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十二章 羧酸解答

第十二章羧酸习题答案 1.解:(1)3-甲基丁酸(2)3-对氯苯基丁酸(3)间苯二甲酸(4)9,12-十八二 烯酸 囚无法显示链按的图像。该文件可能已被移动、重命名或删除。请验证该链接是否指 除。请验证该链接是否指向正确的文件和位置。命名或刪 囚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件可能已被移动、重 囚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件可能已被移动、重命名或删除。请验证该链接是否指向正确 的文件和位置 囚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件可能已被移动、重命名或删除。请验证该链接是否指向正确的文件和位 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件可能已被移动、重命名或删除。请验证该链接是否指向正确的文件和位 囚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件可能已被移动、重命名或删除。请验证该链接是否指向正确的文 件和位置 接是否指向正确的文件和位置
1 第十二章 羧酸习题答案 1. 解:(1)3-甲基丁酸 (2)3-对氯苯基丁酸 (3)间苯二甲酸 ( 4)9,12-十八二 烯酸 3. 4

囚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件可能已被移动、重命名或删除。请验证该链接是否指 囚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件可能已被移动、重命名或删除。请验证该链接是否指向 文件和 按 lewis酸碱理论:凡可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称为酸,凡可给予电子对的分 子、离子或基团成为碱。 囚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件可能已被移动、重命名或删除。请验证该链接是否指 向正确的文件和位置 囚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件可能已被移动、重命名或删除。请 接是否指 8.(1)①酸性:水>乙炔》氨;②乙酸》环戊二烯〉乙醇>乙炔 9.CnH2n+1CO0H=46。所以n=0。所以一元酸为甲酸(液体物质)。若为二元酸,则M分 子量=45*2=90,CnH2n(C0)2=90。所以n=0,故二元酸为乙二酸(固体物质)。 解:(1)由题意:该烃氧化成酸后,碳原子数不变,故为环烯烃,通式为CnH2n-2。 (2)该烃有旋光性,氧化后成二元酸,所以分子量=66*2=132。故二元酸为 CH3CH(CH2C00H)COOH 12.由题意:m/e=179,所以马尿酸的分子量为179,它易水解得化合物D和E,D的IR 谱图:3200-2300cm-1为羟基中0H键的伸缩振动。1680为共扼羧酸的>C=0的伸缩振 动:1600-1500cm-1是由二聚体的0H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和C-0键的伸缩振动之间偶合产 质知D为羟酸,其中和当量为121±1,故D的分子量为12,因此,[无法性 生的两个吸收带:750cm-1和700cm1是一取代苯的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再由化 又由题意:E为氨基酸,分子量为75,所以E的结构为H2NCH2COOH 囚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件可能已被移动、重命名或删除 请验证该链接是否指向正确的文件和位置
2 7.按 lewis 酸碱理论:凡可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称为酸,凡可给予电子对的分 子、离子或基团成为碱。 8.(1)①酸性:水>乙炔>氨; ②乙酸>环戊二烯>乙醇>乙炔 9.CnH2n+1COOH=46。 所以 n=0。 所以一元酸为甲酸(液体物质)。若为二元酸,则 M 分 子量=45*2=90, CnH2n(COOH)2=90。所以 n=0, 故二元酸为乙二酸(固体物质)。 11.解:(1)由题意:该烃氧化成酸后,碳原子数不变,故为环烯烃,通式为 CnH2n-2。 (2)该烃有旋光性,氧化后成二元酸,所以分子量=66*2=132。故二元酸为 CH3CH(CH2COOH)COOH 12. 由题意:m/e=179,所以马尿酸的分子量为 179,它易水解得化合物 D 和 E,D 的 IR 谱图:3200-2300cm-1 为羟基中 O-H 键的伸缩振动。1680 为共扼羧酸的 >C=O 的伸缩振 动;1600-1500cm-1 是由二聚体的 O-H 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和 C-O 键的伸缩振动之间偶合产 生的两个吸收带;750cm -1 和 700cm-1 是一取代苯的 C-H 键的面外弯曲振动。再由化学性 质知 D 为羟酸,其中和当量为 121±1,故 D 的 分子量为 122,因此, 又由题意:E 为氨基酸,分子量为 75,所以 E 的结构为 H2NCH2COOH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十一章 醛和酮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十章 醇酚醚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九章 卤代烃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八章 现代物理方法应用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七章 芳香烃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六章 对映异构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五章 脂环烃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四章 炔烃二烯烃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三章 烯烃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二章 烷烃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一章 绪论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教学大纲.doc
- 安徽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解19.ppt
- 安徽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解17.ppt
- 安徽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解14.ppt
- 安徽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解18.ppt
- 安徽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解15.ppt
- 安徽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解16.ppt
- 安徽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解13.ppt
- 安徽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解12.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主讲:郭祥群)Analytical Chemistry 化学分析部分).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3.2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分析数据处理及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2.1-2.3.4).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4 缓冲溶液.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5 酸碱指示剂.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分析数据处理及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2.3.5-2.6).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Acid-base equilibrium & Acid-base titration(3.1-3.4.5).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6 滴定分析法概述.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7 酸碱滴定.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 4.5 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应用.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 4.3 络合滴定的基本原理 4.4 混合离子的选择滴定.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 5.3 氧化还原滴定.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 4.1 概论 4.2 络合平衡.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 Gravimetry(Gravimetric Analysis)&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6.1 重量分析法概述 6.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 形成 6.4 沉淀条件的选择.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 5.4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简介 7.1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7.2 吸光分析法的方法与仪器简介.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定量分析化学中常用分离富集方法 Methods for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Concentrate).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