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简介 7.1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7.2 吸光分析法的方法与仪器简介

詹门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章 吸光光度法简介 2005-12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 2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5-12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2

门大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7.1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7.1.1 光的基本性质 7.1.2 物质对光的吸收 7.1.3 溶液的吸光定律 7.2吸光分析法的方法与仪器简介 7.2.1吸光分析的几种方法 7.2.2 吸光分析法的仪器简介 要点归纳 2005-12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 3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5-12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3

詹门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7.3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7.3.1灵敏度的表示方法 7.3.2影响准确度的因素 7.3.3测量条件的选择 7.4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7.4.1酸度的选择 7.4.2显色剂用量的选择 7.4.3其它条件的选择 2005-12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 4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5-12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4

詹门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7.5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 7.5.1微量组分的测定 7.5.2示差光度法 7.5.3光度滴定法 7.5.4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7.5.5弱酸弱碱离解常数的测定 7.5.6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7.5.7导数分光光度法 2005-12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 5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5-12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5

詹门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吸光光度法是基于被测物质的分子对光具有选择吸 收的特性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7.1.1光的基本性质 光的电磁波性质 2 10-2 nm 10 nm 102 nm 104 nm 0.1 cm 10cm 103 cm 105cm 紫红 射射 外外 微波 线线 光光 无线电波 可见光 2005-12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 6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5-12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6 射 线 x 射 线 紫 外 光 红 外 光 微 波 无 线 电 波 10-2 nm 10 nm 102 nm 104 nm 0.1 cm 10cm 103 cm 105 cm 可 见 光

詹门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折射 波动性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光的干涉 粒子性 E 光电效应 E:光子的能量(J,焦耳) e=hucho C :光子的频率(Hz,赫兹) λ:光子的波长(cm) c:光速(29979×1010cms1) h:Pank常数(6.6256×1034J.s焦 耳.秒) 2005-12 Q分析化学2005-2006学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5-12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7 hc E h

詹门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单色光、复合光、光的互补 单色光单一波长的光 复合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而成的光 若两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 光的互补」例混合得到白光,那么就称这两种单色光 为互补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互补。 黄绿 蓝绿 黄 绿蓝 橙 红 2005-12 Q分析化学2005-2006学 8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5-12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8 蓝 黄 紫红 绿 紫 黄绿 绿蓝 橙 红 蓝绿

詹门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7.1.2物质对光的吸收 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 光谱示意复合光表观现象示意 完全吸收 完全透过 吸收黄色光 2005-12 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 9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5-12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9 7.1.2 物质对光的吸收 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 完全吸收 完全透过 吸收黄色光 光谱示意 表观现象示意

詹门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吸收光谱 光作用于物质时,物质吸收了可见光,而 显示出特征的颜色,这一过程与物质的性 质及光的性质有关。分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物质对光的吸收 hv 2 hv=上2 0 0 0 物质对光的吸收满足Pank条件 △E=E,-E hc 2 ' o=hv 2005-12 Q分析化学2005-2006学 10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5-12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10 分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hc E E2 E0 h h S2 S1 S0 S3 E2 E0 E1 E3 h E2 E0 h

詹门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分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1、用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法产生出各个分子轨道; 2、把电子加到每个分子轨道中去,在每个分子轨道中最多加 进两个电子(Paul原理),由此产生分子的电子组态; 3、把电子对加到最低能量轨道中去(建造原理),从而产 生最低能量的电子组态(基态电子组态 例:甲醛的分子轨道 V(CH2=O)=(ISo)2(ISc)2(2SO)2(OCH)2(OCH CO CO CO (CH2=O)=K(xco)2(m)2电子基态 2005-12 Q分析化学2005-2006学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5-12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11 0 CO 2 O 2 CO 2 O 2 CH 2 CH 2 O 2 C 2 2 O ( ) ( ) ( ) ( * ) (CH O) (1 ) (1 ) (2 ) ( ) ( ) n S S S C 2 O 2 (CH2 O) K( CO ) (n ) 电子基态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 5.4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 形成 6.4 沉淀条件的选择.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 Gravimetry(Gravimetric Analysis)&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6.1 重量分析法概述 6.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 4.1 概论 4.2 络合平衡.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 5.3 氧化还原滴定.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 4.3 络合滴定的基本原理 4.4 混合离子的选择滴定.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 4.5 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应用.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7 酸碱滴定.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6 滴定分析法概述.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Acid-base equilibrium & Acid-base titration(3.1-3.4.5).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分析数据处理及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2.3.5-2.6).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5 酸碱指示剂.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4 缓冲溶液.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分析数据处理及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2.1-2.3.4).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3.2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主讲:郭祥群)Analytical Chemistry 化学分析部分).ppt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十二章 羧酸解答.doc
-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_第十一章 醛和酮解答.doc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定量分析化学中常用分离富集方法 Methods for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Concentrate).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简介 7.3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7.4 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7.5 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ppt
- 厦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 Redox titration 5.1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5.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英文版) Chapter 3 Stereochemistry-Enantiomerism.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章 烷烃( Alkanes).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Chapter 5 Alkenes.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Chapter 5 Alkenes.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Chapter 6 Alkynes And Dienes.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Chapter 13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第十三章(13-2)有机含氮化合物.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第十三章(13-3)有机含氮化合物.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第十二章 羧酸衍生物.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第十六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第十四章(14-2)杂环化合物.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第十四章(14-1)杂环化合物.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Chapter 4 Alkyl Halides.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双语版)羧酸衍生物.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英文版)羧酸衍生物二.ppt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英文版)羧酸衍生物三.ppt