教学要求:是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掌握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如:数据选择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编码器、译码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功能;掌握用MSI实现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思考题:1.列出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2.为什么说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中正确列出真值表是最关键的一步?3.列出三种消除组合逻辑电路竞争冒险的方法?4.什么是编码?什么是译码?什么是半加、全加?5.PLD编程器连接技术分哪几种?第五章锁存器和触发器(4学时)本童条论实现存储功能的两种逻辑单元电路,即锁存器和触发器。着重讨论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所实现的不同功能。此外,本章还讨论用VerilogHDL描述锁存器和触发器的方法。5.1双稳态存储单元电路5.2锁存器
2.TTL 与非门和 TTL 反相器在电路结构上和功能上有何不同? 3.为什么 BiCMOS 电路的开关速度比较快? 4.列出正逻辑体系或非门和负逻辑体系与非门的真值表,并说明两者的等效关系。 5.当 CMOS 和 TTL 两种电路相连时,两者间的电平和电流应满足什么条件?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10 学时) 本章首先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分析和设计,并阐述竞争冒险产生的原因及消除 方法。然后讨论典型的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基本应用。最后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 Verilog HDL 描述以及用可编程器件 PLD 的实现。 4.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4.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4.3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4.4 若干典型的组合逻辑集成电路 4.5 组合可编程逻辑器件 4.6 用 Verilog HDL 描述组合逻辑电路 重 点:是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如: 数据选择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编码器、译码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功能;用 MSI(如: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译码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难 点:是用 MSI(如: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译码器)实现中、大规模集成电路 的组合逻辑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 教学要求:是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掌握常用 组合逻辑电路(如:数据选择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编码器、译码器)的基本概念、 工作原理及功能;掌握用 MSI 实现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现 象、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思考题: 1.列出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 2.为什么说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中正确列出真值表是最关键的一步? 3.列出三种消除组合逻辑电路竞争冒险的方法? 4.什么是编码?什么是译码?什么是半加、全加? 5.PLD 编程器连接技术分哪几种? 第五章 锁存器和触发器(4 学时) 本章条论实现存储功能的两种逻辑单元电路,即锁存器和触发器。着重讨论它们的结 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所实现的不同功能。此外,本章还讨论用 Verilog HDL 描述锁存器和 触发器的方法。 5.1 双稳态存储单元电路 5.2 锁存器

5.3主从触发器5.4触发器的逻辑功能5.5用VerilogHDL描述锁存器和触发器重点:是几种常见触发器(如:基本RS触发器、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触发器的功能表示(如:特性表、次态卡诺图、特性方程、激励表、状态转换图、波形图)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触发器的类型转换(包括公式法、图形法)。难点:是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组成结构和逻辑功能;触发器的功能表示(如:特性表、次态卡诺图、特性方程、激励表、状态转换图、波形图)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触发器的类型转换(包括公式法、图形法)。教学要求是掌握几种常见触发器(如:基本RS触发器、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组成结构和逻辑功能:掌握触发器的功能表示(如:特性表、次态卡诺图、特性方程、激励表、状态转换图、波形图)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掌握触发器的公式法类型转换和图形法类型转换。了解触发器的应用。思考题:1.逻辑门控和传输门控D锁存器在工作原理上有何不同?2.触发器有哪几种常见的电路结构?试归结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动作特点?3.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电路结构之间有沙漠关系?4.怎样利用JK触发器实现D触发器、T触发器、T触发器?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14学时)本章首先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然后重点讨论这种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逻辑设计中常见的典型集成电路,最后通过实例简要介绍VerilogHDL描述时序电路的方法以及时序可编程器件。6.1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6.2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6.3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6.4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6.5若干典型的时序逻辑电路6.6用VerilogHDL描述时序逻辑电路6.7时序可编程逻辑器件重点:是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如: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分类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表示(如:方程组、状态表、状态图、时序图);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难点:是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表示(如:方程组、状态表、状态图、时序图):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及其分析
5.3 主从触发器 5.4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5.5 用 Verilog HDL 描述锁存器和触发器 重 点:是几种常见触发器(如:基本 RS 触发器、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边沿 触发器)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触发器的功能表示(如:特性表、次态卡诺 图、特性方程、激励表、状态转换图、波形图)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触发器的类型转换 (包括公式法、图形法)。 难 点:是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组成结构和逻辑功能;触发器的功能表示(如: 特性表、次态卡诺图、特性方程、激励表、状态转换图、波形图)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 触发器的类型转换(包括公式法、图形法)。 教学要求是掌握几种常见触发器(如:基本 RS 触发器、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边 沿触发器)的组成结构和逻辑功能;掌握触发器的功能表示(如:特性表、次态卡诺图、 特性方程、激励表、状态转换图、波形图)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掌握触发器的公式法类 型转换和图形法类型转换。了解触发器的应用。 思考题: 1.逻辑门控和传输门控 D 锁存器在工作原理上有何不同? 2.触发器有哪几种常见的电路结构?试归结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动作特点? 3.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电路结构之间有沙漠关系? 4.怎样利用 JK 触发器实现 D 触发器、T 触发器、T`触发器? 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14 学时) 本章首先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然后重点讨论这种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以及逻辑设计中常见的典型集成电路,最后通过实例简要介绍 Verilog HDL 描述时序电路 的方法以及时序可编程器件。 6.1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6.2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6.3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6.4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6.5 若干典型的时序逻辑电路 6.6 用 Verilog HDL 描述时序逻辑电路 6.7 时序可编程逻辑器件 重 点:是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如: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分类等);时序逻 辑电路的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表示(如:方程组、状态表、状态图、时序图);常 见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难 点:是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表示(如:方程组、状态表、 状态图、时序图);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同步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及其分析

教学要求:是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深刻理解时序电路各方程组(输出方程组、驱动方程组、状态方程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及时序图在分析和设计时序电路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了解常用时序电路,无其是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组成及工作原理,简单介绍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概念及其分析。思考题:1.时序逻辑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和组合逻辑电路在功能和结构上有什么区别?2.异步时序逻辑电路与同步时序逻辑电路有哪些不同特性?3.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过程分为哪几个步骤?4。什么是原始状态图和原始状态表?怎样建立原始状态图和原始状态图?4.怎样通过输出方程和状态方程组得到状态表?进而如何导出状态图和时序图?5.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的分析与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6.同步和异步计数器各有什么特点?在需要高速计数并对计数值译码时应采用哪些计数器?7.GAL中的输出三态缓冲器可由哪几个信号控制?第七章存储器、复杂可编程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6学时)本章首先介绍半导体存储器分类方法、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介绍CPLD和FPGA的基本结构和实现逻辑功能的编程原理。7.1只读存储器7.2随机存取存储器7.3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7.4现场可编程门阵列7.5用EDA技术和可编程器件的设计例题要点:存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PLD的应用。思考题:1.什么是存储器的数据非易失性?2.在存储器结构中,什么是“字“?什么是”字长“?如何标注存储器的容量?3.DRAM中存储的数据如果不进行周期性刷新,其数据将会丢失;而SRAM中存储器的数据无需刷新,只要电源不断电就可以永久保存?为什么?4.CPLD在结构上可分为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第八章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4学时)本章主要介绍由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组成的脉冲波形变换电路和多谐振荡器及定时器组成的波形产生电路。8.1单稳态触发器
教学要求:是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深刻理解时序电 路各方程组(输出方程组、驱动方程组、状态方程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及时序 图在分析和设计时序电路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了解常用时序电 路,尤其是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组成及工作原理,简单介绍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概念及其 分析。 思考题: 1.时序逻辑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和组合逻辑电路在功能和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2.异步时序逻辑电路与同步时序逻辑电路有哪些不同特性? 3.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过程分为哪几个步骤? 4.什么是原始状态图和原始状态表?怎样建立原始状态图和原始状态图? 4.怎样通过输出方程和状态方程组得到状态表?进而如何导出状态图和时序图? 5.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的分析与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6.同步和异步计数器各有什么特点?在需要高速计数并对计数值译码时应采用哪些计 数器? 7.GAL 中的输出三态缓冲器可由哪几个信号控制? 第七章 存储器、复杂可编程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6 学时) 本章首先介绍半导体存储器分类方法、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介绍 CPLD 和 FPGA 的基本结构和实现逻辑功能的编程原理。 7.1 只读存储器 7.2 随机存取存储器 7.3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7.4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7.5 用 EDA 技术和可编程器件的设计例题 要 点:存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PLD 的应用。 思考题: 1.什么是存储器的数据非易失性? 2.在存储器结构中,什么是“字“?什么是”字长“?如何标注存储器的容量? 3.DRAM 中存储的数据如果不进行周期性刷新,其数据将会丢失;而 SRAM 中存储器的 数据无需刷新,只要电源不断电就可以永久保存?为什么? 4.CPLD 在结构上可分为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第八章 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4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由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组成的脉冲波形变换电路和多谐振荡器 及定时器组成的波形产生电路。 8.1 单稳态触发器

8.2施密特触发器8.3多谐振荡器8.4555定时器及其应用重点:是555定时器的构成及功能表;由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及多谱振荡器。难点:是555定时器的构成及功能表;由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及多谐振荡器。教学要求:是掌握一种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脉宽及周期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由555定时器组成三种脉冲电路(施密特触发器,单稳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波形参数与电路参数之间的关系。了解脉冲产生及整形电路的分类及脉冲波形参数的定义。思考题:1,与双稳态电路相比,单稳态触发器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方面有什么不同?2.用与非门和用或非门组成的微分型单稳触发器,它们的触发脉冲和输出脉冲有何区别?3.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特点如何?它有怎样的传输特性曲线?4.555定时器具有哪些应用特点?其典型应用电路有哪几种?第九章数模和模数转换器(4学时)介绍常用D/A和A/D转换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9.1 D/A转换器9.2A/D转换器重点:是D/A基本原理;常见D/A转换器(如:权电阻网络DAC,倒T型电阻网络DAC)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转换步骤、取样定理:常见A/D转换器(如:遂次逼近型ADC与双重积分型ADC)的电路组成和工组原理。难点:是常见D/A转换器(如:权电阻网络DAC,倒T型电阻网络DAC)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A/D转换器的转换步骤、取样定理;常见A/D转换器(如:逐次逼近型ADC与双重积分型ADC)的电路组成和工组原理。教学要求:是掌握D/A基本原理;掌握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了解常见D/A转换器(如:权电阻网络DAC,倒T型电阻网络DAC)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A/D转换器的转换步骤、取样定理;了解常见A/D转换器(如:逐次逼近型ADC与双重积分型ADC)的电路组成和工组原理。思考题:1.实现D/A转换器一般有哪几种方法?它们各有什么使用特点?2.如果要求电路的功耗小,应该选用哪种D/A转换器?如果要求速度快呢?3.实现模数转换一股要经过哪四个过程?接工作原理不同分类,A/D转换器可分为哪两种?实验部分:
8.2 施密特触发器 8.3 多谐振荡器 8.4 555 定时器及其应用 重 点:是 555 定时器的构成及功能表;由 555 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 触发器及多谐振荡器。 难 点:是 555 定时器的构成及功能表;由 555 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 触发器及多谐振荡器。 教学要求:是掌握一种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脉宽 及周期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由 555 定时器组成三种脉冲电路(施密特触发器,单稳触发 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波形参数与电路参数之间的关系。了解脉冲产生及整形 电路的分类及脉冲波形参数的定义。 思考题: 1.与双稳态电路相比,单稳态触发器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方面有什么不同? 2.用与非门和用或非门组成的微分型单稳触发器,它们的触发脉冲和输出脉冲有何区 别? 3. 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特点如何?它有怎样的传输特性曲线? 4.555 定时器具有哪些应用特点?其典型应用电路有哪几种? 第九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4 学时) 介绍常用 D/A 和 A/D 转换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9.1 D/A 转换器 9.2 A/D 转换器 重 点:是 D/A 基本原理;常见 D/A 转换器(如:权电阻网络 DAC,倒 T 型电阻网络 DAC)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A/D 转换器的基本原理、转换步骤、取样定理;常见 A/D 转 换器(如:逐次逼近型 ADC 与双重积分型 ADC)的电路组成和工组原理。 难 点:是常见 D/A 转换器(如:权电阻网络 DAC,倒 T 型电阻网络 DAC)的电路组 成和工作原理;A/D 转换器的转换步骤、取样定理;常见 A/D 转换器(如:逐次逼近型 ADC 与双重积分型 ADC)的电路组成和工组原理。 教学要求:是掌握 D/A 基本原理;掌握 A/D 转换器的基本原理。了解常见 D/A 转换器 (如:权电阻网络 DAC,倒 T 型电阻网络 DAC)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 A/D 转换器的 转换步骤、取样定理;了解常见 A/D 转换器(如:逐次逼近型 ADC 与双重积分型 ADC)的电 路组成和工组原理。 思考题: 1.实现 D/A 转换器一般有哪几种方法?它们各有什么使用特点? 2.如果要求电路的功耗小,应该选用哪种 D/A 转换器?如果要求速度快呢? 3.实现模数转换一般要经过哪四个过程?按工作原理不同分类,A/D 转换器可分为哪 两种? 实验部分: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实验类型基沙选本序号学时实验名称验内容提要开开综合设计证操作1:举握TTL集成与非门的逻辑功能和重要参数的测试方法;2:掌握TTL器件的TTL集成逻辑门的逻辑功能12使用规则;和参数测试3:熟悉数字电路实验装置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2:进一步熟悉数字电V224试路实验装置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1: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2:熟悉数码管的使用:常见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应3:掌握中规模集成3-V2用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4:学习用数据选择器构成组合逻辑电略的方法。1:掌握基本RS触发器,JK、D和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2:掌握集成触发器4触发器及其应用2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3:熟悉触发器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1:掌握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法:3:运用集成电路计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及其应5244数器构成1/N分频器;用4:掌握中规模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5: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应用。三、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课程考核采用闭卷。理论成绩占80%,实验成绩占20%。其中理论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占50%,闭卷考试(20分钟)占50%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必 开 选 开 实验类型 验 内容提要 证 基 本 操 作 综合 设计 1 TTL集成逻辑门的逻辑功能 和参数测试 2 √ √ 1: 掌握 TTL 集成与非门 的逻辑功能和重要参数的测 试方法; 2: 掌握 TTL 器件的 使用规则; 3: 熟悉数字电路实验 装置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 方法。 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 试 2 √ √ 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 设计与测试方法; 2: 进一步熟悉数字电 路实验装置的结构,基本功能 和使用方法。 3 常见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应 用 2 √ √ 1: 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 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2: 熟悉数码管的使 用; 3: 掌握中规模集成 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使 用方法; 4: 学习用数据选择器 构成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 4 触发器及其应用 2 √ √ 1: 掌握基本 RS 触发器, JK、D 和 T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 掌握集成触发器 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 熟悉触发器之间相 互转换的方法。 5 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及其应 用 2 √ √ 1: 掌握用集成触发器 构成计数器的方法; 2: 掌握中规模集成 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 法; 3: 运用集成电路计 数器构成 1/N 分频器; 4: 掌握中规模 4 位 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 及使用方法; 5: 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应 用。 三、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课程考核采用闭卷。理论成绩占 80%,实验成绩占 20%。其中理论成绩:平时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 70%;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占 50%,闭卷考试(20 分钟)占 50%

附: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1】《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参考书[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童诗白.北京:高教出版社,2006[3]《电子技术基础》霍亮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6
附: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 [1]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康华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参考书 [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 童诗白. 北京:高教出版社,2006 [3] 《电子技术基础》 霍亮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6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模拟电子技术.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过程控制系统.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电子学.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电工电子技术.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单片机课程设计.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MATLAB技术应用.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EDA技术.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DSP原理与应用.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DSP原理及应用实验.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力工程》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教学大纲(B).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继电保护与微机保护》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路原理》课程教学大纲(B).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路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数字逻辑电路.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现代控制理论.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信号与系统实验.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运动控制系统.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大纲)自动控制原理(A).doc
-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指导)THKKL-1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doc
-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指导)RZ8664型信号系统与语音信号处理实验说明书.doc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材)机电一体化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材)电工技术电工学及电气设备实验实验书.pdf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材)信号检测与转换技术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材)可编程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材)51NET实验指导书.doc
-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材)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平台说明书(共五部分).doc
- 曲阜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光纤通信》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模拟电路》课程教学大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